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大纲卷).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206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大纲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大纲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大纲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大纲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大纲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大纲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大纲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大纲卷)【全国大纲】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答案】B【解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A正确。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B错误。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要发生,反射弧要完整,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依靠神经递质,D正确。【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考查

2、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中等。神经调节的过程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内容,需要深刻理解。【全国大纲】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答案】A【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少量的DNA和RNA,A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而黑暗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反应,故此时叶绿体不能合成ATP,B错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来自细胞呼吸,其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均不在线粒体中进行,但可产生少量的

3、ATP,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不同的生理过程,所需酶也不同,D错误。【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内的两种重要的细胞器及在其中进行的主要生命活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分析能力,难度较易。需要学生在平时对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和其中的主要生命活动进行总结。【全国大纲】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答案】B【解析】一块农田中的豌豆和杂草会竞争水肥和光照等,B正确。田鼠与杂草属于捕食关系,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

4、系,故A、C、D选项错。【试题点评】本题以农田生态系统为背景,主要考察生物的种间关系,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试题难度较易。【全国大纲】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 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答案】D【解析】植物的垂直结构可为动物创造了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A、B、C正确。乔木层的疏密程度影响地面上的光照强度,从而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D错误。【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相关知识,

5、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难度中等。在学习本块知识是,注意分析引起分层现象的原因以及和种间关系的联系。【全国大纲】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的碳源B.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单细菌菌落C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D.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答案】D【解析】自养型细菌可以利用无机碳源,异养型细菌只能利用有机碳源,A错误。分离细菌并获得单菌落需要固体培养基,B错误。芽孢是细菌为适应不利的环境而产生的休眠体,而调整期资源丰富,不会产生芽孢,C错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耐高浓度盐的特点,D正确。【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

6、养和分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需要学生在平时识记常见微生物的生活特征和生活史,理解几种常见的培养基的一般作用。【全国大纲】31.(11分)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研究探讨了_对金鱼藻_的影响。其中,因变量是_。(2)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度为_lx。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O2_mol(3)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答案:(1)光照度、NaHCO3浓度、pH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

7、率(2)1.251048(3)酶活性受pH影响。【解析】观察四个曲线图的纵轴和横轴,不难发现探讨的是光照度、NaHCO3浓度和pH值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是用释放O2的速率来衡量的。根据曲线2可以判断出,在光照强度达到12.5103lx后,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此点光的饱和点。呼吸速率可由曲线1中与y轴的交点得出,因为此时光照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可知呼吸速率为8mol.g-1.h-1pH值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所需酶的活性来实现的。【试题点评】本题以坐标曲线为背景,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问题,旨在考查考生的识图、析图等能力

8、。具体要求学生能够从坐标轴中分析出实验目的,同时对于曲线中的一些特殊点的含义要理解。总体说来难度适中。此类试题在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希望学生多加练习。【全国大纲】32.(11分)回答下列问题(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_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_。(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_。(3)一种病毒含有_(填“1种”或“2种”)核酸(4)灭火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_。答案:(1)吞噬 抗原决定簇 淋巴因子(2)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

9、值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3)1种(4)细胞融合【解析】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首先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很快会被记忆细胞所识别,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很快清除病毒,所以不易患病。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试题点评】本题以病毒为背景材料,考查有关免疫、病毒结构和动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本题比较容易,

10、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全国大纲】33.(8分)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得到正确的预期

11、结果。(1)_。(2)_。【答案】(1)应将5支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因为唾液淀粉酶的适宜温度是37左右。(2)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应放入5065水浴中。理由:斐林试剂应在5065水浴中发生显色反应。【解析】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酶活性。实验材料为唾液淀粉酶,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在70时,由于高温使酶失去活性,干扰了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斐林试剂的显色反应在沸水浴中进行。【试题点评】本题以“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为素材,考查考生对实验步骤的评价和修正能力。解题时,先要分析出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12、再从对照实验的设置,实验原理、实验材料的选取(包括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实验处理以及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此类题目难度适中,评价改进型实验题平时训练较少,平时教学注意训练。【全国大纲】34.(12分)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_和_(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雄蝇的基因型为_。(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其理论比例为_。(4)上

13、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的基因型为_,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答案:(1)灰身:黑身=3:1大翅脉:小翅脉=1:1(2)BbEeBbee(3)4种1:1:1:1(4)BBEe或者BbEebbEe【解析】(1)体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灰身=47+49=96,黑身=17+15=32,所以灰身:黑身=96:321=3:1;翅脉是一对相对性状,大翅脉=47+17=64,小翅脉=49+15=64,所以大翅脉:小翅脉=64:64=1:1(2) 雌蝇为灰身大翅脉,可知基因型为B E ,雄果蝇为灰身小翅脉,可知基因型为B ee,而后代中出现黑身(bb),也出现小翅脉(ee),由此可知灰身大翅脉的雌蝇基因型为

14、BbEe,灰身小翅脉的雄蝇基因型为Bbee。(3) 据题目两对性状独立,可知卵原细胞在形成卵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知雌蝇(基因型为BbEe)产生卵的基因组成有BE、Be、bE、be共4种其比值为1:1:1:1。(4) 由于亲本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产生四种基因组成的配子为BE:Be:bE:be=1:1:1:1,而亲本中灰身小翅脉的雄蝇产生两种基因组成的配子为Be:be=1:1,所以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和BbEe,子代中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规律,减数分裂;遗传规律是

15、近几年的考查热点,但每年考查的都有区别,在解遗传题时,要记住一些常用解题方法,减数分裂的图示,是高中生物的基本技能,会画,能理解,能够对遗传规律有个很高的认识,遗传实质都体现在其中。总体来说,该题难度适中,高考考查的热点,考生在备考时多加注意。总体分析:总体来看,试题侧重于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选择题命题以考查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非选择题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在难度梯度设置上,起点较低,层层设问,步步深入。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解答此题都能得到一定的分值,有效控制了试题的区分度。试题虽然以教材知识为出发点进行考查,但试题背景知识新颖,既未超越教材,又有所创新,实现了教材与高考的平

16、稳过渡。整套试题难易结合,有梯度,灵活性较强,范围基本上没超越教材,也基本不含教材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试卷主要考查了细胞结构、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免疫调节、群落的结构等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2.重视教材实验,关注实验探究,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以新情境呈现,立足于教材,但又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突出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与提升,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验分析的能力。如33题。突出了对经典实验方法的应用的考查,如34题考查数据处理能力和推断能力。3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试题或通过文字呈现新情境,如第3、33、34题;或主要通过曲线图呈现新情境,如第31题。这些试题的构思有其独到的地方,但答案没有超出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