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南.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8590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9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指南.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昆山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指南 第一节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一般步骤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一般步骤:如图,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确立安全管理方针目标,第二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第三步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四步评审制度有效性,第五步持续改进。下面,我们就以这五个步骤为纲,对如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阐述。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一、确立安全管理方针目标首先,企业应当提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符合企业安全价值理念的安全方针、政策。例如:XXXX有限公司高端管理层负责建立安全组织架构,制定安全、健康和环境政策,并确保:A. 对自然界和环境

2、的影响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对公司的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等所产生的风险是适宜的,可以接受的。B.我们要安全地工作,并保持一种态度,就是保护和促进个人和环境的健康与祥和。C.我们不懈的追求无环境、健康和安全事故的工作环境。D.坚定不移的到达无事故工作环境目标E.要求员工理解、促进并主动运用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针及相应原则。F. 公司承诺将采取措施以不断改善和预防各种污染,并降低各种风险。等等。其次,企业应设立安全管理工作目标。第三,企业应制订安全工作规划、计划。企业在确立安全方针政策并设立工作目标后,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贯彻方针政策,确保“0事故,0工伤”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制订适合企业发展和

3、实际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一是,为建立推动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持续改进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措施。其内容应包括持续改进的方法、对象、实施日期、实施人、监督人等等内容。其中,持续改进的方法包括: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第三方审核、客户审核和政府部门的检查等等。要通过审核发现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达到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效果。中长期规划的时间跨度可以是3年、5年、10年等等,企业应根据自身运营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定。二是,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或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企业总体年度计划和年度生产、维护计划,制订当年的安全工作年度计划并指出本年度安全工作的重点,对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内容,应规定具体的实施时间

4、、方式、人员等内容,并确定追踪这些计划完成的人员等。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首先应建立安全管理组织网络,确定企业负责人、车间(部门)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班组长的各层级主要责任人的安全职责,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例:某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其次,在某些高危行业如化工、建筑等行业,或人数(法定300人)较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应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及其网络,并应对该网络中的人员在消防、设备、现场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内容进行分工,落实其监管责任。例:某公司安全管理机构网络 (二)组织网络和安全管理人员确定后,应根据其各自工作情况确定各人的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层层安全

5、生产责任制,并签订责任状。1、企业负责人(总经理)的安全职责:企业负责人(总经理)是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既要支持安全分管负责人开展工作,又要督促分管车间或业务部门负责人做好分内的安全工作,其主要安全生产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审定、颁发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出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并组织实施,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对重要的经济技术决策,负责确定保证职工安全、健康的措施。 (3)审定本单位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划和年度安全

6、技术措施计划,及时解决重大隐患,对本单位无力解决的重大隐患,应按规定权限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报告。 (4)在安排和审批生产建设计划时,将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纳入计划,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劳动保护措施经费,审定新的建设项目(包括挖潜、革新、改造项目)时,遵守和执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验收投产的“三同时”规定。 (5)组织对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对所发生的工伤事故或者安全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防范对策,并进行登记、统计和报告。 (6)组织有关部门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坚持新工人入厂后的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作业。 (7)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竞赛、评

7、比活动,对安全生产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或奖励。 (8)接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出的整改指令书后,在限期内妥善解决问题。 (9)有权拒绝和停止执行上级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政策的指令,并及时提出不能执行的理由和意见。 (10)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11)搞好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工作,抓好职工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2、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1)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情况,拟定安全生产工作年度计划,发布安全生产信息。(2)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和安全政策。(3)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并对教育、

8、培训和考核的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不断改进。(4)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的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5)组织、协调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找出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分析事故趋势,提出预防对策。(6)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统计、报告安全投入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下一年度安全费用需求。(7)组织审核有关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等安全文件,并在实施后追踪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收集反馈信息,提出改进方案。(8)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制订年度检查计划,到期召集有关部门和人员参加检查,汇总检查问题点,确定问题点改善单位或个人,并追踪整改进度。3、车间(部门)责任人的安全职责。车

9、间(部门)负责人应负责领导和组织本车间的安全工作,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负总的责任。 (1)在组织管理本车间生产过程中,具体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对本车间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健康负全面责任。 (2)在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制定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保证工艺文件、技术资料和工具设备等符合安全方面的要求。 (3)在进行生产、施工作业前,制定和贯彻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的安全措施,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 (4)组织制定临时任务和大、中、小修的安全措施,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执行,并负责现场指挥。 (5)经常检查车间内生产建筑物、设备、工具和安全设施,组织

10、整理工作场所,及时排除隐患,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立即下令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6)经常向职工进行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和安全知识、操作技术教育,对特种作业人员,要经考试合格,领取操作证后方准独立操作,对新工人、新调换工种人员在其上岗工作之前进行安全教育。 (7)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立即报告厂长,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对轻伤事故,负责查清原因和制定改进措施。 (8)召开车间(部门)安全生产例会,对所提出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或按规定权限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提出报告,组织班组安全活动,支持车间安全员工作。 (9)做好对女工特殊保护的具体工作。 (10)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4、班组长的安全

11、职责。(1)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带头并督促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本班组工人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根据生产任务、生产环境和工人思想状况等特点,开展安全工作。对新调入的工人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并在熟悉工作前指定专人负责其安全。 (3)组织本班组工人学习安全生产规程,检查执行情况,教育工人在任何情况下不违章蛮干。发现违章作业,立即制止。 (4)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不能根本解决的问题,要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及时上报。 (5)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遇有不安全问题,在未排除之前或责任未分清之前不交接。 (6)发生工伤事故,要保护现场,立即上报,详细记录,并组织全班组

12、工人认真分析,吸取教训,提出防范措施。 (7)对安全工作中的突出个人进行表扬或奖励。5、员工的安全职责。 (1)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听从指挥,向一切违章作业的现象作斗争。 (2)保证本岗位工作地点和设备、工具的安全、整洁,不随便拆除安全防护装置,不使用自己不该使用的机械和设备,正确使用保护用品。(3)学习安全知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提合理化建议,改善作业环境的劳动条件。 (4)及时反映、处理不安全问题,积极参加事故抢救工作。 (5)有权拒绝接受违章指挥,并对上级单位和领导人忽视工人安全、健康的错误决定和行为提出批评或控告。三、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1、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安全制度落实与员工的安全意识息息相关,而员工的安全意识只有通过不断地教育和再教育才能慢慢形成。因此可以说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从对员工的教育开始的。完善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应包括:岗前教育、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四新”培训(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特种作业技能培训等。要保持良好的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企业应当制订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确定教育培训流程、选定教育培训内容、明确考核测试方法和淘汰制度等等。例:某企业某岗位培训计划岗前教育在整个教育培训体系中最为重要。岗前教育所担负的使命就是要将一名对企业的生产现场、设备操作、安全要点等内容一无所知的社会人员,转变为一名可

14、以胜任岗位安全操作要求的合格工人。因此,为了加强岗前教育的力度,确保教育效果,一般把岗前教育分为厂级、车间和班组三级,每一级教育都需要经过考核合格方能进行下一步教育直至上岗操作。例:某公司三级教育培训流程。岗前培训的内容一般如下:分级一级(厂级)二级(车间)三级(班组)教育培训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车间生产概况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公司概况车间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本岗位涉及的生产设备、安全设施和使用的劳保用品等安全要点车间各岗位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岗位间协同作业须知和注意点安全生产技术情况各岗位安全职责岗位典型案例和应急处理方法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标准等各级主管的应急联络方式等公司

15、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劳防用品的使用劳动纪律、工作纪律等典型异常及其应急处理措施案例和教训岗前教育的考核可根据各级教育的内容不同,分开考核,也可以在各级教育完成后统一进行考核。考核应注意内容要有针对性、考核过程要有严肃性、考核淘汰制度要贯彻执行等问题。通过三级教育方式的岗前培训,员工应当可以基本掌握岗位技能和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但仍应加强每年的在岗教育和培训,或者转岗的岗位知识、技能、安全要点的重新培训,或者“四新”培训(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化工企业尤为重要)等。对于一些需要操作特种设备的岗位,岗位员工必须通过特种作业培训,取得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许可证方可上岗。2、建立企业内

16、部的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采用不同方式、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同规模、不同手段的安全检查,找出与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方面存在的偏差,及时纠正,达到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安全检查主要分为周期性检查和针对性检查:周期性检查主要有年度检查、季度检查、月度检查、周检查和日常检查等。针对性检查主要有全面检查、专项检查等。其中专项检查主要是针对消防、危险品、特种设备、劳保用品等专项安全方面的检查。开展检查需要通过检查准备、检查计划、检查实施、统计汇总、整改落实、效果追踪等步骤。检查准备检查计划检查实施统计汇总整改落实效果追踪下面以列表方式介绍各检

17、查步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企业可以结合本企业生产实际进行相应调整:序号检查步骤主要内容和要求1检查准备A、确定对象、目的、任务;B、查阅法规、标准、规程;C、了解对象的安全情况2检查计划A、确定内容、方法、步骤;B、制作检查表或检查提纲;C、准备检测工具、仪器等;3检查实施A、现场观察;B、员工询问;C、仪器测量;D、文件查阅。4统计汇总统计检查内容,汇总问题条目5整改落实提出整改建议,落实整改人员,限定整改时间6效果追踪追踪整改进度,持续不断改善在开展安全检查的整个工作步骤中,“检查实施”使用的检查表,作为记录检查结果,汇总问题条目,提出整改建议的依据,十分重要。检查表的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最终

18、的检查效果,因此,设计一张合理、完善的检查表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工作。下面以举例的形式说明检查表的制作方法。设置检查责任人(追踪人)和期限栏设置检查结果记录栏确定检查标准和要求确定检查项目和内容确定检查表类型制作检查表应注意的是,检查项目和内容应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合理设置,可以通过组织员工进行讨论等方法来确定;检查的标准和要求应便于识别、判断,以便填写检查结果(如可用是、否、有、无、好、不好等);检查表的项目和内容应根据生产现场布局变化、设备变动、生产异常等情况不断修订。3、建立安全例会制度安全例会在企业的安全管理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从生产现场到决策部门,从安全部门到全厂范围

19、的纽带。它是落实安全责任、解决安全投入、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过程,通过它,企业的负责人可以下达各项安全指令,安全管理部门(或人员)可以通报企业内的各种安全问题并督促改善,车间(部门)主要负责人能够时常受到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认识,因此,建立安全例会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企业安全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企业安全例会制度主要应考虑的几个方面是:(1)确定各级别例会召开的时间间隔。如厂级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车间(部门)例会每季度一次、安全委员会(即安全网络)例会每月一次,班组安全例会每周一次等。(2)确定例会参加的人员。参加例会的人员应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如有

20、必要可将参加范围扩大。(3)确定例会主题和议程。安全管理机构应负责确定每次例会的主题和议程,其内容可以包括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讨论企业安全发展问题,解决日常安全监管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协调各部门安全工作问题,调配安全生产资源,总结上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布置下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等。某企业安全例会制度如下: 4、建立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学科,通过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后果,它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即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

21、法去研究风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去辨识危害、评价风险,然后针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以确定处理风险的最佳方案。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来完成。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主要步骤如下:其中:(1)业务活动分类:编制业务活动表,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2)危险源辩识: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及如何受到伤害。要辨识危险源就必须先了解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可以按照能量以外释放理论、广义划分以及危险源性质分别分成不同的类型。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操作难易程度不同,较多采用的是按危险源性

22、质分类的方法,这里主要介绍这种分类方法。按照危险源性质,可以将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种:危险源性质危险因素举例物理性噪音、振动、辐射、温度、坠落、撞击化学性气体、烟雾、烟尘、蒸汽、液体生物性昆虫、细菌、病毒心理、生理性如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的抑郁、孤独等行为性搬、举重物、工位不当、长期加班其他承包商活动、访客活动等分清危险源的种类后,可以通过安全检查表法、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危害与操作研究(Hazop分析表)等方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下面就以安全检查表法和事件树分析法,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A、安全检查表法。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是/否备注1电杆及附件电杆无倾斜、断杆、腐烂、下陷

23、横担无倾斜、弯曲、松动绝缘子无损坏,瓷轴无破裂及放电现象现场检查2架空线路 无穿越危险场所(0级、1级场所30m,2级场所1.5倍杆高)无障碍物碰线线路弧度符合规定防雷设施完好现场检查3电缆埋地电缆走向标桩牢固、明显埋地电缆处无挖掘痕迹、无生物或腐蚀物堆放电缆头无渗油,绝缘良好现场检查4检查及接地月检查、季节性测试齐全、完整塔杆接地、重复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值10现场检查、查阅记录、测试以下是某企业利用安全检查表对厂内某电杆及其周边线路危险因素的辨识:该表中的检查内容,可以依据专业经验、标准或法律、法规要求拟定,或者通过召开员工小组会议,对该问题进行脑力激荡讨论,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后绘

24、制成表,利用现场检查、查阅资料、测量检验等方法辨识出可能的危险因素是否属于危险源。B、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简称ETA)起源于决策树分析(简称DTA),它是一种按事故发展的时间顺序由初始事件开始推论可能的后果,从而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事件树分析法的过程包括:确定初始事件,判定安全功能,绘制事件树,简化事件树四个步骤。初始事件是事故在未发生时,其发展过程中的危害事件或危险事件,如机器故障、设备损坏、能量外逸或失控、人的误动作等。安全功能是在初始事件发生时消除或减轻其影响以维持系统的安全运行的功能。常见的安全功能如自动停车系统、报警系统、缓冲装置如减振、

25、压力泄放系统或排放系统以及局限或屏蔽措施等。 从初始事件开始,按事件发展过程自左向右绘制事件树,用树枝代表事件发展途径。首先考察初始事件一旦发生时最先起作用的安全功能,把可以发挥功能的状态画在上面的分枝,不能发挥功能的状态画在下面的分枝。然后依次考察各种安全功能的两种可能状态,把发挥功能的状态(又称成功状态)画在上面的分枝,把不能发挥功能的状态(又称失败状态)画在下面的分枝,直到到达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在绘制事件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与初始事件或与事故无关的安全功能,或者其功能关系相互矛盾、不协调的情况,需用工程知识和系统设计的知识予以辨别,然后从树枝中去掉,即构成简化的事件树。在绘制事件

26、树时,要在每个树枝上写出事件状态,树枝横线上面写明事件过程内容特征,横线下面注明成功或失败的状况说明。例:加油站火灾事件树分析(3)风险评价:对与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作出主观评价,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风险评价常用方法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即,格雷厄姆金尼法进行。该方法用量化手段来评价危险的级别,并根据分值的不同确定各级别危险的处置方法。其评价过程如下:首先,确定三种因素的数值: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

27、程度;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灾难,数人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通过以上三个对照表,可以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体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暴露程度以及发生时候的后果分别进行量化,量化后将三者相乘后与D值进行比较,此时又将量化的数据文字化,可以容易的判断出风险的危险程度。一下是D值的对照表:三个因素的分值的乘积:数值危险程度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

28、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值越大,说明作业条件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4)判定风险是否容许:判断计划的或现有的控制措施是否足以控制并符合法律和组织的要求。(5)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6)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容许。运用LEC法进行风险评价的流程图如下成文并监控采取控制措施停止作业( D 320 )风险等级?

29、D 70确定风险等级(D值)5、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应急管理是企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方面,能否做好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发生重大事故或灾害时,能否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从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损害。建立应急管理制度,首先要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而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宣传、培训和演练,同时要加强应急装备的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和有序管理。(1)如何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应急资源的评估建立应急反应组织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程序,一是要成立预案编制小组。该小组成员可以从有关业务部门、专业技术部门

30、中选择,同时成员所承担的任务应尽可能与日常工作相一致。同时,小组要确定领导人后者负责人,负责预案编制的总体过程,推动和领导整改预案编制工作,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的方式协调和解决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预案编制顺利进行。二是要进行资料收集和初始评估。其内容主要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等情况企业的安全记录、事故情况国内外同类企业的事故资料地理、环境、气象资料当地政府及周边企业的应急预案等。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预案编制小组可以将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更可靠、更完善,从而提高应急的效率。三是要对企业内部进行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该部分内容可参考风险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内容。目的是确定企业内

31、部所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危险点,并有针对性的的将应急措施编制到预案中去。四是要堆企业的应急资源进行整体评估。该过程主要通过对企业内部在应急过程中可动用的资源如人力、通讯能力、灭火能力、毒物控制和检测设备、个人防护设备信息、医疗设备、电力设施、专用工具、交通运输设备以及当地气象资料等内容的评估,突出薄弱环节,加强资源准备,从而增强应急响应的能力。五是进行预案编制工作。在进行了上述准备工作后即可进行预案的编制工作。此时,应根据应急救援预案的各要素进行编制。以下列出了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注意的要素。事故 应急预案要素1、总则2、应急分析3、应急准备4、应急响应5、现场恢复1.1目标与原则/1.2制度要

32、求1.3与其他预案的关系/1.4预案管理2.1危险分析2.2资源分析3.1机构与职责/3.2物资与装备3.3应急人员培训/3.4预案演练3.5员工教育/3.6互助协议4.1接警与通知/4.2指挥与控制4.3报告与公告/4.4通讯4.5事态监测与评估/4.6公共关系4.7应急人员安全/4.8抢险4.9警戒与治安/4.10人群疏散与安置4.11医疗与卫生5.1恢复现场5.2结束应急除此以外,编制预案时同时应将预案中涉及到得重要内容和信息以直观图表的方式予以表到,并作为预案附件一同存放,预案如有更新,应随同预案进行更新。该附件一般包括:危险源登记表和分布图;应急机构、人员通讯一览表、外部机构通讯方式

33、一览表、应急指挥图、医疗机构一览表、应急设备物资一览表、应急专家名录以及应急物资供应企业名录等等。六是应急预案的实施。预案编制完成后,应通过审核方可实施,并应以文件形式发布。预案的实施应包括:开展预案的宣传、进行预案的培训、落实监督各部门职责、应急资源的准备、组织预案演练、定期评审并更新预案、使应急预案成为日常安全管理的一部分。(2)宣传、培训、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定期进行宣传、培训和演练,是预案的应急准备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平日充分的演练,在紧急时,就不能在短时间内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宣传:企业应召集员工会议、开展应急知识竞赛或公

34、告等形式,对预案进行宣传,达到“人人心中有预案,发生事故不慌乱”的效果。培训:应针对不同的人员,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如:应急指挥人员:现场平面及区域布局,撤离路线,以及如何协调应急队伍之间的活动;应急救援人员:各自在应急组织中的位置和职责,参与的程度和方式、步骤等等;企业员工: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报警,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如何使用防护设备和报警设备,如何识别指挥信号、疏散路线,以及如何自救与互救等等;演练:首先,应成立演练领导小组。主要负责:A.确定演练的目的、原则、规模、参演单位、人员,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和时间;B.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程度;C.协调各参演单位之间的关系;

35、D.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境设计与处置方案,导演和调整计划;E.检查和指导各部门的演练准备与实施,解决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F.提供演练文件;G.总结与评价。其次,应准备演练文件并组织学习。主要目的是帮助参加演练的人员了解本次演练的有关情况,确保演练的质量和效果。演练文件编写一般采取以下步骤:序言演练目的演练科目演练程序演练组织演练内容注意事项通知培训特别指令小结第三,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整理和汇总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分类改进,提出改进措施或方法,促进预案的完善,提高演练水平。第四,应对演练的全过程进行记录。有条件的企业应利用照片、录影等

36、手段记录演练的过程,作为预案辅助文件存档备查。(3)应急装备的管理应急装备管理是保证事故应急救援顺利开展、降低人员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加强应急装备的管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应急装备的准备。为保证应急救援的顺利开展,应准备充足、完整的应急救援设备或物品,如: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卫星电话)、对讲设备等;报警设备:报警系统、事故报告程序图;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抢修设备: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备用品等;消防设备:灭火器材、灭火水源等;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服、防护罩、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测量设备:测距、测温、测有害物的设备;图标:应急响应组织结

37、构图、通讯联络一览表、企业平面图;联络表:政府部门、企业主管、关键岗位人员等的联络表;应急服装、标志、旗帜、警戒线等等。二是应急装备的登记管理。在将应急装备准备就绪后,为了能够在应急响应时发挥各种装备的作用,必须加强对其的管理。主要装备应通过登记建档的方式进行管理,并在登记表中列出需要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联络方式、图、表的更新完善,并确定其维护、更新期限、责任人等内容,确保各项装备时刻处于可用状态,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使用。例:某企业应急装备登记台帐应急救援装备名称装备编号所属部门管理人应急救援装备用途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记录1、2、3、备注(4)应急响应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或灾害,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38、,并按照不同灾害性质和平日演练步骤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响应。下图为通用应急响应流程图,该图应作为应急救援预案的一部分,独立归档,以便查询。(因不同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可能存在应急响应流程的不同,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改。)YES紧急情况发生(目击火灾, 泄露的发生或警铃响起)立即通知你的主管和警卫以及安全管理人员拨打119或 120向接线员说明以下情况: 具体位置(应详细说明怎么走) 事故位置 事故的原因(如果知道) 是否有人员伤亡. 挂电话前应确认接线员已了解所有的信息.召集应急小组处理除应急人员外,其他人员一概不得进入事故现场NO激活警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立刻组织人员疏散是否严重的

39、趋于失控需要立即就医NOYES是否能自行处理YES6、建立事故管理制度企业的事故管理制度主要由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分析、防范措施落实、事故归档等部分组成。企业发生事故后处置流程如下:是事故现场人员或第一发现人现场主管或企业负责人是否发生人员伤亡伤员急救或送医现场保护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善后处理配合事故调查查清事故原因提出防范对策落实整改措施开展警示教育否本次事故信息记录归档情况紧急(1)事故报告:发生一人重伤以上事故,应按流程上报至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为重伤,低于105日为轻伤)(2)事故调查处置:A.重伤、死亡事故

40、:配合政府部门调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处理赔偿等善后事宜;开展全体员工的警示教育;根据事故原因,提出防范对策,落实整改措施;追究有关责任人,并公告。B.轻伤事故或未造成伤亡的未遂事故一般由企业自行组织事故调查小组,查清事故原因;提出防范对策,落实整改措施;开展培训教育。(3)事故信息归档。企业应统计所有明确伤害事故、可记录(损工或医疗)事故、未遂事故以及危险因素的统计和分析。发现事故趋势和集中发生部位,改善生产现场。所有有关事故的统计、分析、处置、公告、培训等材料都应统一归档保存,以备查阅。7、建立现场管理制度(1)规范化管理(6S、STOP)企业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就是要对生产现场的各种

41、要素进行规范,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改善现场作业环境,提高现场的安全度。同时,通过SOTP安全行为观察,可以利用广大的员工发现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从而通过整改消除危险因素,获得生产现场的安全。第一种是“6S”现场管理技术。6S就是:整理(SEIRI):把要与不要的物品区分清楚、整齐划一;整顿(SEITON):把要的物品以定位和定量的方式摆放并标示,整齐划一;清扫(SEISO):保证工作场所或设备干净、无尘、无锈;清洁(SEIKETSU):保持整理、整顿、清扫后良好的工作环境;素养(SHITSUKE):员工能养成良好习惯,自觉遵守规定;安全(SAFE):采取系统的措施保证人员、场地、物品等安全。其中

42、“整理”能够消除作业现场多余物件的碰、伤人事件;“整顿”能使作业环境良好,过道安全畅通,并能彻底解决物料堆放杂乱的问题;“清扫”能使环境得以维持,生产持续良性循环;“素养”能令员工在生产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减少或消除不安全行为;“安全”有利于全面的保障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6S的实施总体是按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分步骤开展,安全在整顿阶段并行开展,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各项工作可按需要提前启动。在每个“S”中,分别展开四方面工作,包括策划及培训、现场诊断、现场改善、效果评价。对存在不足通过新的循环进一步完善。具体推行步骤如下(以整理为例):现场诊断找问题实施现场改善效果评价与打算6S推

43、行策划专业咨询师授课员工培训教育员工参与改善咨询师现场找问题管理干部现场找问题员工现场找问题形成问题列表制订改善计划选择区域试行推广全厂实施改善效果总结改善成果发布继续新的改善策划及专业培训第二种是STOP安全行为观察。STOP卡是美国杜邦公司在HSE管理中提出新的管理方式。STOP是由以下四个单词所组成(SAFETY, TRAINING, OBSERVATION, PROGRAMME。既安全、培训、观察程序),已经被世界大部分石油公司和钻井承包商所采用。鼓励并倡导现场全体作业人员使用STOP卡,运用STOP卡纠正不安全行为,肯定和加强安全行为,以达到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再发生和强化安全行为的目的

44、。STOP安全观察主要分为五个步骤进行,如上图,即,决定、停止、观察、行动、报告。它们分别所代表的意义是:决定 要注意员工如何遵守程序,准备做一次安全观察;停止 停止你手的其它工作,在距员工较近的地点止步;观察 按照STOP卡所列观察内容和顺序,观察员工是如何进行工作,并特别注意工作的进行与安全程序;沟通(行动) 与被观察人员进行进行面对面交流,特别注意他们是否知道并了解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非责备原则;报告 利用安全观察卡来完成报告。*观察原则。明白你对你的员工的安全表现负责;设立你对员工的最低安全标准;安全与其它要素等同重要;对不安全行为的立即纠正;采取行动防止再发生;沟通是STOP程序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让员工了解不安全行为的危害性;你的判断力是讨论安全与否的关键。STOP卡的运用技巧:不要当着被观察人写观察报告(STOP卡),不要把被观察人的名字写在报告里,因为你的目的是纠正不安全行为、鼓励安全行为进而预防伤害,而不是记录下你所观察的人;不要让雇员感觉到观察卡意味着要找他们的麻烦,在远离他们的地方填写STOP卡,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