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文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文数).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2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文科) 2012.4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
2、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参考公式:若锥体的底面积为,高为,则锥体的体积为若柱体的底面积为,高为,则柱体的体积为若球的半径为,则球的体积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集合 A B C D2.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
3、部为A B C D第3题图3. 为了了解某学校2000名高中男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中男生的体重情况.根据所得数据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据此估计该校高中男生体重在7078kg的人数为A240 B160 C80 D60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落在一个圆内的曲线可以是 A B C D 5. A. B. C. D. 6 若对任意正数,均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7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A. B. C. D. 8已知命题:“对任意, 都有”;命题:“空间两条直线为异面直线的充要条件是它们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则A. 命题“”为真命题 B. 命题“”为假命题
4、 C. 命题“”为真命题 D. 命题“”为真命题第9题图9. 某零件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均是如图所示的图形(实线组成半径为的半圆,虚线是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俯视图是一个半径为的圆(包括圆心),则该零件的体积是A B C D 10. 线段是圆的一条直径,离心率为的双曲线以 为焦点若是圆与双曲线的一个公共点,则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一)必做题:第11、12、13题为必做题第11题图11. 按照右图的工序流程,从零件到成品最少要经过_道加工和检验程序,导致废品的产生有_种不同的情形12. 已知递增的等比数列中,则 . 13
5、.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有理数,如,请你归纳出 (表示成最简分数(二)选做题:第14、15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第15题图1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中,直线(常数)与曲线相切,则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是半圆的直径,弦和弦相交于点,且,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角为锐角,记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设向量且与的夹角为(1)求的值及角的大小;(2)若,求的面积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其中是某范围内的随机数,分别在下列条件下,求事件A “且”发生的概率. (1) 若随机数; (2
6、) 已知随机函数产生的随机数的范围为, 是算法语句和的执行结果(注: 符号“”表示“乘号”)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四棱柱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分别在棱上,且(1)求证:;(2)若平面,四边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且,求线段的长, 并证明:第18题图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且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1)求函数的解析式;(2)求函数的零点个数.20(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异于原点),且的角平分线垂直于轴,直线与轴,轴分别相交于.(1) 求实数的值,使得; 第20题图(2)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经过. 求椭圆焦距的最大值及此时的方程.21(本小题
7、满分14分)定义数列: ,且对任意正整数,有.(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 (2)问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若存在,则求出所有的正整数对;若不存在,则加以证明.2012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4-23说明:1. 本解答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2. 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3. 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
8、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4. 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 AD B A BC CD二、填空题:本大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体现选择性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其中第14、15两小题是选作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如果两题都做,以第14题的得分为最后得分11 (第一空3分,第二空2分) 12 13. 14 1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角为锐角,记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设向量且与的夹角为
9、(1)求的值及角的大小;(2)若,求的面积【说明】 本小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和夹角的概念,以及用正弦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考查了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解:(1) 3分,5分 7分(2)(法一) ,及, 即(舍去)或 10分故12分(法二) ,及,.7分, ,.10分 故12分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其中是某范围内的随机数,分别在下列条件下,求事件A “且”发生的概率. (1) 若随机数; (2) 已知随机函数产生的随机数的范围为, 是算法语句和的执行结果(注: 符号“”表示“乘号”)【说明】本题主要考查随机数、随机函数的定义,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线性规划等基础知识,考查学
10、生转换问题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解:由知,事件A “且”,即1分 (1) 因为随机数,所以共等可能地产生个数对,列举如下:, 4分事件A :包含了其中个数对,即: 6分所以,即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7分(2) 由题意,均是区间中的随机数,产生的点均匀地分布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区域中(如图),其面积. 8分事件A :所对应的区域为如图所示的梯形(阴影部分),其面积为:.10分所以,即事件的发生概率为 12分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四棱柱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分别在棱上,且(1)求证:;(2)若平面,四边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且,求线段的长, 并证明:第18题图【说明】本题主要考察空间点、线、面位置关
11、系,考查线线、线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线线垂直的性质和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意识以及推理论证能力证明:(1)四棱柱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1分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3分平面,平面平面4分,四点共面. 5分平面平面,平面平面,7分(2) 设 四边形,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为,的中点,为,的中点. 8分连结由(1)知,从而., 10分平面,四边形是正方形,,均为直角三角形,得, ,即. 12分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 13分平面 14分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且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1)求函数的解析式;(2)求函数的零点个数.【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二次
12、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函数零点的概念,导数运算法则、用导数研究函数图像的意识、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考查考生的计算推理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1)是二次函数, 且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且. 4分,且, 6分故函数的解析式为(2) ,. 8分 的取值变化情况如下:单调增加极大值单调减少极小值单调增加 11分当时, ;12分又.13分故函数只有1个零点,且零点14分20(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异于原点),且的角平分线垂直于轴,直线与轴,轴分别相交于.(1) 求实数的值,使得; 第20题图(2)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经过. 求椭圆焦距的最大值及此时的方程
13、.【说明】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抛物线的切线、两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椭圆的基本性质,考查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论证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解: (1) 设 由的角平分线垂直于轴知,直线与直线的倾斜角互补,从而斜率之和等于,即化简得.3分由点知直线的方程为.分别在其中令及得.5分将的坐标代入中得,即,7分所以8分 (2) 设椭圆的方程为,将,代入,得,9分解得, 由得. 10分椭圆的焦距(或)12分当且仅当时,上式取等号, 故,13分此时椭圆的方程为14分21(本小题满分14分)定义数列: ,且对任意正整数,有.记数列前项和为.(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
14、; (2)问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若存在,则求出所有的正整数对;若不存在,则加以证明.【说明】考查了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数列的分组求和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变形的能力,推理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以及创新意识解:(1)对任意正整数, ,.1分 所以数列是首项,公差为等差数列;数列是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分对任意正整数,.3分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或4分对任意正整数,.5分6分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 或 7分 (2) ,从而,由知8分当时, ,即;9分当时, ,即;10分当时, ,则存在,使得从而,得,,得,即. 13分综上可知,符合条件的正整数对只有两对:与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