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78918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1 总 则1.1 为切实规范社会单位的消防管理,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增强员工消防安全素质,提高单位防控火灾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1.2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1.3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1.4 “四个能力”建设作为有效提高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应纳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建设内容和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监督检查内容。1.5 依照本标准开展“四个能力”建设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2

2、术 语2.1 四个能力社会单位具有检查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3 建设标准3.1 检查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3.1.1 员工熟记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掌握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防范措施,人人能够发现工作场所火灾隐患。3.1.2 员工能够落实岗位检查制度,针对所在工作环境和岗位特点,开展班前、班后防火检查,能及时准确发现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隐患。3.1.3 单位消防管理人员对执行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情况进行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填写巡查、检查记录,记录清楚全面、交接严格。3.1

3、.4 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至少每2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夜间防火巡查且不少于2次。3.1.5 单位落实逐级检查制度,根据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定期组织防火检查,部门消防责任人每日开展防火检查,在岗员工随时检查。使防火检查严密不漏,及时发现动态火灾隐患。3.1.6 防火巡查重点:3.1.6.1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3.1.6.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锁闭;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3.1.6.3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4、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3.1.6.4 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有效。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清晰;3.1.6.5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3.1.6.6 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经营、工艺装置、场所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紧急事故处理设施是否完备有效。3.1.6.7 查自动消防设施启、停功能是否正常。消防水源是否充足。3.1.6.8 查重点部位消防安全防范措施是否齐全。3.1.6.9 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和防雷措施的落实情况;3.1.6.10 查楼板、防火墙和竖井孔洞等重点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况;3.1.6.11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3.1.7 员工班前班后检查火灾隐患主要查以下

5、内容:3.1.7.1 查电气线路消防安全。线路完好无破损,无违章使用电器,电气开关、用电器附近无可燃物。3.1.7.2 查易燃易爆危险品储存使用无违章。3.1.7.3 查有无违章使用明火、遗留火种。3.1.7.4 查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整好用,有无损坏、遮挡、被挪用。3.1.7.5 查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有无锁闭。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施是否完好正常。3.1.8 单位实行火灾隐患整改责任制。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火灾隐患整改负总责,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组织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有关部门、员工应当认真履行各自火灾隐患整改责任。3.1.9 单位员工对工作中发现

6、的能够立即整改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整改。单位消防管理人员在防火检查、巡查中发现应立即整改的火灾隐患,应当责成有关人员立即改正,并做好记录。3.1.10 对不能立即改正的火灾隐患,发现人应向消防主管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按程序整改,并做好记录。3.1.11 消防主管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接到火灾隐患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核查,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并落实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危险部位,应当立即采取确保安全的措施。3.1.12 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当及时将单位火灾隐患情况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并为火灾隐患整改提

7、供人员、资金保障,确保火灾隐患及时整改。3.1.13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上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未及时整改火灾隐患的个人或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督促整改,直至整改合格。3.1.14 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完毕,并申请公安消防机构复查、验收。3.2 处置初起火灾能力3.2.1 员工能够熟练掌握火灾处置程序,掌握灭火器、消火栓、火灾报警装置等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处置初起火灾的技能。员工人人能识别、使用常见灭火器材,会使用建筑消火栓,会敷设水带出水,操作规范,动作熟练迅速,考核合格。3.2.2 单位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

8、定期组织演练3.2.2.1 单位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应当明确组织机构、报警接警、应急疏散和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3.2.2.2 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使员工熟练掌握灭火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2.2.3 员工应当熟悉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内容,明确职责分工,具备完成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能力。3.2.3 火灾处置程序科学、合理,对发现的火灾,本岗位一分钟启动处置措施,三分钟内相邻岗位、单位安保人员响应到位,并启动处置措施。3.2.4 员工懂常见固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气体火灾、电气火灾的扑救方法。在灭火演练、考核中合格。3.2.5 员工发现火情时,应立即向119火警台报警,

9、同时向消防控制室和单位值班人员报告;负责该起火部位的灭火救援小组人员应立即按照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要求,组织扑救火灾。3.2.5.1 单位值班人员接到火警报告后,在确认火情、并报火警的同时,立即通过单位内部电话、无线对讲系统、警铃等方式,发出火情信号,通知单位其他员工,迅速实施灭火应急疏散预案。3.2.5.2 员工发现火情时,能够利用火灾报警装置报警;能够迅速利用附近的灭火器材、室内消火栓、消防卷盘等实施扑救。3.2.6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业务熟练、处置正确3.2.6.1 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经过消防机构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3.2.6.2 接到火警信号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能够按照消防控制室管理

10、及应急程序处置程序,确认火情,启动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正确、熟练的启动消防泵,操作火灾应急广播、防火卷帘、机械防排烟等消防设施。3.3 组织引导人员疏散能力3.3.1 单位员工能够熟练掌握火场逃生自救技能,人员密集场所员工还应熟练掌握组织引导在场群众安全疏散技能。3.3.2 灭火应急疏散预案任务、分工明确。3.3.2.1 单位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明确负责疏散引导的人员、职责、分工、程序、方法,明确员工逃生自救的方法和要求,定期组织演练,使员工熟练掌握组织引导人员疏散和逃生自救的方法和要求。3.3.2.2 单位能够根据区域或楼层分别组建疏散引导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3.3.2.3 列入疏散预案

11、的成员,能够熟悉预案内容,明确个人职责,具备完成预案任务的能力。3.3.3 单位员工应当熟悉现场环境特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发生火灾事故时能迅速选择最近、最安全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到达安全地点。3.3.4 引导人员疏散方法正确3.3.4.1 人员密集场所员工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引导人员疏散,消除恐慌心理,坚定逃生信念,指引群众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3.3.4.2 受火势威胁最严重区域内的人员应当首先进行疏散,老、弱、病、残人员应当优先疏散。3.3.5 逃生自救方法正确3.3.5.1 员工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镇静,迅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确定逃生方法。3.3.5.2 通过浓烟、着火区域逃生时,

12、应当采取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3.3.5.3 不进入火灾时禁行的通道、出口,不乘坐普通电梯。3.3.5.4 被困火场时,在确保安全情况下,能够充分利用身边的绳索、床单、布匹等物品实施自救,掌握火场求救、高层避难等方法和技能,充分利用阳台、天台等设施逃生自救。3.4 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3.4.1 单位应有年度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方案,计划、方案全面具体,内容丰富。3.4.2 单位有消防宣传教育组织,宣传教育培训人员,每年接受消防机构培训合格,有专业宣传教育培训能力.3.4.3 单位有固定的宣传教育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等有多媒体宣传教育培训器材,有多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多媒体音像资料。3

13、.4.4 单位定期悬挂消防宣传标语.3.4.5 单位定期印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资料(传单、画报、手册)等。并达到员工人手一册。3.4.6 单位应订有专业消防杂志、报纸等刊物,达到每班组、部门一份。3.4.7 消防教育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3.4.7.1 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3.4.7.2 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3.4.7.3 建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3.4.7.4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3.4.7.5 本场所的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等;3.4.7.6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

14、容、操作程序。3.4.8 单位新员工上岗前消防培训达到100%。3.4.9 单位推行消防常识每日一题工作, 员工做到有消防培训手册,有消防学习笔记,能掌握常用的防、灭火常识。3.4.10 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生产、经营特点,达到“八个一”标准。即在醒目位置设置一张单位总平面布局图,每个楼层或房间设置一块疏散示意图,每个消防设施器材设置一个名称及使用方法标牌,每个安全出口设置一个指示标志、一个提示性或警示性标牌,疏散走道每20米设置一个疏散指示标志,消防车通道每50米设置一处提示性标牌,每个危险场所或部位设置一个警示性标牌,消防控制室设置一个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检测登记表。单位应加强对消防标志、标牌的维护、管理,如有破损、缺失的,应及时更换。消防设施器材标牌要标明维护责任人、检查维护时间。4 附 则4.1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在全省实行。各地可依据此标准制定分行业、分类型具体标准。4.2 本标准由河北省消防总队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