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二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9249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第二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十一章--第二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十一章--第二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十一章--第二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十一章--第二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第二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第二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 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一、原子结构1原子的核式结构(1)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 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2)粒子散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卢瑟福,原方向,较大角度,核,电子,实验结果: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沿 前进,少数发生 偏转,极少数偏转角度大于90,甚至被弹回,氢原子光谱有何特点?,不连续的、线状谱,光谱分析:鉴别物质成分,特别提醒氢光谱是线状的、不连续的,波长(频率)只能是分立的值,玻尔,3玻尔的原子模型(1)玻尔理论轨道量子化:原子中的电子在库仑

2、引力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电子绕核运动的可能轨道是 的能量量子化: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因而具有不同的能量,即原子的能量是 的这些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定态,在各个定态中,原子是 的,不向外辐射能量,不连续,不连续,稳定,跃迁条件:原子从一个能量状态向另一个能量状态跃迁时要 或 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等于两个状态的,即h.,放出,吸收,能量差,EmEn,13.6,0.53,氢原子的能级,E1=13.6eV,氢原子的能级有何特点?,1、总能量为负值2、越往高能级,能级间隔越小,问题1:一群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可能放出几种光子?,问题2:一群氢

3、原子处于基态,可以吸收下列哪种能量的光子而跃迁到激发态?,A、9eV B、12eV C、10.2eV D、12.75eVE、14eV,问题3:有一个动能为11eV的自由电子与一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碰撞,氢原子是否可以吸收电子的能量而跃迁到激发态?,1氢原子从第五能级跃迁到第三能级时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频率为v,并且能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以下四种判断正确的是:,A、氢原子做上述跃迁时,它的电子的轨道半径将增大B、氢原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一能级时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频率也是vC、氢原子从第三能级向第一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一定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现象D、氢原子从第五能级向第四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4、光子,一定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现象,C,例1(双选)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1122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 eV到3.11 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AD,归纳领悟(1)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当一个光子的能量满足hE末E初时,才能被某一个原子吸收,使原子从低能级E初向高能级E末跃迁,而当光子能量h大于或小于E末E初时都不能被原子吸收(2)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

5、迁,以光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所辐射的光子能量恰等于发生跃迁时的两能级间的能量差,(3)当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13.6 eV时,也可以被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电离;当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的光子能量大于13.6 eV,氢原子电离后,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4)原子还可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EmEn),均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1关于氢原子能级的跃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波长为60 nm的X射线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出自由电子B用能量为10.2 eV的光子照射,可

6、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电离C用能量为11.0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D用能量为12.5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A,2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1123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1、2、3、4、5和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等于()Ah(31)Bh(56)Ch3 Dh4,C,第2课时:原子核,3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4放射性同位素()5核力、核

7、反应方程(),6结合能、质量亏损()7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8射线的危害和防护(),二、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1)原子核由质子(H)和中子(n)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2)原子核的核电荷数(Z)质子数,原子核的质量数(A)质子数中子数核子数,质子和中子都为一个单位质量(3)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同位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有些同位素具有放射性,叫做放射性同位素,第2课时:原子核,2原子核的衰变(1)衰变和衰变的比较,(天然放射现象:贝克勒尔),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衰变的实质(2)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所遵循

8、的规律(3)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答案B,答案:B,4(2010福建高考)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解析:14C衰变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半衰期,质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故其质量减少得越来越慢,C项正确,答案:C,答案:B,3核力与核能(1)核力含义:原子核里的 间存在互相作用的核力,核力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特点a核力是 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b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c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

9、作用,核子,强,第三课时,(2)核能结合能:把构成原子核的结合在一起的 分开所需的能量质能方程: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质量相联系,物体的总能量和它的质量成正比,即E.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质量亏损m,其能量也要相应减少,即E.,核子,mc2,mc2,质能方程的意义:质量和能量是物质的两种属性,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和能量是不可分割的,它建立了两个属性在数值上的关系聚变反应比裂变反应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约要大34倍,4链式反应及核反应堆(1)链式反应一个铀核裂变时总要释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还会引起其他的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就会不断地进行下去,释放出越来越多的能量,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2)核反

10、应堆:目前正式运行的核电站都是应用 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的主要组成是:核燃料:用浓缩铀;减速剂:用石墨、重水或普通水;控制棒:用镉做成;冷却剂:用水或液态钠;水泥防护层,裂变,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归纳领悟1核能的计算方法(1)应用公式Emc2时应选用国际单位,即E的单位为J,m的单位为kg,c的单位为m/s.(2)1u相当于931.5 MeV,其中u为原子质量单位:1u1.6605661027 kg,1 MeV106 eV,1 eV1.61019 J(3)应用公式E931.5m时,E的单位为兆电子伏(MeV),m的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2核反应的四种类型及核

11、反应方程的书写,(天然放射现象:贝克勒尔),(1)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2)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解析:由核反应中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确定X是粒子两个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分别为m1(1.007 812.000 013.005 7)u0.002 1 u,m2(1.007 815.000 112.000 04.002 6)u0.005 3 u,结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知Q1Q2,故B正确,答案:B,答案:B,解析: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质量的亏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释放的核能是(mDmpmn)c2,释放的核能与光子的能量在反应后全部转化为反应物的动能,总动能是2Ek,2Ek(mDmpmn)c2E,选C.,答案:C,点击下图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