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瑰宝敦煌壁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的瑰宝敦煌壁画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据说是上一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
2、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公里。现存石窟492个。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庞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艺术宝库”。,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
3、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莫高窟的开凿始于公元366年。到了隋和唐代前期,莫高窟的开凿进人鼎盛时期。到宋时,西北的西夏仍有兴造修葺,但这时,由于经济萧条和陆上丝绸之路失去重要作用,莫高窟已经衰落,元代以后就停止了开凿,连续营造达千年之久。清代康熙年间,莫高窟逐惭被人注意。光绪二十六年(l900年),道士王圆篆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里面完好保存着历代文书、写经、文物4万余件。这一发现被称为上世纪世界文化史上最有价值的发现。它轰动了世界,艺术的瑰宝-敦煌壁画,文殊坐狮特写
4、,敦煌有彩塑像2100多身。高矮不一,大的佛像高达30多米,小的彩塑仅有十几厘米高,技艺造诣之深,想象力之丰富无与伦比,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的伟大宝库。,飞天,无量寿经,张骞出使西域图,反弹琵琶,敦煌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内容多为佛经故事。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反弹琵琶的造型和各具姿态的飞天形象已经广泛运用于舞蹈、绘画和文学作品中,已经为大家所熟识。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
5、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与本文密切相关的历史背景,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系我国艺术的一大宝库,也叫“千佛洞”,属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从敦煌掠走5箱写本,两次共掠走遗书、写本1万余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精品,掠走5000件。,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
6、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又用特制的化学胶液,黏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与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极大的是损失。这一切大都与当时莫高窟的主持道士王圆箓有关,可是宝物损失背后酿成整个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却不得不让人深思。知识卡片:敦煌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敦煌石窟、敦煌遗书和敦煌史地(实即丝路史地)三大领域。,敦煌遗书与纸卷画约有477万多件,藏文箧页9,648页,主要分藏于英、法、俄、日、美、丹、韩,中等8个国家,其中有五分之三在国外,中国现仅存2万件。,今天,敦
7、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院买取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谁之过?,余 秋 雨,道 士 塔,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散文著作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文明的碎片、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借我一生等。,余秋雨的散文常常把祖国的河山、民族情感和华夏文化融为一体,透过他的散文,我们会看到隐含着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张昭君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请齐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印象中的王圆箓是什么样的?请找出文中的语句。,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随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农民,1道
8、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悲凉,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历史对他的评价是什么?作者又如何看待他的?找出文中的语句。,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3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文物被掠-民族悲剧 归纳: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愤怒,文章各个部分写的是什么?,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
9、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箓 和莫高窟的关系,敦煌石窟的罪人,贱卖敦煌文物,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王犯罪而不知: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罪行细节描写,是依据道士身份,揣摩想象,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看到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脑子两个“惨白”是混乱,难以言说
10、的痛苦,王圆箓愚昧破坏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漠视艺术,欧美艺术家歆羡东方艺术,对 比,恨,文章各个部分写的是什么?,第二部分:,叙述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特别写出了他对敦煌文物的破坏性的行为,以及作者心中的历史沉重感,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万里
11、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请阅读第三部分的最后四段,看看作者想如何对待这些敦煌宝物?,明确:一、拦住他们的车队。二、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王发现藏经洞后,中国官员:王圆箓:外国冒险家:外国学者:作者驳斥:,放任不管,私占文物,贪图私利,出卖文物,欺骗掠夺,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 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文章各个部分写的是什么?,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
12、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归纳:,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3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 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恨+实干=成绩 世界公认 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文章各个部分写的是什么?,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既写出了中国敦煌研究家的辛勤工作,也写出了作者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还给世人以警醒。,长城的烽火已经残败,千年风沙呼啸,千年巨石无言。敦煌呼唤着一个强盛的中华,呼唤着更多的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