《中学课题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思品课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课题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思品课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实施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课题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思品课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指出的背景与课题研究的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当前全球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使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科技和经济的根基在教育,教育竞争才是根本的竞争。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就决定了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潮流和必然。1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互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讨;是高效的课
2、堂,要求体现诱思探究的思品课教学思想,提高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2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的一场变革,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重要契机,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仍有许多教师课堂效率不高,为提高考试成绩,采取”题内损失题外补”的做法,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牺牲本该属于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时间,这样既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3综观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目前,许多教师对高效课堂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课堂形式
3、与内容自然比较落后满堂灌仍很盛行。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高效性理论,努力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4农村中学由于生活环境等因素,家庭教育跟不上,许多学生只能通过课内学习来获得知识、获取信息,学校教育承载着太多的责任。通过实践,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方式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还没有变成持续的
4、教学行为,教学效率离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2通过课题的研究让教师能意识到高效课堂在现代教育中的决定作用!有了高效课堂才能既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不断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我们才敢于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借此提升学生的素质,达到学习和活动相辅相成的良性互补;没有高效课堂,把学生残忍地一把推进题海里、任由其自生自灭,每日逼迫着学生向自己的极限挑
5、战,比拼的唯一利器就是时间+汗水,这样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3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我校主体思品课教师积极主动地改革课堂思品课教学、研究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课堂思品课教学模式,探究课堂思品课教学的高效策略和科学方法,完善思品课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大力优化思品课教学全过程,让课堂思品课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和谐发展,有助于我校主体思品课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思品课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我校的思品课教学质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思品课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的研究课题,利用这一“突破口”,积极探索科学高效、质朴实用的课堂思品课教学流程
6、,使得我们的教育能够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切实提高课堂思品课教学效益,提高教育思品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农村中学教育谋求发展,自身积极应对形势。二概念界定“高效课堂”属于“有效课堂”的范畴。“有效课堂”是我们课堂思品课教学的第一境界,而更高层次追求应该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更符合时代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思品课教学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之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对于高效课堂,有许多种看法,以下列举几种:其一、所谓高效的
7、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为什么就不可以少讲,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呢?相同点: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这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算实现。基于上述观点,我们认为: “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
8、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与人们常说的有效教学相比,更强调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教师是学教学、搞教学的,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并不在同一认识水平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照顾到,一次成功,这就是效率。而有的教师反复讲,这不能理解为诲人不倦,百讲不厌,而只能说明教师的水平问题。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
9、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 “高效课堂”研讨,必须首先肯定这两个方面,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本课题所研究的范围局限于农村中学,农村中学因受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要素的影响,许多方面相对滞后,我们所研究的立足点是农村中学的现实状况。三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将参考以下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一)认识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皮亚杰(J.Piaget)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
10、:“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
11、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思品课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
12、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二)课堂学习理论和原理1行为主义课堂学习观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学
13、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联结起来,学习就发生了。(1)学习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2)学习是刺激和反应在时间上的接近(3)学习是不断地尝试错误的过程 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4)学习即强化(5)学习是通过观察来进行的 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 2认知主义课堂学习观反对行为主义使学习者被动学习机械、零碎知识,而强调扩展学习者认知结构、培养学生主动求知能力,突破了行为主义学习论者主要以动物的学习特点推及人的学习特点,形成新的学习观。(1)学习即”顿悟”思维是整体的有意义的知觉,而学习是知觉(认知)的重组,是构成完形(事物的完整性)的突然领悟式的”顿悟”过
14、程,并非行为主义所说的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S-R联结的过程。产生顿悟的原因:一是由于有机体对当前问题情境的整体性分析;二是由于”心”本身具有组织功能,通过对各种刺激关系的理解而填补缺口进行组织与再组织,帮助有机体不断地形成一个又一个完形。(2)学习即对符号意义的认知学习的实质认知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即有机体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地图(认知结构)的过程。并认为学习不一定外显在行为上,它主要发生在内部认知结构上的变化。(3)学习即认知结构的重组这是直接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要有皮亚杰的图式学习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皮亚杰的图式学习论认为学习不是只知道对某种
15、特定的刺激作出某种反应,而是在头脑中建构起认知图式(即为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当个体能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把外界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时,就产生同化,此时主体处于认知平衡状态;当个体原由的认知结构不能解释、接受新刺激,而受到新刺激的影响发生改变时,就是顺应过程,此时主体处于非平衡状态。主体认知结构的变化就是主体与外界的交互作用中通过同化、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复杂认知过程;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实
16、现同化并形成新认知结构的过程。所谓认知结构是学生现有的知识数量、清晰度、组织方式等,是由学生目前能回忆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结构等构成。学习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具有最大包摄性、概括性和说服力的概念和原理,以便学生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综合。(4)学习即信息加工的过程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发生在头脑中的内在活动,输入的信息可以因各种不同方式的外在条件而得到变换、改变和增强。信息加工模式包括三个系统:操作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系统。3其它包括其它一些教育思品课教学理论和纲领性文件,教育学、心理学、各学科的教材教法、思品课教学模式以及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等。四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创新处研究现状(1)国外
17、高效教学的研究。在1972年美国的乔依斯与威尔的当代西方思品课教学模式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及发现法,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兰布德,布莱克伍德等提出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及保加利亚洛扎洛夫创立的开放性教学模式中,对高效课教学理论研究都有涉及。特别是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教学优选法理论,为世界范围内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以取得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2)国内高效教学的研究:在我国,对课堂有效性的研究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或个人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而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于近期才兴起,由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熊梅所著的高效课堂一书对高效课
18、堂进行了理论上的一些探索。山东省安丘市进行了快乐高效课堂的研究,浙江省建德市启动“有效思品课教学、高效课堂”系列研究活动,江苏省丹阳市里庄小学蔡园仁先生撰写的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山东省安丘市实验中学夏方进先生撰写的深研“高效课堂”,建设快乐校园等论文,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研究的创新处从“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效课堂进行研究。国内外并不多见,而且是从我们这样处于偏僻的农村中学入手,因此,本课题具有开发价值和广阔的研究空间。本课题研究与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其共同联系是“高效课堂”的特点。其区别是:本课题是从“新课改”的背景下,从农村中学角度来研究高效课堂,我们的落脚点是新课改背景下农村
19、中学的高效课堂实践,因此,本课题研究将填补空白,并能为同类学校提供借鉴。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我校思品课思品课教师对高效课堂有完整的认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更新思品课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形成我校思品课教师形成高效课堂的模式。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减轻学生负担,向课堂教学要效益。(3)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关要素的全面调查与分析,使思品课教师对课堂的精髓胸有成竹,更好地发挥思品课教师的特长,张扬思品课教师的个性。通过研究提升我校思品课思品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与驾驭课堂的能力。(4)通过课题的研究,优化师
20、生关系,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5)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思品课教师思品课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促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和谐的发展,达到学校整体教育思品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我校思品课教学质量上台阶提供有力的保障。(6)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制定出一套相应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2研究内容(1)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的内涵要素与特点以及相关的理论支撑。通过文献研究法,探索新课改背景下高效思品课教学的内涵、要素、特征,提炼出与新课改相匹配的农村中学高效课堂的思品课教学要素和特点,为克服低效思品课教学,实施有效思品课
21、教学,追求高效思品课教学提供理论支撑。(2)农村中学课堂思品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法,对本校思品课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思品课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改善思品课教学行为,实施高效思品课教学的策略,方式和途径。(3)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实施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形成学科高效课堂模式。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基本课型。认真学习和研究高效思品课教学理论,深入分析当前课堂思品课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研究影响课堂思品课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索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高效课堂的结构特征和思品课教学要求。认真探索“高效课堂”的思品课教学行为高效思品课教学行为
22、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并有利于思品课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思品课教学行为。影响高效思品课教学的关键性行为是备课、上课和评价。因此,高效备课策略,高效上课策略和高效评价策略是“高效课堂”研究的重点内容。努力探索“高效课堂”的思品课教学模式任何高效的课堂都有其规律可循,各学科各学段要根据课堂思品课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各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的一般流程,形成便于操作,易出成效的课堂思品课教学模式。(4)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的评价和管理研究针对课堂思品课教学低效的现状,加强对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评价管理要素的研究,探索,构建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的评价标准及显性评价指标。(5)
23、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的个案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对课堂思品课教学低效个案进行微格的分析、研究,找出与高效思品课教学的差距,同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高效思品课教学的典型个案进行总结、推广、切实提高思品课教师的思品课教学设计能力,期望通过研究,能构建一种具有校本特色的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模式,达到本校各年段课堂思品课教学高效。研究重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施,设想通过研究,提高农村中学思品课教师的思品课教学设计能力,构建新型的符合本校思品课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其个性,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形成本校大面积优质高效教育
24、的办学特色。六、研究的思想过程与方法研究的思路我们这一课题研究思路主要是从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农村中学课堂思品课教学产生的问题出发,经历多层面理性思索和实施验证,逐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体系,我们将深入调查课堂思品课教学的现状,分析问题症结,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提高思品课教师日常课堂思品课教学效率为抓手,积累研究个案,不断实践、反思,最终形成典型的研究案例集。研究的过程(1)准备阶段(2008年12月12月)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组、落实研究任务。制订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内容、任务、方法以及应该取得的研究成果。(2)实施阶段(2009年1月2
25、010年5月)调查研究按照课题研究的相关内容,分类编制问卷调查表,设计座谈提纲,并实施调查,了解我校思品课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情况,并撰写调查报告。实践探索在了解、掌握我校教和学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缺陷不足,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制订措施,开展实施提高课堂思品课教学高效的行动研究。A选择试验对象B规定内容、形式在同一年级同一学科集体备课,根据高效思品课教学的理念完成思品课教学设计,然后在实验班实施,并进行反思调整、总结,撰写课例、总结经验等。总结阶段成果A撰写调查总报告一篇,分析报告若干篇。B撰写论文、经验总结、思品课教学案例若干篇。(3)总结阶段(2010年5月2010年6月)整理研究资料,进行
26、理性思考。确定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设计教育实验报告的结构、撰写研究报告。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不同主题的课堂思品课教学的具体实践和过程研究,探究如何从思品课教学实际层面入手,提炼出有广泛意义的课堂高效思品课教学策略,不断地改进思品课教学、提高课堂思品课教学的效率。在实践中探索高效课堂的相关要素与评价体系。(2)实例研究法:对典型的课堂思品课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纲出相应的思品课教师高效课堂思品课教学行为方式。(3)调查法: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对思品课教师课堂思品课教学的要求和课题研究策略的有效性,要进行多种方法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结论。(4)文献
27、研究法:课题组广泛收集关于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理念,认识心理学,以及思品课教学模式等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并推荐给全校思品课教师共同学习。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大量研究资料,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人员的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变革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七、预期成果成果内容成果形式主要负责人全体思品课教师对高效课堂及相关理论学习的心得与体会专辑高效课堂的评价表文本高效课堂的模式文本高效课堂的典型案例专辑典型高效课堂的实录文本研究报告文本八、时间安排2008年12月2008年12月,完成课题开题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方案。2009年1月2009年4月
28、,组织思品课教师开展理论学习,着手高效课堂实践探索。2009年4月2009年8月,研究高效课堂的显性指标,形成高效课堂的评价表,以及分科、分年级、分课型的高效课堂范式,汇总高效课堂的典型案例与课堂实录。2009年9月2010年4月,将前期对高效课堂的研究成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并成立专项小组跟踪调查,对研究样本进行对比分析。2010年5月2010年6月,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九、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郭 佳:全面主持课题组研究工作。刘文静:协助主持人做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具体负责课题的理论研究及实施方案的制订。郭中娟:负责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高效课堂的显性指标与评价标准的研究。王希荣
29、:协助主持人撰写结题报告。各年级思品课教师代表:协助教研组长做好研究工作;分年级做好研究对象的跟踪调查,数据收集与对比分析;分年级的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典型课堂实录及典型课堂案例的资料积累。 十、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省、市级课题,并获得一些成果。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教育科研的队伍,形成了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本课题的核心成员由高级及中级教师组成。他们都曾参加了区以上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他们论文在省、市、县获奖,这些老师作为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能发挥较好骨干带头作用。围绕本课题我们还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从网上下载了一批与新课程及高效课堂相关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提出了我们对本课题核心概念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界定。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一,学校一把手校长亲自主持理论研讨无论从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还是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的保障等都给予充分的优先考虑。我们坚信,本课题的研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