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力量》 第一课时 庐山面目——逻辑知识初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092137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的力量》 第一课时 庐山面目——逻辑知识初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逻辑的力量》 第一课时 庐山面目——逻辑知识初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逻辑的力量》 第一课时 庐山面目——逻辑知识初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逻辑的力量》 第一课时 庐山面目——逻辑知识初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逻辑的力量》 第一课时 庐山面目——逻辑知识初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的力量》 第一课时 庐山面目——逻辑知识初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的力量》 第一课时 庐山面目——逻辑知识初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实施】第一课段:庐山面目一逻辑知识初识池州市第六中学徐为生一、教学设想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逻辑的力量”,对应“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段微专题的教学活动设计,本节课联系学生语文学习实际,从言语的角度切入,在课前预习任务中,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及学习任务单,学生自主学习“概念”“判断”“推理”的有关知识及逻辑的基本规律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合作交流及查找资料等形式解决其中的相关疑难点。课堂学习着重考察学生运用逻辑知识能力,创设真实的课堂情境,以学习任务包形式推动学习,以课堂任务单形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分析一系列的课内和课外的言语案例,加深

2、对逻辑基本知识的理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初步认识逻辑的力量及逻辑思维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为提升逻辑思维品质、涵养理性精神奠定基础。二、学习目标1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学习资源,能完成多个学习任务单的填写,提升获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2 .自主建构逻辑基本知识框架体系,对逻辑基本知识有初步的了解。3 .通过对逻辑的基本思维形式及逻辑基本规律的学习与运用,进一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4 .能将逻辑的基本知识运用到言语活动中,敢于质疑,重视证据,讲道理,负责任,初步感知逻辑的力量,认识理性思维之美及逻辑思维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三、学习重难点对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及逻辑的基本规律的认识与运用O四

3、、学习任务1 .了解“逻辑”的多义性。2 .对逻辑思维基本形式认识与运用。3 .对逻辑基本规律的认识与运用。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学习资源1 .逻辑的力量单元学习任务书黄山书社2 .普通逻辑学(修订第三版)杨树森安徽大学出版社七、学生活动课前预习任务1 .精读逻辑的力量单元学习任务书普通逻辑学相关章节,完成课前任务单。对其中疑难点,或查找书籍,或借助互联网资源,或同学间合作交流自主解决。课前学习任务单:思维的基本形式形式含义特征种类举例概念判断命题推理论证课前学习任务单: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规律基本内容逻辑要求作用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课前学习任务单: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关系基本内容举例2

4、.思考以下问题:(1)思维的基本形式之间的关系。(2)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3)思维的基本形式与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3 .学生预习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梳理三个学习活动的内容,标出疑难点,尝试分析三个学习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课堂学习任务任务一追根溯源理逻辑导入:在开始本课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趣的对话。情境剧妈妈的逻辑,妈妈的说法对吗?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学生自由回答)沉迷手机会影响学习,但玩不玩手机与学习好不好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妈妈的说法合情而不合理,存在逻辑的谬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谬误有很多,如何识别纠正呢?逻辑,治疗谬误的药方。让

5、我们共同进入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学习,开启一段“辨谬寻方”旅。辨析言语活动中“逻辑”一词的含义。1 .艾芜谈短篇小说:“认真研究下去,就可以找出社会生活的某些客观规律,即生活的逻辑。”2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3 .“强权即公理”,这就是霸权主义者所奉行的逻辑。4 .李平说的话简直是胡言乱语,完全不合逻楫。5 .一位优秀的公安侦查员,必然精通逻辑。6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逻辑和语言:“逻辑是关于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活动小结:从词源上说,逻辑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词逻各斯,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理性、秩序、规律,其中核心含义是秩序和规律,其他含义都是由此派

6、生出来的。本单元所学逻辑,主要指语言中体现的思维过程的规律及其合理性,还包括推理、论证的本领。【设计意图】导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直接指向教学内容,明确单元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梳理逻辑的各个含义,认识逻辑的多义性。任务二小试牛刀识思维一、活动设计:1 .教师展示三个学习任务包,每个任务包含两个典例。2 .课堂随机挑选三位同学,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包。按照学习任务包相关要求,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单填写。3 .学生之间可合作交流,教师随堂点拨。4 .学生展示成果,其他同学对其成果进行质疑。5 .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单:思维的基本形式。二、思维的基本形式学习任务包1

7、 .概念任务包庄里丈人,字长子曰盗,少子曰殴。盗出行,其父在后,追呼之日:“盗!盗!”吏闻,因缚之。其父呼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几殖。尹文子大道下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马。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马者,言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白马论如何理解公孙龙的“白马非马2 .判断任务包某翁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

8、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翁傻了:“我错在哪儿?”此翁请客失败,他的判断出了什么问题,你能纠正他的错误吗,请简要分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的判断有没有问题,请结合判断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3 .推理任务包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道

9、旁苦李王戎如何推理出李苦,请简要分析。下面文段存在三处逻辑问题,请指出并加以说明。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这样会导致病毒快速传播,何况北方使用暖气,室内空气干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容易被病菌入侵。因此只有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才能有效预防流感。另外,要少熬夜,“夜猫子”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的对象。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三、课堂学习任务单: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形式典例典例分析对思维形式认识概念判断推理活动小结:我们要正确运用思维必须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真值,推理有效。这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具体来说,概念是最

10、简单的一种思维形式,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判断中的简单判断总是由若干个概念组成的,复合判断则有简单判断组成,而任何推理总是由若干判断组成。【设计意图】学生基于学习资源中逻辑的基本思维形式关知识内容,从基本的思维形式入手,教师放出三个概念,每个概念含有两个典例,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概念作答,在理解的基础上,按照典例的相应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细致入微地品味语言基础上,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育体验与感悟、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的学科素养。任务三探幽析微明规律一、活动设计:1 .教师展示四个任务盲盒,每个任务盲盒中随机有两个典例。2 .四个学习小组自主挑选其中

11、的一个任务盲盒,按照任务盲盒中的相关要求,填写课堂学习任务单。3 .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交流,教师随堂点拨。4 .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各小组之间对成果相互质疑。5 .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单:逻辑的基本规律。二、逻辑的基本规律学习任务包1 .任务盲盒一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停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一一但已经是永远地唾着了。卑个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率仔后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请简要分析选文中加点字的含义及其遵循的逻辑规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

12、梁之上。庄子日:“绘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濠梁之辩如何理解“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的回答的是否有问题,请做简要分析。2 .任务盲盒二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J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韩非子难一这位楚人为什么“弗能应”?很久以前,一个村子里有个理发师

13、,他规定:在本村我只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请问:这个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理发师悖论3.任务盲盒三假设有三个盒子:金盒、银盒、铅盒,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金盒子:宝石在金盒中。银盒子:宝石不在银盒中。铅盒子:宝石不在金盒中。那么请问:宝石在哪个盒子里呢?李宗吾日:“不簿谓之厚,不白谓之黑。”请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4.任务盲盒四契诃夫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到别里科夫有一次看到他学校的同事科瓦连科和他的姐姐华连卡在街上骑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第二天他到科瓦连科家里,说:“您崎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当科瓦连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

14、“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J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育者崎自行车的理由是否成立,请作简要分析。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日:“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日:“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

15、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宣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凝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登徒子好色赋宋玉的说理有没有逻辑错误,请做简要分析。三、课堂学习任务单:逻辑的基本规律基本规律典例典例分析对规律的认识活动小结: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人们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达思想的时候必须遵守的准则,四条基本规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充足理由律的基础。如果思维不同一、自相矛盾、模棱两可,那就根本谈不上论证性。充足理由律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必要补充。论证的过程,要求概念和判

16、断本身符合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具有确定性,除此之外,还要求判断与判断之间的联系具有必然性,这就需要充足理由律。对这些规律的遵守和运用体现了追求思维的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和论证性。【设计意图】学生阅读学习资源中逻辑的基本规律相关知识内容,教师放出四个盲盒,每个盲盒中含有两个典例,让学生自己选择,在阅读理解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选择适合的逻辑规律,分析典例。通过梳理公认的逻辑规律,将知识运用到学生的语言实践,实现知识与语理的提升,培养积累与语感素养。课堂小结:本节课,各位同学对逻辑含义的梳理,对思维基本形式及逻辑的基本规律的各个典例详细的分析和生动的阐述,

17、使大家对逻辑有了初步的认识。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是思维的重要准则。作为语言学科的语文与作为思维理性艺术的逻辑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在生活与学习中,我们一直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逻辑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学习逻辑的过程中,思维会更加缜密,论证会更加严谨,语言表达会更加准确。本节课中各位同学的精彩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简而言之,从语文的角度说,学习逻辑知识有助于提升我们语文学习能力。八、作业1 .结合逻辑的力量单元学习任务书普通逻辑学梳理本课相关知识。2 .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收集日常生活中违反逻辑的言语案例,尝试归纳并分析原因,完成逻辑谬误类型梳理表。课后任务学习单:逻辑谬误类型梳理谬误类型案

18、例谬误成因附板书设计思维形式概念:明确判断:真值推理:有效逻(秩序、辑规律)同一律:确定性提升基本规律矛盾律:一致性k排中律:明确性语文学习充足理由律:论证性九、教学反思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逻辑的力量”,对应“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温儒敏表示:“逻辑的力量这个单元的设置,是从语言运用角度学习逻辑基本知识,落脚点主要在思维训练J高中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规律应当有一些梳理、探究,多少获得一些理论的自觉”。教师教学用书指出,本单元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是要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探究规律,掌握规范,理解标准,建构知识,领悟方法。从学情上看,在前期的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19、,学生对逻辑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积累,能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本单元学习,学生面临诸多挑战:术语较多;逻辑知识的空白点较多。基于教材的编写特点,基于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学定教是本节课确定教学内容的立足点。作为本单元第一课,在兼顾单元整体性的同时,又要突出本课的侧重点,因此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初步认识逻辑的基本知识,本课教学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准备。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新教材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自主性学习不等于自学,在本课的学习中,为强化有效教学,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在课前预习部分解决逻辑知识中基本的概念术语问题,要求学生合作交流及查找资料完成任务单填写,在本课中课前任务是基础,保证课

20、堂教学的有效推进。新教材更加重视知识向能力的转换,强调在语文实践中形成关键能力,任务设计注重探究性和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能力的生成,以言语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梳理与分析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完成知识的构建,教师大大缩减教的时间,为学生的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尽力保证教的目标达成。在处理语文与逻辑的关系上,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是思维的重要准则。作为语言学科的语文与作为思维理性艺术的逻辑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本单元教学不追求知识点的全面与系统,作为活动类学习单元,学生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基本的规则,这样才能保证单元活动的展开,因此单元教学伊始,明确本单元所讲逻辑的概念,缩小逻辑讲解范围,厘清逻辑的基本思维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的相关关系,选择具有浓郁的语文性的言语材料作为典型窠例进行分析,将逻辑知识融进语文材料。所选材料,既有课内文本,也有课外文本,文本具有趣味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教学过程看,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质量较高,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的交流讨论,敢于质疑,能有意识的运用课前预习知识解决任务包中的相关问题,加深了对逻辑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达成预期学习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