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沪科版(九级物理教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64636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沪科版(九级物理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学沪科版(九级物理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学沪科版(九级物理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学沪科版(九级物理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学沪科版(九级物理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沪科版(九级物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沪科版(九级物理教案).doc(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从水之旅谈起11.1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水的熔点和沸点,初步认识常见晶体的熔点和沸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冰的熔化现象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熔化,汽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教具:演示实验:酒精灯烧瓶直角玻璃管橡皮塞铁架台石棉网钢勺水杯冰学生实验:四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和沸腾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冰热水火柴坐标纸【重点、难点】重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 难点:熔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

2、化【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水可以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这种变化叫物态变化。现在我们就研究水的三态变化规律。一、奇妙的水云、雪、雨本质是自然界的什么物质?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还有什么样的存在形态? 固: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物质的三态: 液:有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气:无一定体积无形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二、水之旅实验结论: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三、科学探究:冰的熔点和水沸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1、师提出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熔化?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在熔化和沸腾过程

3、中,温度如何变化?2、让学生猜想:温度为某值时冰要熔化,当温度更高时水将沸腾;冰熔化成水沸腾时,温度可能变也可能不变。3、引导学生制定计划并设计实验步骤:投影展示:(1)加热碎冰。将碎冰和温度计放入试管,按照课本119图组装实验器材,用水浴法给碎冰加热。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2)加热水按照课本11-10图组装实验器材,给水加热,直至沸腾一段时间。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并在坐标上画出冰的熔化曲线和

4、水的沸腾曲线。(教师巡回指导)5、分析与认证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和沸腾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示。我们将熔化曲线分成AB、BC和CD三段,将沸腾曲线分成EF和FG二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回答下面问题。先分析熔化曲线:(1)在AB段对应的时间内冰是什么状态?(指名学生回答:AB段对应的时间内冰是固态,温度升高)(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开始熔化(指名学生回答:B点)(3)BC对应的时间内,冰的状态如何?温度如何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冰加热?(指名学生回答: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冰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冰的温度保持在所0左右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冰

5、加热,即冰仍在吸热)(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冰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指名学生答:冰的状态是液态,冰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冰的温度升高)除了冰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海波,固体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和冰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小结】水的三种状态:固态 液体 气态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内部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有熔点。如:冰、水晶、钻石。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没有熔点。如:玻璃、塑料、沥青。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点:晶体开始

6、熔化时的温度。注意: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过程。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过程。注意: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腾前,水中的气泡上升时有大变小;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由小变大。实验注意:用烧杯中的水加热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减小实验误差。晶体的熔点由于杂质的存在和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高压锅)。作业:1、春回大地,气温回升,河面上漂浮着一块块冰,这时水的温度。2、给你介绍两种煮鸡蛋的方法:一、水烧开后,放入鸡蛋,并用大火直到沸腾:二、先放入鸡蛋

7、和冷水,当水烧开后,将火调小,用文火保持沸腾,直到煮熟。你决定采用哪种方法?说明你的理由。3、课外实验:用牛皮纸叠一个能盛水的纸盒,盛水后放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当水沸腾时而纸却烧不燃,为什么?含义是什么?如何知道该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问: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哪些应用?作业:导学练11.2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1、理解熔化、汽化和升华都要吸热;2、应用分子动理论的要点和物体内部结构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3、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B、过程和方法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能根据数据作出物理图像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吸热过程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8、重 难 点】熔化、汽化、升华,蒸发,沸腾【教具】洒精、棉花、温度计,吹风机、熔化加热器材【教材分析】教材在解释物态变化时,运用“当晶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振动加剧”的论断。这一论断早在初二年就已通过“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的实验证实的。所以在本节课应用这一论断,让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教学设计】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内部结构,不能直接观察,只有依据它们的宏观特征作推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推理和利用比喻,当然这种推理应当是言之有据的,要抓住宏观特征,分析其内部结构,比喻要恰当。【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我们知道物质存在的状态,通常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状态。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处于不同

9、的状态。例如水,可能成为固态的水,也可能成为气态的水蒸气,也可能成为液态的水。无论水处在什么状态下,水的分子是相同的。那么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互相转化。通过前面探究冰的熔点可知,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若停止加热,熔化过程就会逐渐停止,这是为什么呢?2进行新课(1)熔化与吸热: 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当晶体被加热时,每个分子的振动逐渐加剧,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为自由地“游动”,呈现流动性,这是晶体便处于熔化过程。如果要使熔化过程继续,外界需对分子继续加热,以便更多分子能“游动”。所以在熔化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使温度升高。这也说

10、明熔化是吸热过程。实验探究加热熔化海波和石蜡加热熔化海波和石蜡,用温度计测出海波和石蜡熔化时的温度值,并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和石蜡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让学生讨论所作曲线的物理意义。试试,若不加热,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是否会停止。(2)汽化与吸热当液体加热至沸点,大量分子会挣脱周围分子的引力而飞出,这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就是沸腾。若要沸腾过程继续,外界必须继续加热,以便更多分子飞出。在沸腾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为分子挣脱引力而提供能量,并不能使液体温度升高。另一种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液体的蒸发随时都在发生。这是因为在任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分子可以得到足够的能量而挣脱周围液体分子的引力

11、,脱离液面飞向空中。实验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上包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比较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时,液体蒸发就越快。(3)升华与吸热如果固体分子从外界吸热,直接挣脱周围的分子引力而飞出,那么物质就可以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这种现象称为升华(subllimation)。产生舞台效果缕缕青云或淡淡薄雾就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造成的现象。防蛀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冬季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等,这些都是升华现象。升华也是吸热过程,人们常将升华过程中的吸热特点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例如,人们利用干冰升华

12、的特点进行人工降雨。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层,会很快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将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冷空气层的气温急剧下降,这时高空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3、思考与作业4、板书设计11.3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了解冰、雾、霜等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过程和方法1、能对实验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晶体物态变化的一般规律。2、理解物态变化过程温度-时间图象的特点和物理意义。3、会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境保护意

13、识。【重 难 点】重点:晶体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规律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物质放热现象的理解【教具】 PPT、典升华的实验装置、蜡烛、打火机、纸片【教材分析】 在本节教材中,涉及到物态变化过程中三个放热过程以及吸热放热在生活当中应用。本节课当中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是为什么凝固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在本节课当中,我设计了蜡烛熔化的实验来突破本节难点。将一根蜡烛点燃之后放一张纸片在人的手心,将蜡烛溶化的液体滴在纸片上,让学生切身的感受蜡烛凝固的过程是放热的过程,之后再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放热的原因,在蜡烛熔化的过程中蜡烛固体吸收了热量变为液体,那么在蜡烛液体重新凝固成固体的时候,将把它当初吸收的热量再

14、次释放出来,从而攻破本节难点。【教学设计】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取分块的教学方法,将本节课分为四部分,凝固、液化、凝华、吸放热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前三部分用一课时,后一部分用一课时。在每一部分之后配以练习题,引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分析与之类似的习题。【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汽化过程包括蒸发和沸腾,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这节课我么就来学习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剩下三个放热过程。二、新课教学1.凝华 用PPT展示冰山与冰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冰山与冰柱的形成原因:冰在零摄氏度以下会熔化成水,零摄氏度是冰的熔点,那么

15、水在零摄氏度以下会变成冰。凝固:像水变成冰那样,物质由液体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凝固点:物质开始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称为晶体的凝固点。 (由于熔化是凝固的相反过程,所以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且同一种晶体有相同的熔点和凝固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进行蜡烛实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之后由能量的角度分析蜡烛凝固放热的原因。 在PPT中讲解冰雹的形成,并引发问题北方冬天在菜窖里面放进桶水来防止菜被冻坏的原因。2.液化回顾第一节人造雨的过程,在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片后从新由气体变为了液体。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所以液化过程是放热过程。由PP

16、T播放雾、露、尾迹云的图片,并分析它们的形成过程。从而得出结论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给出问题:被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引导学生思考:水蒸汽温度很高,遇到温度较低的人体时会发生液化,从而放出大量的热量,因而水蒸汽烫的比较严重。3.凝华重新做典升华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紫色的碘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管的上部又变回固态的典颗粒。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凝华。由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所以凝华是吸热过程。PPT展示霜和雾凇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凝华过程的理解。提出问题:(1)在北方冬天玻璃上会有小冰晶,俗称“冰花”形成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在寒冷的冬

17、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门窗玻璃内表面遇冷直接凝华,形成冰花,而室外的水蒸气温度较低,不易在玻璃外表面凝华。 (2)用久了的灯泡为什么会发黑?钨丝高温升华为气态灯丝,遇到气温较低的灯泡壁后又降温凝华,再次附着在灯泡壁上,使灯泡壁变黑。4、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1)六种物态变化:吸热过程有:熔化(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汽化(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放热过程有:凝固(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液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2)在生活中的应用:由PPT播放冰箱原理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冰箱与空调的简单原理。并知道保护臭氧

18、层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见导学练与课课练。11.4 保护水资源(略)12 内能与热机12.1 温度与内能 (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概念和温度的常用单位及国际单位制单位。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过程与方法:了解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环境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的意识。一、引入: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观看好莱坞巨片后天的精彩片段,影片讲述的是由于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突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

19、。请欣赏。(播放影片)伴随影片介绍:自由女神被淹没,冲天巨浪涌进纽约,转瞬间气温骤降,纽约速冻,茫茫冰原上,只留下了自由女神的头像。人类世界在大自然面前显现的如此渺小。师:的确,温度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会如此之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有关温度的知识。二、温度在生活中的例证:师:温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你还能列举一些生活中与温度有关的实例或现象吗?学生举例。三、温标师:温度与生活密切相关,就连我们出门该穿什么衣服都与温度有关。播放中美两国的天气预报。师:明天的气温都是32度,如果你就在当地,那明天你会穿什么呢?要穿一件外套家一条围巾呢,还是只要穿件短袖衫或T恤就可以

20、了?学生回答,引导得出温标。师:做决定前要先弄清楚这个温度的单位是什么,即温标。中国天气预报中32度指32摄氏度,世界各国一般都使用摄氏温标,有同学知道摄氏温标是如何规定的吗?生:把水的冰点规定为0度,水的沸点规定为100度,0-100度之间等分100份,每份为1摄氏度。师:美国天气预报中32度的温标是什么?有同学知道吗?生:美国天气预报中32度指32华氏度,美国一般使用华氏温标。师:这位同学的知识面非常广,华氏温标规定水的冰点为32度,水的沸点为212度,之间均分180份,每份为1华氏度。在物理学中广泛使用的是开尔文温标,它也是温度的国际单位,它规定水的冰点为273K,水的沸点为373K。现

21、在你该明白在美国32度为什么要穿外套了吧!四、常用温度值五、温度计:师:那我们怎样准确地得出它的温度呢?你能描述温度计的形状构造吗?生:它是个玻璃管,下端有一玻璃泡,里面装有某种液体。师:发温度计给大家,好好观察它的构造,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完善的?学生进一步观察生:玻璃泡大,玻璃管的管壁厚但内径细,管外有刻度。师:内径细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讨论生:温度有微小变化,液体就有明显变化。学生演示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出示图片引导: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注意:玻璃泡浸入 读数时,稳定后读,玻璃泡不离开,视线相平。师:生活中你还使用过什么温度计?看图区分并说明理由。, 生:回答师:体温计使用

22、与实验用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生:用前要甩一甩,读数时可以拿出来读。师:请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体温计的缩口的作用。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他们虽然用途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工作原理,谁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生: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师:生活中还有其他类型的温度计,他们的工作原理就有所不同了,但是都是利用某种性质与温度的关系制成的,例如:数字式温度计就是根据物质导电性与温度关系制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工业技术的需要,测温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测量范围越来越广,有的能测量到3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而且测量结果也越来越精确,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这方面的科学技术信息,对于不

23、同温度计进行分类,搜索,研究,写出研究计划如方案,设想,建议等。六、环境温度师:观看气温变化图,你会发现一种什么现象?结合生活谈一谈自身的体会。生:城市温度明显高于乡村。师: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热岛效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生:城市生产生活中,燃烧大量燃料,排放出大量的热,等等。师:作为一名济南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可以改善济南城市环境温度,削弱“热岛效应”。学生畅所欲言。师:“热岛效应”指表现出城乡之间的局部温度差异,但是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些年来温度也在不断地升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那么什么是“温室效应”?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水汽等气体能让太阳发出的热顺利

24、通过到达地球,但却阻碍地表反射的热散发到大气层,大气的这种保暖作用就像玻璃温室一样,称为“温室效应“。师:大家想一想“温室效应“对我们人类肯定是有害的吗?生:不一定,“温室效应”也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一种必要条件,没有它地球就不会有恒温,人类无法生存。师:但近些年来,“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全球气温升高,科学家预言: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的气象灾害。那么,我们面对着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该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师:如果我们对温室效应不加以改善,并继续使其更加恶化下去的话,也许就像后天中演的那样,当然电影讲的是科幻

25、故事而不是事实,但是它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向人们提出了警示。作为地球公民我们有权利更有义务来关心和保护我们的家园。最后,我以印第安酋长的一句话来结束这节课:“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并不属于人类。”板书:一、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二、温标1、摄氏温标 把水的冰点规定为0度,水的沸点规定为100度,0-100度之间等分100份,每份为1摄氏度。2、华氏温标3、热力学温标三、温度计1、实验用温度计(1)原理(2)结构(3)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 使用时注意:玻璃泡浸入 读数时,稳定后读,玻璃泡不离开,视线相平(3)与体温计的区别2、寒暑表3、体温计四、环境温度热岛效应12.1

26、温度与内能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温度的有关知识二、提出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三、提出问题:把红墨水分别倒入热水和冷水中,哪一杯水最先变红?(1)通过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分析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进而引出内能的概念,并得出内能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这个物质的内能。内能大小跟温度有关,当一个物质的温度升高时,该物质的内能增大。四、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改变内能方法。1、空气压缩引火仪的实验2、坐滑

27、滑梯臀部会有灼热的感觉。3、冬天手冷时,你会怎样做?(双手搓搓,或烤火)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2)热传递其国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辐射五、结合上一章物态变化与本章的内能变化,引入热传递。分析热传递,归纳总结热传递作为能量转移的一种形式,具有特定的方向性。热传递的条件:同一物体的两个部分或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把热量传给温度低的部分。六、在分析热传递的基础上,引入热量的概念。热量: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七、小结八、布置作业:1课本 2、完成同步提速训练P12-14板书:12.1 温度与内能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28、分子间有空隙。2)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二、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这个物质的内能。内能大小跟温度有关,当一个物质的温度升高时,该物质的内能增大。三、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2)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做功(2)热传递12.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一、

29、导入新课指导观察投影: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图片教师引导:汽车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升高,需要用水来冷却。这里用水为什么不用其它液体呢?组织学生讨论,肯定有价值的猜想。点拨:会不会是因为水的吸热能力强呢?引出课题,并板书。展示学习目标。二、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观察烧水投影图片,提出问题: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发言。(1)水的质量。猜想的理由: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加热时间长,吸热多(2)加热后的温度(3)升高的温度组织讨论(2)、(3)猜想哪个更合理,说出理由:将一壶水烧开比烧成半开吸热多,将一壶凉水烧开比将温水烧开吸热多。为了

30、更准确的做出判断要进行实验探究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测量什么物理量、记录那些数据、怎样分析实验数据以及实验步骤。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肯定优点,矫正错误。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一组数据,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得出正确结论。一定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初温可以不同,末温可以不同),吸收的热量相同。三、比热容(一)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展示铜块和铝块,问:如果它们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两者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由此提出怎样的研究课题,由学生总结。(2)、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讨论:选择哪两种物质加热进行对比,加热液体好还是固体好;如何控制变量;测量那些物理量;用什么器材。方案一:质量

31、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方案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设计记录表格,准确记录数据。(4)分析与论证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5)评估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二)比热容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如何描述这一不同需要引入物理量比热容。正确引导,给出比热容的概念: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单位质量升高温度相同:1、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

32、高1吸收的热量。(板书)。学习单位,强调书写。2、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学会读表,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3)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大等等(三)比热容的应用让学生思考交流(1)冬天,暖气管道中用热水取暖(2)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为什么?Q放cm(t1t2)四、热量的计算在明确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比热容计算物体吸放热呢?举例:将2kg 水加热,升温10,水吸热多少?让学生讨论,说出计算方法。从而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Q吸cm(t2t1) Q放cm(t1t

33、2) 说明各个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及各个物理量的单位。特别明确t、 t2、t1代表什么温度。例题1、投影显示题目,明确题意,分析解题思路,解法示例。变式训练:利用公式,分别会计算Q吸、Q放、c、m、t、t0、t五、练习巩固:题目见随堂练。学生板演,为其他学生示范,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教师指导做题,及时反馈矫正。六、课堂总结回扣目标,总结学到了什么,有哪些疑问,及时补救。七、板书: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1)水的质量。(2)加热后的温度(3)升高的温度小结:一定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初温可以不同,末温可以不同),吸收的热量相同。二、比热容1、概念:

34、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2、观察比热容表,了解常见物质比热容。发现:(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3)液体的比热容一般比固体的比热容大三、热量计算(对同一物质状态而言)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Q吸cm(t2t1) 12.3 内燃机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个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这些内燃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技术进步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35、教材利用图例说明了汽油机的结构,并用四个参考图详细分析了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指出汽油机实际工作时,是靠外力使曲轴和飞轮先转动起来,带动活塞运动后汽油机才自己工作柴油机教学比较简单,知识说明了其工作过程,并分析了和汽油机的区别,指出了柴油机的应用教材最后还提出了问题,思考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法建议本节利用挂图分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所以在教法上有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比较、联系实际这些环节“汽油机”利用挂图和实验仪器演示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使学生在理解工作过程的内在逻辑联系体会到汽油机的发明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在技术应用领域人

36、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柴油机”要注意比较教学,学生自主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甄别、判断、比较能力,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内燃机的资料,学生阅读,增强信息处理能力 内燃机 【课题】内燃机【重难点】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设计】一汽油机方法1、教师简介汽油机,指出汽油在汽油机汽缸中燃烧,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运用挂图表现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分析每个过程和四个冲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思考下面的问题:a汽油机的结构主要有哪些;每部分的用途是什么b运动四个冲程,说明汽油机的曲轴能带动

37、活塞连续转动c四个冲程的特点是什么学生理解了四个冲程后,教师可以讲解汽油机的应用,可以提供关于汽油机的资料,学生阅读,提高利用信息学习的能力方法2、对于基础和设备条件较好的班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辅助学习,例如可以用电话展示,学生利用课件的交互功能,自主的学习汽油机的结构、作用、各个冲程的工作情况等对于汽油机的应用,仍可以向学生提供资料,学生利用信息学习,提高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柴油机方法1、利用媒体资料辅助学生学习,可以有:柴油机的剖面图、柴油机四个冲程的挂图、柴油机的应用举例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对比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冲程,找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柴油机的应用可以教师提

38、供资料,学生阅读,自己从信息中学习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参考课题可以是:发动机的原理和作用,学生组织成小组,自行制订计划和实施方案,主要了解蒸气机、内燃机、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的简单原理和这些发动机对生产力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内燃机 一 汽油机1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2汽油机的应用二柴油机1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区别2柴油机的应用12.4 热机的效率环境保护 教学要求1常识性了解什么是热机效率和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2常识性了解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加强学生搞好环境保护、控制和消除污染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

39、么叫热机?2多数汽油机是由哪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工作的?其中哪个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3你能说出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构造上、工作过程上的主要异同点吗?(二)进行新课问:什么叫机械效率?教师:使用机械要讲究机械效率、热机也有一个效率的问题。什么是热机效率?如何提高热机的效率?是本节学习内容。(板书)五、热机的效率1热机的效率什么叫热机效率?提问:热机是利用燃料的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能量,能不能全部用来做有用功?答: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并不能全部用来做有用功。相当一部分能量损失了。看书,课文38页图3-13,解释内燃机的能流图。答:在内燃机中,用来做有用

40、功的能量只占燃料燃烧形成的燃气内能的一小部分,内能损失的途径是:燃料燃烧不完全损失小部分能量。高温废气和热机部件散热损失一部分内能。还有一部分能量消耗在热机工作时克服摩擦做功上。教师;在热机里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只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的一部分。对比机械效率给出热机效率(板书)热机效率:在热机里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简介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的效率。问:你能看懂解释课本39页火电站的能流图吗?教师:由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火电站的三大组成部分。燃烧炉、热机和发电机中能的转化、能量损失途径。大部分能量损失在哪里?火电站输出电能占燃料化学能的百分之几

41、?减少能源损失、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在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散热、利用高温废气和保证热机良好的润滑等方面讨论。2内能的利用和环境。学生自学课本39页本节课文。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结合本地市,我们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环境保护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小结并(板书)六、内能的利用和环境 (三)结合课本42页学到了什么,总结本章知识要点。(四)作业笔答课本42页学到了什么15各题。(刘崇灏)(人教版教材)【评析】类比机械效率来引入热机的效率的做法是合理的。讲清并使学生懂得提高热机效率的实际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教

42、案在这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若能再适当介绍一些热机的发展简史以及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等内容可能会更好些。13 了解电路13.1 电是什么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磨擦起电。2、 知道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3、 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4、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5、 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教育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重点难点:在实验过程中,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实验: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

43、验电羽一个、碎屑若干、气球两个、塑料棒一根。学生实验:塑料梳子一反、直尺、铅笔、圆珠笔、毛皮、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支架两上、验电器。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电?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图13-至图13-5,加深学生对电和我们生活的认识。延伸提问: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同学们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引出课题: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什么是电呢?板书课题:第十三章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观察课本彩图,思考电的用途积极思考回答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电”有初步认识一、 磨擦起电() 提出问题:电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办法使物体

44、带电?()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磨擦起电现象() 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教师归纳总结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结论:一些物体被磨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体会到磨擦起电现象吗?请举例说明。学生思考、回答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回答实验情况,并归纳结论思考回答?求目标,让学生小结依据目标小结可以投投影目标巩固练习: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64-65开放性作业。完成练习,反馈矫正作业:课后练习13.2 让电灯发光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认识短路的危害。3、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