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化学-第四章-表面活性剂要点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84403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体化学-第四章-表面活性剂要点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胶体化学-第四章-表面活性剂要点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胶体化学-第四章-表面活性剂要点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胶体化学-第四章-表面活性剂要点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胶体化学-第四章-表面活性剂要点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胶体化学-第四章-表面活性剂要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体化学-第四章-表面活性剂要点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4/3,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溶液,4.1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及其分类4.2 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4.3 表面活性剂在液体表面的吸附4.4 增溶作用4.5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发展,2023/4/3,表面活性剂发展历史,肥皂的起源: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份油和5份碱性植物灰混合制成清洁剂。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制肥皂的作坊。说明罗马人早在公元2世纪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肥皂生产。,2023/4/3,表面活性剂从洗涤剂工农业各领域从洗涤剂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种新的功能性精细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发展历史,2023/4/3,表面活

2、性剂作为精细化工的主要分支,是一类重要化工产品,用量虽小却必不可少,素有“工业味精”之称。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更为迅猛。我国已进入世界表面活性剂强国之林,居世界第二位。其应用领域从日用化学工业发展到石油、纺织、造纸、农业、食品、皮革、医药、建筑、环境以及新材料等方面。,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2023/4/3,4.1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及其分类,一、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分类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不对称性,即由一亲水基和另一憎水基(或称亲油基)组成。例如棕榈酸钠(C15H31COONa)的结构可分为如图所示的亲水基和憎水基部分:,202

3、3/4/3,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但其性质之差异主要取决于亲水和亲油基团的性质特别是亲水基团的性质。因此通常采用按化学结构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中又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显然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不能混用,否则可能会发生沉淀而失去活性作用。,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分类,2023/4/3,常用表面活性剂类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R-OSO3Na硫酸酯盐,R-SO3Na磺酸盐,R-OPO3Na2磷酸酯盐,如肥皂一般是含碳1418个的羧酸盐,这类表面活性剂一般不适用于硬水、酸性溶液和海水。十二烷基硫酸钠是硫酸酯盐的典型代表。它具有良好的乳化和

4、起泡性能。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2023/4/3,常用表面活性剂类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H3|R-N-HCl仲胺盐|H,CH3|R-N-HCl叔胺盐|CH3,CH3|R-N+-CH3Cl-季胺盐|CH3,2023/4/3,常用表面活性剂类型,两性表面活性剂,CH3|R-N+-CH2COO-甜菜碱型|CH3,2023/4/3,常用表面活性剂类型,R-(C6H4)-O(C2H4O)nH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R2N-(C2H4O)nH聚氧乙烯烷基胺,R-CONH(C2H4O)nH聚氧乙烯烷基酰胺,R-COOCH2(CHOH)3H多元醇型,

5、2023/4/3,一些特殊类型的表面活性剂,1)氟表面活性剂 是指表面活性剂碳氢链中的氢原子被氟原子所取代。其特点是:a 当憎水基的碳数相同,亲水基的分子相同时,其憎水憎油性均比碳氢链强;b 表面活性很高,不但会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也能降低其他有机溶剂的表面张力;c 化学性质极其稳定,耐强酸、强碱、高温,与强氧化剂不起作用。可作镀铬槽中的铬酸雾防逸剂,作油类火灾的灭火剂,作防水、防油的纺织品、纸张及皮革的表面涂敷剂。如,2023/4/3,一些特殊类型的表面活性剂,2)硅表面活性剂 其特点是憎水性突出、表面活性高,可作拒水处理剂和消泡剂。如硅油、硅树脂(玻璃胶的主要成分)。3)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6、 属天然高分子物质,可用于食品工业、水处理、制药等。可分为离子型(如海藻酸钠、壳聚糖(阳离子型)、甲基纤维素(非离子型)、水溶性蛋白质(如蛋清)。4)生物表面活性剂 是由生物体系新陈代谢产生的两亲化合物,其亲水基主要有磷酸根、多羟基基团,憎水基由脂肪烃链构成。其应用前景广阔。,2023/4/3,4.2 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自相结合,形成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这种多分子聚集体称为胶束。,随着亲水基不同和浓度不同,形成的胶束可呈现棒状、层状或球状等多种形状。,2023/4/3,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

7、oncentration),2023/4/3,胶束(micelle),2023/4/3,胶束(micelle),2023/4/3,胶束(micelle),2023/4/3,胶束(micelle),研究表明,胶束的形态除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有关外,更多的是取决于表面活性剂的几何形状、亲水基与憎水基截面积的相对大小。其一般规律是(1)具有单链憎水基和较大极性基的分子或离子容易形成球状胶束;(2)具有单链憎水基和较小极性基的分子或离子容易形成棒状胶束。对于离子型活性剂,加入反离子将促使棒状胶束形成;(3)具有较小极性基的分子或离子容易形成层状胶束。(4)一般规律是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胶团由球状变为

8、棒状最后为层状等结构,2023/4/3,胶束(micelle),也可用临界排列参数P的大小俩来表示或预期胶束的形状:,P=亲水基截面积/憎水基截面积当P0.33 易形成球状或椭球状胶束;当0.33 P 0.5 易形成棒状胶束;当P=0.5-1.0 易形成层状胶束;当P1.0 易形成反胶束。,2023/4/3,胶团的大小,胶团大小的量度是胶团聚集数n,即缔合成一个胶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或离子单体的平均数,一般常用光散射法测定胶团聚集数(测定分子量,除以单体分子量即为聚集数)。,2023/4/3,胶团的大小,胶团聚集数的大小与亲水基和憎水性的相对大小有关,与电解质的存在与否、强度的高低有关,一般规律

9、为:(1)憎水基链长增加,胶团聚集数增加,这可从半径增大,表面层面积增大(对球形或椭球形)(2)加入无机盐使离子型活性剂胶团聚集数上升,这是因为反离子使极性离子的斥力减少,极性离子间靠得更近,聚集数上升,但无机盐对非离子活性剂的聚集数影响不大;(3)温度升高使非离子活性剂的聚集数明显升高,而对离子型活性剂的聚集数影响不大。,2023/4/3,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1、测定方法(1)表面张力法 作-lnc曲线,从曲线的转折点可得CMC,此方法简单、方便,可同时求得CMC和吸附量 同时,对高活性和低活性表面活性剂有同样的灵敏度、与活性剂类型和无机盐的存在与否无关 缺点是若表面张力-浓度曲

10、线出现最低点,则转折点被掩盖,灵敏度下降。,2023/4/3,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2)电导法 是一经典方法,要点是测定活性剂水溶液的电导率,作电导率-浓度曲线,由转折点两侧外延直线的交点可得CMC,其优点是方法简单、方便,缺点是只对离子型活性剂有效、而且准确度与CMC大小有关,有无机盐存在时,灵敏度降低。(3)染料法 是一种利用某些染料在水中和在胶团中的颜色不同来测定CMC的方法,一般采用稀释法,即在CMC之上加入少量染料,大多数染料溶于胶团中,然后用溶剂逐步稀释溶液并测定其吸光度变化。当溶液颜色发生突变时,其对应的浓度即为CMC,此方法简便易得,且可用于胶团形成动力学的研究。,

11、2023/4/3,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4)浊度法 与染料法相似,但不是测定其颜色变化,而是测定某非极性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胶团生成前后溶解度的突变点来测定CMC。如将某碳氢化合物加入活性剂溶液中,当活性剂浓度在CMC之下时,溶液呈现浑浊,不断加入活性剂并振荡,当活性剂浓度到CMC之上,碳氢化合物溶于胶团内核,溶液变为清亮,发生突变时的浓度即为CMC,测定时可用目测法,也可用光度法(浊度法)测定。染料法与浊度法都有简单、方便的优点,但所用探针化合物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CMC测定的精度。,2023/4/3,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5)光散射法 胶团粒子的大小满足

12、光散射的条件,因此,具有较强的丁铎尔效应(Tyndall effect).因此,可通过测定散射光强度随浓度的变化以确定临界胶团浓度,此方法干扰少,具有普适性,是测定CMC的好方法。,最后值得指出的是,CMC不象Tb,Tf等物理量一样在某一状态下存一确定值,而是一个浓度区域,它随测定方法不同而稍有变化。,2023/4/3,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2、影响因素(1)结构影响 离子型和非离子型:A、离子型的CMC比非离子型大,这是因为离子型形成胶团必须克服离子间排斥力,故胶团不易生成;B、同系物中,亲水基相同,碳原子数多者,CMC小,这是因为碳原子数增加,憎水效应增加,容易生成胶团,故CMC

13、下降;对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均遵循此规律,但两者降低幅度不同,用公式表示:lgCMC=A-Bnn碳氢链的碳原子数A,B为经验常数,离子型B=0.3,非离子型B=0.5。碳氢链的碳原子数增加,非离子型活性剂的CMC下降更快,而离子型下降较慢。,2023/4/3,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憎水基链长相同,组成不同时:A、碳氟链活性剂的CMC明显低于碳氢链活性剂的CMC,这是因为碳氟链的憎水效应比碳氢链强的缘故;B、碳氢链有分支结构的活性剂比直链的活性剂的CMC大,可理解为形成胶团的空间位阻大,胶团不稳定不易形成,而空间位阻效应引起的负面影响比憎水效应引起的正面影响大;C、憎水基上带有极

14、性基团或不饱和基团的CMC大,这是因为极性基团和不饱和基团的极化度大,亲水性增加,憎水性减小。,2023/4/3,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2)添加剂的影响 一般的表面活性剂均是工业品,总是多少含有一些杂质,杂质的存在或在无机盐存在时,对活性剂的CMC会产生影响:无机盐 无机盐对离子型活性剂有显著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活性剂离子的反离子,反离子价数越多,水合半径越大,则影响越大,反离子的存在使CMC降低,这是因为反离子的加入使极性离子间的斥力降低,而有利于胶团形成。对非离子型活性剂,无机盐影响不大。,2023/4/3,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极性有机物 少量极性有机物如脂肪醇

15、、胺、酸等,可使表面活性剂的CMC发生很大的变化。极性有机物对表面活性剂临界胶团浓度的影响可分为三类:A、属长链的极性有机物,由于他们的水溶性很差,在表面活性剂中只能存在于胶团中而使CMC降低。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中含有十二醇时,CMC降低。B、低分子量的极性有机物如尿素、甲酰胺、乙二胺等,这类化合物有很强的水溶性,与水有很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能通过改变溶剂的性质使胶团不易形成,CMC增大,同时,这类添加剂还增加活性剂的溶解度,以使CMC增大。C、强极性添加物如果糖、木糖等的存在使CMC下降。,2023/4/3,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温度影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MC受温度影响不大。Kra

16、fft点温度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下限温度,Krafft点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溶解度急剧增大时的温度,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2023/4/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CMC降低。对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澄清溶液变浑浊,有大的集体沉淀物析出。这一温度称为浊点。浊点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溶剂水的结合能力有关,亲水性越强浊点越高。,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2023/4/3,4.3 表面活性剂在液体表面的吸附,一、表面活性 溶液至少由两种分子组成。由于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纯液体不同,因此,溶液的表面张力除与温度、压力、溶剂的性质有关外,还与

17、溶质的性质和浓度有关。水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规律大致有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图中 0为纯水在测定温度下的表面张力,2023/4/3,溶液的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类型1:溶液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增加而线性增大。多数无机盐。(如 NaCl,NH4Cl)、酸、碱及蔗糖、甘露醇等多羟基有机物的水溶液属于这一类型。这类物质常称为“非表面活性物质”。其特点是类型2:溶液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这种类型的例子包括大多数低分子量的极性有机物。如醇、醛、酸、酯、胺及其衍生物。由于水溶性有机化含物一般含有一个极性基(如 OH 基或 COOH 基)和一个非极性碳氢基团。这类分子倾向于聚集在表面层,它们的取向是

18、把极性部分指向体相溶液中的极性水分子,非极性部分朝向气相。这种类型的数学特征是,2023/4/3,溶液的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类型3:这种类型的特点是;当浓度增加时,迅速下降并很快达最低点,此后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变化很小。达到最低点时的浓度一般在1%以下。在水中加入高直碳链的有机酸以及烷基磺酸盐(RCOO-Na+和R-SO3-Na+)等属这种类型。,2023/4/3,溶液的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溶质使溶剂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称为表面活性,具有表面活性的溶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如类型2和类型3)。由于类型3表面活性物质具有在低浓度范围内显著降低表面张力的特点,这类物质也称为表面活性剂。例如在25时,在

19、0.008moldm-3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水的表面张力从 0.072Nm-1 降到0.039Nm-1。,2023/4/3,二、溶液表面过剩,物质在界面上富集的现象叫做吸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表面张力就是其在界面(气液、液液、固气、固液等)吸附的结果。溶液表面的吸附导致表面浓度与内部浓度不同,这种不同称为表面过剩。,2023/4/3,三、吉布斯吸附等温式-Gibbs吸附公式,它的物理意义是:在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与具有相同数量溶剂的本体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差值。即:,式中G2为溶剂超量为零时溶质2在表面的超额。,a2是溶质2的活度,dg/da2是在等温下,表面张力g

20、 随溶质活度的变化率。,2023/4/3,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从上式可看出,吸附量 2 的符号取决于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率 d/dc,若 d/dc0,溶质发生正吸附;这时溶质在表面上的浓度比溶液内部的大;反之,当 d/dc0,溶质发生负吸附,这时溶质在表面上的浓度比溶液内部的小,即溶剂在表面上的含量更多。,对于稀溶液,a2近似等于c2,c2为溶质的浓度。,4.4 增溶作用,4.4.1 增溶作用的定义和特点4.4.2 增溶作用的方式4.4.3 增溶作用的影响因素4.4.4 增溶作用的应用,4.4.1 增溶作用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使得在溶剂中难溶乃至不溶的物质溶解度显著增加

21、的作用。例如:常温下,乙苯基本不溶于水,但在100mL0.3mol/L的十六酸钾溶液中可溶解3g。,非极性有机物如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加入油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后,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这称为增溶作用。,增溶作用与普通的溶解概念是不同的,增溶的苯不是均匀分散在水中,而是分散在油酸根分子形成的胶束中。,经X射线衍射证实,增溶后各种胶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整个溶液的依数性变化不大。,4.4.1 增溶作用的定义和特点,增溶作用的特点,(1)增溶作用可以使被溶物的化学势大大降低,是自发过程,使整个系统更加稳定。,(2)增溶作用是一个可逆的平衡过程,(3)增溶后不存在两相,溶液是透明的,4.4.1 增

22、溶作用的定义和特点,4.4.2 增溶作用的方式,四种增溶方式:,(1)非极性分子在胶团内核的增溶 饱和脂肪烃、环烷烃及苯等不易极化的非极性有机化合物,一般被加溶于胶团的内核中,就像溶于非极性碳氢化合物液体中一样(图a)。增溶后的紫外光谱或核磁共振谱表明被加溶物处于非极性环境中,X射线表明在加溶后胶团变大。,4.4.2 增溶作用的方式,(2)增溶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栅栏”处 长链醇、胺等极性有机分子,一般以非极性碳氢链插入胶团内部,而极性头处于表面活性剂极性基之间,并通过氢键或偶极子相互作用(图b)。加溶后的X射线表明胶团未变大。若极性有机物分子的极性很弱,加溶时插入胶团的程度会增加,甚至极性

23、基也会被带入胶团内核。,4.4.2 增溶作用的方式,(3)吸附于胶团表面 一些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非极性烃的小分子极性有机化合物,如苯二甲酸二甲酯以及一些染料,吸附于胶团的外壳或部分进入表面活性剂极性基层而被加溶(图c)。这些加溶物的光谱表明,它们处于极性环境中。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此类物质加溶于胶团的聚氧乙烯外壳中。,4.4.2 增溶作用的方式,(4)增溶于胶团的极性基层 对短链芳香烃类的苯、乙苯等较易极化的碳氢化合物,开始加溶时被吸附于胶团-水界面处,加溶量增多后,插入定向排列的表面活性剂极性基之间,进而更深地进入胶团内核。在聚氧乙烯基为亲水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溶液中,苯加溶于胶团

24、的聚氧乙烯外壳中(图d)。,4.4.2 增溶作用的方式,4.4.2 增溶作用的方式,上述四种加溶方式,其增量的规律:dbac。增溶作用的本质:由于胶团的特殊结构,从它的内核到水相提供了从非极性到极性环境的全过渡。因此,各类极性或非极性的难溶有机物都可以找到适合的溶解环境,而存在于胶团中。由于胶团粒子一般小于0.1m,加溶后的胶团溶液仍是透明液体。,2023/4/3,4.4.3 增溶作用的影响因素,由于增溶作用发生在胶束中,所以一切影响胶束化作用的因素(cmc大小,胶束大小,胶束带电性质)及被增溶物的性质都会对增溶量和增溶位置产生影响。例如:温度对增溶的影响,影响胶束的形成影响增溶质的溶解影响表

25、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对于离子表面活性剂,温度上升主要是增加增溶质在胶束中的溶解度以及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4.4.4 增溶作用的应用,乳液聚合:工业上合成丁苯橡胶时,利用增溶作用将原料溶于肥皂溶液中再进行聚合反应(即乳化聚合);石油开采:驱油 胶束溶液:将表面活性剂、助剂、油混合在一起,这种溶液能溶解原油。胶片生产:消除胶片上的微小油脂杂质;洗涤,2023/4/3,51,干洗剂的增溶作用:为了提高干洗的洗涤品质,利用增溶技术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干洗剂中,优点有:,增強溶剂侵透织物的能力。促进固体污垢从织物上脱落。水被增溶进来,从而促进水溶性污垢的去除。避免织物泛黃。,4.4.4 增溶作用的应用

26、,2023/4/3,4.5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发展,表面活性剂的用途极广,涉及很多方面。,一.润湿作用,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改变接触角的大小,从而达到所需的目的。,例如,要农药润湿带蜡的植物表面,要在农药中加表面活性剂;,如果要制造防水材料,就要在表面涂憎水的表面活性剂,使接触角大于90。,2023/4/3,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二.起泡作用,泡沫是气体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泡”就是由液体薄膜包围着气体。有的表面活性剂和水可以形成一定强度的薄膜,包围着空气而形成泡沫,用于浮游选矿、泡沫灭火和洗涤去污等,这种活性剂称为起泡剂。如十四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苯磺酸钠等。

27、在泡沫体系中一般还必须有稳泡剂存在,其主要作用在于使泡沫更稳定。常用的稳泡剂有12-16碳的脂肪醇。,也有时要使用消泡剂,在制糖、制中药过程中泡沫太多,要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降低薄膜强度,消除气泡,防止事故。常用的消泡剂有5-6个碳的醇或醚、有机硅等。,2023/4/3,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2023/4/3,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气液界面张力,使泡沫体系稳定。2)在液膜上形成双层吸附。3)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相互吸引、拉紧,使吸附层的强度提高。4)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电离而使泡沫带电,其相互斥力阻碍了表面活性剂的接近和聚集。,2023/4/3,

28、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三.乳化作用,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大于10-7m直径的液珠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之中形成的粗分散体系称为乳状液。,要使它稳定存在必须加乳化剂。根据乳化剂结构的不同可以形成以水为连续相的水包油乳状液(O/W),或以油为连续相的油包水乳状液(W/O)。,有时为了破坏乳状液需加入另一种表面活性剂,称为破乳剂,将乳状液中的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分开。例如原油中需要加入破乳剂将油与水分开。,2023/4/3,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四.洗涤作用,洗涤剂中通常要加入多种辅助成分,增加对被清洗物体的润湿作用,又要有起泡、增白、占领清洁表面不被再次污染等功能。,其中占主要成分的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过程

29、可用示意图说明:,A.水的表面张力大,对油污润湿性能差,不容易把油污洗掉。,2023/4/3,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B.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憎水基团朝向织物表面和吸附在污垢上,使污垢逐步脱离表面。,C.污垢悬在水中或随泡沫浮到水面后被去除,洁净表面被活性剂分子占领。,2023/4/3,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五、其他应用1.表面活性剂在医药学上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浓度低时,可以增加药物在胃肠道体液中的润湿性。浓度增加到临界胶束浓度以上时,药物被包裹在胶束内而不易释放,或因胶束太大,不能透过生物膜,则会降低药物的吸收。表面活性剂有溶解生物膜脂质的作用,增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2023/4/3,表面活性剂的

30、应用,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在碱性介质中羧基解离使其带负电荷,会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在酸性介质中,其碱性基团则带正电荷,会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另外表面活性剂还可使蛋白质产生变性。,2023/4/3,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毒性(1)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2)口服给药呈慢性毒性:大小顺序也是阳阴非,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口服相对没有毒性。(3)静脉给药与口服比较具有较大的毒性。(4)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仅毒性较大,而且有溶血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也有溶血作用,但一般较小。,2023/4/3,(1)墨水的分类 按照溶剂类型可分为水性和有机溶剂型;按照色料类型可分为

31、颜料(不溶性颜料和分散染料)型和染料(水溶性染料)型;按照用途可分为书写墨水,打印墨水等。墨水的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其基本成分为着色剂、溶剂以及为调节墨水性质加入的各种助剂。表面活性剂作为助剂的主要成分,能起到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助溶和增溶等作用,其在墨水中使用是非常普遍的。,4.表面活性剂在墨水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023/4/3,(2)墨水的性能 墨水在性能上的要求主要有:色彩逼真、具有良好的耐水和耐光牢度、不易沾污、长期存放稳定性好和不应有沉淀生成等。因此,通常选择性地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作为添加剂。这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盐、烷基磺酸盐、烷

32、基苯磺酸盐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基烷基醚、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等。,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023/4/3,表面活性剂的应用,(3)表面活性剂在墨水制造中的作用及应用 A、分散作用:制造色料分散相是墨水的主题,色料保持精细均匀的分散状态而不发生絮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分散色料可以通过添加分散剂来实现,表面活性剂是通常使用的分散剂。B、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进行分子取向时极性基团直接朝向溶剂表面,碳氢链伸向空中,这种分布使得表面的力量平衡,随之表面张力降低。表面张力持续降低到临界胶束浓度后保持恒定,表面活性剂分子分布于溶剂表面,直到单层结构形成。表面张力现象有助于设计有效的墨水。因为

33、色料涂布过程和这些参数有很大关系。着色层的许多缺陷都可被归结为表面张力问题。,2023/4/3,表面活性剂在墨水中的使用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规律,筛选使用易生物降解、对人体温和的表面活性剂。(2)降低现有墨水产品中表面活性剂有害物质含量,推进表面活性剂产品的环境友好化。(3)在墨水制造中筛选使用多功能的表面活性剂。(4)研究在墨水制造中利用复配技术使表面活性剂 产生协同效应,使其成为高效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023/4/3,5.表面活性剂在造纸行业的应用,表面活性剂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造纸科学工作者的重视。我国每年仅废纸脱墨用

34、表面活性剂就达7000t之多。这说明表面活性剂在改善制浆造纸过程、提高纸张性能方面越来越重要。,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023/4/3,制浆过程主要是从木材中将木素、半纤维素、树脂、色素以及灰分等尽量地与纤维素分离开。可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和洗涤作用来达到分离杂质、除去树脂、分离纤维的效果。在漂白工序中添加的渗透性好的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用量为纸张产量的0.03%0.05%),能获得均一的漂白效果。在纸浆漂洗过程中加入洗涤活性物质烷基苯磺酸钠,能获得良好的洗涤效果。,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023/4/3,常用的脱墨剂由表面活性剂与无机药品组成,或是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在脱墨剂配方中

35、常使用钾皂、磺化油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采用氢氧化钠或硅酸钠的传统脱墨法相比,采用表面活性剂复配物做脱墨剂具有用量少、效果好的特点。目前随着油墨技术的发展,废纸的脱墨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最新的浮选法脱墨剂则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而国内则多以洗涤法脱墨剂居多,用于浮选法脱墨的脱墨剂与国外差距较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废纸脱墨剂,2023/4/3,废水絮凝剂,制浆造纸产生的污水量很大,已成为各国日益重视的问题。污水处理的办法很多,近年来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絮凝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常用的絮凝剂有月桂酸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十二烷基胺基乙酸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显著絮凝作用的往往是一些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更多和更有效的是加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它们可以通过搭桥作用等机理使分散微粒发生凝结。,表面活性剂的应用,2023/4/3,六、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从洗涤剂润湿、乳化、分散、浮选、增溶 表面活性作用抗静电、抗菌、平滑、柔软 发展特征:单一用途多用途 民用为主工业用为主 表面活性作用兼用次要作用 工业味精用量少、作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