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旅游中意外遇险时的自救与互救全解.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90818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外旅游中意外遇险时的自救与互救全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野外旅游中意外遇险时的自救与互救全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野外旅游中意外遇险时的自救与互救全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野外旅游中意外遇险时的自救与互救全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野外旅游中意外遇险时的自救与互救全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外旅游中意外遇险时的自救与互救全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外旅游中意外遇险时的自救与互救全解.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野外旅游中意外遇险时的自救与互救第一章 野外旅游前的准备 . 4第一节、身心及资料收集准备 . 4第二节、必备物品及器材准备 . 41)火源2)光源3)多用刀4)绳子5)三棱镜罗盘6)食物源7)聚乙烯包8)哨子9)卷筒卫生纸10)小型医疗袋11)帐篷(附其选购安装使用方式)12)服装类第二章 野外旅游中常见疾病和意外 . 9第一节 晕车 . 9一、 晕车的症状表现二、 民间防晕车小偏方第二节 叮咬 . 10一、 接触性皮炎斑疹二、 小动物咬伤三、 毛虫四、 蜂刺五、 毒蛇咬伤六、 蚂蟥第三节 中暑 . 11一、 中暑症状二、 处理办法第四节 雷击 . 13一、 雷击危害二、 雷击预防三、 雷击

2、救治第五节 雪崩 . 15一、 雪崩危害二、 预防措施三、 注意事项四、 紧急措施第六节 迷路 . 19第七节 食物中毒 . 20第八节 地震 . 22第三章 体育旅游中常见的伤情处理 . 22第一节 处理概述 . 23第二节 骨折 . 23一、 辨别骨折的原则二、 处理步骤第三节 人工呼吸 . 24一、 概述二、 常用方法第四节 心脏按压 . 25 一、 使用条件二、 具体方法第四章 体育旅游中的求救方式 . 26一、 烟、火信号二、 地对空信号三、 光信号四、 旗语信号五、 声音信号六、 摆字求救七、 摩尔斯电码求救资料来源 . 27摘要: 经过一段时间对体育旅游课程的学习,感受到体育旅游

3、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体育旅游时安全的重要性。本人查找资料整理了六种体育旅游中常见意外遇险时的自救互救措施,希望可以达到增长知识、防治险情的作用。 广义上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心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健康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具有广泛性、民族性、刺激性。从狭义上讲,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专项体育需求,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施行旅游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于一体的服务,使旅游者在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一

4、章 野外旅游前的准备第一节 身心及资料收集准备 体育旅游多涉及远足、登山或骑行等项目,而在进行体育旅游之前,我们应当提前锻炼身体,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游玩时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中。另外,出发前要收集目的地相应的信息:目的地的天气气候(以准备衣物),酒店情况(如果停留几天已经确定,最好出发前就通过网络把酒店定下了,第一有备无患,第二省钱),要不要看远(带望远镜),去目的地计划去哪些景点,它们的大概位置,这些景点的文化背景以及格局。差不多就可以了,至于景点间怎么坐车几点出发之类的没有必要的,因为变数很大,可以到了以后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第二节、必备物品及器材准备1)、火源 火柴(防风、防水、防暴

5、风雨的最佳)、打火机、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用来点燃干树叶或纸)、打火石、几条火柴盒侧面点火纸等,还有几小片干木头。几乎所有东西都能用来燃烧,但点火是最关键的一步。行家一般带着高质量的打蜡长火柴(两层塑料包装),还有一盒火柴头和防暴风雨的打火机。2)、光源头灯,配备至少一个备用灯泡、一条保险丝和几套备用电池,装在防水包装里。通常情况下,将头灯设置为最优电池使用状态。建议配上小号的备用头灯。3)、多用刀标准16个功能的维氏瑞士军刀(Victorinox)将帮你解决几乎所有的紧急事件。此外,它还包括微型螺丝刀、镊子、剪刀、开瓶器、钢笔和针。4)、绳子当你需要的时候,绳子是真正的生命线。随身配备一条5米

6、长、6至8毫米粗的绳子,它可以用捆绑物品或者滑动装置。一条绳子有如此多的功用,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5)、三棱镜罗盘推荐嵌有刻度的三棱镜罗盘,它在野外能帮你找到正确的水平位置。当然它不能找到最近的路、住所、河流、山脊等能让你回到安全之处的通常意义上的方向。身处险境时,当务之急是回到眼力所及的可识别的地标上,返回安全之处。6)、食物源这只适用于关乎生存的紧要关头,不能作为旅途中的正常饮食。包括含高卡路里比率的食物,易于携带,无需准备,在最开始的48个小时内足够维持你的生命所需。坚果葡萄干咀嚼棒、葡萄糖块、黄油块、奶酪、花生和脱水水果棒都非常合适。请记住这些食物在其他情况下不要吃掉,如果一切安好

7、,你应该带上它们回家。7)、聚乙烯包买一个干净、结实、大大的(上层和下层都放满后还有空余的地方)聚乙烯材质的包,至少50微米厚。带上两三个这样的包。聚乙烯包有多种用途,比如装水、收集水蒸气,甚或融化雪、保温、避雨和漂浮等。8)、哨子 一个结实的塑料哨子要比金属哨子好。你最好把瑞士军刀和哨子串在一条绳子上,挂在脖子或者系在手腕上。买一个音调高的哨子,团队里的所有成员最好带的是一样的哨子(如果不是的话,要熟悉不同的声音)。团队也可以设计一个吹哨子的口号方案,以防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呼救。 9)、卷筒卫生纸 虽然户外用卷筒卫生纸并不合适,因为不管多冷的水总比纸要好,甚至雪也是一个不错的代替品。但是带上一

8、卷卫生纸,以防万一。 10)、小型医疗袋 基本的医疗用品包括药带、净水药片、治普通疾病(像胃感染、发烧、头痛和身体疼痛)的药物、干净的棉花球、石膏卷、止痛喷雾、红霉素眼膏等。这就差不多了,以上你要带这些医疗用品一般也是团队装备的一部分。在紧急情况下你最好凭常识能知道在不同时候用对药。可能你从来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一旦碰上了,保持冷静,享受这次经历,实践你最基本的人类本能,你一定可以生存下来。11)、这里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帐篷及其相关的知识。一、 帐篷的构造 在寻找到安全的露营地后,就应开始设立营房。帐篷是露营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露营的乐趣,会因帐篷种类的不同而改变。 二、 帐篷的种类 帐

9、篷是露营的最大必需品。从A字型、墙壁型等基本型到居住空间广阔的改良型,皆具不同功能与形式。可依露营目的、规模和活动内容,选择所需的种类。 帐篷依型式、大小、材质、色泽分成数种,基本型有称为最小型的角锥型、称之为A字型的三角型、称之为围墙型的住家型三种。在这三种之上,针对防虫、通风、保温、色彩、重量各点来加以改良,居住性好的帐篷也逐步被开发出来,使人人都能有舒适的露营生活。 至于搬运方便的半球形弹头型帐篷,使帐篷内压迫感减少,增加其居住性的小屋型帐篷,集会或行动时使用的行动型帐篷等,是为改良型帐篷,或者称为变形帐篷,可配合露营的目的和活动内容加以选择。 帐篷各部零件的名称 帐篷是以零件的方式携带

10、,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零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零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 帐篷主体:帐篷的布幕、支柱及垫子。 支柱:有笔直的一条或以两条、三条连接的各种型式。有些管状支柱的弯曲部,需要用铁丝连接起来。 边框:使用于弹头型帐篷或小屋型帐篷,以短杠状材料组合成支柱或栋梁。 栋:帐篷最顶上之部分。 屋顶:构成帐篷倾斜面之部分。 墙壁:帐篷侧面的墙壁部分。有些帐篷根本没有。 挡雨棚:将屋顶之一部分,向前方张开,以其他支柱支撑。 门:为帐篷之出入口。可在另一侧设窗。 地面垫:为帐篷中,铺于地面的垫子。若是湿气重的地方,还需要再铺一层竹席。 飞垫:在帐篷屋

11、顶上,再另铺设的垫子,以遮避强烈的日光。即第二层屋顶。 主绳:又称柱绳。由支柱两端分出,作用为避免支柱倾斜,并以钉子固定。 角绳:由帐篷布幕之屋顶底边延伸出来,并以钉子固定。 钉子:插入地面、以固定绳索和帐篷布幕之底边。有木制、金属制及合成树脂制。 木棰或铁锤:将钉子打入地面时使用。以木头或金属制成活扣,附于主绳或角绳之零件。缆绳穿过其间的两个小孔,移动即可控制缆绳。 袋子:将布幕和支柱、钉子、木棰收好的布囊。 C 帐篷的选择要领 帐篷是起居行动的基地,为使在野营活动中,有舒适的生活,应配合露营的目的和规模,慎选帐篷。帐篷的型式和构造、大小或居住性、主体的重量、质料的强度、颜色、通气性等各种功

12、能与性质、均要详加考虑,向有经验者和专家请教,选择信誉佳的厂商,根据使用的目的选购。12) 服装类出行户外的两条不成文的原则可以参考:一是适用原则;二是减行原则。为适应这两条原则,一种新型服装-户外功能服装应需而生。适用原则要求出行户外选择服装应充分考虑适应户外的客观条件,满足户外条件下的穿着要求,这样才不至于在外受罪遭难。在户外不同于居家,环境复杂、气候多变、风雨无常,因此选择服装的着眼点应是既能防风、遮雨,又可保暖、御寒,在夏天透气凉爽不粘身。简行原则要求行装力求精简。俗话说百里无轻但,长途跋涉、爬山穿谷,行装当然是越轻越好。每个品种的体积、重量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圈里有人拿着电子称购装备

13、,看似古怪,却不无道理。然而,适用原则提出的是适应户外条件的多样性,而简行原则提出的是携带物品的单一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户外运动发展过程中问世了一种新型服装,圈里人称其为户外运动服,亦有人称其为功能服装。这种服装在选择材料上力求功能齐全,在设计和制作上力求简捷适用。不仅满足了户外着装多功能的特性,同时也符合力求简捷的要求,可以说是出行户外理想的着装。如果我们了解一下这类服装的面料和制作工艺,便知它适应户外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最后总的说来,户外服装的选择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目前,市面上各个类型的,各个价格层次的,各种针对不同环境设计的服装多种多类;而目前户外活动在国内的长足发展,

14、也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户外当中来,这其中自然有不同层次的户外人群及对户外装备的不同需求。目前户外装备生产商推出了针对各种需求的户外装备;有专业的(价格不菲,当然用料很讲究,针对环境也很特殊);也有泛户外概念的,这类装备,价格适中,用料也有一定的保证,且也具备相当的功能性,如,常规,郊游,常规下的野营,此类装备一般都能很好的满足需求;所以在选购户外装备时,“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是一般需遵循的原则(当然对于有钱人和发烧级玩家则另当别论了)。值得提醒朋友注意的几个问题是:1、配带服装禁忌人为己为,要客观估计自己耐寒性。一般说来,人的耐寒性有明显的差异,在同样着装条件下,怕冷与不怕冷的人对温度的适应性

15、可差10以上。2、配带服装要客观估计所去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说来同海拔高度的山区和平原温度差5是很正常的,而同一地区海拔相差一、二千米,温度差10也不是为怪的。3、出行携带要考虑活动的特点,如属于静活动,静止中人体不易产生热量,带衣应多考虑保暖性。如果去爬山或穿越丛林,属于较剧烈的活动,携装应考虑散热性好,不易吸附汗气的服装。一般说化学合成材料制成的服装散热排汗性能要优于棉布服装。4、携带的服装不妨略有剩余以求有备无患。即使是剧烈运动,也有相对静止期,故此携带服装应适当留有余地。春秋春秋是寒暑交替的过渡时期,昼夜温差较大,往往白天气温较高,夜间又比较冷,尤其是山区,配带服装应适应这一特点,一般

16、可选防风雨外罩一套,毛线衣一套,内衣两套(应选保暖导汗材料),秋季露气较重,应选防水材料。春初秋来较凉时期可加一件双面绒上衣,一顶既可防尘又能遮阳的丛林帽,一双丛林手套既可保暖又可在丛林中护手。夏季 夏天天气较热,热体散发热量较多,从透气吸汗上讲,棉制品优于化纤,贴身穿着舒适性较好,可选纯棉衬衫,分体丛林裤(腿部可拆下来);从导汗干燥上讲,化纤优于棉制品,内裤(短裤),背心可选COOLMAX材料产品,并准备一套备份。鞋可选透气性好的夏季登山款,为了防雨可备一件超薄材料的雨衣,为防变天可备一件双层夹克衫。冬季 为了减少出行麻烦初冬可选双面绒内衣,最冷的季节最好换上羽绒内衣,也可将单层防雨裤换成有

17、绒内衬的裤,切不可忘记的是选一双保暖性好的登山鞋。头部保暖可选毛绒式绒面头罩,手部保暖应选防水透气棉手套,怕冷的人可加一件保暖马甲。无论任何季节出行都不可缺少袜子,袜子对护脚并保证其舒适性至关重要,出行以棉线袜最好,冬季可选棉毛混纺袜,携带量应因人而异,爱出脚汗者应多备一些,脚不能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里。以上只是不同季节外出的一般选择。但任何事物都不应绝对化,出行择装应充分考虑你的适应性和穿着习惯,这一点出行者应在时间中找出自己的感受。第二章 野外旅游中常见疾病及意外 野外山林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但是野外的自然原因更为复杂多变,因此也潜藏着更多的问题和危险事件,这需要我们在旅游前具备完整的

18、应对知识和技巧。第一节 晕车一、晕车的症状表现 本病常在乘车、航海、飞行和其他运行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发生。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颤。严重呕吐引起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一般在停止运行或减速后数十分钟和几小时内消失或减轻。经多次发病后,症状反可减轻,甚至不发生。二、 民间防晕车小偏方1) 按压内关、合谷和足三里(见右图)这三个穴位都能有效缓解晕车症状。内关穴位于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按压内关穴是治晕车最常用的方法。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虎口”处。按压此穴位可

19、直接作用于胃肠,有效缓解头晕及恶心呕吐作用。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需根据个人的耐受程度,按压上述穴位15分钟,当自己感到有酸胀感时就可停止。2) 将鲜姜切片,装于小塑料袋内随身携带,乘坐交通工具时随时放于鼻下闻。3) 风油精: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4) 乘车前510分钟,饮一杯加有几滴食醋的温开水,途中也不会晕车。5) 服用晕车药物。比如晕海宁,在乘车前半小时服用,使用与成人或6岁以上儿童。胃复安片,乘车前1530分钟或餐前半小时吞服,一般晕车者服5毫克(1片),严重者服10毫克(2片)。6) 无药之时,上车前将腰带束紧,防止内

20、脏过分在体内游动,有助于预防晕车病的发生。第二节叮咬一、接触性皮炎斑疹当接触某些物质而致皮肤出现奇痒、红肿时,要赶快离开引起过敏的物质,并用水清洗患部,马上更换衣服。红肿厉害时,可服用扑尔敏,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软膏等。二、小动物咬伤 被咬后应迅速把伤口用干净水并涂肥皂冲洗干净,包上纱布。被狗咬伤的伤口,容易化脓,所以必须进行彻底的伤口处理,并及时注射疫苗。鹦鹉的排泄物会引起感染,出现持续的淋巴肿、发烧等,应去医院治疗。三、毛虫 人的皮肤受到毛毛虫身上毒毛的侵害,会感到辣、痒、痛,并伴有红肿症状。这时应小心地将毛毛虫从身上清除,再用胶布粘在皮肤上,揭下时可以将毒毛去除。还可以采些马齿苋、蒲公英、

21、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草药捣烂后涂擦或外敷。如果全身出现皮疹,可服用扑尔敏等抗过敏药。四、蜂刺 被野蜂蜇伤后,会产生剧痛、眼花恶心等症状,如果发现蜂尾部的毒腺及螫针还留在伤口上,应该用小镊子或小钳子拔除,不要用手掐。随后用醋酸涂擦伤口,消肿止痛,也可用野菊花叶、夏枯草捣烂敷伤口;若被刺后20分钟体内无异常反应,一般来说问题不大。如果被刺后出现恶心、抽搐等症状是危险预兆,要赶快到医院检查治疗。五、 毒蛇咬伤 首先确认毒蛇咬伤的伤口上有2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 一是要镇定,减少活动,放低伤肢,并立即用绳子、布带或裤带在毒蛇咬伤肢体的近心端约厘米处进行绑扎,减少毒液的吸收和扩散。每隔10至20分钟松绑1至

22、2分钟,以防肢体坏死; 二是用干净的锐器以毒蛇牙痕为中心作十字形切开,深达皮下,再挤压以排除毒素。也可用拔火罐(可用茶杯代替),然后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水冲洗。; 三是在伤口周围外敷蛇药并内服,然后尽快到医院处理。由于毒蝎子、毒蜈蚣等的毒性比较大,遭到袭击后应采用对付蛇伤的方法处理。六、蚂蝗遭到蚂蟥叮咬时,不要使劲往外拉,以免拉断而将蚂蟥的吸盘留在伤口内,引起伤口发炎、溃烂。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手掌在旁边拍击,蚂蟥受到惊吓会自动掉下来,也可用风油精、食盐洒在蚂蟥身上,或用烟头烫;第三节中暑一、中暑症状 皮肤干热发红,头痛作呕兼口干,小便量少,呼吸浅速,脉强而快,体温很高,最后患者会神志不清

23、昏倒(这时患者的血压会急升)。二、处理办法 移患者到阴凉地方,抹身降温让患者平卧,垫高双脚如清醒没呕吐,每分钟给患者喝淡盐水一杯,共喝两杯。注意别给昏倒的患者灌饮任何东西,以免呛倒患者或液体入了肺,那就更麻烦。中暑急救五字诀a.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b.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c.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d.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24、e.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患者应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饮用凉盐水等饮料以补充盐和水分的丧失。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热射病患者预后严重,死亡率高,幸存者可能留下永久性脑损伤,故需积极抢救。1、体外降温 旨在迅速降低深部体温。脱去患者衣服,吹送凉风并喷以凉水或以凉湿床单包裹全身。以冰水浸泡治疗已不再推荐,因发生低血压和寒战的并发症较多。但如其他方法无法降温时,亦可考虑此方法,但此时需要监测深部体温,一旦低于38.5时需停止冰水降温,以防体温过低

25、。2、体内降温 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3、药物降温 氯丙嗪有调节体温中枢的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耗的作用。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静脉输注,并同时监测血压。4、对症治疗 昏迷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褥疮,须加强护理;提供必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促使患者恢复,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吸氧;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促发心力衰竭,发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应用升压药纠正休克;甘露醇脱水防治脑水肿。激素对治疗肺水肿、脑水肿等有一定疗效,但计量过大易并发

26、感染,并针对各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第四节雷击一、雷击危害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一种强烈的放电现象,雷电的放电电压高,电流幅度大,电流变化快,放电过程时间短,伴随雷电放电时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强烈的电磁辐射、炽热的高温,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创造的物质文明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对人类的生命造成极大的伤害。雷电袭击人体的形式有:(1) 直接雷击:雷电直接击中受害者,雷电流流经人体使被击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雷击时产生的电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2) 接触雷击:雷击其他物体时,与雷击物体接触的人受到到伤害,表现短时的麻痹,有时也会昏迷甚至死亡,但总

27、的来说,它比直接雷击受害要轻,但接触雷击发生的几率比直接雷击高得多。(3) 旁侧闪络:雷电击中受害人附近的物体,由于被雷击物体带高电位,而向它附近的安全距离以内的人闪击放电致人伤亡。(4) 跨步电压:当发生雷击时,雷电流流经接地体散入大地,由于土壤散流电阻的存在,经接地体散入大的的雷电流,将在周围土壤中产生压降,如果人站在这块具有不均匀电位分布的地面上,则在人的两脚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时,使人昏迷或者死亡。 雷电灾害发生的季节性变化明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多出现在夏季,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4-9月份,6、7、8三个月尤为严重。其中原因是因为我国夏季温湿气

28、流旺盛、对流性天气相对较多,闪电活动相对频繁,从而增加了雷击事故的概率。春、夏、秋也是人们选择旅游的黄金时间,我国的野外旅游景区大部分是高山、江河自然风景,而高山、江河又是雷放电选择地段,所以雷击灾害发生的概率较大,2002年7月17日,庐山五老峰遭雷击,造成游客4人死亡、10多人受伤。2004年7月23日,居庸关长城地区遭雷击至少15人受伤,社会反响较大。2007年4月17日黄山风景区天都峰遭雷暴袭击,护栏、游道等设施受损并有人员受伤,同年7月12日在鳌鱼峰的嘴部发生雷击伤人事件。2002年8月3日山东省莱芜市菜城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青杨行水库发生雷电灾害,造成4人死亡,10人受伤,2011年

29、7月23日安徽省天柱山风景区遭雷击,造成3人身亡,3人受伤(以上雷击事件摘自全国重大雷击灾害事件汇编)。从这些雷击事件调查报告看出,高山、江河极易发生雷击事故,且当事地点和设施防雷装置没有或者损坏,所以造成雷击后发生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的悲剧,因此自然旅游景区防雷安全工作十分重要。笔者近四年到过许多旅游景区调研,发现大部分景区高山处的观赏亭没有防直击雷设施,一些山上索道没有接地,儿童游乐设施没有按照防雷标准设计安装,山上人群集中的地方没有防直击雷设施,景区配电设施没有安装避雷器和屏蔽装置,山中建筑物没有很好接地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二、雷击预防 野外活动中存在遭受雷击的危险性。但是通过采取科学有

30、效的措施可以显著地降低这种危险性。 不要在巨石下、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雷雨,电流从这些地方通过时会产生电弧,击伤避雨者。如果山洞很深,可以尽量躲在里面。不要在雷雨中骑车或骑马,否则会引雷击身。离开高地,不要躲在旷野中独立大树、古塔、电线杆、孤立的小屋内,远离金属物体。如果在游泳或在小艇上,应立即上岸。即便是在大的船上,也应躲到甲板之下。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很少会伤人。若发现闪电后有巨雷,说明您身处雷区,此刻要避免与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要立即在近处寻找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腿上,头埋于两腿之间;在暴风雨中,如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直立,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

31、紧卧倒,并除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等。1、知打雷和雷击。先看到乱积云变大,不久即变成雷云,赶紧到安全地方躲一躲。收音机中有刺耳的杂音、忽下大粒雨滴也是打雷的预兆。2、远离高树或密叶树林。3、远离铁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装入塑料袋中。4、如在水域活动,要赶紧上岸。5、不要聚集在一起,应分散开。6、小屋内、汽车内、岩背阴处或凹处也是很好的躲避之处,但注意不要靠墙。三、雷击救治主症:皮肤被烧焦,鼓膜或内脏被震裂,心室颤动,心跳停止,呼吸肌麻痹。急救措施:1、伤者就地平卧,松解衣扣、乳罩、腰带等。2、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坚持到病人醒来为止。3、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十宣,涌泉,命门等穴。4、

32、送医院急救。第五节雪崩一、雪崩危害 雪崩对登山者、当地居民和旅游者是一种很严重的威胁。 在高山探险遇到的危险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为经常、惨烈的,常常造成“全军覆没”。因雪崩遇难的人要占全部高山遇难的1/2-1/3。但是,探险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险性也不一样。如果所遇雪崩处正是在雪崩的通过区,危险要小一些,如果被雪崩带到堆积区,生还的机率就很小了。 雪崩摧毁森林和度假胜地,也会给当地的旅游经济造成非常大的经济影响。通常雪崩从山顶上爆发,在它向山下移动时,以极高的速度从高处呼啸而下,用巨大的力量将它所过之处将一切扫荡净尽,直到广阔的平原上它的力量才消失。一旦发生,其势不可阻挡。这种“白色

33、死神”的重量可达数百万吨。有些雪崩中还夹带大量空气,这样的雪崩流动性更大,有时甚至可以冲过峡谷,到达对面的山坡上。 比起泥石流、洪水、地震等灾难发生时的狰狞,雪崩真的可以形容为美得惊人。雪崩发生前,大地总是静悄悄的,然后随着轻轻的一声“咔嚓”,雪层断裂,白白的、层层叠叠的雪块、雪板应声而起好像山神突然发动内力震掉了身上的一件白袍,又好像一条白色雪龙腾云驾雾,顺着山势呼啸而下,直到山势变缓。雪崩美丽的背后隐藏的是可以摧毁一切的恐怖。雪崩的威力被称为“白色妖魔”。雪崩的冲击力量是非常惊人的。它会以极快的速度和巨大的力量卷走眼前的一切。有些雪崩会产生足以横扫一切的粉末状摧毁性雪云。 据测算,一次高速

34、运动的雪崩,会给每平方米的被打物体表面带来4050吨的力量。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哪种物体,能经得住这样的冲击。1981年4月12日,一块体积约一栋房子那么大的冰块从阿拉斯加的三佛火山顶部冰川上滑下,落在旁边的雪坡上,造成数百万吨雪迅速下滚,将沿途13千米地区全部摧毁。据有关专家指出,该雪崩产生了长达160千米的粉末状雪云,是迄今为止纪录上最为严重的一次。事实上,一旦这种时速可高达400千米、足以吞没整座城市的自然怪物开始行动,我们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了解雪崩的人应该知道,其实在雪崩中,比雪崩本身更可怕的是雪崩前面的气浪。因为雪崩由于从高处以很大的势能向下运动,譬如从6000米高处向下坠落或滑落,会

35、引起空气的剧烈振荡,故有极快的速度甚至会形成一层气浪。这种气浪有些类似于原子弹的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雪流能驱赶着它前面的气浪,而这种气浪的冲击比雪流本身的打击更加危险,气浪所到之处,房屋被毁、树木消失、人会窒息而死。因此有时雪崩体本身未到而气浪已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阻挡物冲得人仰马翻。1970年的秘鲁大雪崩中,雪崩体在不到3分钟时间里飞跑了14.5千米,速度接近于90米/秒,比十二级台风擅长的32.5米/秒的奔跑速度还要快得多。这次雪崩引起的气浪,把地面上的岩石的碎屑席卷上天,竟然叮叮咚咚地下了一阵“石雨”。二、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对雪崩可以采取人工控制的方法加以预防。人们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后,对雪

36、崩已经有了一些防范的手段。比如对一些危险区域发射炮弹,实施爆炸,提前引发积雪还不算多的雪崩,设专人监视并预报雪崩等。如阿尔卑斯山周边国家、挪威、冰岛、日本、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都在容易发生雪崩的地区都成立了专门组织,设有专门的监测人员,探察它形成的自然规律及预防措施。 在阿尔卑斯山区,几个来自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和法国国家农业机械、农村工程及水与森林资源管理中心的专家团正试图破解雪崩的产生机制。为了模拟雪崩的经过,CNRS的物理学家们将成千上万的小珠子放入微型人造雪崩机里。雪崩机可以倾斜。这样,小珠子向下滑行时相互推挤碰撞,这个过程会被一台快速摄像机拍摄下来。专家们将根据拍摄图像研究“雪崩”到

37、底是如何行进的。在这个实验中,每粒颗粒的运动实际上很容易计算,问题是有成千上万的颗粒,且它们的相互作用是无法计算的。尽管如此,研究者们的实验仍然对了解雪崩动态提供了宝贵资料。他们证实雪崩犹如成团的颗粒物运动,毫无规则地释放能量。虽然雪崩由固体物质组成,但它的运动并不与其完全相同,与气体运动也不同。 根据北卡大学(Universidad de Carolina del Norte)地质学家Tom Drake所说,形成雪崩的颗粒物分成五层:最表层的颗粒在气流的碰撞中被卷起;第二层的颗粒在持续地撞击中混乱前行;再下一层,颗粒已经开始有组织地运动;第四层由间距很小的颗粒构成;最底层的颗粒紧密相连,运动

38、最为缓慢。但Drake认为:“这只能部分解释雪崩。山上还存在很多因素使情况更为复杂。” 估测路线上可能的雪况(稳定性)。向到过那里的人了解情况。如果下过雪,小心了!新雪增加了原来雪层的重量,连接性也很差。此外,如果气温突然回升,或可能艳阳高照,也会导致积雪融化,连接性变差。应该选择一条没有雪崩危险的路线。如果非要上,应该选一个寒冷、阴云、冰点以下的天气,并且一段时间内不会有降雪。对于夏季高山攀登来说,应该在黎明之间动身,在上午之前离开陡峭的雪坡。 注意观察雪况。包括最近的雪崩痕迹,脚下的雪崩塌时发出“怦怦”声,敲鼓一样的声音说明硬雪层下有空洞。用铲子向下挖,寻找有雪崩倾向的“雪板”-松雪上面的

39、硬雪层。考量线路的雪坡。30度的碗状雪崩槽,上大下小,比陡峭的岩柱更危险。在这里只能猜测雪况。如果别无选择必须穿过可疑的雪坡,遵循:尽可能保护通过。如果雪坡太宽无法设保护,首先应该测试雪况。先用一个遮蔽的、坚固的锚点(比如树或石头)设保护,测试者走到雪坡的上端,跳向陡峭的部分。然后在安全的地方解开保护,一次一个快速通过。从高处走,减少被上方下来的雪埋起来的危险。互相之间注意观察,一旦出事,多少可以了解一些遇难者的位置信息。还要注意最好不要到角度非常大的坡,坡度为38度的时候,雪崩的威力最大。三、注意事项 遇上雪崩是很危险的,在雪地活动的人必须十分注意以下几点:探险者应避免走雪崩区。实在无法避免

40、时,应采取横穿路线,切不可顺着雪崩槽攀登。在横穿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走过,并设专门的瞭望哨紧盯雪崩可能的发生区,一有雪崩迹象或已发生雪崩要大声警告,以便赶紧采取自救措施。大雪刚过,或连续下几场雪后切勿上山。此时,新下的雪或上层的积雪很不牢固,稍有扰动都足以触发雪崩。大雪之后常常伴有好天气,必须放弃好天气等待雪崩过去。如必须穿越雪崩区,应在上午10时以后再穿越。因为,此时太阳已照射雪山一段时间了,若有雪崩发生的话也多在此时以前,这样也可以减少危险。天气时冷时暖,天气转晴,或春天开始融雪时,积雪变得很不稳固,很容易发生雪崩。不要在陡坡上活动。因为雪崩通常是向下移动,在1:5的斜坡上,即可发生雪崩。高山

41、探险时,无论是选择登山路线或营地,应尽量避免背风坡。因为背风坡容易积累从迎风坡吹来的积雪,也容易发生雪崩。行军时如有可能应尽量走山脊线,走在山体最高处。如必须穿越斜坡地带,切勿单独行动,也不要挤在一起行动,应一个接一个地走,后一个出发的人应与前一个保持一段可观察到的安全距离。在选择行军路线或营地时,要警惕所选择的平地。因为在陡峻的高山区,雪崩堆积区最容易表现为相对平坦之地。注意雪崩的先兆,例如冰雪破裂声或低沉的轰鸣声,雪球下滚或仰望山上见有云状的灰白尘埃。雪崩经过的道路,可依据峭壁、比较光滑的地带或极少有树的山坡的断层等地形特征辨认出来。在高山行军和休息时,不要大声说话,以减少因空气震动而触发

42、雪崩。行军中最好每一个队员身上系一根红布条,以备万一遭雪崩时易于被发现。四、紧急措施 不论发生哪一种情况,必须马上远离雪崩的路线。判断当时形势。出于本能,会直朝山下跑,但冰雪也向山下崩落。而且时速达到200公里。向下跑反而危险,可能给冰雪埋住。 向旁边跑较为安全,这样,可以避开雪崩,或者能跑到较高的地方。抛弃身上所有笨重,如背包,滑雪板,滑雪杖等。带着这些物件,倘若陷在雪中,活动起来会显得更加困难。 切勿用滑雪的办法逃生。不过,如处于雪崩路线的边缘,则可疾驶逃出险境。如雪崩面积很大,离得很近时,已无法摆脱,可就近找一掩体,如岩石等躲在其后;在无任何物可依时,身体前倾,双手捂脸以免冰雪涌入咽喉和

43、肺引发窒息,也便于雪崩停后手部的活动。抓紧山坡旁任何稳固的东西,如矗立的岩石之类。即使有一阵子陷入其中,但冰雪终究会泻完,那时便可脱险了。 如果被雪崩冲下山坡,要尽力爬上雪堆表面,平躺,用爬行姿势在雪崩面的底部活动,休息时尽可能在身边造一个大的洞穴。在雪凝固前,试着到达表面。扔掉你一直不能放弃的工具箱它将在你被挖出时妨碍你抽身。节省力气,当听到有人来时大声呼叫。同时以俯泳,仰泳或狗爬法逆流而上,逃向雪流的边缘。被雪掩埋时,冷静下来,让口水流出从而判断上下方,然后奋力向上挖掘。逆流而上时,也许要用双手挡住石头和冰块,但一定要设法爬上雪堆表面。如果不能从雪堆中爬出,要减少活动,放慢呼吸,节省体能。

44、据奥地利英斯布鲁克大学最新研究报告,75%的人在雪埋后35分钟死亡,被埋130分钟后获救成功的只有3%。所以要尽可能自救,冲出雪层。 雪崩之后人被埋在雪下,几乎与外界隔绝,随着时间的延长,人越发寒冷,当人体的核心温度(内脏器官的温度,而非体表温度)下降到32度以下时,人的该部分器官就会停止工作,人体会首先保证心脏的工作,所以最先下降的是四肢的温度,所以被埋在雪下会感觉四肢麻木,之后其他器官开始降温,如果外界依旧寒冷,最终就会导致心脏停止工作。当超过十五分钟后,寒冷就会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第六节迷路 冒然行动是户外活动之大敌,陌生偏远户外环境,脱离群体、单独行动更是具有相当大的风险,纯粹是自杀行为,这一点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不过,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你做得到吗?一旦出现确认不了方位而迷失路途情况,大家就应当保持头脑冷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迅速的观察和了解所处环境的地形地貌,植被生长等状况,并最大限度的去利用好这些环境特征,尽可能的去改善好生存条件。 无防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