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8170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电大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电大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电大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电大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套一、名词解释(53=15分)真菌的营养体 病原生物 内含体 营养体亲和性 垂直抗病性二、问答题(410=40分)1.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按照原理有哪些?每一类列举23种具体的办法。2. 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3.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基本因素各有什么不同?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四、选择填空(10分)1.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A . +ssRNA B. -ssRNA C. dsRNA D. dsDNA2. 蠕传病毒属的传播介体为( )。A. 叶蝉 B.飞虱 C. 蚜虫 D 线虫3. 烟草花

2、叶病毒常简称( )A. TMV B. CMV C. PVY D.SBMV4.( )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A. 真菌 B.病毒 C. 线虫 D.细菌5. 下列( )属于真菌的营养体。A. 菌核 B. 假根 C. 双核菌丝 D. 菌索6.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两种亲缘关系相距较远的寄主,这种现象称为( )。A. 专化型 B. 专性寄生 C. 单主寄生 D. 转主寄生7. 下列担子菌中属于裸果型的是( )。 A. 锈菌 B. 木耳 C. 黑粉菌 D. 香菇8. 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 )。A. 弱性寄生物 B. 专性寄生物 C. 腐生物

3、D. 活体寄生物9.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产生对寄主有害的代谢产物而致病,一种瘤肿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物分泌( )所致。A. 酶 B. 生长调节物质 C. 植保素 D. 毒素10. 发病部位出现的霉状物是( )。A. 线虫 B. 病毒 C. 真菌 D. 细菌?五、填空题(共20分)1. 植物病原真菌的五个亚门分别是 2. 子囊菌分纲的依据是 : 3. 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 4. 初侵染源主要有 。5. 植物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为 。6. 植物病毒的鉴定方法主要有: 7. 病原菌的生理小种8. 真菌病害的病征主要有 。9. 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10. 真菌产子囊孢子的子实体有:。 第一套答

4、案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真菌的营养体: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2. 病原生物: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3. 内含体:指植物感染病毒后,有些产物会与病毒的核酸、寄主的蛋白等物质聚集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复合体。4. 营养体亲和性:又称为体细胞亲和性和菌丝体亲和性,指真菌的菌株间菌丝能够融合并交换细胞质或核物质的特性。5. 垂直抗病性:当一个品种只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他小种,这种抗病性称作垂直抗病性。二、 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第1题(1)回避:选用无病繁殖材料、采用防病栽培技术;(1.5分)(2)杜绝:

5、植物检疫、排除传病昆虫介体、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除害处理。(1.5分)(3)铲除:生物防治、拔除病株、土壤消毒;(1.5分)(4)保护:保护性药剂防治、防治传病介体;(1.5分)(5)抵抗:选育和利用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的品种、利用化学免疫和栽培(生理)免疫;(6)治疗:化学治疗、热力治疗。(1.5分)第2题 当前农作物抗病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1)抗病品种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因机械混杂、天然杂交、突变以及遗传分离诸多原因会出现感病植株,多年积累后可能导致品种退化、因而必须加强良种繁育制度,保持种子纯度。在抗病品种群体中及时拔除杂株、劣株和病株,选留优良抗病单株,搞好品种提纯复壮。(2)当

6、前所应用的抗病品种多数仅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推广应用后,就可能使病原菌群体中能够侵染该抗病品种的毒性菌株得以保存和发展起来,成为稀有小种。抗病品种推广的面积越大,这些稀有小种积累的速度也越快,逐渐在病原菌群体中占据数量优势,成为优势小种,此时抗病品种就逐渐丧失抗病性,成为感病品种,这种抗病性“丧失”现象,是抗病品种应用中最重要的问题。小麦的抗锈品种、抗白粉病品种,水稻的抗病品种,马铃薯的抗晚疫病品种等抗病性迅速丧失现象尤为严重。除少数品种抗病性可维持较长时间外,一般应用5年左右就会丧失其抗病性,不得不被淘汰。(3分)(3)为了克服或延缓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延长品种使用年限,除了在育种时尽量应用多

7、种类型的抗病性和使用抗病基因不同的优良抗源,改变抗病性遗传基础贫乏而单一的局面以外,最重要的是搞好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在病害的不同流行区采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在同一个流行区内也要搭配使用多个抗病品种。(2分)(4)此外,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抗病品种,选育和应用具有多个不同主效基因的聚合品种或多系品种等也是可行的措施。合理使用抗病品种可以充分发挥其抗病性的遗传潜能,防止品种退化,推迟抗病性丧失现象的发生,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5)研究与推广适宜的栽培方法,使“良种”与“良法”配套,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充分表达其抗病性的基本途径。在诸多健身栽培措施中,水肥管理是中心,必

8、须研究抗病品种的需肥需水规律,制定合理的施肥、灌水方案。(2分)第3题 (1)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条件:要有感病植株,病原物和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2)流行的基本条件:大量的强致病力强的病原物、大面积集中栽培的感病寄主植物、有利于病原物发生和繁殖的环境条件。(4分)(3)区别:前者只论病害的发生,个体的、定性的;后者强调群体发病情况,定量的。第4题 (1)定义: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2)病害侵染循环主要牵涉到三个基本环节: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传染途径。(3分)(3)从上述三个方面分别阐述可明确为何

9、是制定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据。(4分)四、选择填空(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A; 2、D; 3、A; 4、D; 5、C; 6、D; 7、B; 8、A; 9、B; 10、C。五、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2、 有无子囊果、子囊果的类型及子囊的排列等。3、 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4、 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病植株、粪肥。5、 有虫瘿或根结、胞囊、茎(芽、叶)坏死、植株矮化黄化、缺肥状。6、 生物学实验、电子显微镜技术、血清学技术、PCR检测等7、 指一种病原菌的种内对寄主

10、植物的不同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专化类型8、 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等。9、 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10、 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座第三套一、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者在括号内划“”,错误划“”。1. 导致植物发病的生物因子称为病原。 () 2. 药害、肥害和菟丝子害均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 3. 乳酚油、水、乙醇均可作制作临时玻片的浮载剂。 ()4. 原核生物病害的病征是脓状物。 ()5. 白粉病在生长后期形成的黑色小粒点是白粉菌的子囊壳。 ()6. 垂直抗病性是只对病原物特定小种有效的抗病性。 ()7. T

11、MV、CMV和PVY分别代表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8. 菌物的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无性繁殖。()9. 核酸多分体现象是指植物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病毒粒体里。 ()10. 完全锈菌一生中可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等5种不同类型的孢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全部50个空,每空0.5分,共25分)1. 植物病害病状大体上分为五大类型,即 _、_ 、 _ 、_和_ 。2. 一种病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_、_和传染性。3. 病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养分,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_和_。4. 病

12、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_ 、_、_和_ 。5.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病征分别是_ 和_ 。6. 根据病毒侵入方式,病毒的传播可分为_ 和_ 两大类。7. 菌物典型的营养体是 ,根据是否有隔膜可分为_ 和_。8.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有_ 、_、_、_、_、_等。9. 菌物的菌组织体有_、_和_。10. 植物侵染性病害按照再侵染的有无和作用,将其分为_和_。11. 单年流行病害流行的季节性变化一般经过_、_和_三个时期。12. 植物病害的病理变化过程分为三阶段,即 生理病变 、_和_ 。13.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有_、_、 _、_、_和_等。14. 病原物致病的主要因素有_、_、

13、_。15. 承载菌物分生孢子的结构称为载孢体,载孢体主要有_、_、_、_和_等。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多分体病毒小种专化抗性: 植物检疫:系统侵染性病害:孢子多型性现象: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柯赫氏法则的主要内容?(8分) 2. 简述植物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主要诊断要点。(7分)3为何农业防治与其它防治方法结合能有效控制一些难于防治的病害?(10分)4 如何根据真菌病害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制片方法镜检 (至少包括3种不同的制片方法) 。5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0分) 第三套答案一、(共10小题,每

14、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二、(共15小题,全部50个空,每空0.5分,共25分)1. 变色、坏死、腐烂、萎焉、畸形。2. 寄生性、致病性。3. 活体寄生、死体寄生。4. 接触期(准备期或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5. 粉状物(粒状物)、锈状物。6. 介体传播、非介体传播。7. 菌丝(体)、有隔菌丝、无隔菌丝。8. 田间病株、病残体、土壤及粪肥、种子及苗木、生物介体、温室及贮藏窖。9. 菌核、菌索、子座。10. 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或单程病害、多病程病害。11. 指数增长期(始发期)、逻辑斯蒂期(盛发期)、衰

15、退期。12. 组织病变、形态病变。13.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品种的利用。14. 病原物分泌的酶、毒素、生长调节物质。15. 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束、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生理小种:指一种寄生物种内对寄主植物不同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专化类型。2. IPM,即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已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3.

16、病征:在发病部位形成的病原物结构。4. 系统侵染性病害: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从侵入点向四周各组织器官蔓延,最终引起寄主植物绝大多数部位或全株发病。5. 潜伏侵染: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并不立即表现症状,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或特定的发育阶段才出现症状的侵染现象。四、问答题(共5小题,45分)1.柯赫法则包含的主要内容:(1)在病植株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分)(2)该病原生物可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2分)(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上能引起同样的症状。(2分)(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纯培养,性状与原来(2)的记录相同。(2分)2真菌病害:大多数真菌

17、病害在病部产生病征(1分),如霉状物、粉状物、点粒状物等,或稍加保湿培养即可长出子实体来(2分)。诊断时可根据病部是否有明显的病征或保湿后能否看到真菌病害的特点进行判断(1分)。细菌病害:大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有一定特点,初期病部呈水渍状或油渍状,半透明,病斑上菌脓外溢(1分)。常见的症状有斑点、腐烂、萎焉和肿瘤(1分)。为了和真菌病害区别,可通过观察喷菌现象进行简易诊断(1分)。3. 农业防治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利用和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调节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控制病害发生和发展的方法。(3分)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有:使用无病

18、种苗、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加强栽培管理和保持田园卫生等。(4分)从农业防治的原理和措施可看出,它不仅能降低病原物基础数量,改善环境条件,还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从病害发生的三角关系发现,农业防治是一种治本的措施,如果和其它防治方法相结合,能有效地控制一些难以防治的顽固性病害。(3分)4. 真菌病害的特点:在病部一般会出现病征,主要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粒状物等。(3分)根据上述特点可选择的制片方法主要有:(1) 挑片法:适合用于观察多种病征形式,如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粒状物(白粉病的闭囊壳)。(2分)(2) 撕片法:适合用于观察病原物在寄主表面的着生情况,多产生霉状物、粉状物等。如观

19、察霜霉病菌的孢囊梗、白粉病菌的吸器、分生孢子梗和孢子链等。(2分)(3) 徒手切片法:适合用于观察多种病征形式,尤其适宜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子囊壳、大型子实体等材料,除观察子实体的结构外,还可观察子实体与寄主间的关系。(4) 除上述常用的制片方法外,还有粘贴法、刮片法、剥片法等。(1分)5.病害循环是一种病害从寄主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后一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有人称作侵染循环。(3分)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这三个方面是制定病害防治的主要依据,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病害循环的特征拟制的。从中可了解病原物越冬的方式、场所;侵入和传播

20、的方式;有无再侵染,是单病程病害还是多病程病害等,由此可见病害循环确实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4分)第四套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类病害可通过喷菌现象进行简易诊断? 【 A 】A.细菌病害 B.菌物病害 C.病毒病害 D.线虫病害2. 下列哪类真菌具有孢子多型现象? 【 C 】A.白粉菌 B.炭疽菌 C.锈菌 D.霜霉菌3.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过程中,需要在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寄主上生活,这种现象称为【 D 】。A.多型寄生 B.专性寄生 C.单主寄生 D.转主寄生4. 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菌物的营养体 【 B 】。A. 假菌丝 B.吸器

21、C.原质团 D.有隔菌丝5. 病毒侵入植物的途径为 【 C 】。A.皮孔 B.气孔 C.微伤口 D.直接穿透6. 反映病害发生普遍程度的指标是 【 A 】。A.发病率 B. 损失率 C.病情指数 D.严重度7. 孢囊孢子是下列哪类菌物的无性孢子 【 C 】。A.半知菌类 B.卵菌门 C.接合菌门 D.担子菌门8. 霜霉菌的有性孢子为 【 D 】。A.子囊孢子 B.接合孢子 C.担孢子 D.卵孢子?9. 马铃薯晚疫病曾经在历史上大流行,它与下列哪个重大事件相关?【 C 】A.孟加拉饥馑 B.波尔多液的诞生 C.爱尔兰饥荒 D.郁金香狂热现象10. 下列病害中不具有病征的是 【 D 】。A.小麦白

22、粉病 B.小麦条锈病 C.莴苣霜霉病 D.冬瓜根结线虫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全部40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1. 植物病害病状大体上分为五大类型,即 变色 、 坏死 、 腐烂 、萎蔫 和 畸形。2. 一种病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寄生性 、致病性和传染性。3. 病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养分,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活体营养 和死体营养。4.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5. TMV、CMV和PVY分别代表烟草花叶 病毒、黄瓜花叶 病毒和马铃薯Y 病毒。6. 霜霉病和锈病的病征分别为霉状物 和锈状物 。7. 根据病毒侵入方式,病毒的传播可分为 介体

23、传播 和非介体传播 两大类。8. 菌物的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生活史。9.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有田间病株 、病残体 、种子等繁殖材料 、土壤、昆虫介体 、温室等。10. 菌物的菌组织体有菌核 、菌索和子座。11. 植物侵染性病害按照再侵染的有无和作用,将其分为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12. 单年流行病害流行的季节性变化一般经过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 三个时期。13.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 、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病品种的利用等。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活体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植物组织和细胞中吸收

24、营养才能生存的寄生物。小种专化抗性:指植物只对一种寄生物的单个或少数几个小种抵抗的抗病性。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超过了植物的适应能力,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代谢发生改变,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非偱回型病毒:指被生物介体取食后不需要在体内循回,可立即被传播的病毒。基因对基因学说:由Flor(1956)提出的一个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菌方面也存在一个致病性的基因。寄主病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对应的基因作用下才能鉴定出来。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

25、分,共40分)2. 简述植物病毒病害和细菌病害的主要特征。(8分)病毒病害:只有病状无病征。典型症状有花叶、黄化、皱缩、环斑、矮缩等。 同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的颗粒。有些病毒可形成特殊的内含体。(4分)细菌病害:大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有一定特点,初期病部呈水渍状或油渍状,半透明,病斑上菌脓外溢(1分)。常见的症状有斑点、腐烂、萎焉和肿瘤。(4分)3. 简述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和主要机制。(8分)概念:是利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性或通过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抑制病原物生长,与病原物相拮抗等措施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3分)主要机制:拮抗、重寄生、竞争、捕食、交互保护、促生等。(5分)

26、第五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一病害可通过喷菌现象进行简易诊断? 【 】A.水稻白叶枯病 B.葡萄霜霉病 C.苹果花叶病 D.芹菜根结线虫病2. 下列哪类真菌不是活体寄生菌。 【 】A.白粉菌 B. 锈菌 C. 立枯丝核菌 D.霜霉菌3.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过程中,需要在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寄主上生活,这种现象称为【 】。A.多型寄生 B.专性寄生 C.单主寄生 D.转主寄生4. 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菌物营养体的变态结构 【 】。A. 吸器 B.假菌丝 C.似薄壁组织 D.附着胞5. 小麦白粉病菌侵入植物的方式为 【 】。A.皮孔侵入 B.自然孔口侵

27、入 C.伤口侵入 D.直接侵入6. 反映病害发生普遍程度的指标是 【 】。A.发病率 B. 损失率 C.病情指数 D.严重度7. 下列哪类菌物的无性孢子是镰刀形的? 【 】。A. 柄锈菌属 B. 白锈菌 C. 链格孢菌 D. 赤霉菌8. 霜霉菌的有性孢子为 【 】。A.子囊孢子 B.接合孢子 C. 卵孢子 D.担孢子?9. 马铃薯晚疫病曾经在历史上大流行,它与下列哪个重大事件相关?【 】A.孟加拉饥馑 B.波尔多液的诞生 C.爱尔兰饥荒 D.郁金香狂热现象10. 下列病害中会形成冬孢子堆的是 【 】。A.小麦白粉病 B.小麦条锈病 C.莴苣霜霉病 D.烟草花叶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

28、题2分,共20分)1. 植物菌物病害的病征主要有 、 、 、 、 等。2. 一种植物病害的病害循环,主要涉及到四个问题,即 、 、和 。3. 病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养分,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 和 。4.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 、 、 和 。5. TMV、CMV和PVY分别代表 、 和 。6. 植物病害的诊断程序一般包括: 。7. 菌物的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 。8. 植物病原菌分为 、 、 、 、 、 等七类。9. 植物侵染性病害按照再侵染的有无和作用,将其分为 和 。10.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 、 、 、 、 和 等。三、名词解释(本

29、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病害循环:垂直抗病性:全型锈菌:植物病害流行:植物保卫素:四、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 简述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10分) 2. 简述农业防治的原理和主要措施。(10分)3. 试述自然植物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中植物病害的发生特点。(15分)4. 描述下列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在病原鉴定时应选择哪些制片方法?依据是什么?附:小麦白粉病、小麦条锈病、莴苣霜霉病、辣椒炭疽病、水稻稻瘟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桃缩叶病、仙客来灰霉病、小麦赤霉病 第五套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A ;2 C ;3D ;4B ;5D ;6A ;7D;8C

30、;9C;10B。二、填空题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病原物的越冬(overwintering)或越夏(oversummering); 病原物接种体传播(transmission); 侵染过程(pathogenesis); 病害的初侵染(primary infection)和再侵染(reinfection)。活体寄生、死体寄生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病毒 全面细致地观察、检查发病植物的症状; 调查询问病史和相关情况; 采样检查(镜检或剖检)病原物形态或特征性结构; 进行必要的专项检测; 综合分析病因,提出诊断结论。菌物的生活史根肿菌门、卵菌

31、门、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半知菌类、担子菌门单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10植物检疫、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物技术的利用三、名词解释病害循环:植物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称作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也称作侵染循环(infection cycle)。垂直抗病性:当一个品种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他小种,称垂直抗性。全型锈菌:具有五种孢子即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的典型锈菌。植物病害流行:是指植物病原物大量繁殖和传播,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侵染并导致植物群体发病,造成损失的过程和现象。病害流

32、行表现为病原物数量的增加、植物群体中病害数量和病害严重程度增加以及发病范围的不断扩大。植物保卫素: 泛指对病原物有杀伤作用从而减轻对植物的侵染和致病能力的非酶类小分子化合物。四、问答题1简述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10分)(1)侵染性病害:植物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具侵染性和传染性,因此也称为侵染性或传染性病害。(1分)具有传染性; (1分)一般可以在寄主体上找到它的寄生物; (1分)病害发生后不能恢复常态; (1分)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一。 (1分)(2)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环境中不适合的化学或物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1分)没有病征; (1分)田间分布往往受地

33、形、地物的影响大,发病比较普遍,面积较大;(1分)没有传染性,田间没有发病中心; (1分)在适当的条件下,有的病状可以恢复。 (1分)2简述农业防治的原理和主要措施。(10分)农业防治是利用和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合理运用,调节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的方法。(2分)(1)使用无病种苗(2分)(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2分)(3)加强栽培管理(2分)(4)保持田园卫生(2分)3试述自然植物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中植物病害的发生特点。(15分) (1)自然生态系统: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要素为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

34、,三者间的关系称为病害的三角关系,没有人为因素的干预。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之间长期协同进化,在环境的作用下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病害一般不会大流行。(7.5分)(2)农田生态系统:除病原物、寄主和适宜发病的环境外,人为因素也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四者间构成了病害的四面体关系。人对病害的流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参与直接影响了其它三要素间的关系,几者间的平衡很容易被。(7.5分)4描述下列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在病原鉴定时应选择哪些制片方法?依据是什么?(15分)参考答案列于下表,每个1.5分(其中每项0.5分)。病害名称 典型症状 制片方法 依据小麦白粉病 前期形成白色粉状物,后期形成黑色闭囊壳

35、挑片法或撕片法 病征在病部表面小麦条锈病 前期形成黄色锈状物,沿叶脉呈虚线状排列,后期形成黑色冬孢子堆 切片法或挑片法 病征在寄主表皮内,但成熟后会破裂莴苣霜霉病 在叶背形成白色霜状霉层 挑片法 病征在病部表面辣椒炭疽病 病部坏死或腐烂,并形成黑色小点 切片法 病征在寄主表皮下形成水稻稻瘟病 形成梭形坏死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层 挑片法 病征在病部表面玉米大斑病 形成长梭形坏死斑,表面产生黑色霉层 挑片法 病征在病部表面马铃薯晚疫病 病部水浸状,坏死,表面产生灰白色霉层 挑片法 病征在病部表面桃缩叶病 病叶增厚皱缩,正面形成灰白色粉末 切片法 病征虽在病部表面,但切片可见与寄主的关系和子实层排列

36、情况仙客来灰霉病 病部腐烂或坏死,产生灰色霉状物 挑片法 病征在病部表面小麦赤霉病 穗颖壳上形成粉红色霉层,后期形成黑色子囊壳 挑片法或切片法 挑片法有利于观察无性阶段;切片法有利于观察子囊壳结构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集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接合菌的内生型无性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在孢子囊内,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大型的孢子囊内可形成数量众多的孢囊孢子;小型孢子囊内只有一至几个孢子。着生孢子囊的特殊分化的菌丝称为孢囊梗(sporangiophore)。孢子(spore):是真菌

37、的繁殖单位的一种统称。其功能如植物的种子,但与种子不同之处在于孢子不含先期形成的胚胎,分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大类。孢子囊(sporangium):低等真菌产生内生无性孢子的器官统称为孢子囊。胞间联丝: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是以质膜为界线,直径为2030nm的通道,内含一个轴向的膜质器件链管(desmotubl),两个膜之间的空间大约5nm,且含有微管。胞囊(cyst):异皮线虫属某些种的成熟雌虫死后,表皮变褐变硬即为胞囊,内藏大量虫卵。被动抗病性(passive resistance):是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闭囊壳(cleistothecium):包被是完全封

38、闭、无固定的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避病性(avoidance):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的机会减少而不发病或发病减少的现象。植物可能因时间错开或空间隔离而躲避或减少了与病原物的接触,前者称为“时间避病”,后者称为“空间避病”。并发症(complex symptoms):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称为并发症。病毒(Virus):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病害三角(disease triangle):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

39、害的关系,又称为“病害三要素”。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病害严重度(disease severity):表示植株或器官患病的轻重程度(例如病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亦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植株)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株)数各级代表值100调查总叶(株)数最高一级代表值病因:使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

40、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病原生物(pathogen):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病征(sign):是指在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藏卵器(oogonitun):是鞭毛菌的雌配子囊,通常含有一至多个卵球。层出现象(proliferation):是指新孢子囊从释放过游动孢子的空孢子囊里面长出来(内层出)或从成熟孢子囊基部的孢囊梗(或菌丝)侧面长出(外层出)。长生活史型(long life-cycle):在锈菌生活史中除有双核的冬孢子外,还有一种双核孢子(锈孢子或夏孢子)的生活史类型称为长生活史型。初次侵染(Primary infection):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越夏)场所来的病原物

41、的侵染称作初次侵染。初生菌丝体(primary myceliun):由担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称为初生菌丝体。菌丝初期无隔多核,以后很快形成隔膜,每个细胞内有一个单倍体的细胞核。次生菌丝体(secondary mycelium):是一种双核菌丝体。由两根初生菌丝间发生细胞融合形成单倍双核细胞,质配产生的双核细胞内的细胞核不立即核配,而是不断发生双核并裂,形成双核菌丝体。单分体病毒:指整个遗传信息存在于一条核酸链上,包被在一种粒体中的病毒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无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

42、,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单游现象(rnonoplanetism):游动孢子自孢子囊中释放出来后只游动一次即形成休止孢子,休止泡子萌发产生芽管的现象。单主寄生(autoecism):指有的真菌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它的整个生活史的现象担孢子(basidiospore):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作担子的结构上。每个担子上通常着生4个担孢子,是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细胞、单核、单倍体的孢子。锈菌的担孢子一般称作小孢子。担子(basidium):担子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并产生担孢子的场所。担子果(basidiocarp):是高等担子

43、菌的一种产生子实层的高度组织化的结构。垫刃型食道(Tylenchoid oesophagi):线虫的食道可分为四部分,即靠近口孔是细狭的前体部,往后是膨大的中食道球,之后是峡部,其后是膨大的食道腺。若背食道腺开口位于口针基球附近,而腹食道腺则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的食道类型为垫刃型食道冬孢子(teliospore):是一种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厚壁双核孢子,一般是在生长后期形成的休眠孢子。黑粉菌的冬孢子曾习惯称作厚垣孢子。许多冬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冬孢子堆(telium)。毒素(toxin):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内干扰植物正常生理功能,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合物。短生

44、活史型(short life-cycle):在锈菌生活史中只有冬孢子为惟一双核孢子的生活史类型为短生活史型。多分体病毒:是指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几种不同的粒体里。由于遗传信息分开了,单独一个粒体不能侵染,必须是一组几种粒体同时侵染寄主才能全部表达遗传特性。这种分段的基因组被称为多组分基因组,含多基因组的病毒称为多分体病毒;遗传信息为双组分基因组包被在两种粒体里的病毒称双分体病毒,核酸包被在三种粒体中的病毒称三分体病毒。多型现象(polymorphism):有些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2种或2种以上有性孢子的现象。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在一

45、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多循环病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数量增幅大,有明显的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发病率(incidence):是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发病期(symptom appearance):植物外表出现病害症状的时期称为发病期。非寄主抗性(non-host-resistance):一种病原物只能侵害特定的寄主种类,而不能侵染其他种类的植物,不能与寄主以外的植物建立寄生关系,这些植物的抗性称为非寄主抗性。非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non-specifictoxin):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非寄主专化性毒素这类毒素无严格的寄主专化性和选择性,不仅对寄主植物而且对一些非寄主植物都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使之发生全部或部分症状。非侵染性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非小种专化抗病性(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