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片断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84659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片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观察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片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观察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片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观察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片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观察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片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察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片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片断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察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片断,美N.R.汉森,导言,两种语言模型 词汇不能区分两种语言,两种语言模型,观察名词 标示可观察对象或过程,以及这些对象的可观察属性或关系的名词。中国、罗素、是哲学家、比热、比硬。理论名词 是不能用观察名词明显下定义的的名词。电子构成原子的一种基本粒子,质量极小,带负电,围绕原子核旋转。波长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温度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基因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的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含有观察名词的语句是观察陈述。“太阳位于天空中的某个位置”。“罗素是英国的哲学家”。“沸水比冰热”。“铁比海绵硬”。,在科学陈述中,为了描述事实,并

2、且确切地表达一门经验科学的理论定理,描述性的名词是不可少的。理论名词加上描述性名词就形成了理论陈述。“电子排列在原子内部的同心圆上”。“温度在100摄氏度以上,液体变成气体”。,理论系统中的命题如何与观察名词、理论名词联系形成理论呢?,“一个东西比另一个东西温度更高”。这是一个不含有任何观察名词,仅仅含有理论名词陈述。如何使它与含有观察名词的陈述相联系,从而得到直接经验的确认呢?“当第一个物体比第二个物体温度更高时,第一个物体比第二个物体更热”。在这个陈述中,“温度”是个理论名词,不能用观察名词直接定义,而“热”是观察名词,是可以通过感官的触觉直接确认的。,对应规则的作用:,用一个既含有观察名

3、词又含有理论名词的陈述把理论名词引入一个科学理论系统的规则,被称作“对应规则”或“对应公设”。对应规则给理论名词的使用规定了某种经验的、可操作性,从而使理论名词和理论陈述得到解释。观察名词能通过观察直接地得到解释,因而能完全地被理解,而理论名词只能通过观察名词间接地得到解释,因而只能被不完全地、部分地理解。另一方面,对应规则能使理论陈述演绎出纯观察的定律,从而使理论陈述能用观察的方法接受检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是用这样一个等式表示的:惯性质量 X 加速度引力质量 X 引力强度这个抽象的公式运用对应公设一步一步地演绎出三个纯观察的定律:(1)水星近日点的进动是每世纪5599秒;(2)光谱线引力

4、红移;(3)光线经过太阳表面时,将发生1.75秒角度的偏转。,由此,卡尔纳普给出了理论名词的意义标准:一个理论名词在一个给定的理论中是有 意义的,当且仅当,含有它的理论命题 与这个给定理论一起,能推出不能单独 由这个给定理论推出的观察陈述。11 Karnap R.:“Observation Language and Theory Language”,Dialektik,47/48(1958),p.237.,逻辑经验主义两种语言模型论的基本要点:,(1)观察名词与理论名词界线分明,区分的标准:是否指称可观察事件。观察名词直接指称可观察事件,理论名词则不直接指称。(2)观察陈述与理论陈述界线分明,

5、区分的标准:含有的词汇。观察陈述含有观察名词,理论陈述则不含有。(3)观察名词能被直接地解释、完全地理解;理论名词只能被间接地解释,部分地被理解。,词汇不能区分两种语言,Hilary Putnam:“What Theories Are Not”,in Science Reason and Reality,ed.by Rothbart D.,Peking University Press,Beijing,2002,pp.96-100.,普特南(Hilary Putnam):逻辑实证主义为了回答“如何可能解释理论名词”的问题而发明出观察语言与理论语言的区分,而两种语言的区分问题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6、理由:,(1)按照卡尔纳普的说法,可观察物或属性是那些可以通过感官看到、听到、触摸到的东西或属性。但是许多被归为不可观察物的语词不是理论名词。如,“气恼”、“爱”、“向上”、“向下”。而至少有些理论名词是指称可观察物。如,“人造卫星”、“基因”等理论名词指称的是相当可观察的东西。尽管有些语词指称的对象现在不能为我们的感官直接感知,但随着科学的发展,通过我们感官的延伸是可观察的。,(2)观察报告能够而且常常含有理论名词。“我们观察到两对电子偶的产生”。“我们观察到基因的配对情况”。因此把这类语词仅仅归于观察名词或者仅仅归于理论名词都是曲解。(3)科学理论甚至可以仅仅指称可观察物。比如,达尔文进化

7、论最初提出的证据几乎全是对可观察物或可观察现象的描述。,普特南的结论是:“观察报告”的概念在科学哲学中是必须的,但是观察报告中的观察陈述与理论陈述不能也不应该根据它们含有的词汇来区分。“如何可能解释理论名词”的问题并不存在。普特南虽然挑战了一直被接受的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理论结构的观点,而且承认观察报告的必要性,但却并未给出一个避开两种语言区分后如何表述理论的方案。,观察,第1章 观察的物理状态与观察的视觉经验第2章 观察的组织要素第3章 观察渗透理论,汉森(Hanson Norwood Rusell),曾获得理学士、文学士(剑桥)和哲学博士(牛津)等学位。生前任美国耶鲁大学的哲学教授。由于他对

8、哲学和科学都很精通,所以他的著作既为哲学家喜闻。也为科学家乐见。他曾以“小英雄”著称于哲学界。这不仅是由于他在生活作风上的冒险精神,而且也是由于他在哲学研究上的标新立异。,汉森(Hanson Norwood Rusell),他生活上的英雄风格,使他不幸驾驶飞机遇难,在不该谢世的年龄离开人间。他学术上的创新风格,使他留下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力作发现的模式。蜚声国际的哲学杂志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第三卷19641966波士顿科学哲学讨论汇编就是专为纪念汉森而编辑的。,第1章 观察的物理状态与 观察的视觉经验,图1,以往的许多哲学家理解观察的公式:,如果不同的人从相同的视觉资料出发,那么他们将作出相同的观察

9、。但是他们会对自己的所见给出不同的解释。他们将以不同的方式解释证据。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揭示这些资料是如何受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解释、或者不同的智力结构的影响。,汉森:,对象在视网膜上的呈像仅仅是一种物理状态,就如同在照相机上呈现的物理状态一样。看并不只是映象接触到眼球,并不只是视网膜反映到的物理状态。看是一种视觉经验,经验中包含有过去的经历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图2,第2章 观察的组织要素,2.1“看”的过程中的经验状态与解释2.2 语境是看的组织要素2.3 知识或理论渗透“看”的过程,解释与说明的区别:,interpretation 与explanation的区别:interpretation

10、:解释。解释可以用理性的理由为依据,也可以用非理性的理由做依据。而且解释是不要求有严格的逻辑结构的。所以多用于解释学意义上的诠释。explanation:说明。多指科学说明对于证据的要求是严格的,证据必须是真实的,证据与论题之间必须有严格的推导关系,因此科学说明必须是一种论证。所以多用于指有论证结构的科学理论的说明。,2.1“看”的过程中的经验状态与解释,图3,图4,维特根斯坦区分“看”和“解释”:,解释乃是进行思考,是做某种事情;而看则是一种状态,一种经验状态。因此看图的不同方式不能归之于对视觉反映后面的思想作解释,我们不能按照某种解释去看一个客体。因而我们两次实际上看到了的是不同的事实。由此可见,经验状态是看(观察)的组成要素。,2.2 语境是“看”的组成要素,只有固定的语境,才能呈现出我们所看的图式;没有固定的语境,就不能引起我们所看的图式的呈现。语境已经渗透到看、想象和描述之中了。因此,语境是“看”(观察)的组成要素。,2.3 知识或理论渗透“看”的过程,图6,观察不仅仅是对感觉资料的反映,仅有感觉资料在视网膜上呈现的物理状态不能说明有意识的人的观察与无意识的人的看的区别,也不能说明感觉资料在人的视网膜上的呈现与在照相机上的呈现有何差异。所以观察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感觉资料按照一定的样式组织起来的方式,而经验、语境和理论渗透在观察的组织方式中,成为组织的要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