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国学经典上课用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道德经国学经典上课用培训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子其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俗称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曾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吏。孔子问礼,评价老子“其犹龙邪”老子著书始由,老子其书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何谓“道”,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
2、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道德经的价值,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哲学、逻辑、宗教、天体科学、生命科学、文学语言、医学、生理、心理、化学、生物、医药、物理、气象、环境,天文、地理、社会、伦理、宗教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乃至影响到世界。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3、,道德经文本解读,论常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
4、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宇宙生成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无偶的。二:指阴气、阳气。“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负阴而抱阳:背阴而向阳。冲气以为和:冲,冲突、交融。此句意为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论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者:循环往复。一说意为相反,对立面。弱者:柔
5、弱、渺小。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一章中“有名万物之母的”的有“相同。无:与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相对论的经典论述,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
6、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小结,朴素的辩证法,是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份。老子深刻、系统地揭示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并能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而这种变化,他把它认为是自然的根本性质,“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老子的辩证法是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概括,其目的在于找
7、到一种合理的社会生活的政治制度的模式。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对立面,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譬如说,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产生对丑恶现象的唾弃;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一场灾祸或不幸正悄悄临近。,论柔弱胜刚强,将欲歙(x)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
8、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小结,在对立面如何转化这个问题上,老子提出了另外一个命题: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柔弱是生命的一个特征。凡具有生命,表现为柔
9、弱,凡丧失生命,表现为坚硬。水最柔弱,却具有克制坚强的巨大力量。事实上,自然界也好,人类社会也好,以柔弱战刚强,实现转化的事例不少,但并不是所有的柔弱都能胜过刚强,这里需要条件。,论无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结,“无为”是老子的一种作为,并不是无意识的状态。老子主张的是“自然”无为。无为就是顺应自然,按照自然的法则去办。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老子认为事物都应该顺其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以外界的意志去约束它。事物的本身具有潜在性、和谐性、可能性,不必人为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