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燃烧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说课文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09433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硫燃烧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说课文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硫燃烧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说课文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硫燃烧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说课文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硫燃烧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说课文稿.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硫燃烧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刘贤玲(安庆市潜山罗汉初中)一、使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二、实验器材、药品:Y型试管,橡皮塞,注射器(两支),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火柴,药匙,止水夹,塑料瓶(或气球),橡皮管;硫磺,氢氧化钠溶液,氧气。三、实验设计思路和创新点:K设计思路1教材中安排了四个实验来对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教学,通过大量实验让学生得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一些金属、非金属单质反应。教材的设计安排非常合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操作起来会有一些不足,譬如硫的燃烧。首先硫燃烧实验教材要求由教师在通风橱中进行,如此学生观察不方便,何况大部分的初中,特别是乡村中学没有通风

2、橱,因此不太适宜作为演示实验;再次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虽然教材中在集气瓶底放水用来吸收二氧化硫,但水在短时间里根本无法吸收完全,而且集气瓶无法密闭,燃烧会导致氧气、二氧化硫大量溢出;最后,燃烧匙不透明,硫先熔化再燃烧的过程,学生不易观察。基于以上几点,我将此实验进行了改进:K改进实验用冬硫在集气瓶中燃烧改为在Y型试管中进行,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吸收SO2。四、实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演示实验知道氧气能和硫反应。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师问题的讨论,设计改进实验,提高科学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原实验和改进实验的比较,培养学生科学评价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以及环保的意识。五、实验教学内容和

3、原理: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六、实验教学过程:本次实验教学分为三个过程:1、课本实验,发现问题2、小组讨论,改进实验3、创新实验,解决问题(一)课本实验,发现问题课本中安排硫的燃烧实验由老师在通风橱中演示,为什么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呢?(二)小组讨论,改进实验学生讨论得出应该是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所以要在通风橱中进行问题二:在通风橱中能真正防止污染吗?学生回答不能防止污染。问题三:此实验装置有什么不足之处呢?如何改进?学生回答此装置没有密封,气体会溢出;而且燃烧匙中硫在空气中燃烧也会造成污染。可以改为在密闭的装置内加热进行。问题四:集气瓶底的水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应该是降温或吸收产物的作用。教

4、师给出资料: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问题五:水和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你认为哪种物质吸收二氧化硫效果好?学生回答氢氧化钠溶液。引导学生改进实验,画出装置图。(H)创新实验,解决问题演示实验一:在Y型试管的一支试管中的加入硫,在另一支试管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硫使其燃烧。演示实验二:打开止水夹,向试管中通入氧气。演示实验三:用注射器抽取少量气体,闻气味。引导学生书写文字表达式;评价创新实验和课本实验的优缺点。七、实验效果评价: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前要在Y型试管中通入少量的氧气,以保证加热时硫能燃烧。1、用此套装置实验规避了通风橱、燃烧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清晰,实用性强。2、硫在密闭的Y型管内燃烧,避免了空气污染,同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更快更完全,完全符合环保理念;3、硫、氧气用量少,利用率高,节约了资源。4、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两个实验放在一个装置内进行,前后对比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