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1287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册《四季更替》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季更替教材分析:课程标准P26:科学课程有责任使小学生获得有关地球的更完整的印象,包括因地球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使他们对地球“刮目相看”。在以往的科学探究中,经历了天气变化(三年级)、地表变化和星空变化(五年级)、昼夜变化(六年级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的探究过程,对地球的自转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也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对于地球仪是人们根据地球的实际缩小了的模拟仪器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经线和纬线的基本作用,即指示方向和确定位置;在对星空的观察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探究四季更替,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已经相当丰富,在思维能力上也逐

2、渐倾向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只是由于思考机会的缺憾而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缺乏训练,但并不说明所有学生的空间思考能力都不行,有大约10%的学生在这方面有独特的能力,另外10%也较好。我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根据上课需要准备资料和材料的习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倾斜有关。能力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的形成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和网络获得的科学资料;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作出判断、提出质疑;能在辩论中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情感目标:乐于合作与交流;体会地球有规律地运动的美和宇宙的神奇;保持和发展探究宇

3、宙奥秘的欲望。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模拟四季更替的原因。教学难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倾斜着身子造成的阳光直射位置的变化教学方法:猜想、模拟、推理、想象、归纳教学用具:二十四节气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视频课件、阳光入射角度不同的视频课件、地球仪、手电筒学习用具: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4人一组),白纸教学过程:课前师生交流:师讲一个笑话,在一个偏远的学校,来了一个教育检查团,检查团的人来到一个班,指着班里的一个地球仪问一个学生:这地球仪为什么是斜着的?“不是我弄得。”学生怯生生地说。再问另一个学生也说不是他弄得。这个班的老师来了,听说了这个问题,他认真地对检查团的人说:“确实不是我们班的学生弄得

4、。”后来校长知道了,就对检查团说:“我们学校经费有限,所以买来一个次品。”(本环节在于让学生笑的时候有所思考,确定地球在斜着身子自转的事实,为本课的探究埋下伏笔。)二、导入:1、时光流逝,季节转换,现在是什么季节?上一个季节是?还有哪两个季节?2、你感觉这四个季节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说出各个方面的变化,天气、气温、降水、动植物、风景、昼夜长短、星空)3、你知道四季是怎么划分的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播放简短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4、你对这些节气的哪个比较熟悉?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

5、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5、住在南半球的人是不是和我们过同样的季节?不,恰好相反。(板书,南北半球相反)6、同学们感受到了这么多的四季的不同,脑子里肯定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我们交流一下。(归纳学生的问题,集中解决四季更替的原因,并板书课题)猜想、探究、验证1、1分钟交流汇报:第一种猜想,与日地距离有关,离太阳近,是夏天,离太阳远,是冬天;第二种猜想,与太阳高度有关,第三种猜想,与地球公转有关2、推理探讨、为自己的猜想从生活中寻找证据(调查一下同意第一种猜想的同学,和不同意的同学,不同意的同学找到反驳的证据,如当中国是夏天时,如果离太阳近,那么为什么南半球的国家却是冬天呢?由支持这一观

6、点的同学解释,如果找不到事实和理论证据则说明第一种猜想不对),并播放视频的第一个环节,即地球在近日点时是一月份,天气很冷,四季更替与离太阳远近关系微不足道)3、调查同意第二种猜想的同学和不同意的同学,请大家讨论并拿出生活中的事实或理论依据(朝南的房间,如果冬天充满阳光,而夏天阳光却射到室内较少)(如果住在一楼,而南面相临的楼房很近或者较高,夏天从室内能够见到太阳,而冬天就见不到太阳(被楼房挡住了),此时如果不同意的同学提不出异议,则初步认定第二种猜想接近正确4、模拟证明第二种猜想,提示:四季里最根本的差别是什么?温度。温度与什么有关?光照,怎样表现不同高度下的光照与温度的关系?首先只用手电筒。

7、首先让手电筒直射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光斑的面积S1,将手放在光斑上感觉温度T1;然后让手电筒高度降低,斜射同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光斑的面积S2,并将手放在光斑上感觉温度T2,最后,比较两个光斑的面积和温度,S1T2,5、由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当夏天太阳高度高,同样的阳光照在地面上的面积最小,所以温度最高,冬天太阳高度低,同样的阳光照在地面上的面积最大,所以温度最低。四、进一步探究1、太阳高度的变化是什么引起的呢?大家一致公认与公转有关,公转到底怎样形成四季呢?2、学生发表见解,师引导评价,适当时提示:我们上课前的笑话,会不会对我们这个问题有帮助?(学生会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就像一条路,我立刻给与

8、表扬,并说你的比喻非常形象,科学家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名称不一样,叫做公转轨道面,和路是一样的,都有一个面,假设北极是头,南极是脚,那么地球是站在这个面上呢?还是躺在这个面上?斜着身子半躺着)3、出示黄赤交角,并解释这个角:“地球公转轨道有一个更离奇的名字,叫做黄道,如果在地球赤道上插一把刀,这把刀将斜着插在黄道上,刀与黄道的夹角,就叫做黄赤交角。” 4、播放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视频(以北半球的中国为例) 春分,太阳直射赤道,中国是春天,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缓慢移动,中国越来越热,直到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夏天来到,但是太阳直射点开始向赤道缓慢移动,中国越来越凉爽,直到直射赤道,中国秋分,秋

9、天来到,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中国越来越冷,直到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中国是冬天)5、你知道为什么这两条线叫做回归线吗?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6、每组一个地球仪,观察,找到南北回归线和写满二十四节气的红线,用手电筒模拟太阳,体会四季的更替与太阳的关系。7、如果地球不是斜着身子呢?如果他站着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躺着,又会是什么结果?五、总结,快下课了,你想怎样总结一下你在本课的表现和收获?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做几道判断题:(1) 四季变化是有规律的。 ()(2) 四季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缘故。 ()(3) 地球上所有地区都有四季。()(4) 我们这里是春、秋季节的时候,赤道附近最热。()(5)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四季正好是相反的。 ()(6) 地球在公转的同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始终不变。 ()(7) 在地球上同一地区,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不倾斜也会有四季。 ()(8) 地球公转的时间大约24小时。 ()(9) 二十四个节气是根据我国农历编写的。 ()(10) 看太阳的影子也能够知道四季。()(11) 阳光明媚的日子早上的温度比中午热。 ()(12) 四季的产生与地球离太阳的远近有密切的关系。 ()六、1、每个季节还细分为六个节气,课下详细调查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