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本教研与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校本教研与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校本教研与教研员专业引领作用摘要:校本教研是植根于学校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教研员要恰当地融合在校本教研中才能有效启动他们的活力,转变自我角色,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合作者、服务者;在专业引领中,努力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构建校本教研模式、服务校本课程开发、促进研究整体提升、形成联片互动新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健康开展,有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键词:校本教研、教研员、专业引领、成长校本教研,即密切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校本教研要求校长、教师都是研究者,都是研究的主体。校本教研主张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理想的专业发展途径。那么如何开展校本
2、研究,教研员在校本研究中怎样才能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呢?一、把握先进理念,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校本教研要求教师是研究者,是研究的主体,教师的主体参与是一个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投入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需求的过程。因此,教研员要注重促进和顺应这种转化,学会转变自我角色,真正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动内部活力。为此,必须把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使教师灵魂深入认识到参与校本教研的重要意义。“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指导,他是一个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引领的过程”。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是校本教研的动力,也是课程实践的动力。理论是先导,实践是载体,
3、理论学习应贯穿校本教研的始终。缺乏理论学习和指导的改造与反思易走入低水平、低层次的循环往复之中,难有创新火花产生,难有教师实质性进步。教研员要充分利用自己专业和时间优势,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引导教师养成向先进的理论学习、向专家同行学习和向教学实践学习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观念,要通过校本教研逐步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健康成长,螺旋上升发展。二、强化研究意识,构建校本教研模式校本教研要立足“校本”,关注细节,强化研究,重视教研过程的公开化、注重教研成果的科学化,将教研与改进教学、管理融为一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今,教师的学习是要在一定的问题驱动下开展,校本教研的问题源于学校、源于课堂、源
4、于教学,强调研究的日常性、实效性、规范性和发展性。因此,教研员在专业引领中,要帮助教师把研究的视角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问题提升为课程资源的高度,引导教师以科学的态度、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在问题研究中辨析,在研讨中升华,逐步构建起一种“发现问题梳理问题提升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运用”的研究模式。教研员要“先听后说”,将教师们实践中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分析整合。事实上,大力开展由问题引发而来的研讨,强于专家报告式的说教。带着问题作调研是教研员本职工作之一,切忌在校本教研服务中贪大求全,切实增强服务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
5、注重自我提升,服务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旨在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主体在学校,开发对象在学校,实践运用在学校。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各校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还存在着诸如将校本课程异化为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开发中缺乏整合,体现校本特色的乏力,课程内容或主题选择缺乏必要的论证等问题。这势必对当前教研尤其是校本教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开发好校本课程,在校本教研中抓出成绩,搞出特色,全面落实好素质教育,教研员首要的是要注重自我提升,提高专业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切实提高校本
6、课程开发能力,要站在课程统合化的视角看待校本课程和开发,如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与利用问题,校本课程的特色化问题,校本课程开展与儿童发展的适应性问题,课程形态问题,课程统合化问题等;再者,要恰当处理好三级课程体系的关系,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和程序,防止指导中的失范和不力。四、营造教研氛围,力促研究整体推进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校本研究整体团队的自我引领、同伴互助、总结反思,为了实现教师整体推进。实施校本教研活动以来,各校在实践中已将研究的主体由关注教材教法转向了关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从简单的经验总结转向了校本研究总体提升。为此,教研员要协助学校组织教师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切实树立全体教师在
7、校本教研中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全体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唤发教研激情,启动内部活力,变“要我研”为“我要研”,真正形成“参与教研是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敢于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承担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人人参与的大好局面。再者,教研员在帮助学校开展校本教研过程中,要在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予以关注,重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榜样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形成“校长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校教研团队(个人)”的研究共同体,进而将学校校本教研开展纳入到经常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的轨道上来。五、强化校间合作,形成联片互动机制为进一步更好地发挥校本研究的重要作用,范围可以扩展到学校
8、之间,尽管学校、城乡存有差异,但联片教研的模式仍有它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大家知道,校本研究重在“校本”,对“校本”也可作宽泛理解,宜将“校本”置于区域的平台上注重校际间的合作、探讨,逐步形成联片教研、城乡互动新机制。比如说以农村乡镇中心校为主体的联片教研,一方面有助于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研究的合力。实际上,对一些薄弱学校还不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或条件的保障情况下,发掘各校个性化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整合研究实力是必要的,是可行的,在研究中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教研;另一方面,在此研究机制下,能够有效防止研究中简单重复,使各研究主体充分发挥研究效力,直到示范和引领
9、作用;再者,有利于学校间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学习,教师们可以整体推进,做到资源共享,尤其是条件较差的学校可以弥补一些缺失。校本教研要处理好问题与课题,个人与团体、校内与校外、形式与内容、教师与办学条件的关系。关系的处理过程是一个研究任务的具体化的过程,是一个寻求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保证每个研究主体能够有重点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研员要在专业引领中,逐步帮助学校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合作式的联片教研、城乡联动的教研机制,以促进城乡和校际的均衡发展。六、积极反思创新,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在校本教研中,要求教研员必须从转换自身角色做起,积极反思创新,积极营造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氛围,积极引导教
10、师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改进,与教师一道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探讨改进教学的方法,通过“备听议思行”这种循环推进全程参与,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效益,从而真正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备”:指教研员参与教师的集体备课。加强教研员与教师的沟通、联系,教研员只有在了解了执教者已有基础和教学困惑,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讨论课堂设计策略,明确教学重点。“听”:指在上课过程中,教研员深入课堂,与实验教师共同听课,关注教师教学行为,为指导提供依据。“议”:指教研员组织教师进行议课活动。首先让执教者先说明设计思路,再请听课教师各抒己见,指出失误,提出修正意见。“思”:一指执教者的自我反思,也指教研员和听课教师听后思考
11、。通过思考,找出备课和教学的不和谐之处,分析原因,找寻解决方案。“行”:把教研员的思考、执教者的反思落实在教学行为之中,改进原课堂的不足,将“思”转化为“行”,创生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由此可见,教研员听课需要他们思考讲课教师的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在评课的时候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教研员针对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还要不断反思,把结果转化为下一次行为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校本教研一步步走向成熟。综上所述,教研员要在校本教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与教师一同成长应有使命感、紧迫感,并要能够保持“自我”,努力寻求校本教研契合点,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学识积淀,必要的科研方法,还要经常深入到课堂教学,敏锐地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并积极地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