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罗马法起源和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9589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罗马法起源和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6课罗马法起源和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6课罗马法起源和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6课罗马法起源和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6课罗马法起源和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罗马法起源和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罗马法起源和展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高考命题方向,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一、课程标准,1、罗马法与当今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2、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三、夯实基础1、罗马法的含义2、罗马法的发展历程3、罗马法的类型、核心、实质4、罗马法的评价,四:考点突破罗马法遗产在今天的影响,LX,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它并非一部的法典,而是一套法律体系。,1、罗马法的含义,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1.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建立。(春秋末期)(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

2、)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建立。3、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帝国4、西罗马灭亡于公元476年,东罗马灭亡于公元1453年,习惯法(前6C末-前5C中),2、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罗马法主要经历了起源、产生、发展和完成四个阶段),1起源:,2产生:,十二铜表法 前5C中,3发展:,4完成:,公民法、万民法(前3C中-3C初),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至公元7C),不断发展、走向成熟,国家发展、疆域扩大,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习惯法,1 起源:,习惯,贵族利益,2、产生:习惯法到成文法,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十二铜表法的制定(第一部成文法),原因:,标志:,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内容:,它

3、涉及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同态复仇法、氏族继承与遗嘱等。,实质:,评价:,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进步性:a、标志罗马成文法的产生。b、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局限性:a、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案例分析:,按习惯法,法官会怎么判呢?,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因为罗马共和国早期只有习惯法,习惯法的伸缩性和

4、不确定性,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如果还是上一个案例,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会怎么判呢?,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可见十二铜表法A.维护平民的利益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承认私有财产权 D.体现了自然法思想,c,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C否认了高利贷的

5、存在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D,公民法到万民法,公民法(罗马法的基本法),3、发展:,(1)、含义 用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罗马法律,又叫市民法。十二铜表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2)、范围 仅限于罗马公民,万民法,(标志:公元前3世纪万民法的出现),概念:,原因:,主要内容:,版图的拓展,扩张带来新矛盾;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公民法的狭隘性;稳定和维系统治,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和联系,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A内容

6、的不同 B制定者不同 C适用范围的不同 D制定的依据不同,C,下列关于古代罗马万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B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D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C,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4、完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A、帝国前期,皇帝颁布一系列法令。B、法学家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背景:,标志:,3、类型,2、按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习惯法,3、按结构划分: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核心内容:,1、从广义与狭义来说:广义的是指公元前6世

7、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狭义的指罗马公民法。,保护奴隶制度和承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实质,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4、罗马法的评价,1、作用与影响,(1)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以法律条文保证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2)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近代资产阶级提供了保护自己利益、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对中国和日本的法律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其

8、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不告不理原则)仍为今天各国所采用。,2、局限性:,阶级局限性: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保护奴隶制;(实质),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所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以上规定能否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不能。因为罗马法律维护君权和夫权,君权至上、男女不平等。所以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

9、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 B罗马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 D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公民权B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C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D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C,1、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个女奴为妻后反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A 进行调解 B 宣布“休妻”无效C

10、 要求男子赔偿 D 干脆不予理睬,练 习,2、公元186年,平民戴克罗外出一年后回到家,发现家中的田产和奴隶被他伯父夺去,他上诉法庭,你觉得他会胜诉吗?,戴克罗肯定会胜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罗马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因为A.公民法法令内容不全B.公民法只保护贵族利益C.罗马对外扩张,统治范围扩大D.罗马公民日益增多,4、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5、公元29年,高卢省一位官员与平民乌尔斯打架,并把乌尔斯的腿给打断了,乌尔斯将那位官员告上法庭,如果你是当地法官,你会怎么判呢?,官员

11、赔款或是打断自己的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态复仇),6、(08江苏)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注重保护私有财产重视维护平民利益被迫改善奴隶处境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B.C.D.,C,7.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罗马没有法律 B.皇帝颁布的法令是法律的组成部分C.罗马法面前不能保证人人平等 D.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A,8、“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人将法律传

12、播到全世界B、罗马人的法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C、罗马人将宗教传播到全世界D、罗马法维系了罗马帝国的持久统治,D,9、人们一般认为:西欧古典文明指处于奴隶制时代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它们共同为西欧文明奠定了基础,成为全部西方文化的源流。但是两者也有许多差异。请回答:(1)就国家的形式而言:希腊:罗马:(2)就在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言:希腊:罗马:,城邦体制,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由罗马共和国发展为罗马帝国,民主政治,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流执政,罗马法,同:法律至上、妇女奴隶无权、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史料一 第四表 家长权 一、对畸形的婴儿

13、,应即杀之。二、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 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纵使子孙担任了国家高级公职的亦同。三、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 权而获得解放。四、夫得向妻索回钥匙,令其随带自身物件,将其逐出。十二铜表法,史料二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可(何)谓“非公室告”?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勿听。而行告,告者罪。告者罪已行,它人有(又)袭告之,亦不当听。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睡虎地秦简,(1)上面两则史料的共同点是()A.调整人们的经济关系B.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维护家庭中尊长的尊严和权威D.强调“人权”(2)两则史料反映

14、出罗马法和秦律的法律思想、理念有何不同?解析 两则史料都突出了家长在家庭中的法律地位,都通过立法来维护家长的尊严和权威。史料一在维护家长权力和尊严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妻子和子女的权利,史料二父母对子女及奴婢的侵害行为,不允许子女及奴婢对尊长提出控告。故第(1)题选C。,两则材料反映出东西方法律思想和理念的不同。“罗马法”围绕“物权”和“人权”,这一思想对现代立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秦律注重刑罚,突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在家庭中则突出维护尊长的权力。答案(1)C(2)罗马法运用法律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注重“物权”和“人权”。秦律严苛、细密,突出维护封建君主的专制权力。,案情

15、 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2011年上海历史,34)两张判决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问题:(8分)(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2分)民法大全 汉穆拉比法典 判决一:判决二:,(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6分),【考点】古代罗马法;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解析】本题以法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准确理解分析的能力。第(1)问通过材料可知判决实行“同态复仇”,应为较为野蛮汉穆拉比法典;判决二体现了理性色彩,应为民法大全。第(2)问从今天的角度看其判决二比较合理,其原因可以从“罪行不能继承”、严守证据、重视人的基本权利等角度分析。【答案】(1)填写正确的序号,判决一:;判决二:。(2分)(2)答案l: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6分)判决二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