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应试指南—大纲解读及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应试指南—大纲解读及习题.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 明根据河南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要求,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理论部分和实务操作部分,且均为上机操作。本教程是根据财政部指定考试教材初级会计电算化,结合考试大纲及以往的考试重点编制而成的,作为应试辅导教材,供广大学员参考使用。理论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和发展;第二章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环境;即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安全;第三章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包括实施要求和相关管理要求;第四章介绍了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第五章介绍了Office 2003的基本操作。在每一章节后面都设置了章节练习题,作为强化练习,达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点
2、的的作用,由于第五章Office 2003出题比较灵活,重难点不易把握,所以,只是结合教材,全部以题的形式展现,以加强对Office 2003的理解和认识,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理论考试的题型为单选、多选和判断。其中单选25道,每道2分;多选10道,每道1分;判断20道,每道2分;总分100分,60分为及格。 实务操作以用友ERP-U8.50为财务软件,考试内容分为两大块,“总账和报表”构成第一块,为考试必考内容,分值为60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和工资管理,四个模块系统随机抽取其一构成实务操作的第二块,分值为40分。这两块内容构成实务操作的满分100分,60为及格。最后强调理论和实
3、务均过60分方可通过此次考试,所以两部分内容均不能忽视其一。总的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理论和实务不分开计时,做题不分先后次序,但一般要求以先做实务操作题为宜。目 录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 )一、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三、会计电算化的特征.( )四、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二、企业资源计划概述.( )三、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结构.(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 )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知识.( ) 一、计算机概述.( )二、
4、计算机硬件.( )三、计算机软件.(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第三节 Internet的基本知识.( )一、Internet的应用.( )二、Internet网址.( )第四节 计算机安全.( )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第一节 会计核算软件及其选择.( )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 )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要求.( )一、配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环境.( )二、规范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前的会计数据.( )三、重构会计电算化流程.( )四、设置会计电算化系
5、统的初始.(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要求.( )一、会计电算化的岗位管理.( )二、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管理.( )三、会计电算化维护管理.( )第四章 Windows XP基本操作.( )第一节 Windows XP操作基础.( )一、Windows的启动.( )二、Windows的退出.( )三、Windows操作基本知识.( )第二节 Windows XP资源管理.( )第五章 Office 2003基本操作精选练习题.( )实务操作步骤.( )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一、 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和加工等处理过
6、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随着经济管理对会计数据处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手工、机械化和电算化等几个数据处理阶段。 手工会计信息处理阶:纸和笔作为数据存储设备,算盘或计算器作为运算工具。是人类进行会计信息处理阶段的初级阶段。 机械化会计信息处理阶段:会计人员借助于穿孔机、验孔机、分类机和编表机等机械设备实现会计信息的记录、计量、分类、汇总和编表工作。机械方式的使用历史较短,国外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在会计中运用过机械设备,我国几乎没有经历这一阶段。 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阶段:是会计数据处理的高级形式,是广泛运用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
7、息技术来加工处理会计数据的阶段。二、 会计电算化的含义1981年8月,在吉林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狭义: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题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广义: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人员、
8、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基本核心部分则是功能完备的会计软件资源。(一),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是会计电算化的主体。包括会计数据输入人员、审核人员、操作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二),硬件资源硬件资源是指进行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存储、传输和输出的各种电子设备。输入设备:键盘、光电自动扫描输入装置、条形码扫描装置等;输出设备:打印机、显示器;数据处理设备:主机;存储设备:磁盘机、光盘机等;传输设备:交换机、中继器、路由器等。(三),软件资源软件资源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系统软件和会计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会计软件是专门用于会计数据处理的应用软件。
9、在会计电算化中,会计软件是最主要的组成要素,没有会计软件的信息系统不能称其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拥有会计软件是会计信息系统区别于其他一切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因素。(四),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会计电算化的保障,包括数据文件和会计规范。数据文件:是用来存储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磁性文件,如基础数据文件(会计科目体系、职员档案、存货档案、客户档案、供应档案)、历史数据文件(科目余额及发生额文件、凭证文件)等。会计规范:是指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控制程序,如软硬件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操作人员的运行权限和岗位责任制度、安全保密制度。三、 会计电算化的特征:集成性、自动性、实时性、复杂性和开放性。 (附注:
10、无相关性)四、 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效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了会计理论的发展。五,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差异 (一),初始化工作的内容与性质不同手工:手工会计初始化工作主要依据企业的性质和规模,建立会计科目体系,开设账页,登记期初余额等,初始化工作简单、风险小。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工作量大,且较为复杂,如果初始化错误或者失败,会导致整个电算化系统的运行错误或失败,具有较大的系统风险。(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不同手工:手工会计由于受会计核算工作量的制约,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电算
11、化:在会计电算化中,基本采用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只要求用户输入相对应的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输入效率。(三),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不同手工:手工会计常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其核算形式的本质是采用直线式数据处理流程。电算化:在会计电算化中,账务处理程序通常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其核算的形式本质上是采用放射式数据处理流程。(四),会计账簿形式和簿记规则不同手工:手工会计的账簿形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并且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账簿记录的错误要用
12、划线更正法或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账页中的空行、空页要用红线划划销。电算化:在会计电算化中,不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簿,所有的账页均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会计电算化的一切数据均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系统只设置记账凭证文件和科目余额及发生额文件,不存在机内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各种账簿仅为一种视图,可直接从记账凭证文件和科目余额及发生额中导出,实现证、账、表一体化查询。划线更正法或红字更正法根本就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负数更正法,且账簿错误不能直接修改,而只能通过记账凭证去更正。(五),会计的职能范围存在差异手工:在手工会计中,由于人工操作的局限性,会计只能以事后的记账、算账、报账为主,会计的
13、职能范围局限于反映职能。电算化:在会计电算化中,不仅能够提升会计的反映职能,其职能的重心在于决策和控制。 (六),内部控制制度和控制方法不同手工:在手工会计中,主要通过会计人员之间的职责分离来实现相互牵制,其控制的重点是记账凭证以后的各个环节,即账簿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电算化: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会计信息由计算机进行集中化、程序化处理,会使手工会计处理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相互牵制制度措施失去效用,如账证、账账、账表相符等已经不存在了。(七),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不同在手工会计中,会计部门工作人员均为会计专业人员。在会计电算化中,除了专业会计人员外,还包括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第二节 会计电算化的发
14、展与管理一,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产生被称为是继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封建社会早期的簿记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复式记账法之后的第四次会计革命。(一),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在会计领域使用计算机进行工资核算,开创了计算机进入会计数据处理领域的先河。纵观西方发达国家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 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是电算化的萌芽和发育阶段,是一个不断摸索、积累经验的初级阶段,是仅能简单模仿手工处理方式的低水平阶段。2. 综合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
15、是会计电算化迅速成长、初步成熟的阶段,是会计数据处理方式发生本质性变化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电算化,基本是以“处理”为中心,业务数据与处理程序直接对应,仍属电子数据处理范畴,是比较高级、复杂的电子数据处理阶段。3. 会计数据系统处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8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运用,已从以“处理”为中心转为以“数据”为中心。可以把多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组成一个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或会计电算化系统。4.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概况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从原东德进口一台EC1040计算机,进行工资计算,标志着我国
16、会计电算化的开始。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 缓慢发展阶段(19791983年)在这一阶段,会计电算化软件方面还没有中文操作系统,中文处理能力极差,程序设计语言以COBOL等高级语言为主。2. 自发发展阶段(19841987年) 在这一阶段,会计电算化的业务处理已经从工资、材料等单项核算扩展到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等大部分会计核算业务,并且在会计电算化软件方面使用了汉字操作系统,从而使中文处理能力大大加强,程序设计语言以数据库语言DBASE、DBASE为主。3. 稳步发展阶段(19881886年) 在这一阶段,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财政部
17、于1989和1990年分别颁发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的补充规定,有力推动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化。另外会计信息系统的软件环境不断提高,出现了较多支撑能力较强的新型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Sybase、FoxPro等。4. 竞争提高阶段(199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电算化突破了传统的数据处理范围,业务处理内容由核算转向管理,开始形成集成的会计信息系统,各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相互间的信息快速传递和共享的目标;二是基于互联网实施企业会计电算化,实现财务与企业业务的协同,为正在兴起的集团企业提供集中式管理服务,会计核算
18、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走向事中的动态核算和管理,极大地丰富了会计信息的价值。二, 企业资源计划概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甚至对改变企业管理思想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已在企业管理层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信息技术的演变大致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订货点法、20世纪60年代的物料需求计划、20世纪80年代的制造资源计划、到20世纪90年代的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加特纳集团公司首先提出的概念。ERP是指在企业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下,采用面向业务流程的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以计划为
19、主线,实现对企业整个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最核心的管理思想就在于其中的“P”字,即“Planning”,供应链管理(SCM)近年来被誉为“企业利润的源泉”,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内企业富有潜力的应用领域。国外著名的ERP软件开发商有SPA、Oracle、SSA、JBA、Fourth Shife等;国内著名的ERP软件开发商主要有用友、金蝶、浪潮、利玛、和佳等。SAP公司是世界第一的ERP管理软件供应商。三, 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包括国家的宏观管理和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的微观管理两个方面。宏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宏观管理是指各级财政部门
20、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国和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行的综合管理,即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人才是关键。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财政部在组织和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方面,设置了会计电算化初级、中级、高级等培训层次。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微观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1. 会计电算化的日常操作管理是指通过对系统日常使用的管理,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完整
21、。其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上机操作管理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管理。2. 软件维护:是指会计工作发生变化而必须进行的软件修改或软件操作出现故障时必须进行的排除修复工作。硬件维护:是指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的检查修复,以及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后的调试等工作。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维护工作,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3. 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磁、光性化和不可见性,使得对其档案的管理工作要求变得更高。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的会计档案至少准备双份,并且保存在不同的地方。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结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有概念结构
22、、层次结构、功能结构、应用结构等。(一),概念结构:是任一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是会计电算化系统及系统所具备的一般结构。主要由数据源、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信息输出、信息用户和信息反馈等元素组成。(二),层次结构: 是按信息需求确定的构成。会计电算化系统包括财务会计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财务会计侧重于事后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核算和披露;管理会计以会计核算数据、市场数据、管理数据为基础,侧重于事前的决策和事中的控制,所以,会计信息处理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按服务层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1. 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是一种面向业务数据
23、处理的信息系统。侧重于对经济业务事后的记录和反映,完成会计的核算职能。2. 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辅助管理功能而设计的一种信息系统,是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以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侧重于对资金、费用、收入、利润的事中管理完成会计的控制职能,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为目标。3. 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解决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是支持中、高层决策者的会计决策活动的一种人机交互系统。它是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以财务信息、市场信息、管理信息为为数据基础,侧重于辅助决策者指定科学的经营决策,完成会计的决策职能 ,以提高决策的效益为目标。(
24、三),功能结构:是对层次结构的细化和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构成:就工业企业而言,其系统一般由即财务系统、供应链系统、管理决策系统组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功能:1. 财务系统,主要完成会计核算及管理业务。具体包括:总账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1) 总账系统:是以会计凭证为原始依据,通过凭证输入、凭证审核,完成记账和结账、银行对账、账簿查询及打印输出等基本功能,以及个人往来核算与管理、部门核算和管理、项目核算与管理、现金银行管理等辅助功能。(2) 应收款管理系统:是以销售发票和收款单为原始数据,完成各种
25、应收款的登记、核销工作。 (3) 应付款管理系统:是以采购发票和付款单为原始数据,完成各种应付款的登记、核销以及应付款的分析预测工作。(4) 工资管理系统:是以职员档案和工资数据为原始数据,完成职工工资,费用的计算分配,及其他代扣税款项,自动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等。(5)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以固定资产卡片为原始数据,完成折旧费用的计提和汇总分配,自动编制费用分配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6) 成本管理系统,是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最后自动生成相关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资金管理系统,是以银行单据、企业内部单据等为原始数据,记录有关资金管理方面的业务,处理内外的各种款项,实现往
26、来存贷资金的管理,并提供各单据的动态查询情况以及各类统计分析报表;报表管理系统,是以各系统的信息为原始数据,生成各种内部、外部报表以及汇总报表。2. 供应链系统,主要完成供应链业务环节中的计划编制、业务核算、业务管理等。具体包括:采购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存货管理系统。(1) 采购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的采购计划和采购订单为原始数据,完成采购发票和采购入库单的输入。在一些面向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往往将采购管理与应付款管理合并成一个系统。(2) 销售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的销售订单为原始数据,完成销售发票和销售出库单的输入,实现销售业务全程管理。在一些面向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
27、往往将销售管理与应收款管理合并成一个系统,实现销售收入、销售费用、销售税金、销售利润的核算等等。(3) 库存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的各种入库单和出库单为原始依据,对各种出入库单进行输入和审核,反映各种存货的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4) 存货核算系统:是以已审核的入库单和出库单为原始数据,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自动编制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3. 管理决策系统,主要是辅助提供财务分析信息,辅助决策信息等。具体包括:财务分析、绩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1) 财务分析系统:主要进行指标分析、报表分析、因素分析等,生成各种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信息。(2) 绩效评价系统:是通过杜邦分析
28、、经济增加值分析、平衡记分卡等功能,将企业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相比较,为企业提供综合、全面的业绩评价信息。(3) 决策支持系统:是通过建立数据库和决策模型,生成决策信息,辅助决策者对未来经营方向和目标进行量化分析和论证。4.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关系: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以总账系统为核心的,其他各系统数据处理都是围绕总账系统展开的。各系统的数据关系表现如下:(1) 总账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数据,如会计科目档案、部门档案、职员档案等,与工资管理系统可以共享。会计科目档案在总账系统中设置后,在工资管理中就不必重复设置;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在工资管理中设置后,在总账系统中不必重复设置。(2)总账与固定资产管理系
29、统可以共享会计科目、部门档案、固定资产期初余额等初始设置数据。其中生成相应的转账凭证直接传递到总账系统中。(3) 总账系统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和应付款管理系统可以共享会计科目、部门档案、供应商档案、存货档案等初始设置数据。采购发票经过应付款管理审核,进行采购结算,生成付款或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4) 总账系统与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和应收款管理系统可以共享会计科目、部门档案、客户档案、存货档案等初始设置数据。销售发票经过应收款管理审核,进行销售结算,生成收款或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5) 总账系统与成本管理系统可以共享会计科目、部门档案、项目档案、产品档案等初始设置数据,
30、各产品的主要成本管理数据均来自相关系统,如直接人工费来自于工资管理;直接材料费来自于存货核算;制造费用来自于固定资产管理、总账系统、存货核算;成本管理的处理结果以转账凭证的方式传递到总账系统。(6)报表管理与各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为实现报表的编制功能,系统要求操作人员事先定义报表的取数函数与取数公式,通过取数函数、取数公式可以从各系统中读取数据,并生成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四),应用结构:是不同行业应用功能的组合。会计电算化开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用性。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在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时,并非选择所有功能,因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各功能可以独立运行,那么对不同功能的选择应用便构成了不同会
31、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结构。(1) 财务应用结构:采用财务模式的企业的会计业务以会计核算为中心,强调与往来单位应收、应付款项核算。(2) 工业应用结构:工业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组织,其特点是生产经营主要由供应、生产、销售三个有机联系的环节组成。为了满足工业企业会计业务处理需求,在构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结构上有两个方案供选用:一是基本应用结构,二是扩展应用结构。(3) 商业应用结构:与工业应用结构相似,也采用两种应用结构可供选择:基本应用结构和扩展应用结构。(4) 集团应用结构:企业集团大致可以划分为控股型企业集团、产业型企业集团、管理型企业集团三种类型。控股型企业集团财务实行分权管理,分
32、别核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力度低,只要求子公司定期传递会计报表;产业型企业集团财务实行集权管理,统一会计核算,实时掌握控制子公司的经营,强调资金的集中管理;管理型企业集团采用集权和分权管理并存的管理特征。第一章精选练习题一、单选题1,( )以会计核算数据、市场数据、管理数据为基础,侧重于事前的决策。A、 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B、会计核算信息系统 C、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D、供应链管理系统2,( )是以企业的销售订单为原始数据,完成销售发票和销售出库单的输入,实现销售业务全程管理。A、采购管理系统 B、库存管理系统 C、销售管理系统 D、存货核算系统3, 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形式本质上采用( )A
33、、放射式数据处理流程 B、 直线式数据处理流程 C、分散式数据处理流程 D、叠加式数据处理流程4, 销售发票经过( )审核,进行销售结算,生成收款凭证或转帐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A、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B、成本管理系统 C、总账系统 D、应收款管理系统5, ( )财政部颁发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A、1987年 B、1988年 C、1989年 D、1990年6, ( )是以企业的各种入库单和出库单为原始数据,对个种出入库单进行输入和审核,反映各种存货的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A、采购管理系统 B、库存管理系统 C、销售管理系统 D、存货核算系统7, 各产品的主要成本管理数据均来自于相关系统,直
34、接人工费用来自于( )A、总账系统 B、工资管理系统 C、成本管理系统 D、资金管理系统8,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阶段是在( )A、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C、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D、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9, ( )是不同行业应用功能的组合,A、概念结构 B、层次结构 C、功能结构 D、应用结构10, ( )财务实行集权管理,统一会计核算,实时掌握控制子公司的经营,强调资金的集中管理A、控股型企业集团 B、产业型企业集团 C、管理型企业集团 D、国有型企业集团二、判断题( )1,会计人员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和灵魂。 ( )2,在
35、会计电算化中,不可能打印出活页式帐簿,所有账页均按定本式打印后装订成册。( )3,会计科目档案在总账系统中设置后,在工资管理中还需要继续设置。( )4,供应链管理今年来被誉为“企业利润的源泉”,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也是国内企业富有潜力的应用领域。( )5,在会计数据系统处理阶段,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运用,已从以“处理”为中心转为以“数据”为中心。( )6,在一些面向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往往将销售管理与应付款管理合并成一个系统,实现对销售收入,销售费用,销售税金,销售利润的核算等。 ( )7,会计电算化初始化工作简单、风险小;手工会计初始化工作量大,较为复杂,具有较大的系统风险
36、。( )8,与工业企业相类似,商业企业也有两种应用结构可供选择:一是普通应用结构,二是特殊应用结构。( )9,管理决策系统主要是辅助提供财务分析信息,辅助决策信息等。( )10,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自发发展阶段,软件方面还没有中文操作系统,中文处理能力极差,程序设计语言以COBOL等高级语言为主。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知识一,计算机概述(一)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使用,最初用于美国军方的导弹弹道计算,不同于现在常用的微型计算机。计算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经历了大型机时代、微型机时代、和网
37、络时代。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将向着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83年研制成功每秒亿次的银河型计算机,1993年成功研制的银河型计算机每秒运算达10万亿次,2003年研制的曙光4000A型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达10万亿次,跻身世界十强。我国的银河计算机属于“巨型机”。(二),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达大;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既可以进行算术运算也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计算机之所以能按人们的意图自动地进行操作,只要是因为采用了存储程序控制。(三),计算机的分类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分,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服务器
38、和终端计算机等。微型计算机是一台具有独立处理能力和存储功能的计算机,也称个人计算机,简称微机(PC机)或电脑。主要分为台式机和笔记本两类。服务器用来帮助大量用户访问统一数据或资源。通常使用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的服务器具有许多用途,大致可以划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传统的终端计算机是指一种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现在的终端计算机概念是一种由显示器、控制器、及键盘合为一体的设备,与微型计算机的根本区别是没有自己的中央处理单元和内存。主要功能是将键盘输入的请求数据发送到主机并将主机运算的结果显示出来,如个人电脑、网络电视、可上网手机、PDA等。(四),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
39、衡量计算机系统功能强弱的重要指标。主要有:1. 计算机速度,也称主频或时钟频率。它是指计算机主要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在单位时间里处理计算机指令的数量,是表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性能指标。一般来说,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时钟频率的单位是MHZ(兆赫兹)或GHZ(千兆赫兹)。2. 字长,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长度。一般来说,将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字是CPU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位数的能力。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字长标志计算机的精度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都
40、是8位的,目前流行的CPU多是64位的微处理器。3. 存储容量,是计算机存储器所能存储的二进制信息的总量。它反映了计算机处理信息信息时容纳数据量的能力。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信息,是以二进制数编码表示的。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Byte,简写为B)由八个二进制数位构成,它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通常用多少字节来表示计算机中存储的容量,在ASC码中,一个ASC码为一个字节,一个英文字母占一个字节空间,一个中文汉字占两个字节空间,比如说,由键盘输入一个英文字母A,那么计算机内部实际接受的是字母A对应的ASC码。存储容量常用的单位有:B(字节)、KB(千字节,1KB=1024B)、MB(兆
41、字节,1MB=1024KB)、GB(吉字节,1GB=1024MB)、TB(太字节,1TB=1024GB)。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位”,简称:Bit。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其中8bit就是一个字节(Byte)。(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信息处理,是目前计算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会计电算化便属于信息处理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应用的领域;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通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应用领域,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信应用领域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六),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是指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软件系统是指管理、控制和维护计算机的各种程序、数据及相关资料的总称,是计算机的灵魂。计算机系统构成如下图所示: 控制器 中央处理器 运算器 主机 只读存储器 (ROM) 内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 (RAM) 高速缓冲存储器 硬件系统 键盘 输入设备 鼠标其他 显示器 外部设备 输出设备 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