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校代码:10270 分类号:G45 学号:092200646硕 士 学 位 论 文论文题目 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学院 教育学院 专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研究方向 教育评价 研究生姓名 苑朔 指导教师 吴钢 完成日期 2012年4月 论文题目: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科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学位申请人:苑朔 指导教师:吴钢中文摘要20世纪 80年代末,上海市试行了中小学学校家长联系手册,1999年,编制了上海市学生评价手册,并付诸实施。为全面推进上海市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深化二期
2、课程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健康发展,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自2004学年本市开始实施新版的上海市中小学成长记录册。新版的记录册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出发,对不同的年级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然而新版记录册使用 6年多以来,也逐渐暴露出了各校使用情况及记录册内容方面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记录册的使用情况,探寻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问题,笔者在第一章论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思路,并在第二章对国内外其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从第三章开始进入正文部分,笔者在第
3、三章对研究设计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在第四章论述了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的总体情况,第五章比较研究了不同区县的两所中学使用记录册的差异,第六章探究了影响记录册使用的因素。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笔者大致了解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于记录册使用的态度及记录册各栏目有效性、监管情况等问题;也发现不同区县的两所初中在记录册的填写时间、部分栏目的看法等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而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更了解到除学生的年级外,教师的教龄、家长的职业等均不是影响记录册使用的因素。 笔者在本文的最后一章从记录册的使用和记录册的内容两方面对前文关于记录册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照提出的问题,同样从改进记
4、录册的填写和使用,以及完善记录册的内容两方面给出相应地对策和建议。旨在为进 一步改进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使用工作提供帮助,并为今后记录册内容的修订奠定基础。关键词:初中生; 成长记录册; 现状; 影响因素; 问题; 对策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1980s, Shanghai try to use the connection manual between schools and parent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1999, they compiled the students assessment manual
5、of Shanghai, then put into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work,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econd phase of course, earnestly alleviate the overweight schoolwork burden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promote the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6、 improvement and the personality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form the education pattern of school, family and social integration, this city since the 2004 began to implementing the new version of the Shanghai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rowing up Track RecordThe writing of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meth
7、ods of the document studying, Interviewing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bout 1400 teachers, students and parents of two different middle schools in Shanghai. Then w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Shanghai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rowing up Track Record since 2004The primary
8、 purpose offering helps to complete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rowing up Track RecordIn order to study the problem, the author in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is literature review, related and analyzed other scholars at home and
9、abroad 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is problem. From the third chapter began to enter into the main part, the research design is discussed in the third part. And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in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in use of Shanghai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
10、rowing up Track Record. Chapter 5 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different area county high school useof record books difference. The sixth chapt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record books us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the author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ers, stude
11、nts and parents used to catch the attitude and the record books, supervision effectiveness column questions; Also found different area county two junior high school of time, fill in the record books of the columns in view of existence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e
12、factor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outside except students in grade, the teacher of school age, parents are not affect career record of use factorThe author in the last chapter summarized problems from two aspects : the use of and the content of the record book ,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contr
13、ol problems, the improvement to prepare and use.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help and foundatio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tudents to grow the use of record books, and for the next revisio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record book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Growing up Track Record; Current Situati
14、on; Problems; Suggestions上海师范大 学硕士学 位论文目录 目录 第一 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1 1.2 研究的意义2 1.3 研究的目的及问题阐述. 3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3 第二 章 文献综 述 5 2.1 相关概念解释 5 2.2 国 外 的 研 究 状 况 7 2.3 国内的研究现状. 9 2.4 已有研究尚存的问题及其研究可能11 第三 章研究设 计 12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 3.2 实地访谈与问卷设计12 3.3 问卷调查的情况及数据处理15 第四 章上海市 初中学生成 长记录册使用 的总体 现状. 16 4.1 被调查者基本情
15、况分析 16 4.2 对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态度的总体情况分析 17 4.3 成长记录册填写时间的总体情况分析. 20 4.4 成长记录册内容的总体情况分析. 20 4.5 成长记录册监督与检查在总体情况分析. 23 第五 章 上海市初 中学生成长 记录册使用 的比较分 析25 5.1 两校对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的态度的比较分析. 25 5.2 两校记录册填写时间的比较分析. 28 5.3 两校成长记录册内容填写上的比较分析. 29 5.4 两校记录册存在问题的比较分析. 33 5.5 两校记录册监督和检查情况比较分析 36 目录 上 海师 范大 学硕 士学 位论 文第六 章 上海市初 中学生成长
16、 记录册使用的 影响因 素分 析38 6.1 教师的性别对成长记录册使用的影响分析38 6.2 教师的教龄 对成长记录册使用的影响分析40 6.3 学生的年级 对成长记录册使用的影响分析42 6.4 家长的职业 对成长记录册使用的影响分析44 第七 章 上海市初 中学生成长 记录册使用的 问题及 对策 分析 47 7.1 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47 7.2 改善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的对策 49 致 谢52 主要 参考文献. 53 附 录. 56 附录一:访谈提纲56 附录二:访谈报告57 附录三:调查问卷 (教师) 61 附录四:调查问卷 (学生) 63 附录五:调查问卷 (
17、家长) 65 攻读 学位期间研究 成果 67 论文 独创性声明 68 论文 使用授权声明. 68上海师范大 学硕士学 位论文 第一 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 究的 背景 1.1.1 学生综合能力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 展和人类知识的进步,中国的现代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现有教育提出的挑战一方面凸现于现有课程的知识体系、 教学方式, 另一方面则集中于现有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评价策略。 由此而引发的新一轮教育改革,其突破口即定位于课程和评价体系的改革。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 一方面可以检验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评价本身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基本
18、途径。 新课程改革倡导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的评价体系, “ 评价不仅 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 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1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 水平上的发展。 ” 研究 “评价” 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引起了理论研究者的关注,也成为实践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1.1.2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相关政策更加明确、具体 在 2002 年,教育部不仅明确提出了评价的具体标准领域,还明确提出了评价的具体方式。 同年颁布了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2的 通 知 , 明 确指 出“ 建立 以促 进学 生发 展为目
19、 标 的评 价体 系评 价标 准 主要包括道德品质、 公民素养、 学习能力、 交流与合作、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 展目标和学科学 习目 标。 ”中小学要“建立每 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 并且要求各地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与招生中, “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 “高中录取标准除考试成绩以外, 可试行参考学生成长记录 袋 等其他资 料,综合评 价进行录取。 ”就初中 学校而言,教育部在 2005 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3普 通 高中 招生 制度 改革 的指 导意 见 , 要 求对初 中 毕业 生综 合素 质进 行
20、评 价 ,评价的内容以上述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 并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使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并力求评 价结果的科学和公正。1教育 部. 基础 教育 课程 改革 纲要试行Z. 教基200117 号.2001-06-072教育 部. 关于 积极 推进 中小 学评 价与 考试 制度 改 革的 通知Z. 教基200226 号.2002-12-273教育 部. 关于 基础 教育 课程 改革 实验 区初 中毕 业 考试 与普 通高 中招 生制 度改 革的 指导 意见Z. 教基20052 号.2005-01-271 第一章 绪论 上 海师范大 学硕士学 位论文1.1.3 上海市
21、学生成长记录册的进一步发展 针对党中央和国家政府的相关指导方针, 上海市在全市的中小学推出了以建立新型课程体系和教育评价体系为核心的 “二期课改” 。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和教育部 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等纲领性文件, 作为 “二期课改” 中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改革部分, 上海市教委于1999年推出适用于全市中小学的全新的上海市学生评价手册取代原有的学生手册;在2004年,通过 对5年推广使用的 上 海市学生评价手册 几经改进, 更名为 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 (以下简称记录册) , 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 全市中小学
22、师生面前。 记录册细化了各个学科的评价项目, 并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学生工作、 社团活动的情况也记录在内。 但记录册推广使用之初就遭遇一些教师的质疑, 他们指出记录册对学生考评条目过多,操作过于繁琐。2005年9月,记录册进行了全面修订,分学段设置了学生培养目标, 同时又增加了课外阅读情况记录、 学生特长情况记录等栏目,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 心得体会的记录, 尝试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摆脱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 ,体现了教育评价 由重视终结性评价向重视过程性评价的转变。无论是学生记录册名称的改变还是内容的更替, 无不体现出新时期的教育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发展过程的评价。 “十二五” 上
23、海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 教育评价要从过度注重学科和知识成绩转向全面而多样的综合评价, 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指数将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 在新形势下,已经使用5年多的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是否得以真正地体现出评价方式变革的效果,教师的评语是否还是千篇一律, 缺乏针对性, 学生及其家长对于现阶段记录册中的学生综合 能力评价关注程度如何等都是本文想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记录册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完善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将成为亟待完成的目标,也是本文的研究动机所在。 1.2 研 究的 意义 本文在前人关于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及成长记录册探讨的基础上, 汲
24、取各权威理论流派的合理成分, 透视各种评价方法和机制, 并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教育学、 教育评价学、 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 科的理论、 评价发展的特点和时代要求以及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 深入上海市不同区县的几所初级中学开展实证访谈调研, 了解 目前学生成长2 上海师范大 学硕士学 位论文 第一 章 绪论 记录册的使用情况, 以达到进一步完善的目的。本 文的研究成果力求使学校、 教师、 学生和家长进一步认识到 记录册不仅仅关注纸笔考试, 还能及时发现学生个体发展中的需要,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
25、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首先, 通过访谈和 问卷 调查,其结果能够较全面和客观地反映目前上海市 初中学生成长 记录册 的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为各校研究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记录册 的填写工作提供了帮助。 其次,当前的记录册 自全面投入使用已经5 年 了,本研究对于新的形势下,记录册 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 本文在 样本学校选取时考虑 到市区和远郊的地理差别, 试图通过比较研究了解地理位置是否会造成记录册 使用情况的差异, 若能寻找出差异, 则一方面能使学校更有针对性 地 制定记录册的填写标准, 另一方面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种导向性的意见。 1.3 研 究
26、的 目的 及问 题阐 述 本研究的主 要目的是: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 了解当前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的现状, 分析比较市区和近郊就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的共性和差异, 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归纳总结, 提 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从而对上海市初中 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使用进行有效指导, 以促进学生成长记录册 使用 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 研究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 的现状如何? 2.市区和近郊学校在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 的问题上有何异同? 3.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 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 存在的问题 有哪些? 5.有效促进
27、上海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 使用的对策研究 。 1.4 研 究的 思路 及方 法 1.4.1 研究思路 学生成长记录册是新课程改革中重点推荐的可广泛推行的评价方式之一, 如何更好地使用学生成长记录册, 并进一 步发展和完善这种评价方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心的。 笔者的研究立足于所在的城市 ?上海市, 以上海市 不同区县 的两所初级 中学为研究对象, 针对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情况进行研究。 直接目3 第一章 绪论 上 海师范大 学硕士学 位论文的是找出记录册的实施与发展存在哪些不足,提出改善的 意见和建议 。 首先, 提出问题研究的背景, 及开展这项研究 的意义等基本问题; 对成长记录册的相关概
28、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说明;论述本文的 创新性 。 其次, 对上海市不同区县的 两所初级中学的教师、 学生和家长进行访谈, 根据 文 献 和 访 谈 结 果 分 别 编 制 问 卷 。 分 析 问 卷 调 查 的 结 果 , 运 用 统 计 软 件 SPSS(11.5) 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分析目前上海市初中 记录册的使用总体 现状。 第三, 根据使用现状的分析, 结合访谈和问卷数据, 层层渐进, 比较两所不同区县的初级中学在使用学生成长 记录册 上的异同; 分析影响记录册使用的影响因素。 最后, 根据上述 分析总结目前使用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 所发现的
29、问题对记录册今后的使用及进一步修订完善提出建议。 1.4.2 研究方法 学生成长记录册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方式, 其自身存在很多不完善性, 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的学者对其的研究并不是非常多, 因而 笔者在 研究过程中要综合运用文献研究、 比较研究、 调查研究方法, 以达到研究目的。 1.文献研究法。 它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对所需要的内容做分析处理, 以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 学生成长记录册是实践问题, 但首先是理论问题, 因此需要参阅大量包括已有研究成果在内的相关资料。 这些资料既包括一些涉及系统理论的教育类文献, 又包括阐述教育理论和介绍教育实践的专著和论文, 由于学生成长记录册
30、的实践分布较为零散, 因此关于实践研究的资料还更多地有赖于各类报刊新闻尤其是网络信息的搜集。 2.比较研究法。 这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 根据 一定的标准, 把彼此有 联系的各种对象或现象加以对照分析, 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关系、 共同规律、 特殊本质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推理方法。 鉴于所研究课题的实际情况, 本文将把上海市不同区县的 两所 初级中学的成长记录册使用情况做比较, 从而得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相互联系之处。 3.调查研究法。 由于本文更倾向于调查研究, 深入实践调查是关键。 除了对记录册的评价主体学生进行调研外, 同时对有关家长、 教师等群体进行调研也是很有必要 的。 只有在调研的基础上
31、, 才可能更准确了解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的现状及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4 上海师范大 学硕士学 位论文第 二章 文 献综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 关概 念解 释 2.1.1 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 英文单词是portfolio , 来源于 “port”携带和“folio ”纸1张或资料的组合, 有文件夹、 公事包或代表作 选辑等多重含义。 最初使用这种形式的是画家及后来 的摄影家, 他们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 向预期的委托人展示。 美国最先把它运用到教育上, 成为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美国教育实践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评定的方法。 国内学者
32、根据我国目前成长记录袋的实际应用情况, 将成长记录袋主要分为2展示型、描述型和评估型三类: 展示型, 展示最佳成果。 成长记录袋所包含的 内容一般是由学生选择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不考虑同伴的意见或者教师所提出的建议。 成长记录袋的内容是非标准化的, 学生将其最好的或最喜爱的作品收集起来, 说明选择这些作品的理由,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 成长记录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根据特定的评价领域和展示对象的情况, 确定收集那些最能够证明他们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作品。 描述型, 描述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用于上述目的的成长记录袋不仅收集不同时期学生的作品, 还收集观察或测试的结果、 家长
33、信息等一切过程性的东西。学生的自我评价与 自我反思也可以放入其中。 这些材料可以为教师及时提供关于学生每日进展的丰富信息, 同时还可作为一种手段为学生提供形成性的反馈, 是一个典型的形成性评价过程。 评估型, 评估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水平。 成长记录袋的内容通常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 多用于终结性评价, 其结果可以作 为成绩评定和证明成就的依据, 也可以作为决定学生升级或留级的参考。 学校、 学区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解释和证实某一教育方案的评价结果,可以把这种成长记录袋作为附加或主要信息来源,以反映方案的效果。1钟启 泉, 李雁 冰. 课 程设 计基 础M. 济南: 山东教 育出 版社,2000:
34、5982赵德 成. 成长 记录 袋的 创建 与使 用J. 天津 师范 大学 学报 基 础 教育 版,200312:38-425 第二章 文 献综述上 海师范大 学硕士学 位论文2.1.2 成长记录册 关于学生成长记录册的概念,不同的学者 和老师有着不同的说法: 郑运福、彭晓丽在 成长手册的设 计及使用 一文中指出: “成长 记录册是以有目的收集用来描述学生在一个特定区域、 特定阶段的努力、 进步或达到的成就的学生的“成长故 事” 。我们把它 作为学科 能力评价的工具,由 学生和教师有系统地收集相关材料, 以检查学生的努力、 进 步过程和成就。 在成长记录册的设计中,我们以促进每 位学生全面发展
35、 为根本目 标,依据各学科课 程标准 ,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 生理实际出发设计制定的。 本成长记录册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学习功能及教育功能, 从各学科, 分阶段、 分主题、 全方位地记录了1学 生成长的轨迹。 ” 张春莉在 孩子们成长的故事 ? 学生成长手册的设计与特点 一文中提到: “学生成长手册 是一种以学生的 成长为主 线,以学生的学习、 生活为经纬,以学生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知识技能、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的纪实为重点, 融素质的发展性评价于诊断、 形成、 反馈的过程中的开放性2的新型评价方式。 ” 从 上 面 不 同 的 定 义 中 可 看 出 , 建
36、 立 综 合 、 动 态 的 学 生 成 长 记 录 , 是 指有 目 的 地 收 集 初 中 学 生 特 定 领 域 的 努 力 、 进 步 和 成 就 的 相 关 资 料 , 即 收 集 、记 录 学 生 自 己 、 教 师 、 同 学 或 社 会 媒 体 、 各 界 人 士 做 出 评 价 的 有 关 材 料 。 32.1.3 上 海 市 中 学 生 成 长 记 录 册 与 “ 学 生 档 案 袋 ” 的 异 同 上 海 市 中 学 生 成 长 记 录 册 是 记 录 学 生 成 长 发 展 的 管 理 与 评 价 的 记录 册 。 它 与 “ 学 生 档 案 袋 ” 有 相 同 点 ,
37、 也 有 不 同 点 。 相 同 之 处 是 设 计 的 理论 依 据 都 主 要 是 多 元 智 能 理 论 、 建 构 主 义 理 论 、 质 性 评 价 理 论 ; 结 构 内 容上 都 体 现 评 价 目 标 的 鲜 明 性 , 评 价 内 容 的 丰 富 性 , 评 价 主 体 的 自 主 性 , 评价 方 式 的 多 样 性 , 评 价 过 程 的 发 展 性 , 评 价 结 果 的 激 励 性 等 特 征 ; 就 其 功能 与 作 用 来 说 , 它 是 学 校 管 理 与 评 价 的 工 具 、 班 主 任 班 级 管 理 的 手 段 、 任课 教 师 的 教 育 资 源 、
38、家 长 了 解 孩 子 的 途 径 和 学 生 自 我 发 展 的 一 面 镜 子 。 不同之处 , 最 主 要 表 现 在 , 记 录 册 是 符 合 素 质 教 育 要 求 的 , 体 现 了 与 上 海 市二 期 课 改 相 配 套 的 评 价 体 系 , 它 不 但 要 记 录 学 生 的 个 性 特 长 , 而 且 要 记 录学 生 发 展 的 共 性 要 求 , 即 基 础 性 发 展 目 标 , 无 论 是 共 性 要 求 还 是 个 性 特 点1郑运 福, 彭晓 丽. 成 长手 册的 设计 及使 用J. 学科 教育,20036:412张春 莉. 孩 子们 成长 的故 事? 学
39、生成 长手 册的 设计 与特 点J. 教育 评价,20076:103叶建 农.“ 学 生成 长记 录”? 设计 制作 及使 用的 可用 性试 验R. 上海: 上海市 学业 管理 与评 价研 究所,136 上海师范大 学硕士学 位论文第 二章 文 献综述 都 有 一 定 的 导 向 性 规 定 。 而 “ 学 生 档 案 袋 ” 是 当 教 师 运 用 多 元 智 能 框 架 进行 教 学 时 , 教 师 为 了 使 每 个 最 佳 作 品 都 能 被 组 织 得 井 然 有 序 而 使 用 的 多 元智 能 档 案 袋 。 它 所 收 集 记 录 是 体 现 学 生 个 性 化 特 点 的 信
40、 息 与 材 料 , 体 现 某方 面 特 长 发 展 的 内 容 , 可 以 持 续 收 集 , 专 项 收 集 与 记 载 。 “ 学 生 档 案 袋 ”除 了 文 字 资 料 的 收 集 记 录 外 , 还 可 收 集 实 物 与 作 品 。 2.2 国 外 的 研 究 状 况 在 文 献 检 索 过 程 中 , 以 “ 学 生 成 长 记 录 册 ” 及 “ 学 生 成 长 档 案 袋 ” 为关 键 词 , 并 未 找 到 完 全 相 关 的 外 文 文 献 。 而 学 生 成 长 记 录 册 本 身 是 对 学 生综 合 能 力 的 一 种 多 元 综 合 评 价 方 式 , 因 此
41、 , 笔 者 将 关 键 词 改 为 “ 学 生 综 合能 力 评 价 ” 进 行 搜 索 , 找 到 了 一 些 国 外 对 于 此 问 题 研 究 的 文 献 。 2.2.1 对 于 学 生 的 多 元 综 合 评 价 著 作 内 容 概 述 多元综合评价的研究发轫于20 世纪90 年代。 美国陆续出版了有关多元评价的专著, 例如,Ellen Weber 所著的 有效的学 生评价 (Student Assess -ment That Works: A Practical Approach) ,该书 体现了当前中 小学生评 价改革的一1些 新 趋势 。 作 者将 多智 力理 论, 人本 主义
42、 、建构 主 义学 习理 论, 标准 化测 验 理论等有机地用于学生评价实践中, 并明确提出 “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 ,从而在评价目 的上突出了促进 学生发展 的功能。在评价方法 上,作者提倡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 应用成长记录袋评价、 真实性评价、 小组合作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的反馈方面,作者提倡通过设定恰当而明确的评价目标,并利用有针对性、 具有改进作用的评语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从而更有效地对学生的发展予以激励和导向。 在本书中, 作 者认 为, 学生本人、 同伴、 教师、 父母以及社区都是评价的重要资源,都应充分发挥不同资源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2001 年,华东师
43、大出 版社翻译出版 了涉及学 生评价的学生表 现评定记录册 (The Perfor -mance Assessment Handbook ) ,该书提 供了美国 许多学校的教师所使用的各种表现评定方式, 如 “档案袋 评定” (Portfolio Assessments)、“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Socratic Seminars ) 等, 目的在于为有志于探索新的2评价方式的教师提供一种实际的指导和操作层面的思考。1美 Ellen Weber, 董 奇主 译. 有 效的 学生 评价M. 北京: 中国 轻工 业出 版社,2003.13-142罗朝 猛. 多 元综 合评 价的 主要 方式J.
44、教 育测 量与 评价, 200810: 49-50 7 第二章 文 献综述上 海师范大 学硕士学 位论文2.2.2 学生的多元综合评价在国外的发展趋势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多 元综合评价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生评价改革中 都 得到实际应用, 尤以美国、 日本 的运用最为广泛并富有成效。 美国目前中小学生评价的发展趋势, 正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测验的使用强调教与学的功能;2.鼓励教师用标准参照测验;3.能力倾向测验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 成就测验朝向更复杂的学习结果;4.实施多元化评价与使用变通式评价;5.从个别评价转变成团体评价;6. 提倡领域参照测验的编制方法
45、。 现阶段, 日本学生评价改革的趋势是: 学校和教师根据文部省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中的学习目标分类,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教师更多地关注发展性目标和情意性目标的评价, 因而比较多地使用现场观察、 行为记录等定性评价的方法,另外还采用小论文、实验操作、实际生活观察、测验对不同情景的反应、自我评价、问卷、面试、事例研究等方法进行评价。 2.2.3 国外中小学生多元综合评价目前采用的评价工具介绍 美、日中小学生多元综合评价采用的评价工具主要有:评价量表、检核表、轶事记录评价等。现简要介绍如下: 评价量表指一组用来作为判断依据的行为或特质, 即能指出学生在每种 属性中不同程度的量表, 可用以评价
46、学生的学习态度、 策略与兴趣, 或人格、 情意发展状况。 评价量表主要适用过程评价、 成果评价 和学生诸方面发展的终结性评价。评价量表有很多种形式, 一般分为数字评价量表、 图示评价量表和描述图表评价1量表。 检核表是依据教学或评价的目标先将学生应有、 可观察的具体特质、 行为或技能依照先后发生的顺序或其他逻辑规则逐一详细分项, 并以简短、 明确的行为或技能描述语句逐条列出行为或技能标准, 然后请检核者 (包括教师、 家长或学生) 就学生的实际状况依序勾选, 以逐一评价 学生行为或技能是否符合标准。 检核表主要适 用于评价动作过程、 操作程序或解题历程, 它能提供学生行为的详细2记录,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行为或技能状况,并诊断有待改善之处。 轶事记录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观察所获得的有效事件的真实记录。 轶事记录评价通常作为评价佐证资料, 而非评价的惟一依据。 轶事记录最大的优点1李坤 崇. 多 元化 教学 评量M. 台北: 心理出版 社,1999:168-1702同上:171-1728 上海师范大 学硕士学 位论文第 二章 文 献综述 在于它描述的是自然情境中的实际行为, 对于了解学生最本质的行为特性可能有1重要的帮助。 2.3 国 内的 研 究现 状 学生成长记录册是新课程改革中重点推荐的可广泛推行的评价方式之一。 多年来, 成长记录册的使用记录了学生平时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