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8375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衬托,衬托:又叫映衬、烘托。通过描述环境、气氛等,烘托出主体事物,或突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正衬:选择相关事物,从正面来陪衬所要表达的主要事物,即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衬丑。,1.正衬,衬托,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正衬,此诗通过居处的幽静荒僻来正面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

2、。,衬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正衬,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正面衬托(烘托)作者的羁旅之愁。,衬托,2.反衬,反衬:以相反的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苦衬乐,以乐衬苦,以丑衬美,以美衬丑等等。,衬托,2.反衬,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之美。以此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衬托,2.反衬,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

3、,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清静寂寥。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达了内心孤独寂寞之情。,衬托,2.反衬,幽居初夏 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清幽,箨龙静静剥落,木笔静静开花都表现了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写白鹭缓缓下翔,虽动态,却给人安详之感。以声衬

4、“幽”,“鸣蛙”写蛙声喧闹,似与清幽景色对立,其实蛙鸣景更幽。,衬托,2.反衬,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呢?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作者写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是反衬梦醒后的悲哀的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便越凄凉。,衬托,2.反衬,早梅 齐已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

5、台。用了什么手法写梅,请具体说明。,用了衬托的手法,用“万木冻欲折”衬托(反衬)梅花的“孤根暖独回”“昨夜一枝开,用“禽窥素艳来”侧面烘托梅花的高洁突出表现梅花孤高傲雪的品格。,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虚实,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例: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常被用于反衬现实。,1.诗歌的“虚”。,虚实,例: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诗歌的“虚”。,已逝之景或境。,虚实,1.诗歌的“虚”。,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高适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

6、明朝又一年”。,设想之境。,虚实,2.诗歌的“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险峻的形势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雨霖铃中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虚实,3.虚景和实景的关系:,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例: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的无限感慨。,虚实,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例: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

7、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3.虚景和实景的关系:,虚实,分析诗中的表达技巧:,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写实景,描写了胡地冰雪消融,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清澄的夜里,不知哪座戍楼里传出熟悉的梅花落曲调。三四句虚写,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虚实,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

8、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象征,小 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的艺术手法,(1分)请说

9、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3分)象征。以“小松”喻人,写出“小松”的远大志向,同时也揭露出世人以外相身世看人的浅陋目光。,洞中蝙蝠 自居易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罗网。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1远离祸害,保全自身2藏 避3否定、贬斥,1、试解释“远害全身诚得计”一句中“远害全身”的意思。2、表明洞中蝙蝠“远害全身”最生动的两个词语是、。3、最末一句表明作者对洞中蝙蝠怎样的态度?,咏笼莺(清)纳兰性德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1.运用反衬的手法(衬托、对比),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

10、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2.“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表达出一种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鹧 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1 啼 2潇潇暮雨、落红片片,草湖、野庙,便形成了一种凄迷幽远的意境,渲染出一种令人感伤的氛围。4以物喻人,抒写了游子佳人的断肠思。,1这首

11、诗里头有一个统领全篇的关键词,它就是。2,诗歌的第二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环境,试分析。3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比兴,“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比兴: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

12、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用典,1.引用前人语句。,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例: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有怀)引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用典,1.引用前人语句。,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用典,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用典,3.引

13、用历史故事。,放言 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明引:,用典,3.引用历史故事。,前出塞 杜甫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汉宣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暗引:,用典,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谈谈李白塞下曲表达技巧上的妙处。,首联和颈联正面写环境的艰苦和战士们作战的艰辛。颔联和尾联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引发了

14、对家人的思念;尾联“斩楼兰”言简意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国家英勇杀敌的决心。,【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修辞,1、比喻,最常见的手法,以物喻情。,A、写景状物时用之渲染意境。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修辞,1、比喻,最常见的手法,以物喻情。,B、议理抒情时用之强化主题。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源头”喻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扩大视野。,

15、修辞,2、双关,含蓄地借物喻意。,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修辞,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用相关事物代所要表达的人或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代富豪之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代李广,实指唐朝名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骚”代文学成就。,修辞,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固定代称: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等。书信鸿雁、尺素、尺牍等。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楫等。太阳东曦、金乌等。月亮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

16、、银阙、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桂树等。,修辞,4、对比,表现作者的爱憎。,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将帅荒淫,与战士牺牲对比,表达出作者对某些边将不满、愤恨,对征战士兵的深切同情。,修辞,4、对比,表现作者的爱憎。,例: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对比,暴露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修辞,5、互文,使含义更丰富。,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修辞,6、拟人,如月亮、长江,可以充当历史盛衰变迁的见证人。,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17、,夜深还过女墙来。“淮河水”“旧时月”都是石头城六朝盛衰的见证人。,修辞,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前三句渲染勾践灭吴归国的繁华,后一句直转写越亡后的荒凉。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对比,从而突出今日的凄凉。,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修辞,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整首诗托物言志,借画眉鸟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的不满和对开放思想、自由人生的向往。,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渡湘

18、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拟人手法,“花鸟作边愁”把花鸟拟人化。花鸟尚且“作边愁”,更何况是人呢?更突出了人因被贬而生的愁苦。,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秋意。”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本诗写于此时。,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梅花比作白玉和冰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高洁的品格。,用了什么手法写梅,请具体说明。,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9、,以“丝”(思)、“枝”(知)谐音双关,表达男女之相知相恋相思。“春风”句用拟人,更进一步地表现出因思念不得而产生的怨怒之情。,从修辞角度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注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趱:zn 赶快。苫:用草覆盖。,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床边”句对“窗前”句等;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夸张,将

20、“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表现手法,衬托 虚实 比兴 象征 用典 修辞 抒情,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通过议论的语言表达情感。,1.直接抒情,抒情,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直接抒情,抒情,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就是借助写景写人写事来抒发感情,如写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感怀等。,抒情,前两句,借西风传信,表达出远离家乡后对故土的思念。后三句又借助“雁啼”“红叶”“黄花”“芭蕉”“秋雨”等意象构成感伤的意境,渲染出自己浓浓的乡思情!,2.间接抒情,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

21、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第三、四句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在秋“雨”中、“月”色下的描写,创设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的思亲之情。,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此诗情景交融。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茅斋、“点污琴书”、“接虫打人”的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燕子对书斋的喜爱。更体现出诗人与燕子共住茅斋和谐共处的生活情状。,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22、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来打人。,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面对狂风暴雨的坦然心境。,西 楼 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情景交融,写了江山、春风、花鸟、燕子、鸳鸯,构成一幅幅自然风景画,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表现了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