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说课文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09381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说课文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说课文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说课文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说课文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说课文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说课文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说课文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课电磁铁大家好,我是来自颍东区和谐路小学的冷月清,今天我说课的主题电磁铁实验教学说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教材分析:电磁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内容。通过前面四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电磁铁的基本构造。电磁铁只有通电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在本课学生将会了解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后面学习电动机的知识做好铺垫。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科学的学习。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记录。四维目标: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如下的四维目标:科学观念:1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可以改变的。2 .电磁铁的

2、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与电流大小有关: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线圈匝数少磁性弱。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科学思维1 .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2 .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实践1 .完整、深入地经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2 .能够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对磁性强弱的影响。3 .能够用实验数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态度责任L体验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4 .体会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善于借鉴他人的实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重难点:其中,用控制变量法检验线圈匝

3、数电流大小对磁性强弱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活动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那么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比较法、控制变量法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过程:紧紧围绕以上的四维目标,紧抓重点,突破难点。我秉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课的一开始,所以一个视频作为引入。并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电磁铁与我们自制的电磁铁相比,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入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这一主题上,并顺势提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

4、什么因素有关?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可能会猜测与线圈的匝数有关。与电流的大小有关。那接下来就进入了我们的实验探究环节。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请大家在组内交流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最后我们确定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那么这个优化的实验方案也是我的创新方案。我们教材的实验原型是用20匝40匝和60匝的电磁铁。来吸引大头钉,最后学生用大头钉的数量来判断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的实验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也就是说,学生在数大头针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较多数的过程中,大头针容易掉落,这会影响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收集。2、在实验的过程中

5、,我们还发现了第二个问题。磁化问题,这会对第二次的实验造成干扰,不利于学生持续稳定的观察。3、我们还发现20匝,40匝和60匝的线圈。线圈的区分度过小,导致学生收集的数据对比效果不明显,有的甚至出现了相同的数据。实验器材:针对以上不足,结合学情,我自制了一套实验装置。我的实验装置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有一个亚克力收纳盒,三个不同线圈匝数的电磁铁,这是三个开关。这是一个可以调节电池数量的电池组合。这是三个颜色和规格完全相同的带有磁铁的磁力小车。这是带有刻度的小车轨道。实验原理:电磁铁产生的磁力与小车后方的磁铁产生排斥力来推动小车向前行,从这里读出小车行驶的距离,我们用这个距离来反应电磁铁的磁力。实验设

6、计思路:下面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当电池的数量相同,也就是电流相同时,不同线圈匝数的电磁铁,他所产生磁力的强弱。现在控制电池数量相同,打开开关,在刻度板上读出并记录小车行驶的距离。为了避免实验数据的偶然性,我们要重复三次操作,最终取平均值作为小车最终的行驶距离。通过分析数据,学生就能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线圈匝数少,磁性弱。接下来我们来控制线圈的匝数相同,接入的电池数量不同,也就是电流的大小不同时线圈所产生的磁性的强弱。首先,我们来接入一节电池,打开开关。读数据,记录数据。现在接入两节电池,打开开关。读数据,记录数据。接入三节电池,打开开关。读数据,记录数据。同

7、样,为了避免实验数据的偶然性,我们要重复三次操作,最终取平均值作为小车最终的行驶距离。最后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这就顺利的达成了我们的四维教学目标。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用现在小车行驶的距离代替了原本繁琐费时的数大头针的数量,便于学生持续稳定的观察二、每个电磁铁都有独立的开关进行控制,操作便捷,解放学生的双手。三、在标有刻度的小车轨道上,可以直接读取小车行驶的距离。这就把不便测量观察的磁力,直观的显示出来。最后三个小车,最终停留的位置,让学生对电磁铁磁性的强弱,有了最为直观的印象。新课标提出,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从不同

8、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这里我还引入了一款数显式特斯拉计,他由一个霍尔传感器探头和测量仪表构成,在使用时,我们只需要将探头放置于线圈中央,通过显示屏学生可以直接读精准的取磁力的大小。根据数据学生便能比较出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用赛车的方式还是用特斯拉计的方式以上两种方法都有效的达成本课的四维目标,提高课堂实验效率。拓展总结:为了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我出示两张图片,第一是电磁起动机。第二是磁悬浮列车。效果评价: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改进后的实验操作严谨,数据直观,效果明显。同时,数据意识的强化,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用同学们喜欢的赛车形式来探究科学问题,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大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兴趣。我将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材料引入了课堂,实验中使用的霍尔传感器使我们的测量更加的数字化、精准化,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本次实验从改进实验器材入手。遵循控制变量法,以创新的测量方式。和直观的呈现形式,助推高效课堂。以上就是我的谢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