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部制水价初探.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7028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部制水价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部制水价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部制水价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部制水价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部制水价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部制水价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部制水价初探.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部制水价初探摘要:我国水资源人均不足,而且地域分布不均匀,水污染也十分严重。现行的水价机制使得水价结构不合理,无法体现稀缺水资源的真实价值,而且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供水成本的提高,这种机制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总结了我国现行水价制度现状,分析了水价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二部制水价的基本定价模式,并结合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的运行经验提出三种可能的二部制水价模式并进行适用性论证,建议南水北调供水实行按基本水量缴纳基本水费与计量水价相结合模式的二部制水价制度。关键词:二部制水价 定价模式 南水北调1、引言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战略性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

2、缺的国家,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调度,促进节约用水,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从价格管理的角度看,如何改革水价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对于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供水工程采用的水价计价方式主要有单一制水价、阶梯水价以及二部制水价等,其中,二部制水价制度的实施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保证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推进水价改革和供水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吸引投资者兴办供水工程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2、我国水价机制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2.1

3、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价政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和逐步深化的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的无偿供水阶段这一时期,虽然多次提出应该收水费,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办法和标准,水费计收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水利工程基本处于无偿供水状态。(2)1965年1978年的福利供水阶段1965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水利电力部制定的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该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比较切合我国当时的国情,但因过多地考虑不加重人民负担而没有考虑供水成本,水价标准过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难以实现“自给自足,适当积累”。此外,又经“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冲击,水

4、利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水费收取工作无法推进。这一时期虽然水费计收工作比前一阶段无偿供水时期有了较大进步,但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执行,且水价标准的制定没有按价值规律办事,不符合商品定价原理,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福利水”、“大锅水”观念在起作用。(3)1985年至1995年的商品水定价尝试阶段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供水成本的提高,部分城市率先尝试提高水价。这一有益尝试在保障用水、节约用水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积极有益的尝试也为以后的水价改革以及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1997年至2003年水费定价机制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向合理水价的转变阶段,也

5、是市场机制引入水价制定和水价实施过程的良好开端。(5)2003年至今水费定价机制的新时期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水利部联合发布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其中第十三条规定“水利工程供水应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二部制水价。具体实施范围和步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基本水价按补偿供水直接工资、管理费用和水资源费、材料费等其他成本、费用以及计入规定利润和税金的原则核定。”这一办法成为我国水费定价机制的新时期的开端和指导原则。2.2存在问题(1)水费征收标准未达到成本水价目前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特别是农业水价普遍没有达到成本水价。以安徽省驯马山引江灌溉工程为例,目

6、前水费征收标准仅为成本水价的50%左右。水费征收标准很低,只能部分补偿供水成本。工程没有其他稳定的成本补偿来源,造成工程运行状况不佳,工程维护和大修没有保障。(2)实灌面积与水费计收面积不符一般地,供水工程经过多年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总会增大供水规模。但是有关部门核定的供水规模却多年不变,没能跟上实际形势的发展。实灌面积远远大于计收面积,一方面会造成大面积的水费流失,一方面会造成水价偏高,对计收面积内的用水户非常不公平。(3)行政干预现象严重行政干预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一是供水阶段,二是收费阶段。排灌站和提水站实行了承包制,自负盈亏。仅从企业行为的角度考虑,如果排灌站或提水站发现供水入不敷出

7、甚至收不到水费,不会供水,或者作出用水户不交水费就不供水的决定。但地方行政部门在干旱年总会采取行政手段迫使排灌站和提水站供水,而对费用没有给予很好的协调和重视。这样就形成了供水企业被迫供水却收不到水费的局面,切断了供水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资金来源,使其逐渐萎缩,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4)层层加码和挪用水费行为时有发生绝大多数的供水工程水费是通过地方行政代收的。水费由村里代收,由村交给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交给县水利局,再由各县交给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经过的环节太多,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给层层加码和挪用水费行为制造了可乘之机。(5)计量设施落后许多供水工程的计量设施非常落后。水进入渠道后基本上没有计量段

8、,农民的水费多采用以村为单元按亩均摊的办法。其弊端主要有:A、造成水资源浪费水费分摊上的平均主义做法,挫伤了农户平田划畦、节约用水的积极性,是造成大水漫灌方式难以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B、水费的外延扩大除水管单位征收的水费和规定可支的部分费用外,存在农村搭车涨价、“特权户”和“关系户”用水不交费、基层管理组织胡支乱花等问题,加重了群众负担,扭曲了水费形象,造成隐性亏本。(6)“以粮折价”不符合公平原则“以粮折价”办法在水费改革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农民初步具有了商品水的意识,养成了用水交钱的习惯。但是随着水费改革的深入,“以粮折价”办法现在已明显不适于新的形势。原因有二:第一,不符合公平原则。

9、粮食价格变化与供水成本变化不存在同步性,以粮折价要么造成多收水费,对农民不公平;要么造成少收水费,对供水企业不公平。第二,调整水价机制不顺。以粮折价,就应当按粮价的升降幅度自行调整水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向省物价部门重新申报,报批的手续繁杂,拖延时间长,审批下来后水价又己经滞后了。所以,水费作为农业生产成本,应该和其他生产成本一样,随市场变化进行调整。随着供水成本变化,水价也应当相应变化。3、水资源的价格构成及影响水价的因素在正式引入二部制水价模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水资源的价格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3.1水资源的价格构成作为一种带有公益性质的商品,水资源的价格应由3部分构成:资源水价、工程水

10、价和环境水价。资源水价表现为水资源费(税)的形式,因为我国水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所以资源水价主要体现的是用户为取得水资源的使用权而需要支付的费用。工程水价主要由固定资产投资、供水成本构成,包括折旧费、年运行费(即大修费、维护费、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材料与燃料费、管理费、其他费用等组成)、利息支出、税金和合理利润。构成环境水价的3部分主要用于:弥补用水(尤其是过度用水)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弥补废水对经济、社会等方面造成的损失;对跨流域调水地区的环境补偿。图1 水资源价格构成3.2影响水价的因素影响制定水价模型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工程因素三个方面。3.2.1自然因素(1)水资源

11、的丰缺程度水资源的丰缺程度与水资源的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有很大关系。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带来水资源丰缺程度时空上变化,影响了水资源供求关系,供水价格应有所体现,它应该反映水资源由于丰缺引起的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如水资源丰缺程度不同的地区,其供水价格会不一样;同一地区,丰、枯水季节可利用水资源量不同,供水价格也可随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对供水的丰枯季和用水的峰谷实行差价。另外统计资料表明,供水企业的全部生产能力中,有1/41/5只在高峰负荷时才被动用,其他时间则基本闲置。因此那些用于应付高峰负荷的费用,比如折旧等固定资本应集中在高峰用水期的三四个月内,由高峰用户来负担,这个时候工程水价应该通过固定

12、资产多折耗而提价,因此设计季节差价也是合理负担成本的要求。(2)水资源质量的优劣水质是水资源的质量,它的变化会影响水资源供求关系。水资源作为资产在进行交易时应按质论价,实行优质优价,劣质低价。对于品质好的供水,理应获得较高的价格,因为供水品质好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情况是天然水质本身就好,另一种情况是增加了净水成本,后者显然会提高供水价格。反之,对于水质较差的供水,其价格应相对低一些。在水资源质量影响水市场的水资源供求关系中,劣质水增多,原本供求平衡的水资源格局必然被打破,造成水资源供求失衡,供水价格发生波动。例如原本新建的明渠工程水资源受到污染,而将明渠输水方式改为管道输水既增加建设资金,又不

13、能增加供水量和水费收入,投入的资金肯定面临回收困难,于是只能重新投资新建封闭式输水工程,这样一来原有的明渠输水工程成为剩余,而新的封闭式输水工程又会挤占和影响原有的供水市场和供水份额。因此水质优劣的变化是水价制定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3)水资源开发条件水资源开发条件直接影响着供水价格,水资源开发条件好的地区,其开发成本低,水利工程附有的人类劳动就少,价值就少,因而供水价格也较低;而水资源开发条件差的地区,其开发成本高,相对价值会较高,供水价格也相对较高。可见水资源开发条件差异首先影响的是水资源作为资产的价值,然后才影响水价。水资源开发条件与水资源供求关系不直接相关,只是由于水资源开发

14、条件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就高,相对水资源蕴藏量而言的水资源有效利用量就大。因此,在同样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即使水资源蕴藏量相同,水资源开发条件好的地区较水资源开发条件差的地区,水资源供给会多些,供水价格在供求关系上也会有所体现。(4)水资源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的地理位置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水资源与城市、道路、供水企业以及消费水资源资产的用户之间地理位置上的远近。地理位置对水价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反向的影响关系:地理位置越优越,开发利用水资源体现的价值越少,水价成本越低,水价越低;反之价值越高,水价越高。3.2.2社会经济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通过影响

15、承受力来影响该地区供水价格总水平。由于水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使水资源更为稀缺,影响经济的发展;而污染治理所需资金又只能在经济发展中进行筹措,依赖于经济发展。水资源应在经济活动中进行高效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产生大量效益,不同的资源配置所显现的水资源价值有差异,因此水价也不同。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为更好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应的承受能力强,供水价格可高些;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供水价格应低些。(2)用水户承受能力承受能力,是指人们在某种信号的刺激下仍能保持常态的容忍能力。它包括心理承受和经济承受,会影响供

16、水价格,承受能力强,供水价格高,反之供水价格低。用水的需求可以分为生活基本用水、农业用水、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由于消费主体之间效益不同,各自承受能力也不同。政府出于社会安定、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等要求的考虑,必须制定出不同的价格水平。单一水价明显不适应社会需求,只有建立根据需求结构变化的水价体系,才能保证在承受能力内所有人都能用上标准的水资源。(3)体制因素由于水商品的社会属性,水价受政府社会经济政策影响很大,导致水价不能完全反映供水成本。水资源属于准公共性商品,单纯依靠市场行为难以达到充分调节水价的目的。由于水资源的需求是刚性需求,因而水价容易被供水企业形成垄断高价,不但难以正确反映价值和供求

17、关系,而且会使供水单位陷入经营倒退的困境。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国主张政府指导价。例如,政府扶持农业,农业水价本质上是政策性水价,行政干预色彩较浓。另外水价管理体制也会影响水价,如果管理机制灵活,事权划分合理,计价方式多样,则水价能较好地反映供水成本及供求关系的变化,反之会影响水价正常作用的发挥。总之体制因素对水价确定有一定影响。(4)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包括国家和当地政府对供水价格所采取的一系列诸如补贴、节约用水等调控措施,以及国家对供水工程投融资和贷款所采取的一系列优惠措施。这些都会对供水价格水平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比如政府对低收入阶层进行水价补贴,由于高水价会影响生活质量,侵蚀低收入阶层福利

18、,因此补贴水价能够适当缓解用水压力。但是在高水价面前一味进行普遍补贴也不可取,假设家庭收入9个单位,由于水价上涨1个单位实际收入只有8个单位,政府补贴1个单位名义收入是10个单位,但是由于水价上涨补贴的1个单位并没有大于水价涨价减少的1个单位。具体表现在,当政策因素致使供水价格较低时,发生水资源的价格弹性作用,会使水资源需求增加,从而打破原有的水资源供需平衡。(5)环境保护因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超采地下水,形成大面积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污染水体等,实际上是对水资源所有者所有权的侵害,它使水资源的质量下降,水资源价值通过所有权价值进行贬值。环

19、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消除了这些影响。这些用水的环境代价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成本费用等应该纳入水价成本通过环境水价来体现,供水价格中应体现供水工程的环境损失补偿费用和水源地保护、水资源功能恢复补偿费等。环境保护与水资源供求关系有一定的相关性,一方面因为环境保护要求增大环境用水量,造成水资源需求加大;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要求兴建更多的污水处理厂,会有更多的废水转为中水(经过处理过的废水),这些中水的质量能够代替自来水的许多用途,从而增大水资源的供给,因此环境保护能影响水资源供求关系的变化,即影响水价。(6)地区产业结构因素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对水价有重要影响。如果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重大,而农业属弱质产

20、业,是需要政府扶植的产业,其水价承受能力不高,那么这一地区的供水价格总水平就必然偏低;如果第二产业比重大,并且都是高耗水的传统产业,如冶金、化工、纺织、火力发电、煤炭等,那么水资源需求量大,但由于这些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小,价格较低,利润少,承受能力有限,供水价格虽高于农业水价,但也受限制;如果第三产业比重大,高科技产业比重大,产品附加值大,价格高,利润多,相应承受能力强,水价总水平会比较高。因此,对于三种不同产业,由于其耗水量和产品附加值不一样,会造成这些地区的供水价格总水平有差异。3.2.3工程因素影响水价的工程技术因素包括工程状况、工程的投资规模及结构和供水保证率等。前两者都是通过影响供水成

21、本来影响水价,因为供水成本是核定水价的基础,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水价核定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加强对供水企业的成本监督和核算,保证企业既能正常运营,又不虚报成本以赚取高额利润。(1)工程状况因素对于现有的供水工程,供水工程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供水工程运行维护管理费用等,来影响工程成本费用,从而对供水价格产生影响。供水工程状况好,其大修理费和日常维护费支出少,造成供水成本低,工程水价就低。而且较低的供水价格,刺激水资源的价格弹性作用,水资源需求会增加,从而打破原有的水资源供需平衡。(2)工程投资规模及结构因素对于新建的供水工程,工程投资规模及投资结构直接影响供水成本。前者决定了固定资产原值的

22、大小,因而决定了折旧费以及运行维护费的多少。而后者决定了供水工程的性质类型,从而构成不同的水价政策,影响供水的价格。不同投资结构形成的水利供水工程,如国家全部投资的供水工程,国家投资与银行贷款结合的供水工程,有私营资本或外资参与的供水工程等,对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不同,其供水成本费用也有差别,供水价格也会有差异。(3)供水保证率因素供水保证率是指供水保证程度的定量评价指标,以供水得到满足的时段占系列总时段的比例表示。供水保证率反映了工程对供水的保证程度,供水保证率的高低反映了供水部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低。供水保证率,一方面说明水管部门服务水平和质量高,好的服务理所当然获得较高的报酬;另一方面供

23、水部门为了确保高的供水保证率,也要增大工程的成本费用,这部分费用也应由消费者承担。如澳大利亚的灌溉水价就分低保证率水价和高保证率水价。4、二部制水价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4.1实施二部制水价的必要性分析(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现代科学发展观认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需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包括计价方式在内的水价改革,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计价模式,能让水价真正全面地反映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并符合用水户的承受能力。 (2)提高水利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的需要。水利工程供水是一项资金密集型的基础产业,前期投入资金额巨大,工程建设总投资的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运营成本的高低。实行两部

24、制水价,有利于用水户在工程建设前提出合理的需水请求,有利于在工程项目论证中合理确定用水量,从而准确核定水利工程的供水规模,避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发生,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工程效益 (3)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水利供水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的关键是供水的耗费能得到足额、及时、均衡的补偿。水利工程供水生产和交换受降水随机性的制约,一般用水户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用水需求变化较大,在实行单一制计价的情况下,在供水量较大的时段,用水户的水费负担较重,在供水量较小的时段,或无水可供的旱季和用水户不需水的涝年,供水经营者的水费收入又不足以弥补基本运行费用,这种不均衡性往往造成供水经营者在

25、部分年份或年度内部分季节水费收入不足以满足供水生产的需要,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正常维修养护和正常运行,从而不利于水利工程长期稳定地发挥供水效益。(4)供水经营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水管单位承担的任务和收益状况,现有水管单位分为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纯经营性三类。无论是哪一类水管单位,要实行管养分离,都必须解决经费补偿问题,没有明确的补偿渠道,就难以实行管养分离,即使形式上实行了分离,也很难维持下去。对供水经营者来讲,所需经费只能通过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从水费中解决。实行两部制水价制度以后,供水经营者由于有一定基本水费作保证,必将增强供水经营者在实行管养分离后经费自给的能力,有利于

26、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5)推进水价改革的必然要求。水价水平和水价结构(即计价方式)是水价构成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水价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在深化水价改革中应坚持水价水平与水价结构同时并重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水价改革的深入进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充分考虑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作用,把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二部制水价作为今后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的方向。由此可见,实行二部制水价制度是推进水价改革的必然要求。4.2二部制水价的可行性分析在二部制水价计费方式下,一方面,用户消耗的水量越多,支付的水费越高,而用户如果不愿支付较高的水价,就必须节约用水。因此,采用该定价体系能够

27、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低效利用现象。有利于水资源充分利用和保护,从而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虽然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为了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都有享受水资源的权力,但从社会调查来看,商品水的消耗量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高生活质量的追求而有所提高。因此,对水的价值有更高要求(如洗车、高耗水设备的使用等)的用户应承担较高的用水单价,而对仅要求保证正常生活必需用水量的用户则采用较低的用水单价。这样不仅强调了公平性,而且对社会安定和水价稳步改革也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这种计费方式通过用水大户对用水小户的价格交叉补贴,弥补了现行水价价格低于水资源稀缺价值的部分,这对供水企业资产的补偿、积累

28、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二部制水价的理论定价模式、特点及实例分析5.1二部制水价的两种理论模型目前对于二部制水价有不同的理解,但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水价可以分为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两部分。容量水价指:在水利工程建成后,不管是否用水,都要按设计的供水量来交纳水费;计量水价按实际用水量的多少计算,超过设计供水量则实行累退加价或累进加价。容量水价主要核算折旧费和利息支出,而其他费用则是计量水价的核算基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水价分为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基本水价主要核算供水直接工资、管理费用和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修理费。计量水价则主要核算基本水价以外的水资源费、材料费等其他成本以及利润和税金。二部制

29、水价=容量水价+计量水价 (1)容量水价=容量基价设计用水量=(Kn+Rn)/YnF1Yn (2)式中:Kn为第n年固定资产折旧额;Rn为第n年投资利息;Yn为第n年计划总供水量;F1为容量基价调整系数,该系数主要考虑水损耗情况、级差地租以及各地区对于水价的承受能力、物价指数、市场供求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计量水价=计量基价实际用水量 (3)计量基价= (Cn+n)/Yn+tF2yn (4)式中:Cn为第n年的运行费用,包括工资及福利费、管理费用、维修费用等;n为第n年的利润,此处要根据各个工程以及用户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利润率;t为税率(在不同的环节,税种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环境税和水资源

30、费,在用户环节计入水价;yn为n年的实际用水量;F2为计量基价调整系数,该系数主要考虑丰枯系数等的影响。用水的环节不同,则核算的系数也不同,例如分水口和终端用户的价格其调整系数是不同的。这个系数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5.2 二部制水价定价法的特点与传统的单一制水价和阶梯式水价相比,二部制水价定价法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单一制水价没有很好的对于不同需求和不同消费类型的社会群体和不同企业进行区分,是非常典型的“一刀切”,这样的弊端非常明显,而二部制水价定价法则考虑多种因素,把水损耗情况、级差地租以及各地区对于水价的承受能力、物价指数、市场供求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阶梯式水价即用水量越大,

31、价格就越高,对于超定额用水阶梯加价,主要目的是促进节水和减少污染量,以保护短缺的水资源。这样的优势在二部制水价定价法中也有体现,而且比单纯的阶梯式水价法更加复杂,贴近生产生活实践。.5.3 二部制水价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5.3.1南水北调供水定价问题的特殊性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南北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由于各流域降水和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和随机性,不同水文年份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可调出水量及受水区需水量都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如不采取合理的水价制度,将会直接影响南水北调工程的正常运行。南水北调工程能否长期稳定地发挥效益的关键,是

32、工程的耗费能否得到足额、及时、均衡的补偿。正是这些南水北调工程的特殊性使得供水定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实行单一计量水价,在供水量较大的时段,用水户的水费负担较重,在供水量较小的时段、供水经营者的水费收入又不足以弥补基本运行费用。这种不均衡性就会造成供水单位在部分年份或年度内部分季节水费收入不能满足供水生产的需要,不利于供水工程的正常维修养护,不利于供水单位的正常运行,从而不利于供水工程长期稳定地发挥供水效益。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二部制水价制度保证供水经营者均衡地获得正常运营费用的补偿和用水户均衡地负担水费。在此,作者根据二部制水价的基本定价模式和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的运行经验提出三种可能的二部制

33、水价模式,并分析其适用性。5.3.2 南水北调供水二部制水价模式模式1:容量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 1998 1810号文发布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确定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实行容量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二部制水价。容量水价用于补偿供水的固定成本,按年设计供水量确定应足额缴纳的容量水费;计量水价用于补偿供水的变动运行成本,每年按实际供水量缴纳计量水费。其核算公式如下:容量水价=(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息)/设计供水量计量水价= 成本费用+ 利润+税金-(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息) /实际供水量模式2: 基本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

34、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2003年第4号令颁布实施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水利工程供水应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二部制水价。基本水价按补偿供水直接工资、管理费用和50%的折旧费、修理费的原则核定;计量水价按补偿基本水价以外的水资源费、材料费等其他成本、费用以及计入规定利润和税金的原则核定。其核算公式如下:基本水价= 直接工资(含社会保障支出)+管理费用+50%折旧费+50%修理费/设计供水量计量水价= 50%折旧费+50%修理费+直接材料费(含原水费)+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不含折旧费、修理费、水资源费)+营业费用+财务费用+水资源费/实际供水量模式3: 基本水费与计量水价

35、相结合参考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基本水量缴纳基本水费与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二部制水价制度。基本水费按满足供水单位维持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运行管理费和部分折旧费确定;在基本水费确定的基础上,按高于平均水价适当比例拟定基本水价,进而确定基本水量,实际供水量不足基本水量时按基本水费支付,实际供水量超过基本水量时、超出部分按计量水价收费,计量水价在工程平均水价、基本水价和基本水量的基础上分析确定,基本水费与计量水费之和等于按平均水价乘以设计供水量计算的总水费。模式三的二部制水价制度核算公式可归纳为:基本水费=直接工资+管理费用+ i折旧费+ i修理费式中:i,i分别为计入基本水费中的折旧费、修理费的比例数。基本

36、水量=基本水费/基本水价计量水价=(总水费-基本水费)/(设计供水量基本水量)5.4基本模式的适用性论证上述二部制水价的三种基本模式的实质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对供水工程发生的生产成本、费用中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采取不同的补偿方式,达到有利于供水单位的生产费用在年际之间得到均衡补偿,用水户在年际之间均衡地负担费用的目的。在设计供水量情况下,三种模式用水户付出的总水费是相同的。但三种模式中的容量(基本)水价、计量水价补偿的成本费用组成和水费的支付方式有所不同。模式1与模式2、3相比较,模式1的容量水价补偿的成本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和贷款利息等固定成本;模式2、3的基本水价补偿的成本费用既包括固定成

37、本,如折旧费等,也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可变成本,如供水直接工资、管理费用等。模式1的容量水价补偿的成本费用中不包括直接工资、管理费用和必要的维护费,将无法保证基本的人员工资、管理机构的维持和工程必要的修理和改造等方面的经费。对像南水北调这样的长距离输水、多口门供水的工程,离水源越近的口门,容量水价占总水价的比例越小,反之则越大,上下游用水户负担的容量水价差异较大。因此,笔者认为: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提出的容量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二部制水价制度(模式1)适用于城市供水企业(自来水公司、水厂)向用水户供水,其一般具有固定的用水户和稳定的用水需求,不适用于像南水北调这样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模式2与模式3

38、相比较,其基本水价、计量水价补偿的成本费用组成是基本一致的,均适用于像南水北调这样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最大的区别在于模式3设定了基本水量,基本水价对应于基本水量,计量水价对应于用水超过基本水量的部分。基本水量的设定,可使用水户在付出基本水费的同时,可以用到基本水量,可充分调动用水户利用工程供水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工程“闲置”,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同时兼顾了供水单位和用水户双方的利益。模式2是用水户付出了基本水费,但不能用到水量,要用水还要付出计量水费,对用水户的心理接受和支付意愿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如果出现计量水价比当地水价还要高的情况下,用水户即使付出了基本水费,也不用外调水,而取当地地表水或超采

39、地下水,这样无论是对国家、用水户还是供水工程本身都将是极大的损失。通过上述对二部制水价三种基本模式的分析比较,认为模式3(基本水费与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二部制水价制度更适用于南水北调工程供水。6、结论二部制水价作为一种先进的水价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达到合理配置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目的,并且在用水户能够承受的水价范围内保障供水经营者的运行管理费,从而使供水工程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效益。本文根据二部制水价的基本定价模式和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的运行经验提出三种可能的二部制水价模式并进行适用性论证,建议南水北调供水实行按基本水量缴纳基本水费与计量水价相结合模式的二部制水价制度。参考文献

40、【1】 胡永法,王天. 二部制水价应用研究 J水利经济,2005, 3 (23): 35-38,67.【2】 张军,王华,董温荣,张永平. 南水北调供水两部制水价模式探讨 J. 水利经济, 2006 , 3 (24): 34-35,82.【3】 李洋,吴泽宁,郭瑞丽,于洪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分段两部制水价核算方法J . 水利经济, 2010, 3 (28):28-31,76.【4】 冯文芳,张丽,李克勋. 水利工程供水两部制水价基本水量确定方法的比较 J. 水利经济, 2010, 3 (28):32-35,76.【5】 何刚. 基于水资源资产价值的水价制定研究 D. 南京:河海大学, 2006.【6】 李晓琳. 水价研究的理论、模型与实践 D. 南京:河海大学, 2002.【7】关春宇,刘峰,陈嘉熺. 实施两部制水价的利与弊 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6, 3 (34):151-152.【8】 李怡,王莉芳,庄宇. 二部制水价定价模式研究 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0 (5):553-5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