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种群与生物群落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95218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种群与生物群落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二节-种群与生物群落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二节-种群与生物群落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二节-种群与生物群落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二节-种群与生物群落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种群与生物群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种群与生物群落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一、种群:,1、概 念,2、特 征,3、数量变化,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变动内容,增长的两种曲线,影响因素,用取样调查法研究,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二、生物群落,1、概 念,2、结 构,三、存活曲线解读,存活数量,年龄,例4.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D,例5.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生存竞争 B.占据空间C.资源利用 D.生物进化,C,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生物群落,

2、生态系统,原理:,1.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2.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密度。3.动物用标志重捕法;植物用样方法。,实验流程,确定调查对象,选定调查物种选定调查该物种的范围,选定样方,样方选取有随机性且要选在均匀地带,样方大小为100cm100cm,计数,无论大小都要计数,样方相邻边线上的也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各个样方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这只小鹰是在弗吉尼亚沼泽地捕获到的,从它脚上的银箍可看出它已被做过标记。,标记与再捕获研究,金黄色的向日葵铺满大地,这时只能通过取样来估计向日葵种群的大小。,样方法,种群密度=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种 群,生活在

3、同一地点同种生物个体的一个群体;,是生物繁殖的单位;,是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概念:,特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差异很大。,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种 群 密 度,我国某地的野驴种群,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迁徙,迁徙,耕种,耕种,概念:,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的个体数目。,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概念: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 龄 组 成,性 别 比 例,意义:在

4、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概念: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类型,雌多于雄,雌雄比例相当,雌少于雄,增长快,相对稳定,增长慢,增长型,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基本特征间的关系,年龄组成,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 长,波 动,稳 定,下 降,变动内容,种群增长的曲线,“J”型曲线,“S”型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J”型曲线,产生的条件:,曲线特点:,以某种动物为例,假定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不变,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 倍,那么,,一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1=N0,

5、二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2=N1=N02,t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t=N0t,例2.如某一年植物初始种群有10个个体,每个个体产生10粒可育种子,当年亲本死亡。若按此生育率计算,第五年该种群将有多少个体(成年植株)?,思考:“”型曲线增长的情境,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0,时间,种群数量,K,产生的条件:环境条件是有限的,“S”型曲线,0,时间,种群数量,“J”型曲线,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它就是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K(环境允许最大值),环境资源有限,保持不变,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无,有,环境资源无限,种群两种增长曲线比较,例3.下图中的曲线14是在W、X、Y、Z这4种条

6、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4种条件是(),N,N,N,N,t,t,t,t,W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害物质积累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害物质积累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产生突变的结果,出现了新的菌株,它们能代谢原有细菌产生的有害物质,A.W X Y Z B.X Y Z WC.Y Z W X D.Y X W Z,C,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的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应用:1、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在鱼类的捕捞、放养中的应用2、研究种群的增长规律在害虫、害兽防治方面的应用,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出 起始种群个体数量,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生态因素:气候、食物非生物因素影响,捕食、传染病、竞争和共生种间生物因素影响,精品课件!,精品课件!,例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C.先减后增 D.相对稳定,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