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doc(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课题结题报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一、课题的提出: (一)整合教学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全世界发展之迅速、运用之广泛使我们目不暇接。自从计算机发明到普及,革命性的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自动化程度。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应该使我们的学生和教师走在时代的前沿。学生要学会学习,使学习能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不去深入研究就会落后。 (二)整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
2、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能引起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新的学习方式的实现成为可能。但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使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促进人与人交流、合作以及基于新技术的教和学的方式。 (三)我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和发展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99年我校无论是计算机辅助教
3、学还是课程整合,许多老师均感到很陌生。2000年学校完成了100信息点的校园网。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的运用刚起步,就面临学校区域划分。学校办学处于剧烈的竞争状态。于是,学校领导通过征求领导、专家、社会各界人士和教师的意见,学校需要“打出”品牌,发挥优势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利用在温州市较早的校园网设备配置,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在新的发展时期需要对传统教学观念的更新,去粗取精。转变过去不适合现今学校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使教学手段优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建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为主体
4、,教师的教为主导作用;使教师教学设计能巧妙地将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与网络信息教育特色有机结合,挑战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充分开发计算机强有力的潜在功能,达到表现方式多样、检索信息方便、反馈系统灵活,呈现生动的目标;2、研究整合教学评价量表。整合的层次评价,针对一定学科教学内容适度、适时灵活整合。3、整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新型教学和人际关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探究手段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达到改善学习的目标;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交流、发布、加工整理和应用信息的
5、能力。4、促进学校信息化设施(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和完善;学校如何配置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以促进学校信息技术的合理、高效发展。 三、研究原则1、整体性原则 全体老师参与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研究。2、共享性原则 研究成果资源全体老师共享。市/区/学校网络资源共享。3、建构性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与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思
6、想。即: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4、可操性原则 本课题为教师一边工作一边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又从实践中提升理论。具有可操作性。5、创新性原则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传统教学中结合整合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学习方式。6、实效性原则 通过实践研究达到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可持续性发展。四、研究措施1、学习汇报制度 学习培训实行汇报制度。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学习,每次学习培训书面汇报材料送交教科室。较新的观点安排在教师会上汇报或教研组汇报等。2、奖励制度 学校教学科研考核制度化多年,信息技术与
7、学科整合研究作为学校三年来的主题研究课题。在参与课题、撰写论文、公开课、说课、制作课件等在学期考核量化分数有具体的体现,并直接与评职、评优、评先及奖金挂钩。同时实行校本培训学分制。考核奖励制度化,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鼓励,保证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有效进行。 3、搭建平台开展交流 学校教科研一体化制度实施多年,每周三下午教研活动教师交流平台,主要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为主题,通过教学案例研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校本研修。有时安排校本研修专题培训讲座。周一下午教师会议提供教师思想交流平台和外出学习先进理念的汇报。周五下午,安排备课组课例研究交流。 以校园网(http:/192.168.11
8、.22或)、区教育网(http:/10.131.2.9或)、温州教育()和温州教科研网()作为教师业务学习的主要网上交流和资源库访问使用平台。 对兄弟学校教师共同研讨的公开课,承办市、区级教学研讨会,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为教师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建立家校通平台(http:/www.hengfeng.org)教师和学生家长、学生家长和学生交流、教师和教师的电脑和手机电话互通,使整合扩展到家校交流和学校管理人本化、生活化。 五、研究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调查了本校教师不同阶段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情况,调查记录每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到温州市其他兄弟学校调查学习。到上海等较发达地区的
9、学校调查学习。 2、文献法 查阅大量有关新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文献。 3、经验总结法 教师个人使用和学习经验总结,学科教学特点与信息技术整合经验教研组总结,整个课题阶段性作汇报总结。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98年9月-2002年12月,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走在全市前头。1999年学校配备了学生电脑房,多媒体教室,之后相继配备了课件制作室(有光盘刻录仪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校园音乐系统、校园电视、校园网络系统。同时出台一些激励措施,如通过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发给一定数额的电脑补贴,开展应用现代技术的上课说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的
10、发展。几乎每个教师购置了电脑。取得一些一手资料。课题立题研究计划,成立研究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组员有教务主任、教研处主任、校办主任、7个教研组长以及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索教师、学生和教学的关系的新变化,利用我校教学资源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重点研究教师教学行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如何整合、在网络环境下学校硬件建设如何跟随时代的发展的研究和评价,如何合理建立和使用资源库等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组织全校教师人人参与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以多种形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2、实施阶段 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以走出去,请进来的专家引领方式
11、培养一部分骨干教师。同时,利用学习汇报制度,以教师论坛、讲座、汇报课和教研组活动交流等形式,将外出学习心得进行同伴交流。搭建开放性交流平台,如互联网、校园局域网、学校网站和Ftp等交流平台,使教师在使用和交流中,得到提高。通过精心组织各类比赛,促进教师对整合的实践研究,如教师说课比赛、现场备课比赛、整合优质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和资源共享贡献评比等。 2003年2月-2004年12月,参考先进学校配置和运用情况,进一步配齐或更新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如校园网实行班班通、增加网络化微机室、增加网络化电子阅览室;鼓励教师购置笔记本电脑,现有50多位教师自购了笔记本电脑。 我们每学年开展一次以信息技术和学
12、科教学整合为主题的面向全市兄弟学校公开课(温州市十校联合体和瓯海区高中学校),进行展示、交流和共同探讨。02年11月,开出32节;03年12月开出23节;04年11月开出23节;05年5月开出19节。以课例为载体与兄弟学校同行进行教学交流,进一步促进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深入研究。 3、总结阶段 2004年8月-2005年12月,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整合”成果,继续推行整合公开研究课活动。向更深层次的整合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制成校优秀“整合”案例集;优秀论文集;优秀课件光盘。五、研究实效分析(一)初步解决了整合教学二大难题难题之一:教师理念的更新发展 先进的教育技术的使用需要教师理念走在
13、前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只有广大教师真正意识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和手段,落到实处,才能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得到保证。99年学校大多数教师对电脑操作生疏很少以教师知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2000年学校建成校园网为教师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采取以下策略:1、落实了“同伴互助”的教师培训目标 培养一支整合教学骨干队伍 学校先派出去学习,形成一支整合骨干队伍来带动其他老师学习是整合教学的关键。首先学校制订五年整体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现代教育理论和必要的教育技术;举办多种形式培训班:技术培训班、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培训班、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师论坛;培训对象抓三层面,信
14、息化专长骨干教师、学校行政和职员、教师;培训要求达到五个层次水平,学校行政和职员能宏观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会运用信息化进行办公。骨干教师会指导其他教师并设计信息化教学、专业教师会制作、普通教师会运用;培训目的要做到六个有利于: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整合教学发展的步伐;有利于建设一支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办人们满意教育,创人们满意学校,当人们满意的教师。2、采取了多种培训形式 我们根据受训对象的工作实际、专业化程度等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共三级培训。计算机专任教师参加高级培训,一般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三年来共派出
15、专任教师到市级以上培训20余人次。骨干教师参加中级培训,以走出去和以计算机专业教师指导骨干教师的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实践提高。 要求教师全员参加初级培训。以专业教师和对信息技术有专长的教师讲座和结对的方式进行校本培训。以校园网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和在实践运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学习提高。实现同伴互助互学的良好学习风气。现有40多位教师经过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约100的教师能比较熟练搜索网络资源,并熟练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80的教师能够自制一般的多媒体课件。60的教师拥有自购的笔记本电脑,并有自己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在上级组织的教学课件、整合案例、整合论文等比赛中我校老师表现良好,约
16、100多件。3、采用了课题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以课题研究带动了学习信息技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导向,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从2000年至今我校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研究,每学年向周边(市、区)兄弟学校开出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为主题的研究课20多节,累计有150多节。加上平时经常性的教研组活动相关公开研究课等通过评课和课后的反思,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实践资料,深化了科研。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 以课题为载体进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2000年申报通
17、过研究,重要的是对促进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校从鼓励教师自购买电脑,在通过考试合格予以一定的奖励。在使用中利用率高的再予以奖励。2002年申报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正在顺利进行中(温州市级)。19982000年为初级培训期,由计算机老师系统指导电脑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Office系列办公系统等,每两个晚上上机指导训练。在多数教师有了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学校出台了鼓励教师自购电脑的措施,即自购电脑补贴一千元,通过电脑操作考试奖一千元的办法使教师人人有电脑、人人学电脑。教师自己有了电脑,学习机会多了,电脑水平提高也快了。为了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
18、,学校经常开展要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说课比赛和优质课比赛以及课件比赛。 二期是2000年至2003年分教研组学习,由组内优秀学员分层次指导其他老师,例如数学组有李勇老师指导几何画板,物理组叶向佐老师介绍仿真实验室、陈华声陈岳平老师网络课件制作等。每学年学校组织一次面向全市同类兄弟学校的公开课,在课堂中汇报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情况。各组较为突出的教师向全校教师作讲座。如张理玖老师讲电脑技巧、涂伟丰老师讲电脑常见问题及处理,李勇、陈华声、杨化贵老师讲了网页制作,叶向前老师讲网络资源应用等。 三期是2003年至2005年,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在9月瓯海区高中
19、物理在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教学优质课比赛中我校教师陈岳平老师、陈华声老师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实施课题研究、教研组活动一体化(学校正围绕“一体化”展开的“五个一”工程是每学期教师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针对课题中某项开出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论文、当一次公开课主评写出书面评课稿、进行一次说课)。怎样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促进教师素质快速提高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研究的中心目标。通过由全体教师参与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校际学术交流。自99年开始,学校组织优秀教师每学年向周边兄弟学校开出公开研究课,7年来共开出200多节。难题之二:促进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用 开发和
20、积累丰富多彩的适应学科教学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库,是“整合”的必要前提。围绕“整体设计、分工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建库思路;坚持软、硬件并举的原则,研究确定了建库的四条基本途径,初步建成了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库,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市中心网站资源库建设和区教育网资源库建设近三年来,我市大力“开发资源,服务教育”,现已开通了温州教育网站()和瓯海教育网资源库( 内网http:/10.131.2.9),并建成温州教育资源库,K12、国之源、清华同方思科教学资源库,大型基础题库等,以及VOD视频点播系统和网络现场直播系统(课堂录像、教育片、文娱片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百科知识宝库)、网上备课系统
21、、建库王等,还对一些国内知名教育网站进行链接,基本上满足入网学校的教育教学的需要,都能共享资源。温州教育网已成为推进温州市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市/区教育局机关及其相关部门相应开发了教育信息、学生天地、教育时空、教育督导、教育论坛、信息管理等网站,把相应的资料上网,并不断增加、更新。除此以外,市、区教育局还把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教学改革、招生考试、师资培训、中小学生学科竞赛等信息都在网上发布;教育系统的会议、教学公开观摩活动等文字、图片、视频信息不仅通过网上传递,而且可以反复查找和使用,直接为教育改革提供信息和资源。 教科研网上资源的建设以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各学科教科研员为中心,集中全市骨干
22、教师,利用城区教育信息网开通了贯穿于各年级所有学科的大量的教学资源,教科研信息和教研成果,并建立了有教育科研、课改在线、教育信息化、成果推广、学科教研、教师培养、空中课堂、疑难解答、网上教研、教学评价等教科研和学科网站及专题网站;通过市、区的教育信息网,为我们提供网络办公自动化信息,提供教科研信息、网络多媒体备课资源、课件制作与课堂教学演示系统,为学生提供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系统,做到全方位面向全体师生的通信服务系统,从而实现全市或区内教育、教学、课改、教科研资源的共享。 学校资源库建设学校购买K12和国之源教学资源库,并动员教师积累和自制教学资源、教学软件。浙大网络办公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校讯
23、通管理平台、电子图书资源(25000册)等有效提高教师和行政职员工作效率。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学校建有网站发布学校信息(内网http:/192.168.11.22),同时有信息技术有专长的黄国梁老师(语文星空)、陈华声老师(物理空间站)和项余岸老师(语文轩)分别建有具有丰富内容访问量相当高的网站。(二)构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新模式 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主题。我校自2002年以来新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为导向,以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改变课堂教学行为力求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口,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并制定“整合”
24、的三大目标:使教师教学设计能巧妙地将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与网络信息教育特色有机结合,挑战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充分开发计算机强有力的潜在功能,达到表现方式多样、检索信息方便、反馈系统灵活,呈现生动的目标;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探究手段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达到改善学习的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交流、发布和加工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目标。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年来,学校举办六期面向全市教学公开示范课,承办温州市教学研讨会5次,区级教学研讨会8次。我们通过筛选和修改,现已编
25、成一册优秀整合案例选,并对这些案例经过了研究归类,提炼出三种具有特色的整合教学模式:模式之一 演示型辅助模式 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辅助型教学模式是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把计算机作为新教学媒体使用,主要把CAI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和交流。尤其是历史、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情景引入,物理、化学动画,数学的作图等有演示的独到之处。形、声生动活泼,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某些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化学晶体结构的教学,课件动画能够变微观为宏观,有利于学生迅速理解。同时也可以结合展台(实物投影),展示图片或放大实验、交流学生作品等。这种模式局限于多媒体小平台设备。只能有教师
26、操作演示而起传授的辅助作用。从目前市场价格,投影机约1.2万、展台0.22万、电脑音响等0.3万,估计要投入1.8万。缺点是投影机灯泡损耗快(2千左右的灯泡,是两年左右)。 这种模式多数教师易掌握,一般可以在网上搜集积件,根据自己思路进行修改就可以使用。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讲授新课和复习课得到广泛的运用,取得良好的普及效果。但使用中很容易使课堂容量大幅度增加,加重学生负担;也容易在学生未作充分思考就展示,很可能剥夺学生的思维空间。于是,怎样适度适时使用多媒体演示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模式二:任务协作自主探究模式 这种模式是教师利用网络,广泛收集有关教学的资料,精心设计网络版课件,以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为
27、驱动,引导学生在网络条件下自主学习。陈华声老师WebQuest探究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物理陈岳平老师、英语陈忠春老师和语文项余岸老师等对这种教学模式颇有研究。这种模式明显优点是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会学习,学习交流面广,开放性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缺点是,教师备课难,一般的课件准备要一周甚至一个月;设备要求高,要求每位学生有一台与英特尔连接的电脑。这样一个教室以50台电脑,需要有18万元投入。模式三:问题探索型开放合作式学习模式 将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布置下去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的信息,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
28、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应用于考查学生学习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自学、拓宽知识面,培养了网上学习的兴趣。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时空,即允许学生自己选题,决定需要选择什么信息,采取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促进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其基本学习方式包括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设计与制作、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基本组织形式有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目前条件学校学生可以上网的有学生电子阅览室(53个信息点,每天中午和傍晚向学生开放)和两个学生机房(112个信息点)。经实践这种模式效果很好。(三)
29、尝试了整合教学的评价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的层次评价,参考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整合课评价量表。采用写评语的定性分析法评价整合课,并注上各个层次评价指标内容和要求,便于实施评价。同时注意具体学科内容要求经过使用,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整合评价量表内容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直观明了,可操作性强,便于使用和推广。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层次评价量表 层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学评价方式信息技术的作用硬件要求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说教式讲授集体听讲知识施与者知识被灌输者纸笔测试、口头问答演示工具一台教师机、投影机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或演示工具说教式讲授与个别辅导结合 集体听讲和个体作业结
30、合知识施与者、活动组织者被灌输为主、呈现出较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纸笔测试演示工具,培养学习兴趣、促进情感交流网络教室、局域网或互联网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个别辅导式教学、个别化学习个体作业+协作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者或选择者、辅导者主动学习、接受软件讲授纸笔测试或计算机测试简单的人机交互工具,实现教师职能的部分代表网络教室、局域网或互联网(人手一机)4、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和信息加工工具探索式学习、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个体作业为主、少量协作作业教学的指导者、帮助者、活动组织者学习主动参与者测试/学生的作品资源收集、查询工具、学生表达思想、观点、交互的工具网络教室、局域网或宽带互联网(人手
31、一机)5、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和研发工具多种学习策略,以问题解决式和发现式、任务驱动式为主协作作业或个体作业或二者均有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构建按照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生活、学习的协作工具、智能工具网络教室、互联网或宽带互联网(人手一机)课例评语(四)整合对新课程改革产生的4效应1、“整合”能加快课程内容的改革,扩大了课程资源的范围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传统的课程内容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利用internet,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查阅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使课程
32、更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加快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必然冲击了传统课程的资源观,课程资源的载体不再仅仅是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了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此外,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能和专家、教师等交流讨论,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如:2、“整合”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作用。数字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方向。internet中浩瀚的教育信息资源,不仅为学生汲取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搜集、处理、分析、评价信息的能力。网络中的“留言簿”和“E-m
33、ail”,为学生提供了与多人讨论、交流的平台,这种交流无时空限制,无权威性束缚,无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发展及能力的发挥,也有助于团结协作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整合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目前,学生普遍掌握了信息技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终生学习的本领。学校通过校园网资源建设,建立网站,教师、学生都能制作网页,优越的网络环境使学生成为网络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校园网上的大量学习资源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各项评选活动,整体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附: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信息技术与学
34、科教学整合是培养公民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信息素养是指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以下6个方面的能力:运用工具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网络等信息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和信息,能熟练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鉴别、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生成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加工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富有个性,从而创造新信息,用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效益,达到收集信息的目的。信息协作的能力。使信息和信息工具
35、作为交往与合作的中介,与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协作关系。信息免疫的能力。浩瀚的信息良莠不齐,需要科学的甄别能力和自控、自律、自我调节能力,能消除垃圾信息和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总之,过去存在的难以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可以通过整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互促互动,结合重组;在学科教学的结果上,整体协调,和谐发展。整合的思想,是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克服过去难以解决的矛盾。整合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使素质教育的学科教学得到突破性进展。3、 “整合”引发了教学方法
36、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将带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改变。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已经在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中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以教学组织者、学习引领者、学习同伴的角色比传统教学更突出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交互性强的技术优势,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网络时代要求我们引导孩子们融进网络生活。以往的教学方式学生形成了一种带着等待的头脑进入课堂教学的消极学习习惯,而自主合作式的学习促进学生形成带着思考的头脑进入课堂学习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光合作用、几何画板、有机化学反
37、应、广告词写作、探索神秘的火星和功等课件的互动性强。质疑和解疑完全是在学生主动参与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中进行的。尤其是网络课,有的学生找材料,有的学生将答案发送BBS给交流更广泛。通过多边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和学更加和谐。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强的优势,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思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智能化参与。因此,信息技术在整合过程中,发挥的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催化剂”作用。4、“整合”促进了教学评价的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带来教学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的革新,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的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和反馈,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
38、的手段,优化了评价过程,革新了传统的教学评价观与方法。(五)取得了教科研成果 本课题是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由全校老师参与。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三年来我校老师参加上级论文、案例和课件评比中成绩较好。汇编任岩松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优秀论文、案例选集1册,创建任岩松中学网站1个(),教师学科网站三个(;)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新课程改革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通过课题深入研究,学校信息化教育设备建设趋于完善,校园网是我校起步较早的,但一个完备的校园网,应在教师备课教学、学生学习、教务管理、行政管理、图书资料管理、资源信息、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辅助、支持功能,并通过与
39、广域网的互联,实现校际间的信息共享及与因特网(INTERNET)的连接,通过与宽带数字卫星相联,实现远程教育,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99年建成的校园网系统:连接楼群有科学馆、行政楼、教学楼、教师宿舍共计100多个点。服务器:IBM PIII550 128MB内存(不足) 8.7G(不足)、Internet连接:ADSL+路由器(带宽不足);只有一个学生微机房(电脑低配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空缺;教室未接网络接口,只有幻灯机、电视机与录音机还不能进行网络教学。教师办公室未能连接宽带。学校多次组织以领导和计算机专家组成小组研究,决定对原有网络设备进行升级
40、,并添加新机房、电子阅览室、教室小媒体。 2003年升级后学校校园网现有配置为:千兆主干以太网(中心交换机BigHammer6802),百兆到桌面,分布全校各楼信息点420个,网管中心设有三台IBM服务器,其中两台为P4 2.6,一台为P3 550,拥有硬盘300G。分别用于学校自动办公管理平台(浙大网络平台)、学校网站建设(网址: 校内:http:/192.168.11.22)和学科资源库(国之源资源库、K12资源库和教师自备资源库)存储。有微机教室56座两个,电子阅览室53座一个(配置为赛扬1.7/256MB/40G),多媒体教室35个;语音教室2个;学校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多
41、媒体制作室;网络信息点通到教师房间、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室。还拥有浙大网络校园管理平台和国之源资源库(80G)、K12资源库,教师自制课件约30G,初步实现了教学办公自动化与网络数字化。现在有50多位教师自购笔记本电脑,经常使用笔记本电脑上课、备课和存储教学资源。六、结论与问题思考(一)结论 本课题通过了三年的实践研究,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一定的成果。初步解决了整合教学两大问题;构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新模式;尝试整合教学评价方法;整合对新课程改革产生四大效益;有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取得比较明显的教科研成果。 我们通过本课题研究,不仅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
42、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也为学校落实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 本课题是在信息时代已初见端倪的时期,是对学生学习生活导向较有价值的研究,特别是在整合教学中,学生和老师观念的转变,方式的选择,方法的应用,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对信息化生活的理解,有较深远的影响,其过程是充满新世纪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其价值观既有挑战性,更充满着现实性。 本课题研究构建了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三种模式”,对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其有效的实践与推广,改变了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师生间建立了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教和学的关系。改变
43、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教学模式,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而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协助者、学习的参谋。课堂教学也改变了单一学科知识结构,出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人文知识、音乐、美术等多学科的整合。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出现了学生自觉、主动、发现性学习的生动活泼局面。推动素质教育向深层次发展。(二)问题思考 我们的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因而其成果还是初步的,有许多问题还不够完善, 有待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解决。1、整合,需要一支教育理念新又懂技术、懂业务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硬件建设取得一定的发展,但在许多学生信息技术超过老师,这是好现象。要求我们必须继续
44、搞好教师的培训。教师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部分教师产生对“整合”片面的理解,在整合伊始便不由自主的步入了误区:将整合等同于计算辅助教学;以多媒体计算机的演示代替真实的实验现象;求大求全,刻意追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电灌);过份强调人机对话的优势,忽略和减弱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等。2、由于网络搜索功能强大,但许多需要先交费才能用。网内教育信息资源不多、网内资源搜索不方便,更新慢,教师上网意识和操作能力不强等因素,造成上网频率不高,使用效益偏低。于是资源共享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3、目前,熟练整合教学的骨干教师只近10来位(不到10),信息系统的超文本特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整合所需设备投
45、入还需进一步发展。网络课件制作比较费时,软件购买昂贵。网络特性的低利用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以高级认知能力发展为标志的发现式学习。4、整合网络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学习提高的免费资源应该增加。如网络游戏使很多青少年上瘾,严重危害青少年成长,应该得到遏制。急需开发更有吸引力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学习软件。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更加丰富的适合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信息技术环境。主要参考文献:1. 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2. 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黄甫全3. 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
46、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4. 董加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性思考” 2002年浙江教育科学第3期第二部分 整合优秀论文1、WebQuest探究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温州市瓯海任岩松中学 陈华声 325060内容提要:本文旨在通过对WebQuest探究模式的概念界定和分类,以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原则和实践,阐述网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对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如何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必要的思考。关键词: 高中物理 WebQuest 课程改革 策略 原则 实践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并且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和整合,突出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这必然要求我们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策略和方法,尝试创设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师生互动模式。而WebQuest(网络探究)就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以任务驱动为手段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它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而且还能体现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合理整合;它不仅可以应用于课外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而且也适用于学科课内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主探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