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一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的一生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2、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作者简介,2,生平,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兵将领,在战场上博取功名,“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满江红)。但是,由于历史的错位“雕弓挂壁无用”,“长剑铗,欲生苔“(水调歌头)只能“笔作剑锋长”(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土,本该用以建树“弓刀事业”(破阵子)的雄才建立的是词史上的丰碑。辛弃疾的抗金愿望在战场上无法实现,将其苦闷、失意、激
3、愤、爱国热情,英雄气概入词,树立了词史上的丰碑。辛词情怀雄豪激烈,意象雄奇飞动,境界雄伟壮阔,语言刚健,有一种雄豪壮大之美。,3,4,辛弃疾词中爱国主义主题方面的主旋律昂扬的爱国激情。“他深情眷恋祖国的万里河山痛惜山河破碎的现实感叹“起望衣冠神州路日月销残战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细把君诗说)”辛弃疾词对抗金事业义无反顾的执著对南宋偃武修文、文恬武嬉、妥协投降政策的极度不满气势悲愤。如他的水调歌头落日寒尘起“谁道投鞭飞渡忆惜鸣鹘血污风雨俚愁。”这是回忆完颜亮南侵中原受挫回来被杀掉此时辛弃疾开始参加耿京起义军、抗金事业。上片概括写完颜亮及词人的事实气势较为
4、豪壮。突出词人抗金的决心。下片陡转为“客东南名胜万卷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这里“莫射”二句作者为“二客”所“谋”的具体内容即不要做什么军事工作了还是去寻觅吧开始抗金事业转为斗志减弱词人爱国之志无法实现其中抑郁渗在词中。现实和他的愿望差距甚远。对朝廷大臣们的苟安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虚度生活他极度不满、失望、愤慨讽刺。如词贺新郎甚矣吾哀也中的“江左沉酣求名者。”再如念奴娇词人登楼远望吊古伤今表达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及报国无门的深沉慨叹。上片“虎踞龙蟠”的帝王之都与“只有兴亡满目”景象今昔对比表达词人对今败亡局面深深忧虑之情。下片以东晋王朝建立过殊勋的谢安不免遭谗被疏的典故表达词人
5、对遭谗受猜忌不能施展才能的深切同情。实际上也是自喻抒发自己功名难成、抑郁苦闷的危殆表达自己请缨无路消磨时日国家倾覆危急关头无奈、无能的苦闷及忧虑国家复杂之情。全词吊古与伤今融为一体兴亡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愤慨渲染到极点。,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建康:今江苏南京。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遥岑(cn):
6、远山。玉簪(zn)螺髻(j):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断鸿:失群的孤雁。吴钩: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鲈鱼堪脍”三句:用西晋张翰典,见晋书张翰传。另外,世说新语识鉴篇也有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季鹰:张翰,字季鹰。“求田问舍”三句: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
7、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后说:“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才气:胸怀、气魄。流年:流逝的时光。忧愁风雨: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化用宋苏轼满庭芳:“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树犹如此:出自北周诗人庾信枯树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又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8、!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处以“树”代“木”,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倩(qng):请托。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女子。揾(wn):擦拭,6,赏析,上阕头二句,从视、听觉来写,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欣赏、赞美之情。“清珮琼瑶”是以玉珮声形容泉水的优美声响;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也曾写道:“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镜秋毫”是可以照见的秋生羽毛之末来形容泉水的明净。这两句给瓢泉以定性的评价,表明了山泉能保持其可爱的本色,以下通过泉水所处的三种不同状态,来反映作者对泉水命运的设想、担忧及警告。这些刻画,正好用以反衬起笔二句,突出“出山泉水浊”之意。首先劝阻泉水不要出山(去此
9、)去流昏涨腻,生长蓬蒿。“流昏涨腻”取意于杜牧阿房宫赋“谓流涨腻,弃脂水也”“虎豹”句,用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和“此皆甘人”。虎豹以人为美食,渴了要饮泉水,它岂同于猿猱(之与人无害),不要为其所用。“大而流江海”三句,反用庄子。逍遥游“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对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的语意,谓水积而成大江海,可以视大舟如草叶而倾覆之,泉水不要去推波助澜,参预其事。这些都是设想泉水不能自守而主动混入恶浊之中,遭到损害而又害人的危险情况。以上几种描述,想象合理,恰符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下阕作者自叙,贞洁自守,愤世嫉俗之意。路险山高,块然独处,说明作者对当前所处污浊险
10、恶环境的认识。故小隐于此,长与瓢泉为友,以期求得下文所描写的“三乐”即“饮酒之乐”、“品茶之乐”、“安贫之乐”。词的上下阕恰好形成对比。前者由清泉指出有“三险”,后者则由“无聊”想到有“三乐”。其实“三乐”仍是愤世嫉俗的变相发泄。瓢泉甘洌,可酿松醪(松膏所酿之酒),写饮酒之乐,实寓借酒消愁;瓢泉澄澈,可煮龙凤茶,品茗闲居,却不被世用;最后写安贫之乐,古人既往,聊寻同调,则与“一箪食一瓢饮”颜回一样的便是同志。箪瓢之“瓢”与“瓢”泉之“瓢”恰同字,以此相关,契合无间。,7,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
11、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5 一说此词于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年)辛弃疾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12、。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
13、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
14、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
15、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
16、以手拍栏杆。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出来。另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这种感情的感染力极强。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
17、了一个关于晋朝张翰典故,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不必说他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了。然而他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他想回到故乡,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都有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和他一样的又何止一人。作者于此是说: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有此志向,但语
18、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
19、,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黄梨庄:“辛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父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1 谭献谭评词辩:“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辛弃疾词选:“这是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
20、,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上片以山水起势,雄浑而不失清丽。献愁供恨用倒卷之笔,迫近题旨。以下七个短句,一气呵成。落日断鸿,把看吴钩,拍遍栏杆,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上,凸现出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下片抒怀,写其壮志难酬之悲。不用直笔,连用三个故实,或反用,或正取,或半句缩住,以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手腕出之。结尾处叹无人唤取红巾搵英雄泪,遥应上片无人会,登临意,抒慷慨呜咽之情,也别具深婉之致。”,8,9,二、描写农村景物和农村生活的小令词,给人一种清丽柔美之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
21、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10,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可奈何的处境和 无可奈何的心境,使辛弃疾不得不在乡居生活中寻求排遣苦闷的途径。他是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的,曾自述“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感皇恩)。老庄哲学让他暂时忘怀世间的烦恼,贴近自然与日常生活,感受并在词中表现“一壑一丘”中所蕴涵的哲理与美感。,11,报国无门的辛弃疾,最终怀着无比遗憾的心情,选择了归隐,隐逸田园
22、。在政治上不得志,诗人词人们往往会选择一种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寄居田园。辛弃疾也不例外,他在政治上曾经“三起三落”,因此也就有了三次宝贵的田园生活的经历。在田园生活期间,词人为我们留下了最原生态和淳朴天然的词作,在他大量的英雄豪迈诗风中,这类的词颇显出一番“另类”,既有着清新自然的词风,又有着如同国画中的“水墨风景画”那样,那么淡雅致远。,12,三、讴歌挚爱江山,妩媚江南,在辛弃疾的词章中,内容除了抗金爱国、农村风光外,还有相當数量的词,描绘了江南的锦绣河山。描绘祖国山河的雄伟秀丽、清雅幽美。寄情山水,人山神合,表现热爱山水之情。藉对山水的拟人言志,抒发报国无门悲愤之情。尤其是词家隐居、仕宦范围内
23、的山山水水、旅遊胜迹,都摄入他的词章表达词家宽阔高雅的胸襟和对祖国河山之爱。,13,四、辛弃疾的爱情词也含蓄蕴藉。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启超 艺蘅馆词选引语,14,这首词写的是元宵节夜晚繁华热闹的景象,以及词人寻找知音的孤寂心情。此词很有可能是首情词,但决不仅仅是在写恋情。梁启超认为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辛弃疾的爱情词,在他的四类词作中,是少之又少。但就在仅存的几首中,词人却以他富有哲理化的笔法,给我们开
24、拓了另一番境界。使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驰骋沙场的赳赳武夫,也能写出这样感情细腻,超脱世俗的爱情词来。,15,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评价词的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人生的第三种境界。许多事物,看似苦苦追寻,但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自己最想找的人,和自己最关心的人,就是离自己身边最近的人。辛弃疾以他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告诉了我们最浅显易懂的道理,词与意境浑然一体,不见痕迹,倍见艺术功力。,16,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固定
25、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下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
26、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
27、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象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
28、,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17,五、辛词的艺术成就(一)善于创造雄奇阔大的意境,塑造各种具有英雄风采、进取精神、不屈品格的艺术形象。在场景、人物、景物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形象。“对花何似吴宫初教,翠围红阵”-念奴娇“叠嶂西施,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沁园春,南宋刘克庄说辛词:“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18,(二)善于运用比兴象征手法,惯于使用典故。典故的大量使用,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这既是方法的革新,也是语言的变革
29、。(三)形式上,将诗词散文,合而为一。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体现出高度的驾驭语言的能力。1、“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木兰花慢 2、用经用史:善于化用经史典籍中的文辞,语言具有散文化倾向,如贺新郎西江月。稼轩则独创性地用经史子等散文中的语汇入词,不仅赋予古代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而且空前地扩大和丰富了词的语汇。,19,(四)多样的风格:创造了刚柔相济和 亦庄亦谐的风格,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方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不走故常,构成了稼轩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雄深雅健,悲壮沉郁,俊爽流利,飘逸闲适,秾纤婉丽,都兼收并蓄,其中最能体现他个性风格的则是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两种词风。辛词风格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嘻笑怒骂,皆成佳篇;亦庄亦谐,俱臻妙境。,20,结 语“词至稼轩,纵横博大,痛快淋漓,风雨纷飞,鱼龙百变,真词坛飞将军也”陈世焜云韶集,辛弃疾的一生写下了600多首词,在词的世界尽情发挥他的英雄理想和自我人生情感,其卓尔不群、大气磅礴的词风,最终确立了他在豪放词派中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并被后任誉为“词坛飞将军”,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