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做课例研究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8411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怎样做课例研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老师怎样做课例研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老师怎样做课例研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老师怎样做课例研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老师怎样做课例研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师怎样做课例研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怎样做课例研究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师:,您好!您辛苦了!,“个人教学问题”专项课题,背景,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探寻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理念,称为“群众性教育科研”。,有人认为: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学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方法手段,坚持不懈,完全可以在教育科学研究上有所建树。有人则认为: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他们没有很多机会获得科研前沿的大量信息,也不太具备从事理论探索的主客观条件,因而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科研只能是低层次的重复,所谓群众性教育科研只是在搞群众运动、运动群众。,背景,20多年来,群众性教育研究到底有哪些成效?,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各地成立教科所,开

2、始建立了一系列支持性制度,如课题申报、立项,成果评奖,学校设立科研室,教育发展研究2005第4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科研逐渐普及到基础教育领域,各地中小学及幼儿园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涌现了一批诸如“情景教学”、“成功教育”、“愉快教育”、“分层次教学”、“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等富有推广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体现出科研为教育教学的功能,起到了推进和指导基础教育的作用。,背景,但是我们身处其中,更深切的体会是:,一位教科室主任的烦恼:最讨厌面对电脑写方案,五月份我想消失,课题=苦题?,背景,但是我们身处其中,更深切的体会是:,我们只是挂挂名而已,

3、背景空洞,缺乏自己的东西;泛泛而“研”,聚焦不够;引用(理论)较多,“技术含量”不足挂挂名头多,核心参与少,背景,但是我们身处其中,更深切的体会是:,专家评述,与每位老师每天要做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自己能深入其中的,并以此带动自身的学习与思考,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 老师能真正从中受益,提升自己的,“个人教学问题”专项课题是为一线教师设立的一个个人研究项目。旨在引领教师采用一定的科研方法,富有实效地解决教学过程出现的自我的真实的教学问题,提高教师个体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期 望,期望,以研究的姿态开展工作。研究自己,做自己的研究 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做自己的研究“个人教学问题”专项课题的

4、形成及研究,嘉兴教育学院 王羽左2008.9.20,内 容,背景,1,我们是走在去阿比林的路上吗?,4个人开车从位于得克萨斯中心的科尔曼向北行驶,目的地是53英里外的阿比林。天气很热,一路上满是灰尘,旅程单调乏味。1小时前,他们之中一个人想出了这个“聪明”的主意,因此打断了一场有趣的家庭多米诺游戏,转而来回花4个小时去一个实在不太好的餐厅吃饭。当他们回到家时,一位家庭成员承认,她感觉并不那么愉快。所有人都一个接一个地承认,自己宁愿呆在家里。他们重复着:“我去只是因为我以为你们其他人都想去。”没人想去阿比林。但事情就这么发生了。,杰瑞哈维 管理中的阿比林悖论与其他思考,我们是走在去阿比林的路上吗

5、?,1974年,杰瑞哈维:管理中的阿比林悖论与其他思考,近期,哈佛商业评论重提这个故事:在任何群体性的会议上,要尝试喊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在通往阿比林的道路上吗?”,为了防止“走在去阿比林的路上”:在会议中至少任命一人担任“魔鬼代言人”他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提出反对意见,以便与会人员更全面地思考。,我们是走在去阿比林的路上吗?,魔鬼代言人善意的批评 听众审视者,内 容,背景,1,“个人教学问题”专项课题 大概是什么样子的?,价值与特征,多年下来,发现激励是教育学生的好途径。但总会有一些学生我好话丑话都说尽了,所有可用的激励手段都用了,可他们软硬不吃,英语的学习也不是很好。,案例:一名英语老师的

6、问题,先做个调查,案例:这位英语老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调查的结果,案例:这位英语老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先用调查结果中的一条积分奖励(奖红旗)来试试,J是学习上的困难生。两周了,他始终没拿到红旗一天J拿着默写本在我的办公室门口转了好一阵子,案例:这位英语老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得出结论,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励他们是有效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差,?,案例:这位英语老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想一想:也许我们所采取的办法都是比较外在的方式,而考虑激发学生内在主动性的因素太少。,再试试:进教室与他们交流,去参加他们的活动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不仅仅是老师。,再得出结论:唤起学生内心自主的激励比我们给予他的外在的激励更重

7、要。,案例:这位英语老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研究报告】,英语课堂中的小学生激励研究,一问题的提出,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过程(一)寻找有效的外在激励方法(二)探究内在的激励方法,四研究成效,五下一步研究设想,案例:这位英语老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怎样梳理,案例:这样的研究过程产生的直接效果是什么,改进工作,获得教育质量的提高;提高自我,获得专业素养的发展。,与“发现规律,获得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相比,我们认为:改进工作、提高自我是教育科研更为现实和重要的追求,价 值,【研究报告】,特 征,(一)内容选择的针对性:学科的问题的,(二)研究过程的自主性:独立的延续的,(三)方法选择

8、的灵活性:个体的多样的,(四)成果显现的现实性:显性的可比的,审视:这样的课题研究有没有价值?老师们能不能做?,价值与特征,操 作 要 点,“个人教学问题”专项课题 是怎么做出来的?,发现问题(我的问题与困惑),尝试运用办法(观察变化、提炼有效措施与策略),寻找办法(拟采取的措施与策略),“个人教学问题”研究的流程,从特征上看 符合教育科研最基本的特征:事先想,想好了做,从目标上看 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寻找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规律,操 作 要 点,从方法上看,行动研究:预设模型,在实践中修正模型,佐藤学:一切的教育实践都不过是这样一个过程:洞察现状,确立问题并设计解决之道。,操

9、作 要 点,发现问题(我的问题与困惑),尝试运用办法(观察变化、提炼有效措施与策略),寻找办法(拟采取的措施与策略),“个人教学问题”研究的流程,我们来做个练习:在“分析别人的行为”中学习,操 作 要 点,这样的流程实施起来行不行?,问题:问题是什么(洞察现状),办法:想了哪些办法(预设模型),尝试:是如何观察研究对象变化并提 炼有效策略的(在实践中修正 模型),效果: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提炼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操作要点:在“分析他人的行为”中学习,问题:过于强调绘画的形式与技法,办法:预设了怎样的模型:表达故事情节 表达生活情景 表达特殊心情,尝试:是如何在实践中修正模型的 尝试运用观察(

10、失败)反思再预设,效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提炼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表达故事情节指向真情实感 表达生活情景提供倾诉机会 表达特殊心情释放心理负担(二)在表达产生需要时介入技法指导,操作要点:在“分析他人的行为”中学习,讨论:这样做的过程中哪几个环节很重要?,操作要点:在“分析他人的行为”中学习,提出真实问题寻找逻辑起点进行多次尝试提炼有效方法,方 案 构 成,(一)聚焦实践问题“我的问题与困惑”,(二)“诊断”问题原因“我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三)借鉴他人经验“对本问题解决的方法综述”,(四)拟订行为改进“我拟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策略)”,(五)预设研究成效“问题解决

11、的预期效果”,我们再来做个练习:在共同设计中学习,方 案 构 成,在方案的写作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聚焦实践问题“我的问题与困惑”,方案构成:在共同设计中学习,上两个班的数学,作业不太好管理:作业批改量比较大,在教师一日工作中占有太大份额,影响教师钻研教材;需要分层作业但分层困难。学生错题订正不主动,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抓订正,效果也不见得好。,(二)“诊断”问题原因“我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被动?,管理不当?,方案构成:在共同设计中学习,(三)借鉴他人经验“对本问题解决的方法综述”,“零作业批改”?,魏书生,朱永春,方案构成:在共同设计中学习,问题:学生作业现状令人不满,教师

12、累 学生被动,学习效果不太好,办法:管理,效果:教师比较轻松,学生主动,学 习效果较好,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研究,方案构成:在共同设计中学习,问问自己 就题目中的关键词(路径,即自变量)提几个问题,管理什么怎么管理谁来管理,(四)拟订行为改进“我拟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策略)”,方案构成:在共同设计中学习,试着回答,无非是教师与学生;教师还是学生?,原来的状态是怎样的?,学生作业有哪些关键环节?,获知作业(布置),做作业(批改),获知反馈(订正),分块管理(系统梳理策略),学生提醒教师把关,分组管理(团队互助策略),学生轮批教师抽查,分项管理(反思自励策略),学生自批学生抽查,方案构成:在

13、共同设计中学习,拟订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的内容与策略(一)以系统梳理策略实施分块管理,让学生提前获知作业;(二)以团队互助策略实施分组管理,让学生自主检验作业;(三)以反思自励策略实施分项管理,让学生主动总结作业。,(四)拟订行为改进“我拟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策略)”,方案构成:在共同设计中学习,技术含量在哪里?技术含量就在遇到的困难与这些困难解决的过程中,讨论:如何拟定具体的、富有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假设(问自己几个问题),预设模型(试着回答),方 案 构 成,(五)预设研究成效“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提: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加强,在数学学习

14、尤其是作业中能充分发挥自主作用。学生数学思维素养明显提高。,从“研究内容”的角度来提:形成相对系统的、富有操作性的数学作业管理方法。,方 案 构 成,(一)聚焦实践问题“我的问题与困惑”,(二)“诊断”问题原因“我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三)借鉴他人经验“对本问题解决的方法综述”,(四)拟订行为改进“我拟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策略)”,(五)预设研究成效“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审视:这样的方案老师们做起来有问题吗?,实施要求,选题小巧有针对方案完整明逻辑专题关注能延续实践验证可操作注重创新富个性,5月申报,6月评审,7月公示,9月启动第二年2月中期交流,7月结题培训,9月结题,三点建议研究对象选得少一点研究阶段划分得明确一点注重描述性研究,做自己的研究“个人教学问题”专项研究,我能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