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总结.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7162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7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总结.doc(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 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1、资源配置方式的含义及其演变资源配置概念属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资源稀缺性决定了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资源配置的定义和实质。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为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含义,二者的区分在于以哪种资源配置方式为基础性方式。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注意两个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

2、度。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包括5个方面: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

3、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三种基本的财产所有权形式。

4、私有制包括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和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的性质一般是由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占优势并控制企业的出资者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可以而且应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或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让渡权等权利。基本特征:独立性、排他性、流动性、可分性一个产权的权能是否完整,主要从所有者对他具有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来衡量

5、。若所有者对某项权利具有排他的使用权、收入的独享权和自由的转让权,则该产权是完整的;否则就是残缺的。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的一系列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或是由一定的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相结合而形成的,并且能够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保护、调节和组合的制度安排。现代产权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特征: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有效的产权制度应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排他性的产权关系和明确的产权规则;清晰的企业产权结构;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明晰产权。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1)、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含义:现代

6、企业制度特指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法人企业制度,一般也叫现代公司制度。特征: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的资产控制权、经营决策权、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权相分离。内容: 包括4方面: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有限财产责任制度、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其中,建立和完善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建立法人财产制度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是在企业内部构造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上述“特征”和“内容”是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因为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才必须有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来保障出资人的利益;正式因为出资人只能根据出资规模来取得收益或“剩余索取权

7、”,而无权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因此出资人也只是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这便是企业资产所有者的优先财产责任制度;出资人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要保证没有所有权的经营者能够不受干预的经营企业,必须保证企业资产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便是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的内容;最后,现代企业中必须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以保证出资人的利益和企业正常运行。(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公司制在公司制企业中,产权被分解为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归属于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而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法人财产权。法人治理结构的组成:权力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监督

8、机构(监事会)公司制企业制度优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7、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这一改革的关键是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对一般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对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企业采用国有产权行政代理或其他经济代理方式;对一般小型国企,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合作制或出售等。(三)市场需求1,需求的含义需求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够买的数量。经济学中的需求

9、与普通生活中所说的需求不同。经济学中,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消费者愿意够买,即有够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够买;即有支付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够买的数量。可见,市场需求就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2,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放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但是,对某些产品来说,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3)产品价格。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4)替代品的价格。(5)互补的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 影响需求是

10、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3,需求规律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价格提高,则消费者对它的够买量变会增加。价格与需求之间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把需求和价格的关系有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两种效应,第一种效应是收入效应。任何商品价格的下降都等于实际收入的提高,消费者用同样金额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这种商品。所以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其购买量就会上升。第二种效应是替代效应。在两种商品的组合中,当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对这种商品的购买而减少对另一种商品的购买,这也使得某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导致

11、对其需求的增加。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得需求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四)市场供给1,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2,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价格预期往往会引起供给的变化。(5)相关产品的价格。(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3,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一般来说,市场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市场价格越低,供给量减少。这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上升可以使生产者利润率提高

12、,促使生产者增加产量。相反,市场价格下降,会使得生产者的利润率降低,生产者向市场上提供商品的数量也会减少。对于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相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也可以用曲线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用于描述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通常被称为供给曲线。(五)均衡价格1,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一般在图中,用E点表示均衡点,用Q表示需求、供给量,P表示价格。在E点,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其数量为Q0,此时的市场价格为P0 , P0通常被称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任何市场上的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注意分

13、析课本上利用图形分析供求关系如何使得市场价格围绕均衡价格上下波动。2,价格均衡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1)最高限价分析所谓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份格之下进行。具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由于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结果就是市场短缺。一般情况下,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因此,要保证最高限价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但是,由于最高限价严重地影响了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中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2)保护

14、价格分析所谓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付某一产业的发展。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一般来说,当实施保护价格、出现过剩现象时,如果没有政府的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等问题,并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的下降。因此,要保证保护价格的顺利实施,除了要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还必须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六)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15、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一种是点弹性公式,一种是弧弹性公式。点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弹性,它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它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由于弧弹性能表现两点之间的弹性,所以它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而点弹性表明的只是一点上的弹性,因此只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

16、,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销售者的收入有着密切联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这就是企业实

17、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2,需求交叉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一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类型:第一种类型两种商品为替代品,这时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第二种类型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即,其交叉弹性为负数。第三种类型是当时,表明两种商品是无关的,即涨价不影响对的需求,跌价也不影响对的需求。3,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的符号始终为正值。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第四章

18、,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五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一) 生产成本1,成本的含义成本又叫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经济学中涉及到的成本理论的术语包括:机会成本、显成本与隐成本、经济利润。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经济利润是指超额利润,不是日常生活中理解的正常利润。2,成本函数成本函数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按生产要素中是否有不变要素,即生产成本是否有固定成本,可以将生产函数分为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 注意几个常用字母。TC即total cost,总成本;

19、TFC即total fixed cost,总固定成本;TVC即total variable cost,总变动成本;ATC即average total cost,平均成本;AFC,average fixed cost,平均固定成本;AVC,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变动成本。MC,marginal cost,边际成成本。 MC,边际成本表示最后一单位产品(边际产品)所耗费的成本。3,成本曲线 TC=TFC+TVC,总成本等于总固定成本加上总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反映在图形上是一条横线,不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因此,总成本的变动完全来自于总可变成本,总成本曲线等于总变动成本向上平移相

20、当于总固定成本的距离。 对于边际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平均成本曲线,有以下几条知识可以帮助理解:第一, 边际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平均成本曲线都呈现U字形。第二, 三条线速度不一样。边际成本速度最快,最先到达低点;平均变动成本次之,第二位到达低点;平均成本速度最慢。第三, 边际成本曲线穿过平均变动成本、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即当边际成本平均变动成本时,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小值;当边际成本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达到最小值。(二) 市场结构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1,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市场结构,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市

21、场结构就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状况和竞争程度。 划分市场结构,主要依据有以下三条:行业内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产品的差别程度;进入障碍的大小。 主要市场结构有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竞争程度由高到低。2,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产品是同质的;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实际生活中,小麦、玉米等属于近似的例子。 完全垄断市场:整个行业只有惟一的供给者;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非常困难。实际生活中,公用事业、电力、固定电话等属于近似的例子。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包括:

22、政府垄断;对某些特殊原材料的控制而形成的垄断;专利权形成的垄断;自然垄断。垄断竞争市场: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具有差别性;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寡头垄断市场: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产品具有一定差别或完全无差别;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进入行业比较困难。实际生活中,汽车、钢铁等可划入此类。(三)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1, 完全竞争市场行业的供求曲线和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行业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个别企业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2, 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企业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都是同一条线。3,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边际收益

23、边际成本的原则,即MR=MC的原则。4, 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供给曲线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其供给曲线。(四) 完全垄断市场分析1, 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2, 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与其平均收益曲线重合,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3, 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原则,即MR=MC的原则。4, 价格歧视第一类价格歧视,称为完全价格歧视,企业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批量单位的产量,所要价格因人而异。第二类价格歧视,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单位产量,但每个购买相同数

24、量的购买者支付的价格相同。即批量作价。第三类价格歧视,按不同购买者规定不同的价格。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第一,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第二,市场能够有效隔离。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一) 市场失灵的含义和类型1,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如果居民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并且在此基础上,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养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取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有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25、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时,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即不存在“帕累托改进”。所以,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而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2,市场失灵的含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就会出现所谓的“市场失灵”。简单地说,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3,垄断与市场失灵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生产

26、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大部分产品都是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在这些不完全竟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拉受着。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也不是最低的价格。垄断企业的产量就会低于社会的最优产量,而它所定的价格却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使消费者的剩余减少而生产者的剩余增加,社会福利受到损害。由于不完全竟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就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就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4,外部性与市场失灵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外部性可以

27、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种。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者的外部性。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生产者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即使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而在外部不经济情况下,往往出现产品供给过多,超过了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产量水平。5,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所谓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私人物品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竞争性,二是排他性,可以说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商品就叫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的特点:第一非竞争性,第二非排他性。

28、公共物品的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在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经常出现“搭便车”现象。可以将公共物品分为两大类,即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竟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认为,国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纯粹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公共物品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可以部分的分割。准公共物品很多,典型的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消费者表明的对公共品的需求曲线一般低于其实际水平,因此无法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无法弥补公共物品

29、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的是市场产量将低于最优产量。6,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二)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应对某些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保护和促进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限制垄断和反对不正当竞争。这是西方国家早已采用的手段。对垄断进行干预的另一种手段是对垄断行业进行公共管制。第二,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除了以上方法,消除外部性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明晰产权。第三,为了提供适当

30、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第四,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作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政府还通过各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国民收入核算(一) 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理解,应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生产

31、性活动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计入GDP中。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所谓支出法,即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民民、企业、政府、进出口部门),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GDP的方法。包括以下几部分:(1)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居民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因为住宅是长期使用的,逐渐地被消耗,尽管它类似耐用消费品,一般还是把它列入固定资产投资。(2)固定投资支出。用于投资的物品属于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因为中间产品是生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的,但资本物品在生产过程中

32、却是部分被消耗的。正常的存货是十分必须的,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它取决于年末存货价值与年安价值的比较。总投资超过资本折旧,则净投资为正,资本存量在上升,总投资少于资本折旧,净投资为负值,经济中资本。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指的是总投资。(3)政府购买。(4)净出口。 支出法公式:GDP=C+I+G+(X-M)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收入主要是指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的收入。所以用收入法核算的GDP有时又称为要素成本法。 收入法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3,国内生产总值和

33、国民总收入等其他国民收入指标的关系国民总收入GNI,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处的净要素收入。国民总收入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折旧国民收入NI,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4,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反映全部经济活动,例如,地下经济活动和非市场性经济活动。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全面反映社会福利的变动。其一,不能反映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生态破坏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二,不能反映闲暇增多给人们带来的福利。(二) 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三个宏观经济模型都反映了 投资储蓄 的宏观经济关系,只是 储蓄这个概念在三个模型

34、中的定义不同。在两部门经济(居民企业)中,投资私人储蓄;在三部门经济(居民企业政府)中,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在四部门经济(居民企业政府国外)中,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外国在本国的储蓄1,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从支出法来讲,GDP=C+I;从收入的角度讲,GDP=Y=C+S 所以,C+I=C+S; 所以,I=S2,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从支出法来讲,GDP=C+I+G;从收入的角度讲,GDP=Y=C+S+T 所以,C+I+G=C+S+T; 所以,I=S+(T-G) 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3,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从支出法来讲,GDP=C+I+G+(X-M);从收入的角

35、度讲,GDP=Y=C+S+T 所以,C+I+G+(X-M)=C+S+T; 所以,I=S+(T-G)+(X-M)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外国在本国的储蓄消费和储蓄第六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第七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第八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一) 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经济增长率(G)可以用下式表示: 计算GDP时,可以分为,用现价计算的GDP和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由于GDP只是一个衡量总产出的概念,并不包含伴随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

36、响,经济发展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2,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1)劳动的投入数量(2)资本的投入数量: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3)劳动生产率(4)资本的效率: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总额的比率来表示。可见,决定经济增长的具体因素主要有:劳动的投入数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投入数量和资本的利用效率。3,经济增长因素分解(1)两因素分解法: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2)三因素分解法: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

37、份额资本增长率),其中,技术进步率就是所谓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叫“索罗余值”。4,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所谓粗放型增长,是指在劳动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不变或提高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劳动或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则是指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变或增加很少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或提高生产率而实现的经济的增长。可以用索罗的经济增长因素分解法测度经济增长是属于粗放型增长还是集约型增长。(2)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应以何种经济增长方式为主,是由该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总的

38、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还没有从粗放型的增长转向集约型的增长。主要标志就是: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比例过高,主要依赖能源、原材料消耗的增长。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改善管理:必须调整投资方向,大力支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必须增加教育的投入。继续推进和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5,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1)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扩张和收缩。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

39、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增长型周期。(2)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可以把经济周期首先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扩张阶段和紧缩或衰退阶段,如果衰退特别严重,则可称为萧条。扩张阶段又可以再细分为复苏阶段。(3)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投资率的变动,消费需求的波动,技术进步的状况,预期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动。价格总水平1,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月、季、年)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

40、,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另一种是计算GDP缩减指数。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简称CPI)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价格总指数可分为:环比价格指数、定基价格指数和年距价格指数。年距价格指数,是以报告期的上年同期为基期而计算的价格指数,年距指数是环比指数的一种特殊形态。2,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1)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以M代表货币供给量,以V代表货币流动速度,以P代表价格总水平,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下列关系:MV=PT。该模型中,V、T相对稳定,M由模型外的因素决定,所以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M的变动。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

41、的变化成正比,而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2)总需求和总供给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不论价格总水平P如何变化,总产出不变。从短期来说,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供给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供给减少,价格总水平和总供给成同方向变动。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3,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意义工资、利率、汇率等货币形式的经济变量都和价格总水平有着互相作用的关系。(1)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

42、资的影响。实际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2)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若以 为名义利率, 为实际利率, 为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则有: 实际利率直接关系到借贷双方即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关系,所以价格总水平变动必然会影响到存款人和银行,银行和贷款人或存款人双方之间收入分配关系。(3)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购买力平价理论指出,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又是价格总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一定会上升。反之,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

43、涨率低于外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本币就会升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会下降。(4)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变动,特别是剧烈的、大幅度的变化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只有在短期内,在价格就动没有被市场主体预期到的情况下,才可能对经济增长发生某种作用: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通货紧缩在一定的程度上则不利于经济增长。(一) 就业和失业1,就业和失业的一般含义就业的含义是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属于下列情况的均属

44、于失业人员:第一, 没有工作,即在调查期间内没有从事有报酬的劳动或自我雇佣;第二, 当前可以工作,就是当前如果有就业机会,就可以工作;第三, 正在寻找工作,就是在最近的期间采取了具体的寻找工作的步骤,例如到公共的或私营的就业服务机械登记、到企业求职或刊登求职广告等方式寻找工作。2,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就业人口,是指在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段内(16岁指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3,

45、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失业总人数与民用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即: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100%;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人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可见,我国的失业率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的含义和计算是具有很大差别的,在进行国际对比时一定要注

46、意其不可比性。主要是,我国只计算城镇地区的失业率,而没有计算全国城乡统一的失业率,在计算城镇失业率时,主要是以是否具有城镇户口标准,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城镇地区的失业率。4,失业的类型(1)自愿失业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失业两种。(2)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这种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5,失业的经济影响从经济方面,失业是劳动力资源的一种闲置或浪费;从社会方面,失业使得失业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陷入困境。奥肯定律指出了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相对于潜在的

47、GDP,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3百分点。菲利普斯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可以有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也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6,我国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特点 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转轨,目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和失业矛盾将比较严重。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中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失业现象:如果劳动力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是自由的,那么,由于农村劳动力供给几乎无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