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铺白云岩矿详查设计书.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8878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铺白云岩矿详查设计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石铺白云岩矿详查设计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石铺白云岩矿详查设计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石铺白云岩矿详查设计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石铺白云岩矿详查设计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铺白云岩矿详查设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铺白云岩矿详查设计书.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铺白云岩矿详查设计书1绪 言1.1基本情况1.1.1 探矿权人基本情况*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885.1万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有:非金属矿产品(凭许可证经营)开发、采选、经营:金属矿产品采购、销售;矿山设备供应;金属材料(不含贵金属、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汽车零配件销售;房屋租赁;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出口及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电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进口;经营本企业的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1.1.2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石铺白云岩矿详查项目是*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开竞买方式取得,于

2、2003年11月17日首次依法申请、获准设立的探矿权。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地质队为该项目的委托勘查单位。该项目自申请设立以来,探矿权人委托*地质队对本地区白云岩矿持续开展了勘查工作。前期勘查工作已大致查明了勘查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白云岩矿体的矿床地质特征,共发现该区白云岩矿二层,矿石质量优良、稳定,是优质的冶金辅料;周边地区也已建有开发利用该类型的白云岩矿的矿山企业,经济效益明显。由于地理位置及其它多方原因,目前该探矿权的勘查工作仍以地表工作为主,主要是地质测量、槽探及地表刻槽取样等工作,深部工作未开展。但根据周边矿山开采情况及地表分析结果,认为该区白云岩品质较好且稳定。经探矿权人

3、*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地质专家对该地区的找矿前景及开发利用的可能性进行充分论证后,认为该项目应续作详查地质工作。因此本次延续项目名称为石铺(大竹园)白云岩矿详查。该探矿权所处图幅号为:*,探矿权面积0.74平方千米 。1.1.3 勘查单位的基本情况*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队建队于1964年4月,建队至今一直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及江南古陆北缘的石台县从事各种地质勘查工作。根据现有人员及设备我队现有勘查能力有:1、固体矿产勘查(甲级);2、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乙级);3、液体矿产勘查(乙级);4、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丙级);5、勘查工程施工(甲级);6、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乙级);

4、7、地形及工程测绘(乙级)。经四十余年的地质工作,勘查提交主要矿种各类级别储量(资源量):铜:46万吨;铅锌:28万吨;钼:15万吨;熔剂白云岩:2.60亿吨;熔剂灰岩:1.60亿吨;水泥灰岩:1.30亿吨;化工灰岩:2.00亿吨;大理岩:1.19亿吨;硬石膏:2100万吨;水泥粘土4000万吨等。近5年来,我队承担多项省级地质勘查项目:近5年来,我队还承担多项大型市场地质勘查项目,并取得较大成果:1、*熔剂石灰岩矿详查,提交熔剂石灰岩8400万吨。2、*化工石灰岩矿详查,提交化工石灰岩2200万吨。3、*水泥石灰岩矿详查,提交水泥石灰岩8800万吨。4、*化工石灰岩矿详查,提交化工石灰岩16

5、00万吨。5、*化工石灰岩矿详查,提交化工石灰岩4170万吨。6、*熔剂白云岩矿详查,提交熔剂白云岩16690万吨。1.2目的任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目前市场行情及公司自身情况,决定全面启动并加快该项目勘查进度,为下步开发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我队受探矿权人委托,特编制石铺(大竹园)白云岩矿详查实施方案,待该项目延续登记获准后组织实施。根据目前*地区白云岩矿开发利用情况,以及我队多年来对该区地质资料的了解程度,本次勘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如下:1、基本查明勘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蚀变等成矿地质背景情况。2、基本查明勘查区内白云岩矿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矿石质量、物质成份

6、、结构、构造、矿石自然类型等矿床地质特征。3、基本查明勘查区及周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情况。4、通过对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的概略对比研究,评价其可利用性。5、对勘查区矿产资源进行概略经济评价。6、根据地质勘查和经济评价结果,据实估算该区白云岩矿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和333)。7、提交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DZ/T 02132002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地质勘查规范要求的地质详查报告(送审稿)。1.3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勘查区位于*市城东约22千米,行政区划隶属*市*区*乡。面积0.74平方千米。区内有乡村公路通往318国道及*沿江公路

7、,与*港连接,交通较为方便勘查区属皖南山区北缘地带中低山区,最低海拔+75米,最高海拔342.1m。矿区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凹,植被发育,灌木丛生,属长江流域,五溪河一支流从矿区穿过。该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据池州市气象局1959年2001年统计资料,历年平均降水量1482.32mm,年平均降水日130.7天139.9天,降水多集中在4月份7月份,占年降水量的52.89%;。日气温最高39.5,最低7,历年平均气温16.1。历年平均蒸发量1443.8mm,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8%。历年平均无霜期243天。最大积雪深度35cm。最多风向及频率为北东风/22%,最大

8、阵风10级(22m/s)。本区属华南地震区*地震带,基本不存在孕震构造,地震活动不强烈。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其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区(0.3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分区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属度区。自1100年以来,本区历史上地震活动不频繁、也不强烈,处于低烈度区,近150年来从未发生超过5级的地震,且有感地震大部分是受外围地区中强地震的影响,区域稳定性较好。矿区内自然生态环境及水环境质量较好,但地形高差大、切割强烈,环境地质的主要问题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区内农业种植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茶叶、树木等。2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95

9、9年6月1965年10月,*省地质局317地质队进行的120万*幅区域地质调查包括本区。19871991年*省地矿局*地质队在进行1:5万*幅、*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发现,除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下段白云岩外,区内相当于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上统团山组、青坑组之层位也为白云岩,经综合整理,将此套地层新建为寒武系中、上统斋岭组,亦称“斋岭白云岩”。此套白云岩质优,颗粒细,好利用,深受已利用该区白云岩矿矿石资源厂家的欢迎。区域上斋岭白云岩和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下段白云岩矿都在广泛开发利用。由上述可见,石铺(大竹园)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仍较低。该探矿权自2003年设立以来,地质勘查工作多为地表工作,从目前对该勘查

10、区及其附近的地质资料分析,该区地质构造发育,构造对矿体的影响较大。下步地质工作主要是加强对该区构造及深部变化情况进行控制。3勘查区地质情况3.1、区域地质背景勘查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断褶带内的*背向斜带之*背斜北东端南东翼。区域地层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地层小区。3.1.1区域地层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下统黄柏岑组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及第四系。具体地层特征见下表:地层划分简表 表3-1界系统组代号厚度(米)主要岩性新生界第四系Q0102亚粘土、粘土、含砾亚粘土、蠕虫状粘土、砂砾土第三系R96253紫红色砂岩、含砾砂岩、砾石中生界白垩系上统宣南组K2x293971紫红色粉砂

11、岩、细砂岩、长石石英细砂岩、砾岩、含石膏泥岩三叠系下统殷坑组T2y62147深灰色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上古生界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2d2779硅质页岩、泥质石灰岩夹燧石层龙潭组P2l1571页岩、长石砂岩夹煤层下统孤峰组P1g23231硅质岩、硅质灰岩、硅质页岩、含锰及磷结核栖霞组P1q161280石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夹燧石层、含沥青质灰岩、底部为页岩夹煤层石炭系上统船山组C3c1027石灰岩、球状灰岩中统黄龙组C2h3346石灰,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盆系上统五通组D3w75866粉砂岩夹页岩、石英砂岩、石英岩下古生界志留系上统茅山组S3m37198石英细砂岩、粉砂岩夹页岩中统坟头组S2f

12、90446.8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含磷结核下统高家边组S1g123514页岩、粉砂质页岩、砂岩奥陶系上统五峰组D3w0.89炭质页岩、硅质页岩汤头组O3t725瘤状泥质灰岩夹页岩中统宝塔组O2b2569中厚层石灰岩、瘤状灰岩大田坝组O2d3763紫红色瘤状灰岩夹龟裂纹灰岩下统牯牛潭组O1g638中厚层龟裂纹灰岩大湾组O1d2376石灰岩、页岩红花园组O1h24134石灰岩、结晶灰岩夹假鲕状灰岩仑山组O1l300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寒武系中、上统斋岭组2-3zh790上段上部:细-中晶白云岩与层纹状微晶白云岩互层。顶部夹微-中晶残余内碎屑白云岩含膏白云岩、藻白云岩;下部:微细晶残余

13、核形石白云岩与层纹状白云岩互层。下段上部为微-细晶白云岩与孔洞状微-细晶白云岩互层;下部为微-细晶白云岩。下统大陈岭组1d99上部为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夹白云岩,下部微晶含白云质灰岩黄柏岺组1h751钙质页岩、页岩夹微晶灰岩底部为含炭页岩夹钙质页岩、含炭灰岩3.1.2、构造1、褶皱依据1:5万*幅区域资料,区域构造主要表现为褶皱和断裂。褶皱有*冲背斜贯穿本区,该背斜轴向50左右,核部出露最老地层为寒武系下统黄柏岭组,两翼依次出露寒武系下统大陈岭组,中上统斋岭组及奥陶系志留系。2、断层断裂主要发育有: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两组,北北东向一组较晚,切割北东向断裂。3.1.3、岩浆岩区域上主要与青阳岩体

14、较近,另在查区附近还见有少量小花岗斑岩脉。3.2 矿区地质3.2.1、地层1、寒武系寒武系下统黄柏岭组:勘查区仅出露上部地层,分布于矿区西北角。岩性主要为:灰黑色、深灰色,含炭页岩、粘土页岩,夹深灰色钙质页岩和深灰色含白云质泥质灰岩透镜体。寒武系下统大陈岭组:为深灰色厚层状粉晶、微晶白云质灰岩,下部见条带状,上部见疙瘩构造。寒武系中上统斋岭组:该岩组从岩性、岩相和结构、构造特征,总体属局限台地蒸发台地相区沉积。与邻区对比岩性,岩相截然不同,且厚度大。故15万马衙幅区调新建立“斋岭白云岩”,相当于原杨柳岗组、团山组、青山组,按岩性可分上、下两段。下段:底部为灰、灰黑色含泥质条纹微细晶白云岩,具沥

15、青臭味。下部为灰黑、浅灰、灰色中厚至厚层层纹石藻白云岩。中部为灰白色中厚至厚层微细晶白云岩,夹层纹石藻白云岩及残余含砾屑,砂屑白云岩。上部为浅灰、灰白色中厚层微晶细晶残余含砾、砂屑白云岩。上段:底部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微细晶残余(含)砾、砂屑白云岩,残余凝块石藻白云岩与层纹状微细晶含膏白云岩互层。下部浅灰、灰色中厚至厚层微细晶残余(含)砾、砂屑白云岩,残余砂屑、砾屑白云岩及微细晶残余核形石白云岩与层纹状微细晶白云岩、层纹石藻白云岩韵律互层。中部浅灰色中至厚层微细晶残余含砂屑、砾屑白云岩、残余(含)砾屑、砂屑白云岩与层纹状白云岩韵律互层。上部浅灰、灰白色中厚层微中晶白云岩与层纹状微晶白云岩互层。

16、顶部深灰色中至厚层粉中晶残余砂屑白云岩或粉细晶白云岩与含膏层纹石藻白云岩等互层。斋岭白云岩质纯,可作陶瓷、耐火材料、冶金溶剂等多种工业用途,是矿区主要白云岩矿层之一。2、奥陶系仑山组:勘查区仅出露下段白云岩,也是勘查区重要的白云岩矿层。其岩性底部浅灰、灰黑色中至厚层细中晶白云岩,夹残余(含)砾屑、砂屑白云岩。下部浅灰、灰色中厚层微中晶残余含砾屑、砂屑、核形石白云岩。上部浅灰、灰白,局部灰黑色中至厚层细粗晶白云岩,局部夹残余砾屑,砂屑及纹层状白云岩。顶部灰白色厚层粗晶白云岩。3、志留系矿区仅出露下统高家边组砂页岩,在勘查区与其它各地层呈断层接触。3.2.2构造勘查区出露地层为一单斜岩层,地层走向

17、北东南西,倾向总体倾向南东,倾角70左右,局部地层有倒转现象。发育有一组互相平行近南此(北北东)向断裂,编号分别为:F1、F2,破坏矿层,使东部矿层断开,断距约400米。3.2.3岩浆岩勘查区内目前没有发现岩浆岩出露。3.2.4围岩蚀变特征勘查区围岩蚀变微弱,基本没有发生蚀变。矿体主要为斋岑白云岩和奥陶系下统仑山组下段的白云岩。属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矿床。3.3.矿体地质特征通过勘查工作发现该区有两层白云岩矿,均出露地表,出露最低标高+75米,最高标高+230米,相对高差155米。I号矿体即斋岭白云岩。II号矿体为奥陶系仑山组下段白云岩。两层矿体相依平行整合接触,呈北东35方向展布。北东端被两条相

18、互平行的近南北向断层挟持矿层往北平移,使矿体东侧直接与志留系高家边组地层接触。号矿层:矿区出露长度约1000米,两端伸出探矿权范围外,出露宽度约450米。矿层向北西倾斜,倾角70。II号矿层:分布于F1与F2两条断层之间断块中,位于矿区南部,出露长约500米,出露宽约450米。3.3.1矿石质量特征1、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石的矿物成分单一,主要为白云岩,少量方解石及粘土质矿物。2、矿石的化学成分I号矿层(斋岭白云岩):MgO:19.2921.64%,平均20.94%;CaO:29.3232.90%,平均31.43%;SiO2:0.292.72%,平均1.64%;Al2O3:0.180.56%,平均

19、0.28%;Fe2O3:0.110.21%,平均0.16%。II号矿层:MgO:15.1421.72%,平均20.77%;CaO:26.9032.36%,平均30.63%;SiO2:0.383.67%,平均1.82%;Al2O3:0.160.25%;Fe2O3:0.110.19%,平均0.14%。3.3.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特征,不同矿层白云岩也存在差异。I号矿层:上部微中晶残余内碎屑结构,下部微细晶残余颗粒结构。II号矿层:为细粗晶结构。两矿层的矿石结构构造的的差别主要是:II号矿层矿石结晶程度较高,矿石矿物颗粒较粗。I号矿层矿石内碎屑明显增多,出现较多的颗粒白云岩。3.3.3矿石类型1、

20、矿石的自然类型本矿床矿石的自然类型主要有:微细晶白云岩、微细晶残余(含)砾、砂屑白云岩。微晶残余核形石白云岩、含膏层纹石藻白云岩;细粗晶白云岩、纹层状白云岩等。2、矿石的工业类型矿石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冶金熔剂白云岩,耐火材料白云岩等。4勘查工作布署4.1总体工作部署勘查区熔剂白云岩矿床系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矿床,层位稳定,质量优良;但矿床勘查程度尚低,且查区地质构造复杂。因此本次延续勘查工作应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认真调查研究查区成矿地质条件,遵循矿产勘查的一般原则,先表后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采用科学合理的勘查方案,以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完成目标任务。经与区域上同类型、同层位矿床类比并结合本查区

21、地质特征(构造对矿体的影响较大),初步确认本查区熔剂石灰石矿床勘查类型为II-III类,工程间距基本网度确定为200米100200米。此勘查类型和工程间距可根据勘查工作的进展和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进一步了解可作适当调整,以满足勘查工作要求为限。地质工作的实施严格按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开展工作。其它各顶工作的实施均按相应规范、规定和行业标准执行。本次勘查工作总体部署如下:通过1:10000地质修测,查明勘查区及周边地区与石灰岩有关的地层

22、、构造、岩浆岩的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通过1:2000地形测量和1:1000地形剖面测量,提供准确的地形图和储量计算剖面图及合理的工程布置图等基础图件。通过1:2000地质填图和1:1000地质剖面测量,槽探工程、钻探工程控制及取样测试等技术手段,追索控制矿体界线、夹层(石)界线,圈定矿体,确定矿石质量、品级。通过1:10000及1:2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测量,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类比研究,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及工业利用的可能性。在勘查结果及概略评价的基础上估算矿石资源量/储量。4.2年度工作安排根据有关规范及勘查阶段要求,本次该项目设计主要实物工

23、作量如下:1:10000地质修测 5.00km21:10000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 5.00km21:2000地形地质测量 0.74km2工程点测量 30个1:1000地形地质剖面测量 2.50km1:2000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 0.74km2槽 探 500m3机械岩芯钻孔 840m样品:基本分析样 550件 组合分析样180件 多元素分析样 5件 覆盖物分析样 5件 岩矿鉴定样 10件 小体重样 40件 岩石力学样 6件 水样 饮用、工业用各3组 6组 内检样 50件 外检样 30件根据总体安排,该项目准备用1年时间来完成勘查工作。1、2011年5-6月资料收集、整理,做好野外工作

24、前的资金、设备、物质的准备工作。2、2011年7月初进驻工区开展各项野外地质工作。8月底以前完成1:10000地质、1:2000地形和1:1000剖面线测量等工作,为下步勘查工作提供基本图件;2011年8-10月进行1:10000、1:2000地质、水文、工程、环境等地质测量;在基本查明矿区地表各项地质特征基础上布置槽探等工程,2011年9-10月完成所有探槽施工和采样工作;2012年2月底前完成所有钻探工程,结束野外勘查工作。3、2012年2-3月进行室内资料整理、检查野外原始图件、编制综合图件。4、2012年4月底,提交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石铺(大竹园)白云岩矿详查地质报告。5工作方法手段及

25、技术要求5.1地形测量1:10000地形底图采用省测绘局1:10000航测地形图。1:2000地形底图测绘按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及有关规程、规范执行。设计1:2000地形测绘工程量0.74平方公里。野外勘查工程布置主要利用经纬仪或GPS仪器定位,地质观察点的定位利用罗盘或手持式GPS结合地形、地物确定,对矿体重要地质界线需利用GPS(或经纬仪)控制。其中工程测量部分,要求施工的地质剖面的起始和终点、钻孔孔位、探槽等工程,主要矿体和重要地质界线点(或中心点)等进行工程联测,其精度不低于级控制要求。设计控制工程点测量30个。地形地质剖面的测量和研究是详查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地层产状及矿体产状确

26、定剖面线的方位,初步设计为135315,剖面线的方位采用经纬仪控制。暂设计剖面间距200米,设计剖面数为4条。由西至东依次编号为2、0、1、3线。设计剖面测量工作量为2500米。5.2地质测量1:10000地质修测:前期1:10000地质测量主要在探矿权范围内,但要全面了解查区及周边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发育情况,了解成矿规律,还需对矿权周边地区在充分利用1:5万*桥幅地质资料基础上进行部分修测工作,以其大致控制白云岩矿体的形态、产状、分布及变化。底图采用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填图方法采用穿越法,线距100-150米,点距50-100米。与矿层无关或距离较远的地质路线可适当放稀。设计工作量5.0平

27、方千米。1:2000地质测量:要求基本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矿体地表形态、产状、分布、变化及围岩、夹层特征。底图采用同比例尺实测地形图。填图前应首先参照地质剖面测量成果建立矿区地层层序和填图单元。填图方法采用穿越法为主,辅以追索法。线距50-80米,点距20-50米,同层位地层岩性变化不大时可适当放稀。设计1:2000地质测量工作量0.74平方千米。1:1000地质剖面测量:按规范要求执行。要求基本查明剖面沿线的地层、矿层、夹石的岩性、种类、类型、规模,岩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分布和变化规律。按不同类型的岩石、矿石布置和采集样品,以控制矿体不同品级矿石和矿体顶、底板及夹石的界线。

28、设计工作量2500米。5.3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1、目的任务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建设规划提供依据。2、矿区水文、工程地质特征矿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矿体呈单斜层状,可露天开采,最低开采标高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自然排水条件良好;岩石坚硬,自然边坡稳定。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3、技术标准和工作布署原则(1)技术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3-2002);地质工作相应行业规定、规范。(2)工作布署原则根据目的任务要求结合矿体分布特征

29、,本次工作地表主要采用地表调查,地表调查点线网度为100米100米,深部结合地质钻孔进行。详查工作方法和手段主要为1:2000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填图,水样分析、岩(土)样测试和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3、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1:2000水工环综合性地质填图收集矿区气象资料及对矿区有影响的河流水位资料。重点了解矿区范围内主要地质体的赋水性和导水性,基本查明查区矿床充水因素、地下水动态特征、补排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预测矿坑涌水量大气降水汇集量。根据露天开采技术条件的需要,测定矿层及其顶底板岩层抗压、抗拉、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岩矿石的性质、产状、分布及水文地

30、质条件、岩石风化程度、岩溶发育程度等特征;基本查明矿层顶底板围岩的岩石类型、稳固程度、地质构造与岩体结构面类型及组合关系,确定软弱层、软弱面的性质、产状和分布;分析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对露天开采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和地段和矿山建设、矿山开采对矿区环境污染可能性及污染程度。收集区域地震资料,对区域稳定性做出评价。分析研究残积物盖层的分布、厚度和稳定性特征。设计1:2000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工作量0.74km2。(2)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按规范要求对钻孔岩芯进行水文、工程地质编录。(3)水样、岩(土)石物理力学样测试对矿区内地表水、泉水、井水分别取样进行水

31、质简分析,取样6个。取样及化验按照原地矿部地质化验工作技术管理制度(1994年)执行。根据矿区矿体分布特征,分别对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取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取样6组。取样方法及测试项目按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要求进行。5.4钻探工程目的是为查明深部矿体厚度、物质组分特征。本次设计钻孔5个,分别布置在3、1、0线控制下部矿层。钻孔全为倾角200的斜孔,终孔孔径不小于56mm,其它技术要求执行钻探规程。考虑到矿层变陡,钻孔深度可能加大,设计工作量840米。钻探技术要求:1、岩矿心采取率:矿层及其顶、底板围岩35米范围内采取率不得低于80%,岩心分层采取率不得低于70%。若达不到要求,则按规

32、程进行处理或采取补救措施。2、钻孔弯曲度测量:按要求在孔深100米、终孔各测一次钻孔弯曲度。测量误差,终孔不得超过2。3、简易水文观测:如以清水为冲洗液,每班观测水位1回次。即提钻后、下钻前各测量 一次水位,时间间隔大于5分钟。当钻进过程中遇到涌水、漏水、涌砂、掉块、坍塌、缩径、逸气、裂隙、溶洞及钻具掉落等异常现象时,应即时记录其深度。4、孔深误差的测量和校正:进出矿层时,下管前和终孔后均需进行孔深测量,但其间地质人员认为需测量的,必须进行测量。孔深误差率小于1时不修正报表,大于1时要修正报表。5、原始班报表填写:各班必须指定专人在现场用钢笔及时填写原始报表,及时整理岩心,按先后顺序装箱编号,

33、不得颠倒。要做到机场记录真实、齐全、整洁。6、钻孔的封孔与检验:因本矿区探求资源量全部在在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钻孔内矿层不封,但孔口须立桩作标记。设计钻孔施工顺序为:勘探线号钻孔编号设计孔深建议施工顺序说 明3ZK3011503由于地层产状太陡,根据地形及其它多方原因,5个钻孔均设计为倾角为20度的斜孔。1ZK1012001ZK10216020ZK0011304ZK00220055.5槽探工程主要用于揭露勘查剖面上的浅层覆盖物。以便进行地质研究和样品采集。探槽布置应沿基本勘探线,施工时应掘至新鲜基岩,底宽不小于0.80米,深度最大不超过3米,如果3米不见新鲜基岩,可沿垂直剖面线方向平移施工,平

34、移距离不大于10米,以满足地质研究、样品采集的连续。设计工作量500米3。5.6样品采集项目设计测试样品种类包括基本分析样、组合分析样、多元素分析样、岩矿鉴定样、小体重样、水质分析样、岩矿石物理力学测试样等,样品采集按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国家地质总局,1977)及有关规定执行。基本分析样用于查明矿石的基本化学成分,确定矿石质量,是圈定矿体、储量计算、评价矿床的重要依据。地表样品应垂直矿体走向布置,采样方法采用刻槽法,刻槽断面规格为53cm。刻槽取样时要首先清除表层风化污染物,采取新鲜基岩。岩矿芯取样,采用劈心法,按岩矿芯长轴1/2规格取样。样品布置时应注意在勘查工程中分层

35、、分段采取,要求不重号、不漏采。单个样品控制真厚度2米,矿体顶、底应有控制样品。设计分析项目:CaO、MgO、SiO2。设计基本分析样品数550件,其中包括地表刻槽样150件,岩芯样400件。组合分析样目的是了解矿体内有益、有害组分的分布及含量,为矿石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依据。样品采取按勘查工程用同一矿体、同一块段、同一类型、同一品级基本分析样副样按比例组合而成。分析项目:Al2O3、Fe2O3、S、P、烧失量。组合样品代表真厚度为8米。设计样品数180件。多元素分析样用于了解矿石化学组分的全貌和微量组分的分布及含量。按矿层、矿石类型、品级从基本分析样的副样中抽取。分析项目:CaO、MgO、SiO

36、2、Fe2O3、Al2O3、K2O、Na2O、SO2、SO3、TiO2、P2O5、Mn3O4、Cl和烧失量。设计多元素分析样品数5件。覆盖层、岩溶充填物、近矿围岩分析样对矿体覆盖层、岩溶充填物、脉岩、近矿围岩按不同种类分别采取代表样品1-2件。分析项目:CaO、MgO、SiO2、Fe2O3、K2O、Na2O、SO3、Cl和烧失量。设计样品数5件。岩矿鉴定样按不同矿层、矿石类型及矿石夹层、近矿围岩、覆盖层分别采取代表性的样品,以研究岩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含量,次生变化及矿化蚀变特征,确定矿石、岩石名称及矿石类型。设计工作量10件。小体重、湿度测试样矿石小体重是储量/资源量估算的基础参数,

37、在采取时要求考虑各勘探线样品的化学成分分布按不同矿石类型分别采取具有代表性样品,对边坡围岩、夹层分别采取少量样品。设计样品数40件。岩石力学试验样用以了解岩矿石的物理性质,确定矿体开采边坡角等。样品在地表按矿石类型及近矿围岩分别采取。设计岩石力学试验样6件。水质分析样为了解勘查区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情况为矿山工业及生活用水提供水源质量依据。设计水质样6组。5.7样品加工、测试样品加工包括原样烘干、破碎、过筛、拌匀、缩分四个程序,样品编分按乔切特公式(Q=kd2)进行(K=0.1)。加工过程中样品总损失率不大于5%,每次缩分误差不大于3%。样品加工质量及质量检查办法按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

38、范(DZ/T0130.13-1994)及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执行。样品测试按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T0130-1994)执行。测试质量检查按规范对测试样品结果进行内、外部检查。内检样品按矿石类型、品级、分析项目从副样中抽取,进行分析检查,样品抽取比例不小于10%。外检样品从原分析样中按矿石类型、品级按比例抽取,并送指定的或高一级测试单位检查。样品抽取比例不小于原样数5%。5.8原始地质编录、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原始地质编录、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严格按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1993)、固体矿勘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1993)执行

39、。原始地质编录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质测量、实测剖面过程中观察的地质特征及各种探矿工程、样品所包含的自然地质信息进行现场研究、记录。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客观、完整,经严格检查、验收,以保证一手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资料综合整理要求对勘查过程中获取的各种资料,包括成矿地质特征,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组分特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探矿工程资料必须及时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研究,编绘综合图、表,以便对矿区成矿地质资料和资源前景进行综合研究,指导勘查评价工作,估算资源量/储量。资料综合整理和研究应穿勘查工作的全过程,成果必须经过质量检查和验收,严格审核各种成果资料,

40、以保证勘查工作质量。5.9矿床经济技术评价通过收集了解邻区或本区同类型矿山建设基础条件和开采技术经济指标,国内、外市场调研和预测资料,结合矿区矿山建设条件及矿山经济条件,在类比的基础上,对矿床开发进行概略性经济技术评价,建议投资人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预可行性经济评价。6经费预算6.1、预算编制依据预算编制由预算汇总表、项目预算表组成。预算编制依据说明如下:1预算汇总表取值于项目预算表,总计数为各工作项目之和。2项目预算表的编制依据(1)实物工作量取值依据:根据项目的目的任务要求,此设计的实物工作量包括:1、1:10000地质修测 5km22、1:10000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 5km23、

41、1:2000地形测量 0.74km24、1:2000地质测量 0.74km25、1:2000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 0.74km26、1:1000剖面线地形、地质测量 2.5km7、槽探 500m38、钻探 840m(2)单位费用标准选择依据项目设计预算标准按参照*省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经费预算标准(暂行)(2008年6月)核定勘查费用。该项目在1:5万*桥幅,该地区调整系数为1.1。6.2、预算编制方法1、凡属外业工作的计算公式为:费用预算=费用标准工作量地区调整系数2、岩矿测试根据具体的样品种类和所测元素测算。3、其他地质工作中的编录费用、设计编写、综合研究、报告印刷等费用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42、。费用预算=工作量单位预算标准4、工地建筑。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据按野外总工作费用的8%计取。6.3、预算结果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项目名称:*省*市*区石铺(大竹园)白云岩矿详查 单位:万元工作项目总预算2011年预算备注1234一、地质测量8.67648.6764二、地形测量4.77602.0796三、物探四、化探五、槽探3.353.35六、钻探54.1821.285七、岩矿测试10.96065.1611八、其他地质工作26.4275.0390九、工地建筑7.79283.2344十、税6.96982.9295合计123.132551.7551项目设计预算编制人:陈世宏7预期地质成果矿体按黑色冶

43、金熔剂石灰岩化学成分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圈定,即:1:化学成分边界品位:MgO15%,Mn3O4+SiO2+ Al2O3+Fe2O310%,其中SiO24%工业品位:MgO16%,Mn3O4+SiO2+ Al2O3+Fe2O310%,其中SiO24%2:露天开采技术条件最低开采标高:+80米剥采比: 0.5:1可采厚度:4米夹石剔除厚度:2米采场最终边坡角:55度采场最终底盘最小宽度60米爆破安全距离300米。根据有关规范及地质勘查成果,提交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石铺(大竹园)白云岩矿详查(送审稿)及相关图件、表格。预期估算矿床熔剂白云岩矿石储量/资源量(332+333)约6000万吨,矿床规模达大型。8保障措施8.1、组织管理和人员组成分工1、人员组成组建项目组,配备项目负责1人,项目技术负责1人(高级工程师),地质技术人员3人(工程师2名,技术员1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人员1人,探矿工程师1人,测量工程师2人。具体人员组成见下表项目人员组成一览表姓 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学位职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