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地形测量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9443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地形测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第七章--地形测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七章--地形测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七章--地形测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七章--地形测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地形测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地形测量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1地形图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一、地形图 地物:地球表面的固定物体,如居民地、建筑物、道路、河流、森林等称为地物。地貌: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形态,如高山、深谷、陡坎、悬崖峭壁、雨裂冲沟等称为地貌。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地形图是指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形投影图。地形测图:用规定的符号、按一定的比例尺把地貌和地物的形态、大小和相互关系精确地测绘到图纸上的过程,称为地形测图。,平面图:只表示地物,不表示地貌,且将水准面看作水平面进行正射投影专题图:以普通地图为底图,着重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各要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反映主要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历史

2、演变和发展变化等。剖面图:沿某一方向的地面起伏情况,二、比例尺,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1)数字比例尺 用1/M表示。如1500,1 1000,1 5000,M为比例尺分母。M越大,比例尺越小。(2)图示比例尺 可消除图纸伸缩的影响。,2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1)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1:5000(2)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1:10万(3)小比例尺地形图1:20万、1:50万、1:100万,3比例尺的精度 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水平距离。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如在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上测绘地物,量距精度只需达到5 c

3、m即可根据用图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如要求测量能反映出量距精度为10 cm的图,应选比例尺为11000的地形图。,7.2 地形图的分幅与图外注记,一、目的:为了便于对各种比例地形图进行统一管理。二、分幅的方法分类梯形分幅按经纬线划分,用于基本比例尺地图矩形分幅按平面直角坐标划分,主要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平面图,(一)梯形分幅按经度、纬度分。(1)适用于:小、中比例地形图。(2)按照国际的统一规则分幅和编号。1、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从经度180起按经差6自西向东用1-60表示从赤道起向南、向北分别按纬差4分成22列,由低纬向高纬用A,B,CV表示每幅图的编号

4、由所在横列字符与纵行字符组成,北京某地:北纬39 54 30,东经116 28 25则纬度序号:10(J),经度序号:50图幅编号:J-50,2、1:50万、1:20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1:50万:1:100万地形图一分为四,用A、B、C、D表示,即经差3,纬差2北京某地:北纬39 54 30,东经116 28 25图幅编号:J-50-A,1:20万一幅1:100万地形图分为36幅,用136表示,即经差1,纬差40,北京某地北纬39 54 30东经116 28 25图幅编号J-50-3,1:10万,一幅1:100万地形图分为144幅,用1,2,144表示,即经差30,纬差20北京某地:

5、北纬39 54 30,东经116 28 25图幅编号:J-50-5,3、1:5万、1:2.5万、1:1万、1:5000比例尺地形图,1:5万一幅1:10万地形图分为4幅,用A,B,C,D表示,即经差15,纬差10图幅编号:J-50-5-B1:2.5万一幅1:5万地形图分为4幅,用1,2,3,4表示,经差730,纬差5图幅编号:在1:5万编号后加上自己的序号 J-50-5-B-41:1万一幅1:10万地形图分为8行、8列共64幅图,用(1),(64)表示,经差345,纬差230图幅编号:在1:10万编号后加上各自的代号 J-50-5-(24)1:5000一幅1:1万地形图分为4幅,用a,b,c,

6、d表示,经差152.5,纬差115图幅编号:在1:1万编号后加上各自的代号 J-50-5-(24)-b,(3)梯形分幅关系示意图,2、矩形分幅,用纵横坐标网线划分。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按图幅西南角点的坐标公里数编号。图幅大小,主要有:,(1)50cm50cm或50cm40cm用于1:500、1:1000、1:2000(2)40cm40cm用于1:5000,7.3 地形图图式,地形图图式分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一、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将地面上实物的轮廓,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然后绘制在图上的符号称为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凡是长度能依比例,而宽度不能缩绘的狭长地物符号,称为线状符号或半

7、比例符号。这种符号的长度依真实情况测定,而其宽度和符号样式有专门规定。非比例符号:当地物的轮廓很小,以致于不能按照测图比例尺缩小,但这些地物又很重要,不能舍掉时,则需按统一规定的符号描绘在图上,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在地形图上的位置,必须与实物位置一致,应该规定符号的定位点。,三、地形图图例,二地貌符号等高线,定义: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一)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注:由于h为定值,所以 i 与d成反比。,(二)、典型地貌的等高线:,(3)山谷、山谷线(集水线)(4)鞍部(垭口)

8、,(1)山峰、盆地、峭壁、悬崖、山脚(2)山脊、山脊线(分水线),凡是凸出而且高于四周的高地称为山地,高大的称为山峰,矮小的称为山丘。比周围地面低,而且经常无水的地势较低的地方称为凹地,大范围低地称为盆地,小范围低地称为洼地。山脊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山脊最高点间的连线称为山脊线。以等高线表示的山脊是等高线凸向低处,雨水以山脊为界流向两侧坡面,故山脊线又称分水线。山谷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下降的洼地。山谷中最低点连成的谷底线称为山谷线或集水线。从上述几种典型地貌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山丘和盆地的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两者形状很相似。为了区别起见,必须在等高线上注记高程或画出示坡线。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

9、线而指向下坡的短线。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凸出的曲线,两者的形状也很相似。但是,山脊的等高线是向着山脊线降低的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线则是向着山谷线升高的方向凸出。山脊和山谷,同样可以根据等高线上的高程注记或画示坡线来加以区别。,(三)等高线的特性 根据前述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情况,可以归纳等高线的特性如下:(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相等;(2)等高线必定是一条闭合曲线,不会中断,由于一幅图所示的范围有限,如在本图幅内不闭合,则在相邻图幅内仍最终自成闭合;(3)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为两条;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者合并成一条;在悬崖处的等高线虽然相交,但必须有两个交点;,

10、(4)等高线愈密则表示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则表示坡度愈缓,等高线之间平距相等则表示坡度相等;(5)经过河流的等高线不能直接跨越而过,应该在接近河岸时,渐渐折向上游,直到与河底等高处才能越过河流,然后再折向下游渐渐离开河岸;(6)等高线通过山脊线时,与山脊线成正交,并凸向低处;等高线通过山谷线时,则应与山谷线成正交,并凸向高处。,(四)等高线的种类 1 首曲线: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 2 计曲线:为了用图方便,每隔四级首曲线描绘一根较粗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或加粗等高线)。地形图上只有计曲线注记高程,首曲线上不注记高程。3 间曲线:当首曲线不能详细表示地貌特征时,则需在首曲线间

11、加绘间曲线。其等高距为基本等高距的1/2,故也称半距等高线,一般用长虚线表示 4 助曲线:如采用了间曲线仍不能表示较小的地貌特征时,则应当在首曲线和间曲线间加绘助曲线。其等高距为基本等高距的1/4,一般用短虚线表示。,7.4地形图的测绘前准备工作,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模拟测图)与数字测图一图纸的选用主要有:1.磅纸(机械制图用的图纸)2.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标格网一般已绘制。,二坐标格网的绘制,方格网的大小:40cm50cm或50cm50cm方格的大小:10cm10cm,1.对角线法,2.坐标格网尺法,坐标格网尺,3格网的检查要求:格网交点应在一条直线上,偏离不应大于0.2mm。

12、每格长度误差也不应超过0.2mm。,三控制点的展绘例:展绘控制点A(647.43,634.52,4.50);B(913.46,748.63,6.45)。,1、确定格网线的坐标、注记。2、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按比例尺展出。3、检查:在图上量取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其与理论值之差图上0.3mm。,1:1000,0.50.5,1000 900 800 700 600 500,500 600 700 800 900 1000,7.5 模拟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一、视距测量原理及公式 1、视线水平时,K取100,n 上、下丝读数之差,i仪器高,v中丝读数。,2视线倾斜时,n为水准尺与视线垂直时的尺间隔

13、,二、经纬仪法测图,(一)配置1、工具:经纬仪、图板、塔尺、小钢尺、量角器、三棱尺、计算器、铅笔、橡皮等。2、人员:观测员、记录计算员、绘图员各1人、立尺员2人。,(二)步骤,1、安仪:在控制点A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2、定向:后视(盘左瞄准)控制点B,度盘置零。,3、立尺:立尺员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点上。,(1)“地物”取“轮廓转折点”。,(2)地貌取“地性线上坡度或方向变化点”。,地貌取点方法图,4、观测:瞄准点1的塔尺,分别读取上、下丝之差、中丝读数、竖盘读数L、水平角。,5、记录、计算:记录上述观测值,按视距测量公式计算出点1的水平距离D和高程H。,6、展碎部点:在图纸上,按、D

14、,定出点1的位置。,7、绘制地形图(地物和等高线),等高线的绘制方法:()首先描绘出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再在相邻碎部点之间内插出等高线。,等高线的绘制方法,8地形图的检查、拼接与整饰,(1)检查包括:图面检查、野外巡视和设站检查(约占每幅图的10%)。(2)拼接一般规定每幅图的图边应测出图幅外1cm。若偏差小于容许值,可以平均分配到两幅图中。(3)整饰:擦掉不必要的点、线、高程等。使图面整洁、规范。,三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测量方法简介,1、工具:全站仪、棱镜、小钢尺、电子手薄、电脑。2、方法:用全站仪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在电子手薄中通过电脑处理,成图。,7.6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一、确定

15、图上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 1、平面坐标用比例尺在图上量取。,2、目估内插点位高程:HE=51.0m,HF=48.3m,HG=51.9m,二、图上直线的距离、方向(方位角)、坡度1、图上直线距离,(1)解析法,(2)图解法用比例尺直接 量取,2、图上直线的坐标方位角,(1)解析法,说明:应用上式,要注意方位角所在象限。(2)图解法 用量角器量取。,3、确定图上直线的坡度,三、绘制指定方向的纵断面图1、沿指定方向量取两相邻等高线间的平距,用一定比例标在横坐标轴上;2、再按各点的高程以一定比例标在纵坐标轴上。纵坐标高程比例一般比水平比例大510倍。,四、按限制的坡度选定最短线路,例:要在A、B间选定一

16、条满足坡度为 的最短路线。,解:坡度公式:,故在相邻两根等高线之间的图上平距 必须 d:,然后,将两脚规的脚尖设置为25mm,把一脚尖立在以点A为圆心上作弧,交另一等高线1点,再以1点为圆心,另一脚尖交相邻等高线2点。如此继续直到B点。这样,由A、1、2、3至B连接的AB线路,就是所选定的坡度不超过4%的最短线路。从图中看出,如果平距d小于图上等高线间的平距,则说明该处地面最大坡度小于设计坡度,这时可以在两等高线间用垂线连接。此外,从A到B的线路可采用上述方法选择多条,例如,由A、1、2、3至B 所确定的线路。最后选用哪条,则主要根据占用耕地、撤迁民房、施工难度及工程费用等因素决定。,计算由山

17、脊线围成的面积。,五、确定汇水面积,在修建交通线路的涵洞、桥梁或水库的堤坝等工程建设中,需要确定有多大面积的雨水量汇集到桥涵或水库,即需要确定汇水面积,以便进行桥涵和堤坝的设计工作。通常是在地形图上确定汇水面积。汇水面积是由山脊线所构成的区域。如图,某公路经过山谷地区,欲在m处建造涵洞,cn和em为山谷线,注入该山谷的雨水是由山脊线(即分水线)a、b、c、d、e、f、g及公路所围成的区域。区域汇水面积可通过面积量测方法得出。,六、面积计算法1、几何图形法当欲求面积的边界为直线时,可以把该图形分解为若干个规则的几何图形,例如三角形、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等,如图914。量出这些图形的边长,这样就可以利

18、用几何公式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将所有图形的面积之和乘以该地形图比例尺分母的平方,即为所求面积。,2、坐标计算法如果图形为任意多边形,且各顶点的坐标已知,则可利用坐标计算法精确求算该图形的面积。如图915,各顶点按照逆时针方向编号,则面积为:,上式中,当i=1时,yi-1用yn代替;当i=n时,yi+1用y1代替。,3 透明方格法对不规则图形,可采用图解法求算图形面积。通常使用绘有单元图形的透明纸蒙在待测图形上,统计在待测图形轮廓线内的单元图形个数来量测面积。透明方格法通常是在透明纸上绘出边长为1mm的小方格,如图916 a),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毫米,而所代表的实际面积则由地形图的比例尺决

19、定。量测图上面积时,将透明方格纸固定在图纸上,先数出完整小方格数n1,再数出图形边缘不完整的小方格数n2。然后,按下式计算整个图形面积:,上式中,M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4、电子求积仪的使用电子求积仪是一种测定任意形状图形面积的仪器,如图917。在地形图上求取图形面积时,先在求积仪的面板上设置地形图的比例尺和使用单位,再利用求积仪一端的跟踪透镜的十字中心点绕图形一周来求算面积。电子求积仪具有自动显示量测面积结果、储存测得的数据、计算周围边长、数据打印、边界自动闭合等功能,计算精度可以达到0.2%。同时,具备各种计量单位,例如,公制、英制,有计算功能,当数据量溢出时会自动移位处理。由于采用了RS

20、-232接口,可以直接与计算机相连进行数据管理和处理。为了保证量测面积的精度和可靠性,应将图纸平整地固定在图板或桌面上。当需要测量的面积较大,可以采取将大面积划分为若干块小面积的方法,分别求这些小面积,最后把量测结果加起来。也可以在待测的大面积内划出一个或若干个规则图形(四边形、三角形、圆等等),用解析法求算面积,剩下的边、角小块面积用求积仪求取。,图917 一种电子求积仪,七、平整场地的土方量计算,等高线法如果地形起伏较大时,可以采用等高线法计算土石方量。首先从设计高程的等高线开始计算出各条等高线所包围的面积,然后将相邻等高线面积的平均值乘以等高距即得总的填挖方量。如图,地形图的等高距为5m,要求平整场地后的设计高程为492m。首先在地形图中内插出设计高程为492m的等高线(如图中虚线),再求出492m、495m、500m3条等高线所围成的面积A492、A495、A500,即可算出每层土石方的挖方量为:,则,总的土石方挖方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