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养德——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58529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美养德——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以美养德——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以美养德——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以美养德——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以美养德——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美养德——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美养德——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美养德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上海市三新学校 李 军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二十世纪以来,在艺术教育思想方面,从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到丰子恺“艺术教育实质是审美教育”的观点,都表明了艺术教育的一种新的理念:艺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技能技巧性的应用性教育,它是一种追求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弘扬人文精神,使人的生命经艺术的熏陶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的教育。2004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

2、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迫在眉捷,学校要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学校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把握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切实做好道德教育工作。艺术教育,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以最富于情感的、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直接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它通过形式和内容的美,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思想与情感。它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生活、爱同伴等方方面面的思想品德教育,既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表现与创造能力,又陶冶了

3、学生情操,提高了艺术修养,培养了良好的道德观念。因此,学校艺术教育对学生茁壮成长、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在更新艺术观念一文中曾指出,“艺术课程与技术课程原则上的区别,就在于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都兼有道德伦理因素和美育的因素。”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和德育是互相包容、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艺术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具有愉悦性、多样性、形象性、实践性等独特的德育功能。我校2005年创办之初确立了“美育为先、人文见长、素质立身、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以蔡元培先生的“大美育”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着力以美怡情,以美塑形,以美启智,以

4、美储善,以美养德和以美育人,着力打造一所与松江新城相匹配的读书上学、修身励志的现代书院,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厚德自信”的健康心智,努力组建“崇尚智慧、励精图治、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优质师资团队,提倡以文养气,以传统优秀文化、以先进教育文化颐养师生潜心钻研之气、正直浩然之气和改革创新之气。建校几年来着力开发艺术核心课程,提出了“让课程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让课程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课程观。在艺术教育方面提出了艺术教育的工作思路艺术教育的课程化和艺术教育的社团化,注重艺术教育的普及率,兼顾艺术教育的提高性;在课程设计方面,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强我让”的发展策略,保证学生接

5、受艺术教育的年限,培养学生的艺术学养和创新思维,为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奠定厚实的基础。但艺术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所要达到的目标,怎样在艺术教育中实施道德教育,还有许多深入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综上所述,我们立足新课程实施背景下,适时提出以美养德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 主要是通过将人的审美情感内化为道德情感并作用于人的道德行为,力求在准确把握好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的基础上,寻求建立一个以艺术教育为载体适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的育人模式,力求通过探索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建立起多通道、立体式、综合性“德育场”,使之受到美的感染、艺术的熏陶,从而陶

6、冶他们的道德情操,从而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理论依据: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2、情感教育理论3、生活教育理论4、蔡元培美育思想(三)实践意义:1、实施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将使学校德育工作从对学生说教和灌输等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向轻松活泼的艺术教育活动转化,也使学校的美育和德育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 实施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从而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实施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将启迪人们对社会

7、、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开朗性格和良好品德形成,为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奠定基础。4、 实施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将有效破解德育实效性之惑,化无形的德育教育为有形的艺术活动,化无病呻吟式的体验为生动活泼的深度感悟,化暴风疾雨似的主题教育为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升华。二、研究的概况(一)研究目标:1、以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德育的有效整合为目标,探索将学校艺术教育与德育交互渗透,形成一种系统而规范的艺术特色教育,建立一个适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以“艺术教育活动”为主线的德育模式,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8、2、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使教师的艺术教育与德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所突破,并能够给其他相关学校提供一些理论及具体的、行之有效和可供借鉴的操作模式。(二)、研究内容:1、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有大量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素材,我校引进的项目是很好的教育载体。在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将松江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丝网版画”和“顾绣”引入校园,将传统艺术教育与学校文化相结合,通过“丝网版画”和“顾绣”作品的创作,树民族之根,立民族之魂,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

9、尚情操在教学中,根据艺术学科的情感特点,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情感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因此,在音乐、美术等艺术欣赏中,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乃至意志。3、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艺术对美与情感的表现总是牵动着人们的心灵,艺术教育最具普遍性和亲和力。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坚韧意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使学生知道,美的艺术作品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如打击乐队、合唱队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10、。在合唱队的训练中,指导老师让学生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需要服从整体。并经常通过对比,提高鉴赏力;通过练习,获得美的声音;通过刻苦努力地训练统一音色,调节音准,均衡音量。4、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幸福感受在艺术教育过程中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习成为一种心灵的享受,成为一种精神的需要。学习的幸福能促使学生自我发展,亲身体验学习乐趣的自主感、愉悦感、成功感、幸福感。自主的孩子是幸福的,会生活的孩子是幸福的,会创造的孩子是幸福。艺术教育过程中辅导喜欢画画的学生拿起

11、画笔,描绘出自己的理想,放飞自己的心情;带领热爱歌舞的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唱出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通过举办各种主题艺术节庆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营造幸福快乐的校园文化生活。艺术教育让学生在环境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收获发展和快乐。幸福就在学生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中。(三)研究方法:本课题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经验总结法等,在研究的策略上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具体来说:(四)研究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9月-2010年3月 文献研究,理论务虚,收集情报资料,制定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创建规划。第二阶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 组建课

12、题组,开题,围绕研究内容申报子课题。 第三阶段:2010年5月-2012年4月(1)在美育综合课程实施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社团的组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社会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展示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质,培育具有文化底气、艺术灵气、儒雅智慧的文化新人。修改和完善具有三新学校特色的学生美育社团校本教材。(2)以学校艺术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张扬学生个性与特长,丰盈学生精神世界。开展“艺术,让梦飞翔”学生征文比赛,编写艺术,让梦飞翔作文集。(3)创建特色项目,举行马林巴打击乐专场、少儿艺术合唱专场与丝网版画作品展。分专题开展主

13、题班会、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有机地将德育、心育、美育结合起来。第四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2月撰写结题报告、专家成果鉴定、成果推广应用。三、研究的实施(一)优化校园环境建设,凸显“立美育人”主题1、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彰显“立美育人”学校在创建之初就提出了以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为指导,秉持“立美育人,人文见长,素质立身,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培养“会做人、会学习、会健体、会审美、会合作、会创造和有特长”的文化新人。历史的积淀和传承,得天独厚的环境孕育,周边人力资源的优势,为我校“立美育人”办学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2、校园环境整体设计,体现特色构

14、建“立美育人”的办学理念体现在校园环境的整体设计中,学校主体建筑呈现英伦风情,从高空俯瞰,就像钢琴键盘,错落有致,校园内连廊庭院,造型别致,庭院内茂林修竹,绿草如茵。漫步三新,枝头小鸟啁啾,湖畔秋虫低吟,墙角青藤缠绕,是学生学习的花园、成长的乐园,更是师生读书尚学、修身砺志的现代书院。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美的内涵,发挥着“立美育人”的作用。3、厅廊建设德美一体,洋溢文化气息我们注重厅廊建设,以洋溢文化气息为中心,以德美一体为宗旨,以育人为核心,精心布置,努力打造“校园十景”:“德馨楼”、 “艺美厅”、“博雅轩”等充满个性和睿智的“厅廊雅名景”;宽敞明亮的底楼正厅,两侧展板上孩子们的

15、书画作品、学校重大演出、竞赛活动的精彩瞬间都布置其间,经常引无数师生、家长在此驻足欣赏,这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群星风采墙”;正厅中央,一座蔡元培雕像巍然伫立,清瘦的脸庞、棱角分明的眉宇、厚重的镜片仿佛时时向路人诠释着“大美育”思想的内涵,这里被誉为“校园之魂”(二)立足艺术课堂教学,创设“德美交融”意境我们立足艺术课堂教学,发挥审美教育以形感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努力创设“德美交融”的美好意境。1、挖掘教材德育元素,激发美好情感我们要求教师牢固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2、巧用不同课型特点,实现

16、寓德无形不同课型具有不同特点、呈现的德育效果也不同。我们引导教师学会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使之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的同时,培养优良的品质。(三)开发美育拓展课程,丰盈学生精神世界1、构建素质教育课程框架,营造与美同行学习氛围我们积极构建以五大艺术课程为核心的美育综合课程框架,主要包括表演艺术课程(少儿形体、少儿舞蹈、街舞、少儿声乐、乐海畅游、鼓乐飞扬、键盘基础)、造型艺术课程(儿童画、动漫创想、趣味陶艺、儿童丝网版画、书法)、语言艺术课程(Story Bar、美丽英语、小导游、小记者、七彩童话)、综合艺术课程(儿童剧、影视配音、打击乐)、实用艺术课程(多媒体制作、电脑艺术设计

17、、数码摄影)。2、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灵活采用课程形式我们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长短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形式,提供学生多元化的课程,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发展智能强项,转化弱项智能,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四)丰富艺术社团活动,搭建张扬个性舞台我们依托艺术社团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张扬学生个性,养成高尚情操和文明习惯,实现寓德于美,美中求德的德育效果。1、广泛动员,自主创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学生兴趣爱好和意愿出发,结合学校艺术教育特色自下而上地发动学生自主申报社团、自主开展活动、自主聘请辅导老师。经过充分论证,逐渐形成了星光音乐社、涂涂创作社、启梦文

18、学社等三大艺术社团体系。2、完善机构,自动运行在校、班二级管理网络的自主管理下,我们形成了社团自动运行的机制: 他们“七嘴八舌”自取社名、 “一本正经”自选社长、 “三五成群”自定方案、 “五彩缤纷”自搞活动。红领巾艺术社团真正成为了发展队员个性,增长才能的舞台,如晨曦新闻社的队员来到了松江报体验新闻记者的一日生活;D-ZONE街舞社走进泰晤士小镇演绎时尚经典3、开展活动,广泛交流我校艺术社团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校内外文化舞台上,为普及高雅艺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担负起了艺术文化先行者和传播者的重任。2011年7月,星乐马林巴乐团一行应邀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马林巴”艺术节;20

19、12年暑假出访台湾,参加台北国际击乐锦标赛,零距离走进宝岛台湾,激发了民族自豪感;2011年6月,儿童丝网版画社团携手上海市美协大画家在上海市鲁迅纪念馆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优秀少儿图书插图精品展览 ”暨“上海市少年儿童丝网版画作品展”,受到广泛好评。顾绣社团每年进行一次顾绣义卖活动,让学生从小养成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五)进行艺术综合实践,展现学生亮丽风采1、艺术节活动百花齐放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加强校园文化艺术建设的重要阵地。每年五月的艺术节,活动主题响亮鲜明,如“红色礼赞”、“我型我秀,魅力三新”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2、迎新音乐会美轮美奂在辞旧迎新

20、的日子里,我们举办迎新音乐会,校长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向全校师生致辞,孩子们在新年来临之际许下美好心愿,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新年”的含义,用音乐的力量激发道德的正能量。如2010年12月31日,我们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剧场隆重举行了“星光灿烂”2011新年音乐会暨五周年校庆专场演出,2012年12月31日再次登上复旦视觉的舞台举办了“声动校园,唱响未来”元旦文艺汇演,两场演出流光溢彩、精彩纷呈,给观众呈现了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和精神文化大餐。3、鼓韵风情展恢宏气势我们还主动出击,多次承担区级艺术展示活动。如2011年10月22日我校“鼓韵风情”大型文艺节目在松江区第四届运动会暨学生“阳光体育

21、节”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震撼登场。暑假中,二百多名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冒着酷暑,放弃假期休息时间艰苦排练(六)开展队的主题教育,拓宽德育教育载体1、建设少先队室,营造美的氛围我校少先队围绕“以美养德”的学校总要求,全员发动,全面规划队室建设,努力将队室建成孩子们的成长摇篮、快乐老家。这里,充满着人文性、艺术性,一切从儿童出发,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休闲、和谐的心情驿站。2、开展红领巾广播,传播美的声音我们充分发挥校园红领巾广播的辐射功能,开展点歌台、音乐鉴赏等活动,让队员在休闲放松时,学习知识,培养队员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对美的事物理解和追求。3、擦亮金色鼓号,奏响美的旋律鼓号队是少先队的特有

22、的文化符号,优美的旋律,振奋的鼓点时时激励着队员“为着理想勇敢前进!”队员在演奏中力求达到鼓声震天、号声嘹亮、舞姿优美、鼓韵飞扬,这些都是要队员将艺术涵义内化于心,才能外显于行,同时培养队员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正基于此我校鼓号队才能屡次荣获佳绩。4、举办主题活动,弘扬美的精神九月,我们开展了“浓浓师生情,和谐溢三新”主题活动,清晨,走进校园,一首首校园歌曲回响在三新的每一个角落;升旗仪式上,队员为老师们带来热情洋溢的健身舞,校合唱队员为老师献上了歌曲好大一颗树;午休时间,一、二年级队员为教师亲手制作贺卡,向老师们表达了浓浓的感恩之情歌舞、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少先队的活动,培养了队员健康

23、的思想、积极的心态。(七)创建班级温馨教室,促进德美和谐发展1、创建温馨教室,建设充满艺术的自主天地一进入教室就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海洋中,你可以看见教室两旁张贴的学生创作的优秀书画作品,温馨悦目,这是“风采之窗”;教室后面开辟植物角,花花草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十分养眼,这是孩子们的“生态花园”;黑板报上“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是自然的右手,自然只让我们存在,而艺术创造我们的人类;一幅画是一首没有文字的诗歌。”等一句句名人名言催人奋进,发人深省。2、创建温馨教室,引领积极向上的时尚艺术现在的学生喜欢听、唱流行歌曲,觉得它通俗易唱、音韵动听。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东风破等,虽然

24、这些都是流行歌曲,可是却有着浓浓的“中国风”,许多班主任就巧妙地引导学生细细欣赏。如听完蜗牛,有位班主任就给学生们讲述单亲家庭的孩子周杰伦的成长历程,告诉他们要想成功一定要有一颗不断奋进的心。3、创建温馨教室,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在创建温馨教室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以此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如结合学校艺术节,许多班主任在班级里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的艺术活动,讲故事比赛、绘画比赛,甚至还学着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样子给优秀的或进步的学生颁发各项“大奖”!4、创建温馨教室,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我们积极倡导各班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课任老师、学生的优势、特长,创建各类特色班

25、,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如有的班主任爱好古诗词,他就开辟班级古诗词鉴赏拓展课,在赏、读、唱、演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古诗词特色班;有的课任老师喜欢街舞,他就引导学生学习街舞、领会街舞包含的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涵,创建街舞特色班(八)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引发道德成长动力科学的评价机制,能为学生道德成长提供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在开展“以美养德”的实践研究中尝试建立以激励道德成长为核心的评价机制。1、采用多元激励方式积蓄成长的力量我们让学生自订发展目标,通过评选“三新艺术之星”、“ 德美风尚少年”、“校园小达人”等,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他们艺术学习和道德成长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我们在开

26、展艺术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伟人、贤达等教育资源进行榜样激励。如我国著名的“两弹元勋”钱学森,不仅在科学事业上卓有成效,而且也在艺术上也很有造诣。除此之外,我们还常常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用班级“艺术之星“、“音乐小达人”等榜样激起学生“别人行,我也行”的积极尝试成功的欲望,进而形成一种鞭策的力量,推动着他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并持续完善自我。我们以学校形象性标志卡通蓝鲸为原型设计了各类德艺奖章,如歌舞章、形体章、书法章、版画章、器乐章、德艺双馨章等。雏鹰奖章作为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手段,激励着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向上,实现德美结合的最优化。2、形成多元评价主体促进全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

27、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随之也潜移默化影响着评价方式的变革,在开展“以美养德”的课题实践中,我们逐渐改变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化模式,努力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并注重学生评价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研究的成果经过两年“以美养德交互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不但越发意识到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意义,而且也不断收获着研究的成果。(一)认识成果1、初步形成了 “以美养德交互渗透路径”的一般认识即通过“环境建设”、“基础课程(音乐、美术)”、“拓展课程”、“社团活动”、“综合活动”、“主题教育”、“温馨教室”等路径立体推进,构建课内课外结合的多通道、全景式、综合性的“德育场”。2、初步形成了“以美养德课

28、堂教学模式”的一般认识即“以美激学巧设情境、以美导学优化过程、以美正学反馈矫正”的流程图式,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设计中都应体现艺术美与的德育美的和谐统一。(二)实践成果经过多年“以美养德交互渗透”的实践探索,我们不断收获着德美交融的成果。艺术教育,优化了学校德育生态环境,一批具有个性特长又有较高艺术品位的“德艺双馨好少年”茁壮成长。通过“以美养德”的扎实实践,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较大转变,对艺术教育和德育内涵有了重新认识和定位,专业化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立美育人,人文见长,素质立身,文化兴校”的理念深入人心,艺术教育蔚然成风,艺术节、社团月、周周演,构筑起学生诗意

29、的生活,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校园文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深受周边社区好评。德美交融互促,也有效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先后获得了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书法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等殊荣。五、问题的讨论由于受研究者视野和能力所限, 本研究还有不少有待改进之处,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思考:(一)关于艺术教育和德育的认识的讨论艺术教育与德育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式,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二者都作用于人的心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二)教师的“不到位”现象成为了制约“以美养德

30、”实效性的瓶颈问题由于教师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导致他们在实施“以美养德”研究时存在“两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出现了“把艺术教育功能扩大化”,或把“德育工作简单异化为艺术教育”等偏差;二是专业素养不到位,开展“以美养德”实践研究,需要教师同时具备一定专业艺术素养和育德能力,这样在实施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但在实践中并不尽如人意,除一部分骨干教师能自觉加强专业素养和育德能力学习外,还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传统教育方式,缺乏学主动学习的热情和专业提升的自觉性,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制约“以美养德”课题研究实效性的瓶颈问题,亟需我们去破解。(三)对个体学生的追踪研究存在浅尝辄止的感觉虽然我们针对个体学生的追踪研究也做了一些要求,但在真正进行研究时,由于时间、精力、科研技术等原因,个体研究样本数量较少,仅仅还处在表面观察的浅层面,缺乏科学性较强的考量结果,给人浅尝辄止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课题的研究深度。(四)“以美养德”运行保障机制的研究尚显不足“以美养德交互渗透”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和完善其运行保障机制,形成一定规律,取得一定经验,才能确保有效运行,利于成果推广。但在实际研究中,我们较多关注了途径、方法等的研究,对机制的探索研究尚显肤浅,甚至有些空白,给人造成课题研究实践有余,理性思考尚显不足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