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专题讲义120章Word版第1章总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实务专题讲义120章Word版第1章总论.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考情分析本章主要以客观题题型出现。在近三年试卷中,本章内容所占分值为2分左右。内容介绍本章包括三节内容,分别为: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其中,第二、三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讲解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 本节包括三个知识点:一、财务报告目标;二、会计基本假设;三、会计基础。一、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目标的重要性:指出会计工作和财务报告的作用。财务报告的目标是理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起点,其要点包括:为谁服务?通过什么方式?在我国,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
2、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从理论角度看,企业财务报告主要应达到两个方面的目标: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相关)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投资者,其他使用者的需要服从于投资者的需要。在提供财务报告时,应首先考虑报告所涵盖的信息是否有利于投资者的决策。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责任)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
3、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只有通过会计信息,才可以准确判断投资者的投资是否被科学、合理而有效的使用着,才可判断投资使用的效果,这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意义。会计信息向外部投资者真实可靠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实际上也反映着经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决策相关,从信息质量要求方面讲,属于相关性要求;而受托责任,主要反映可靠性要求。二、会计基本假设包括四个内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的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投资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
4、要对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进行区分。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法律主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主体。法人一定要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所以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举例】分公司、事业部以及车间班组等独立核算时,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但其一定不是法人。需注意分公司与子公司的区别,子公司是法人,分公司不是法人,但是其可能成为独立的会计主体。合并报表合并报表是从母公司的角度,将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看作一个整体,其属于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假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现象,不会
5、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应用】固定资产折旧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要按照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若预计可使用年限为20年时,则不论采用何种折旧方法(如年限法、工作量法或年数总和法),都要以20年作为计提折旧的基础。但是,如果可以预知该企业将于第10年破产清算,就不应该以20年为基础计提折旧。【拓展】持续经营毕竟只是一个假设,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突然发生破产,有悖于最初的假设的话,就要启用财务会计的另外一个系统程序即破产清算会计。破产清算会计是独立的专业业务会计,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还没有对此处做出专门规定。(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人为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
6、、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将每个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反映出来。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会计年度是指1月1日至12月31日,例如2010年的财务报告,反映的就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财务信息。短于一年的财务报告称之为中期报告,主要表现为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应用】权责发生制、待摊和预提、应收应付款项的核算。(四)货币计量1.货币计量的定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其他计量单位包括劳动量度、实物量度等。【拓展】劳动量度:如一张桌子花费了8个小时的人工,一把椅子花费了10个小时的人
7、工,不同的时间耗费就是一个衡量的标准。实物量度:如企业具有100台电脑、1幢房屋,但电脑与房屋的内涵不同,所以100与1不能简单相加。需要分别将电脑和房屋折算为货币,才可以加总核算。2.货币计量的局限性货币计量应以币值稳定为假设。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不同时点的货币金额不能汇总核算,应启动另一个会计系统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三、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即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举例】2010年10月对外销售了一批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标准),权责关系于2010年10月发生,在2011年3月收到货款。在收付实现制下,应于2011年3月确认收
8、入;在权责发生制下,应于2010年10月确认收入。注意: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即通常所讲的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没有特别说明的话,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事业单位要区分两类活动:一类是经营活动,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另一类是事业活动,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例题1单选题】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遵循的会计基础是()。A.权责发生制B.收付实现制C.持续经营D.货币计量答疑编号1519010101正确答案A 【例题2多选题】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
9、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 D.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答疑编号1519010102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选项D,会计主体强调的是是否独立核算;独立核算的非对外单位,如下属事业部,属于会计主体,但不能对外提供报告。 【例题3判断题】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答疑编号1519010103正确答案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两个层次,八个要求。分别为:首要的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次要的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及时性。注意:以上“首要”和“次要”的划分,借鉴了
10、国际准则内容,我国准则中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一、可靠性从财务目标的角度来看,可靠性要求来自于受托责任的目标。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的具体要求: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地进行反映;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平衡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重要性是会计信息门槛,只有具有重要性的内容才被纳入会计核算体系。成本与效益平衡原则亦借鉴于国际准则,其属于会计信息的重要约束条件,即会计信息并不是越真实、越可靠、越客观,就越好、质量也并不更高。如果付
11、出很大代价,确保了信息的真实,但无助于投资者决策,此举就是无意义的。3.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应用】从可靠性和相关性角度,对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比较公允价值更多体现相关性,而历史成本更多的与可靠性相联系。会计准则之所以长期坚持历史成本为主导计量原则,就是因为其可靠、可以进行验证、并且存在依据。而公允价值日益被强调,是因为报表使用者希望看到与决策更加相关的某个时点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这也是除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外,还存在
12、公允价值、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的基础。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晦涩难懂,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拓展】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可理解性有明确的要求:报告使用者应具备一定的素养,符合此条件者,都可以理解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理解性实际是当今会计面临的重大问题,怎样将专业的会计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非财会人员,使之对其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显得尤为重要。未来会计发展方向,就是要求以大量报表附注、非会计语言在财务报告中表达会计信息。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1.纵向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
13、可比性。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如果随意变更,会导致不同期间的会计信息不可比。但如果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也可以变更,即:法律和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或者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应用】每股收益的计算。2.横向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举例】浦发银行、中国银行
14、、建设银行等的每股收益,都是在同一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计算的,如果每家银行依据自己的做法确定计算每股收益的方法,投资者看到的每股收益就没有意义了。五、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对于大多数的业务交易,法律形式反映了经济实质,此时,本要求没有作用;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形式没有反映经济实质,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职业判断、按照经济实质进行账务处理。【举例】融资租赁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方,但从经济实质上看,是承租方长期使用并取得经济利益,能够控制该项固定资产,所以应在承租人账务中反映,并按照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和报告。售后回购并不能以产品存放地点是否转移为依据来确定产品是否销售了,而要看经济
15、实质与资产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发生了转移。在售后回购业务中,企业出售某资产的同时签订合同,约定在未来某个时点以固定的价格购回,综合考虑两个时点的行为,售后回购实质上属于一种融资行为。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完整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和事项,要求将所有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完整、全面的计量、报告。具体含义:1.不具有重要性的交易或事项,不需要遵循会计准则核算,甚至不需要核算。2.对于金额较大、性质重要的项目应进行更为详细的披露。重要性的判断取决于性质和金额两个方面,相同的金额对于规模不同的企业,可能存在不同的重要性理解,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七
16、、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费用和损失。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的前提是不确定性,对于已经确定的事项应如实反映,不能打着谨慎性的旗号搞财务舞弊。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应用】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针对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等。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
17、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要求体现在会计信息收集、加工、披露、报告等各个环节,准则中对及时性有具体的时间要求。【举例】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要求在下年4月底之前报出。中期财务报告,如半年报、季报等。及时性是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特别是针对可靠性和相关性而言不及时的信息就不具备可靠性和相关性。如2010年报表如果截至下年5月还没有报出,则无法达到财务报告的目标,也无法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的是()。A.及时性B.谨慎性C.重要性D.实质重于形式答疑编号1519010104正确答案A 【例题5
18、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核算要求的有()。 A.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B.到期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经批准以后确认为坏账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D.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答疑编号1519010105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选项B,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对于“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体现谨慎性要求,而“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确认坏账”,是正常的会计处理,不能体现谨慎性要求;选项C,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不体现谨慎性要求。 【例题6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B.会计核
19、算应当注重交易或事项的实质 C.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D.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答疑编号1519010106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选项A,可比性要求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并非不得变更;选项B,反映实质重于形式要求;选项C,反映可靠性要求;选项D的表述正确,但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基础,不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例题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的有()。 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C.以控股关系形成的企业集团为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D.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答疑编号1519010107正确
20、答案ABC答案解析选项D,计划成本核算体现了企业简化工作或加强内部存货管理的要求,与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无关。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本节包括两个知识点:第一,六项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及其确认条件;第二,会计计量属性。一、会计要素概念和分类1.概念:会计存在核算对象即企业的资金运动,运动过程是客观的,这也是国际会计趋同的本质原因。(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不同国家会计体系将会计对象分为不同的会计要素,分类方式虽然不同,加总起来都体现了会计对象整体。我国会计准则中分为六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2)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要素需进一步按照会计科目分类,
21、才能提供满足报表使用者需要的所有信息。如资产可以分类为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而更进一步,固定资产仍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电脑、厂房、设备等,类别的不同可通过明细科目予以反映。由此可见,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分类。2.分类: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要素,并相应的形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成为企业决策的基础。二、资产1.资产的定义和特征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
22、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举例】企业签订合同,约定在半年后购买产品,在签订合同时不确认资产。(2)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举例】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拥有实际控制权,确认为资产。(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举例】待处理财产损失。这个项目通常有借方余额,但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不能体现在报表中。虽然日常核算中该科目余额具有资产的性质,但是不能带来未来的
23、经济利益,所以不能作为资产确认。2.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概率在50%以上)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三、负债1.负债的定义和特征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其对应的概念是潜在义务,现时义务可进一步分为法定义务(例如签订合同
24、发生借款)和推定义务(例如:产品质量保证费用)。2.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四、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所有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所以,从项
25、目名称上看,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在账务处理上,反映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属于综合收益的一部分。从2009年起,我国的利润表后面增加了“综合收益”项目,其等于“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金额总和,“其他综合收益”就是这里所讲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3)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其金额也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金额。五、收入1.收入的定义和特征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
26、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需减去为形成经济利益流入所付出的代价。收入具体分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以及建造合同收入等。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六、费用1.费用的定义和特征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
27、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拓展】费用不包括“营业外支出”,不包括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支出;费用与资产的关系:资产是费用的储备状态;费用与成本的关系:会计要素的“费用”是广义概念,具体核算时包括成本和期间费用;成本是费用的对象化,而费用更多关注时间期间。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2.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
28、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七、利润1.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收入减费用后的结果,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2.利润的构成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例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例题8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A.资产是企业
29、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答疑编号151901020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D是资产的确认条件之一,并不是资产特征。 【例题9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A.委托代销商品B.委托加工物资C.待处理财产损失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答疑编号1519010202正确答案C 【例题10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有()。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B.变卖固定资产的净损失C.出售专利权的净收益D.金融资产重分类时发生的贷方差额答疑编号1519010203正确
30、答案AD答案解析选项D,一般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例题11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D.收入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答疑编号1519010204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选项A,负债应当是承担的现时义务,而不是潜在义务;选项C,利润还包括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选项D,收入不包括与所有者投入资本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选项B正确。 【例题12判
31、断题】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答疑编号1519010205正确答案 八、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 1.企业日常核算,首选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基本的、首要的、首选的计量属性。体现可靠性要求。2.其他计量属性的使用(1)重置成本,是指在当前的情况,重新购买资产、承担债务的成本。【应用】资产盘盈(2)可变现净值,是指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销售的费用,减去预计税费后的净值。【应用】存货的期末计量(3)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金额。【应用】分期付款购买或者销售资产(通常在3年以上)时,要将未来现金流量折为
32、现值进行计量。资产减值时用现值作为减值判断的标准。(4)公允价值,是指当前情况下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是一种理念,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将其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来规定,属于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公允价值”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资产或负债当前的价值。【应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相关业务。【例题13多选题】下列资产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A.商誉B.交易性金融资产C.无形资产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答疑编号1519010206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商誉和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本章小结本章在考试中以客观题为主。重点包括:第一节:会计目标(2个)、会计假设(4个)、会计基础(1个);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要求理解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并掌握常见的能够体现信息质量要求的业务。第三节: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确认和计量,会计计量属性五个计量属性,了解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具体业务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