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护理_脾切除护理查房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68098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护理_脾切除护理查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护理_脾切除护理查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护理_脾切除护理查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护理_脾切除护理查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护理_脾切除护理查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护理_脾切除护理查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护理_脾切除护理查房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脾切除术护理查房 霍丽萍 2017.01.05,1.疾病相关知识介绍2.病史汇报3.护理问题及措施4.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主要内容,疾病相关知识介绍,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门静脉高压症是门静脉系统中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组综合征。在我国,常由于肝炎或血吸虫后肝硬变引起。临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进而发生食道胃底静脉曲张、黑便及腹水等症状。通过血象、肝功能检查、食道钡餐X线检查及B超可以确诊。严重的脾肿大合并脾功能亢进者须进行脾切除术,,定义,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2、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分类和病因,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三系减少2.静脉交通支扩张食道-胃底交通支扩张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张-继发性痔;脐旁静脉与腹上、下深静脉交通支扩张-前腹壁静脉曲张(海蛇头);腹膜后的小静脉扩张、充血-腹膜后出血;3.腹水门静脉压力升高使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增加静脉端血管内液体外流;肝硬化蛋白合成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淋巴液生成增加;中心血流量降低,继发刺激醛固酮分泌过多,导致钠水潴留。4.门静脉高压性胃病5.肝性脑病或门体性脑病,病理生理,脾大及脾功能亢进呕血和黑便腹水(移动性浊音,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实验室:血常规、生化等影像学:食管吞钡X线检查、B超等内镜:

3、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紧急制止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所致的大出血;消除脾功能亢进及脾肿大;消除或减轻顽固性腹水;,外科治疗目的,病史汇报,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48床 宋坤业,男,54岁,因腹胀一年余加重四天于2016年11月21日入院,诊断1.门静脉高压症2.乙肝肝硬化3.右肺癌术后既往有肺癌病史,于2016.3.10在我院行右肺癌根治术,一年前因腹胀在我院诊断乙肝肝硬化于保肝抗乙肝病毒治疗血常规示三系减少,CT示:右肺中叶中央型肺癌术后,右侧胸膜肥厚,彩超提示:肝硬化,脾肿大,上消化道造影提示:食管中下段静脉曲张11月26日在全麻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术后于止血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

4、尿管,脾窝及盆腔引流管通常在位,术后第二天腹胀肛门未通气于胃肠减压,腹部ct提示不全性肠梗阻,于开塞露、石蜡油大黄芒硝等药物应用,病史汇报,保留导尿管于12月3日拔除盆腔引流管于12月4日拔除12月5号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于拔除胃肠减压管脾窝引流管于12月7号拔除现患者恢复流质饮食,腹部切口恢复缓慢于每日换药处理。,病史汇报,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应耐心安慰开导患者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向其介绍治疗方式、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疑虑和担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手术。2休息与饮食:患者应充分休息以减少体能消耗降低肝脏代谢负担降低门静脉压力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利于肝细胞恢复。饮食以高

5、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细软饮食为基本原则,有肝昏迷先兆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3术前准备:术前予以护肝、补充维生素等治疗术前12小时禁食常规备皮留置导尿术前晚及术晨用偏酸性溶液灌肠以清理肠道积血预防肝性脑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相关因素: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护理措施:观察病人情绪,多与病人交流。耐心解释,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进展,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提供舒适的环境,告知家属家庭支持系统对病人治疗康复的重要性。效果评价:患者焦虑感减轻,1.焦虑,相关因素:食道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血小板减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伤口或消化道出血情况饮食指导:给予软食,禁食坚硬、油炸、

6、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咳嗽、打喷嚏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效果评价:未发生出血现象,2.潜在并发症:出血,相关因素:摄入减少,疾病消耗护理措施:术后禁食禁饮6h,待肠蠕动恢复及胃肠减压拔除后进食流质,逐步过渡至半流质、软食、普食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软食,以少食多餐为原则禁食坚硬粗糙、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遵医嘱予静脉补液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评价:营养状况改善,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相关因素:脾热、感染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出现发热时对症处理必要时预防性应用解热镇痛药物效果评价:未出现发热或发热时体温得到有效控制,4.潜在并发症:体温过高,相关因

7、素与术前肠道准备不足有关与术中暴露腹腔有关与术后活动不足有关护理措施术前做好肠道准备。术后协助早期活动,开塞露、石蜡油大黄芒硝等药物应用肛门排气后早期恢复饮食,避免进食含糖食物和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效果评价 腹胀减轻,5.舒适的改变-腹胀,相关因素与引流管不畅有关。与术后抵抗力下降,病房交叉感染有关与白细胞计数降低有关护理措施术中预防使用抗生素。观察切口情况,保持敷料干燥。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发现有无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效果评价 未发生感染,6.潜在并发症:感染,相关因素与门静脉高压有关与营养差,蛋白低有关与肝功能差有关 护理措施控制补液量,补充胶体,适当利尿。加强营养

8、,给予高蛋白易消化饮食。监测腹围,记尿量。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腹水过多时可适当减小引流负压,以减少蛋白流失。效果评价:腹水得到控制,7.腹水,相关因素 与术后禁食有关。与腹水多,使用利尿剂有关。护理措施早期恢复饮食。使用利尿剂同时注意口服静脉补钾,监测电解质。记录引流液的量和尿量。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及时发现。效果评价 未发生水电解质紊乱,8.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相关因素:引流管折叠、扭曲、受压、脱落、堵塞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尤其是翻身和下床活动时保持引流管负压状态,及时倾倒引流液加强巡视患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堵塞可疑堵管时,及时通知医生 效果评价 置管期间引流通

9、畅,未发生脱管。,9.引流管效能降低,相关因素:肝功能差、手术刺激 护理措施:术前做好肠道准备,减少血氨来源。术前予以保肝治疗,补充营养,纠正低蛋白,监测肝功能。监测肝功能和生化指标,观察神志,精神状态变化,及早发现肝昏迷早期症状。效果评价 未发生肝性脑病,10.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相关因素:于术后长时间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抬臀减压。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效果评价 未发生压疮,1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无渣饮食,避免食用粗糙、坚硬、多刺、油炸和辛辣食物饮食规律,少食多餐多摄取优质蛋白,高蛋白食物,出院指导合理饮食,避免劳累和过度活动,保证充分休息保持乐观、稳定的

10、情绪戒烟戒酒不穿过紧衣服、用软牙刷刷牙、避免用力排便、打喷嚏、抬重物等有黑便现象时及时就医,出院指导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脾切除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术是目前国内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手段。此术式术后可出现脾热、膈下积液、感染、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凶险性感染、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其术后并发症多及后果严重,故做好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和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挽救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1.膈下感染 膈下感染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5%5.0%。由于膈下感染与脾窝积液、脾切除后机体抵抗力差及

11、长期平卧位有关。术后应及时给予半坐卧位,保持有效引流,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及有无腹膜炎体征,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及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如果患者在术后710天出现发热、上腹部疼痛、膈肌痉挛,白细胞升高,下胸部有叩击痛就应考虑到膈下感染。及时行B超检查明确诊断,予积极有效的抗生素治疗。,2.出血 术后继发出血主要是由于肝功能代偿能力差及脾切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或腹腔内出血。术后72小时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胃管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重视患者的不适主诉。若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口渴、出汗等症状时,失血量多400ml。出血大多数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当发现引流液呈鲜红色

12、,24小时大于500ml或每小时超过100ml,伴血压下降,脉搏细速时,应考虑内出血发生。,3.肝昏迷 肝昏迷是门奇静脉断流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患者有反复出血、病情拖延,术后肝昏迷发生率极高,疗效差,因而应予重视。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动态监测肝功能,给予护肝治疗和慎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做好饮食指导,及时准确记录出入水量,避免水电解质失衡,及时治疗出血,保持大便的通畅,以防诱发和加重肝昏迷。如患者出现神情欣快或淡漠、嗜睡、昼夜倒置、行为异常、胡言乱语、肢体扑翼样震颤,则应高度怀疑并发肝昏迷。,4.门静脉血栓形成 门静脉血栓形成最早发生在术后第7天,多发生在术后10天,因治疗难度较

13、大,可致严重后果,应引起足够重视。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腹胀、肢体肿胀。鼓励患者尽早活动下肢,防止血栓形成。重视患者的主诉,正确区分腹痛和切口痛。术后第1、3、5、7天动态监测血常规。根据血小板计数的改变及时使用肠溶阿司匹林、丹参等抑制血小板药物。因该并发症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腹泻、腹部隐痛、消化不良等血栓形成早期表现,尤其术后1周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确诊。,5.腹水 病人术前有腹水史、肝功能差,血清白蛋白低,加之术中出血、手术创伤的打击,致使肝功能损害加重,可引起术后腹水,甚至是不易控制的顽固性腹水。为此,术前、术后要酌情选择作用机制和时间不同、副作用不同的利尿药物,联合或交替使用,注意观察水、电解质紊乱状况,积极改善肝功能,提高白蛋白水平。,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