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论文: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与应答的教育机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学论文: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与应答的教育机智.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与应答的教育机智摘要: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运用提问及应答的教育机智,让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的快乐。关键词:幼儿;教师;提问;应答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原始学习冲动力量来自内部对快乐的追求。即在熟知的知识中发现新内容,自发地进行探索,进行学习,并在这些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对自己才能的信心,找到自我完善的新方向,从而获得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的快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教师组织引导的集体学习中更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学习的快乐感呢?这就要求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拥有提问及应答的教育机智。一、 教师提问与应答的教育机智之初体验我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当幼儿
2、教师上课的情景。那是一场考试,上课的内容是三只小猪盖房子,当场备课,所以当我局促地拿着三只画得有点脏的小猪和简陋的房子走进考场,面对一班完全陌生的孩子时,就听见有位小男孩说了声:羞。我的心里就咯噔一下,心想糟了,他会不会说,老师你的小猪画得真丑,我们老师画得可好看了。我默不作声,羞愧地弯下腰放自己准备的教具。这时候,好几个小孩也开始说:老师,羞,羞,羞。另有几个孩子笑了。我心想,惨了,这回课难上了。于是我忐忑不安地问道“老师哪里羞了啊?”没想到,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老师,你害羞了。”我被他们天真无邪的神情所打动,紧张而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你们都好厉害,老师害羞也被你们发现了。那你们知道
3、老师为什么害羞吗?”孩子们朝我嘻嘻笑着,有孩子说:“因为老师是新来的。”我也微笑着说:“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你们,给你们上课,我有些紧张所以害羞了,不知道你们害羞吗?”“不!”孩子们响亮地回答我。多么善解人意的孩子们,我不该用自己的担忧去猜测了孩子金子般的心。他们不因为你的画简陋而嘲笑,不因为你的局促而为难你,他们没有鼓励的语言,但我却分明感受到了支持的力量。“好的,既然你们都不害羞,那就开始上课吧!”上课的过程中,我这个害羞的老师也不再害羞了,我早已忘记了孩子身后那些考官的眼神。我尊重与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并给予我最真诚的反馈,孩子们总是能给我很多的惊喜,例如,我问:“如果你是小猪,你会用
4、什么材料去建造房子呢?”有孩子回答我说:“用钢筋水泥。”我说,这样的话,房子肯定特别的牢固,我一定把这个建议要转告给猪妈妈。当讲到大灰狼吹不倒、撞不倒第三只小猪的砖头房子的时候,有孩子举手问道:“老师,那大灰狼为什么不用榔头去敲呢?”另一个孩子接道:“还可以用推土机去推的。”我说:“幸好你们不是大灰狼,否则小猪肯定被吃光了。”孩子们大笑。这是我第一次上课,必定存在种种的不足,但考官肯定了我在提问和应答环节中的教育机智。让不安的我对自己胜任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拥有了一些信心。同时,也产生了对教师教育机智的研究兴趣。二、 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与应答的教育机智的初思考(一)提问的教育机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
5、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教师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问从类型上分,可以分为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描述性提问,如:“小猫的眼睛长得什么样?”;启发幼儿比较事物的异同的比较性提问,如:“苹果和橙子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分类性提问,如:“说说哪些植物是蔬菜?哪些植物是水果?”;启发幼儿想象的假设性提问,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我们会怎么样?”;提高幼儿辨别能力的选择性提问,如“你认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谁的本领最大?”;还有反诘提问,指的是对幼儿在观察、感知过程中初步得出的判断进行反问,来促使幼儿进一步精确、仔细地观察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如“你怎么知道
6、这个重、那个轻呢?”同样的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幼儿探究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好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技术之一,它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实现幼儿的自我证实,从而获得信心与快乐。教师所提的问题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提问。提问的语言要准确、简炼,通俗易懂。例如:“这些材料分别放到小桶中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听起来有什么感觉?”“像你们听到过的什么声音?”在这样有层次的问题下,引导孩子们积极的思考与表达。例如,在玩沙的活动里,老师给小朋友出示了沙盆,沙盆里混装了鹅卵石、花生和绿豆。 师:怎么样把这些东西分开?幼儿1:用手将
7、鹅卵石、花生、和绿豆捡出来,放到三个碗里就可以了师:还有什么办法?幼儿2:先用筛子把最细的沙子筛下来了,剩下的就再捡出来就行了师:还有什么和他们不一样的办法?幼儿3:我们三个人合作,一个人捡鹅卵石、一个人捡花生、一个人捡绿豆,剩下的就是沙子了。幼儿4:捡的办法是好,可是绿豆也太小了,不好捡,会很慢,我们做两个筛子,一个用沙网,筛沙子,再把沙网的眼扣大一点筛绿豆,这样就更好了。师:哪种办法最方便、最快呢?幼儿讨论师:用你们自己认为最快最方便的办法来试试吧!案例中当教师向幼儿提出开放性问题时,刺激了幼儿自己产生具有新意的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而教师也能从幼儿的回答和提问
8、中了解幼儿当前的知识经验水平状况。再例如,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中,教师通过歌唱表演复习和谈话活动,帮助幼儿提取了泥娃娃的相关经验,又通过幻灯将泥人和面人的经验联系到了一起,再接着就提出了第一个与新歌曲学习有关的“桥梁性”问题:“我们来看看老爷爷又捏了啥?”教师开始第一次范唱,当唱完第一个“捏一个”的时候,老师突然将后面所有关于师徒四人的念词全部省略,而改成仅仅在钢琴的伴奏之下做相关的表演动作。刚一结束范唱,教师立刻提问: “老爷爷到底捏了啥呢?你看出来了吗?”(幼儿:孙悟空) 师:“你从哪个动作看出来的呢?”(幼儿做举金箍棒打击的动作) 师:“捏一个谁?(幼儿填充:孙悟空)他在干嘛?”教师做举金
9、箍棒打击的动作(幼儿填充:打妖怪) 师:“还捏了谁?”(幼儿:唐僧) 教师自己做骑马动作:“他在干嘛?”(幼儿:骑马)师:“骑什么马?”(幼儿:白龙马) 师:还捏了谁?(幼儿:沙和尚)师:“哪个动作是沙和尚?”(幼儿:模仿沙和尚挑担动作)教师:“这是在干什么?”(幼儿:挑着箩) 教师做模仿猪八戒的动作并提问:“小朋友,你们忘了我了,我是谁?”(幼儿:猪八戒)猪八戒在干嘛呢?(幼儿:在睡觉)教师模仿吃西瓜的动作(幼儿:吃西瓜) 教师指着已经逐一贴出的师徒4人的图片提问:老爷爷捏的这些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呀?(幼儿:西游记)在案例中,教师用了提问引导的方式,将自己的告知行为转变成为提问,让幼儿主动回
10、忆原有的经验,才将原有经验创造性地迁移、转化。让幼儿在这种过程中体会到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快乐。(二)应答的教育机智应答是教师对幼儿回答与反应的处理,它关系着教师对幼儿回答如何看待的问题。历来,我们认为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回答,然后由教师判定回答的对错。这陷入了对提问和应答的误区。正因为知识的建构本质,教师的提问不是知识直接灌输的变相应用,幼儿也不是处于消极响应问题的状态。教师应当允许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对问题做出合理的个人理解,并且与他人讨论磋商达成一致的社会理解。教师应该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鼓励大家提出不同看法,刺激个体反省思考,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
11、,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教师的应答是与幼儿交流、沟通的时刻,要抱着愉悦、分享的态度来看待幼儿的任何回答,从而营造出开放、接纳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把对话回归于幼儿的生活,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幼儿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例如:师:我们已经适应了有灯光的生活,突然间变成黑暗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样?幼儿1:很害怕。师:嗯,很害怕的,还会怎么样?幼儿2:很好奇。师:好奇?幼儿2:我没见过黑色的东西。教师:哦,以前周围都是很亮的,有你们的地方都是亮堂堂的,所以一片黑暗的时候很好奇,想知道黑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这段对话中,教师让幼儿说说停电后的感受
12、,有的幼儿说“很害怕”,这种说法在我们常理之内,因为大多数人对于黑暗持有有生惧来的恐惧感。有的幼儿说“很好奇”,对教师来说,这是难以理解的。通过教师的追问,幼儿表明了自己有这种感受的原因:因为他没有看过黑色的东西。初听上去,这句话不构成理解的任何障碍,但是通过教师的补充我们明白幼儿好奇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没见过黑色的东西,因为黑色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而是因为他对于漆黑一片的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感。教师对幼儿感受和体验进行的补充既有利于教师正确无误地理解幼儿,又有利于幼儿在教师的补充信息中明白自己想法的真正所指。再例如,师:这画还有一个不足,看谁火眼金睛能找得到?教师利用“火眼金睛”激发孩子
13、们去应对挑战。换句话说,谁找到了另外一个不足谁就拥有火眼金睛的称号了。谁不想拥有一对如孙悟空厉害的眼睛呢?类似运用还有“表现好的,教师会有(粘纸)奖励的。”不管是火眼金星、粘纸对孩子来说,都有巨大吸引力,他们愿意为了得到这些奖励而付出努力。总之,教师提问与应答的教育机智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是丰富多样的,运用教育机智,让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的快乐感,是幼儿教师光荣的使命,值得我们幼教工作者进一步的挖掘与梳理。参考文献:1许卓娅.提问与后退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两种常用策略J.早期教育,2008(12):40-41.2 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朱珊.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答语言行为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