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程中地理教学所遇到的困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课程中地理教学所遇到的困难.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德课程中地理教学所遇到的困难 本次小学课程改革把地理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改变了以往把地理看成是独立学科的做法。这样做的初衷是,在小学阶段,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地理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遇到了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教学观念难以转变在课程改革以前,地理是小学社会课中的一个独立板块,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系统地讲授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使学生能够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在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被忽视了。没有情感的地理知识是
2、僵硬的、没有活力的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学习负担,成为学生厌学的根源。基于这样的现实,这次课程改革把地理教学纳入到品德课程中,使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的知识本位被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学目标所取代。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变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地理与品德课程的结合,使思想品德教育摆脱了以往的在纯道德的场景中进行,学生能够学会用空间观念去看待问题,能够在比较广阔、多面的地理场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使品德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很难转变。教学观念是根植于人的“骨子”里的,要
3、转变观念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现实教学中出现三种错误倾向。首先,把品德课中的地理当作知识来教,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并按照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为了知识而教学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地理知识与品德目标的割裂。笔者曾听过金字塔上留个影全文的教学过程。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转变了教学观念,以帮助李小佳了解埃及为线索讲授知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也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但实质上是“换汤不换药”。由于学生的地理知识有限,大部分学生对遥远的埃及感到非常陌生,他们根本讨论不出什么合理的方案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一股脑地把知
4、识全部告诉学生。当讲到“李小佳暑假去埃及是否需要雨伞”这道课后题时,教师讲解了埃及的地理位置,同时扩展到关于经度、纬度的具体知识,讲解了埃及沙漠气候的特点,同时又深入讲解到地球上其他九种气候的名称、地区分布、形成原因、气候特点、植被和动物等。这种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痕迹在课堂上比比皆是。也就是说,教师没有把握住品德课程标准的精髓。虽然采用了一些花哨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但其精神内核没有改变,教师仍然力求把知识讲得多、全、细,做到面面俱到,规范完整,生怕有一点知识上的疏漏,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把地理知识为品德发展服务的教学目标忘得一干二净。其次,认为地理本身不含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
5、值观的要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品德目标从外面硬塞给地理知识,致使知识与品德成为“两张皮”。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不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产生情感,而是从地理知识外面找一个品德目标,让学生无选择、无条件地接受,地理教学变成纯粹的地理知识教学和道德说教两部分,使德育目标不是由地理知识本身产生的而是游离于它的外面,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实际上,有些地理知识本身就是有血有肉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挖掘、感受、体验其中的内容,就不但能够学到知识,也能够激发
6、情感,实现德育目标。在埃及的金字塔一文的教学中,当教师讲解到“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四五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用重达10多吨的巨石建成金字塔的”以及介绍狮身人面像的历史故事时,不必像有的教师那样故意强调,埃及人是如何如何伟大,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和智慧!这种直接的强调反而引起学生的厌烦。其实,教师只要创造适当的情境、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会自然地受到触动,情感得以升华,会被古埃及人的智慧所折服,引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从而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这种情感上的反应不是教师外在强加的,而是知识本身所蕴涵的,是意之如此,情之所致。这样发自内心的、自然产生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品
7、德产生影响。最后,与为地理知识而进行地理教学的情况相反,试图使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态度挂钩。实际上,不是任何知识都能产生情感,布卢姆把知识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种类型,每一种知识类型都有它独特的目标要求。相对于情感知识类型来说,认知和动作技能知识不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这种知识就不要盲目追求品德目标。地理知识有很多是认知性知识,如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和植被状况等,教师在讲授这种知识时,要做到使学生对知识准确地习得、领会、掌握和应用,而不必生硬地从知识之外塞进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教师和学生知识储备的缺乏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一个合格
8、的教师必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在这里,教师知识储备缺乏指的是地理知识和课程改革知识的缺乏。地理知识的缺乏。在我国小学现阶段,进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教师一部分来自于原来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另一部分来自于社会课的教师,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学科教师兼课。无论是来自于哪种学科的教师,由于现有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他们对地理知识都不太了解,因此不适应具有综合性的品德课的教学。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师范学校师资培训的模式密切相关,由于他们一入学就开始分学科、分专业学习,导致培养出来的师资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只懂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其他学科就知之不多,知识
9、面过窄。另外,如今在小学从事品德课教学的老师很大一部分是一边学一边教的,不能做到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知识,这就使品德课的质量大打折扣。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在客观上导致品德课中地理教学的困难。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编排的教材比传统教材涉及的知识内容更多更广,不仅有很多的知识目标,而且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这就增加了教学的任务量。此外,很多一线教师反映,由于新教材在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上作了很大的调整,基本上是沿着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思路而展开,不同于以往依据“德目”构建内容的方式,这种开放性的学习内容和编排方式,使教师感到知识储备欠缺,难度增大。课时少,使原本已经很困难的地理教学
10、雪上加霜。虽然课程标准在课程管理建议中明确提到,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但是学校现实却不令人满意,很多小学把每周3课时缩减到2课时,有时仅有的2课时也被其他科目占用。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品德课程中内容多、难度大、开放程度较强的地理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地理知识储备的缺乏以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本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的钻研来弥补,但是由于学校、家长的不重视而变得不太可能。学校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教师缺少弥补知识缺陷的动力,降低自学、钻研的自觉性;家长的不重视使品德课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失去了家长的有力监督。课程改革知识的缺乏。由于教师培训力度不够,而且
11、形式化现象严重,致使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思想精髓,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经常含糊不清。如他们把原来的地理与现在品德课中出现的地理知识混为一谈,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重大差别。跟以往的教学一样,把品德课中的地理仅仅当作地理知识看待,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没有意识到地理教学是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服务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即使有一部分教师熟悉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面对一节具体的课,教师还是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把地理教学与品德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教师难以驾御教材,对于哪些资料该用、哪些资料不该用没有自己的判断,以致于不加选择地向学生讲解,使教师和学生都疲不堪
12、言。其实,在新教材编写时,由于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需要教师和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而有些偏僻、落后的地区搜集资料比较困难。为了方便他们的教与学,教科书上特意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这些增加的内容并不要求教师一定要讲解,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挑选。其次,教师很难把握地理教学的深度和难度。这次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留有很大的空间,很大的弹性,改变了以往把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规定得很全、很细的状况。这一方面使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导致教师无所适从,不知道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深度和广度,以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其实,在达到了
13、课程标准最基本的要求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视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水平而定,不必追求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这也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多教师对课程改革有误解甚至抱怨,对新的教材教法有抵触情绪,也是导致教师课程改革知识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知识储备的缺乏。品德课新教材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模式。在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下,地理知识是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改变了以往按照严密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编排教材的方式。这些散点的地理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而设置的,不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相应地
14、,学生学到的就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学生对“散点式”地理知识的学习感到很吃力。很多知识是突然地蹦到学生面前,在此之前从未见到过,更不知道知识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因此不能对这些知识作出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从而影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品德的形成。如,在教学中遇到“在埃及境内,乘船顺尼罗河而下会来到什么海洋”这个问题时,由于学生缺少二些相关的地理知识,根本不知道顺尼罗河而下是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因而就更谈不上流入哪个海了。另外,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误解以及知识本位的教学观,认为品德课中的地理教学就是地理知识的教学,盲目追求知识的系统化、规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学生学习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