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问答题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03789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问答题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问答题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问答题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问答题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问答题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问答题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问答题复习资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问答题复习资料原始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 2、教育的原始性 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古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从社会生活特别是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2、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3、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4、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教育出现的新特点:1、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2、以现

2、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的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3、 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的理解,除教育的的生产性以外,教育的政治性和文化性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教育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4、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教育的发展趋势:1、教育学的问题领域不断拓展;2、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4、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学的价值:1、 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

3、验;2、 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的解释教育问题;3、 作为科学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才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1、 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2、 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结合起来。3、 把专业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和专题讨论结合起来。4、 把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结合起来。 1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格塞儿双子爬梯实验)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

4、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环境及其在人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3、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起培养人的工作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5、教育可以抓住儿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从而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动力2、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经

5、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2、经济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于内容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生产力在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力和程度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

6、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2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 正确处理不同教育目的价值取向;1、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直接指向个体的发展,但个体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2、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前者只有通过后再才能表现出来。3、人即需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即必须社会化,又必然个性化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

7、接班人3、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的发展4、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相一致2、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1、教育自身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2、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3、对教育认识的深化 素质教育的受教育的权力 受尊重的权力 安

8、全的权力) 教师的常规角色:1、父母的替代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的楷模 4、集体的领导5、“法官与裁判” 6、学生的朋友与自己教师角色的更换“1 、学生的促进者 2、学生的交往着与合作者 3终身学习者 4、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 5、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劳动的特点:1、劳动对象的能动性 2劳动方式的示范性 3、劳动手段的创造性4 劳动效果的隐含性和滞后性 5、劳动时空的广延性5、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式4教师职业素养:1、职业素养(热爱学生是职业素养的核心)2、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1、确立良好的专业发展意识2、制度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3、一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

9、师专业的发展为完善教师自我发展的具体途径:1、日常教学反思 2个人的行动研究 3、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4、同伴交流与合作 5、跳出教育谋发展 良好师生关系的教育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重要指标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1、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2、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在课外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3、校外活动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 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1、社会变化的加速2、科学知识的进步3、人口的急剧增长4、闲暇时间的增多 课外活动的特点:1、 组织上的自主自

10、愿性2、 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3、 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4、 过程上的实践性 课外活动在人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和扩大课堂上所学的间接知识,而且能不断的获得新的知识2、可以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的思想品德3、可以发展学生的体力、审美和劳动的能力4、有利于及早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早期培养5、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培养,并防止受教育者走向盲目或极端6、可以训练学生的交往能力7、是训练学生善于利用闲暇时间的一种有效方式8、是培养良好公民的一种手段5学校课外活动实施的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2、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

11、吸引力3、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5、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性质:1、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4、综合实践活动是三级管理的课程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选择研究课题2、设计研究方案3、收集研究资料4、处理研究资料5、表述研究成果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1、增强教师自身素质2、通过教学质量3、推动教育改革发展4、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教师发展中的刻意训练:1、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2、微型教学3、教学决策4、教学反思

12、5、行动研究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1、将同化与顺应相结合,达到二者平衡,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已有图式,并创立新的图式2、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帮助老师识别出学生是否达到掌握某项学习内容所必须具备的认知水平,从而设置适合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目标3、皮亚杰的理论强调认知发展的累积性,即新的认知结构总是建立在原有的结构之上的。维果茨基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1、儿童通过内化过程来学习,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学生的楷模2、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对于教育具有重要启示3、语言和思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在一起,当儿童不适应学习语言时,教师需要塑造而不是破坏儿童的自然语言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在

13、教育上的意义:1、了解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2、提供稍高于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思维模式,使之与现有的水平加以比 6较,引起冲突3、帮助个体体会冲突,使他们认识到采用下一阶段的判断方式更为合理4、把下一个道德阶段作为当前道德教育目标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1、学业成绩 2、自我价值感 3、心理健康 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1、有的方矢,培养学生良好性格2、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教育3、掌握学生气质和特点,采取即有原则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发挥教育机智,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1、学习是一个主动认知的过程2、对儿童实质性的看法3、重视学习过程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5、提倡

14、发现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特点:1、强调复杂的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2、强调社会协调和相互作用3、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 (外部条件)1、原有的知识背景 1、训练方法2、反省认知水平 2、变式与练习3、学生的动机 3、有一套外显得可操作的训练方法态度学习的条件:(2、认知失调 3主体要求形成或改变态度的心向(外部条件)1、强化 2、榜样人物的选择 7巩固态度的方法:1、从2、选择性 3、稳定性 4、社会历史性价值形成于发展的一般过程1、选择阶段(1不自主的选择 2、从多种选择的范围 3对每种选择的后果进行充分考虑后再进行选择)2、赞赏阶段(1、个体喜欢自己的选择并感动满意 2个体愿意承

15、认和乐意让别人知道我们是这样考虑的)3、行动阶段(1、个体按自己的者一选择行事并在行动上愿意受它的指导 2、个体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反复加以实践)问题解决的四个特征1、目的的指向性 2、认知操作性 3、情景性 4、经验性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1、明确问题2、形成问题表征3、选择并运用正确的策略4、评价反思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1、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1、问题本身的特点2、认知结构 2、外界环境3、动机强度4、智力水平5、定势6、功能固着 8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1、改革和精选教材2、合理呈现教学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

16、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汇作业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道德健康) 9心理健康的标准:1、身体、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够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的生活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教师角色的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2、有良好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的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具有教育创造性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的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的控制情绪教育心理健康的特殊意义:1、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2、有助于协调师生关系3、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模仿的良好榜样4、有助于提高

17、工作效率5、有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 教师的不健康心理在职业活动中的表现:1、逐渐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并开始疏远学生,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2、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拒绝领导和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将他们的关心看做是一种侵犯,或者认为他们的建议和要求是不现实的或幼稚的3、对学生和家长的期望低,认为学生是“孺子不可教也”,家长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和配合教师,从而放弃努力,不再关心学生的进步4、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教学、恐惧教育工作,试图离开教育工作岗位,另觅职业。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一)社会因素1、社会提供给教师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等,都能使教师

18、产生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2、社会的变化致使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3、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变化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4、教育系统的改革和变化造成教师心理问题5、社会价值观念混杂,亦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二)职业因素:1、教师劳动的特殊性造成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过度负荷是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和紧张的根源2、与其他劳动者相比,教师属于一个比较孤立、比较封闭的群体,与社会联系较少,参与种种决策的机会也很少3、职业的高压力,“学高为师,身正为师”10(二)个人因素1、人格因素2、个人生活的变化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一)教师的自我调适1、进行身体锻炼2、改变行为方式3、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

19、施(二)学习校的管理改革1、注意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2、根据教师心理特征进行管理3、注意优化学校人际环境(三)社会的协调支持1、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2、正确实行改革3、帮助提高教师的形象 新时期德育目标的特征:1、强调基础性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4、具有全面性5、注意稳定性与改革 爱国主义教育:1、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祖国与爱国家相对区分开来2、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与危机感结合起来3、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4、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理性爱国5、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层次性 集体主义教育:1、要从理论上明确集体主义教育的“集体”是“真集体”而非“假集体”2

20、、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利益3、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肯定个人主义 民主与法制教育:1、要反对极端的民主化与无政府主义2、要发展学生的民主反思与批评意识及能力3、要重视学生的纪律教育 德育过程的结构(教育者 受教育者 德育 德育方法)11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二、长善救矢原则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三、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要尊重学生 2、

21、向学生提供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3四、因材施教原则1、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施教2、要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与现有的道德状况有的放矢的加以教育3、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施教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要组织建设好集体2、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六、教育影响一致和连贯性原则1、要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使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2、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教育要一致和前后连贯3、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各方面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尽可能地达到最佳状态 德育的方法:一、说服法1、说理要有明确的针对性2、说理要注重差异和时机3、说理要具有趣味性4、教师要以诚待人12

22、二、陶冶法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和引导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三、榜样法1、可接受性原则2、实性原则3、时代性原则4、德智并重原则四、锻炼法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2、教师要适当加以指导五、奖惩法 师德教育的途径一、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1、通过大学“入学教育课”化教师的专业思想2、设置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4、在教育实习中缴入师德教育2、学科知识水平 3学习者稍微耐心发展的需求 4、课程理论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1、学习者的需要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课程资源的2、教育民主化 3、教育国际化 4、教育现代化13教学的基本任务:1、使

23、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5、量力性原则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方法:1、讲授法 2、谈话法 3、读书指导法 4、演示法 5参观法 6、实验法6、练习法 8、实习法 9、讨论法 10、发现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1、教学的具体目标2、教学2、领会知识

24、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与局限性1优越性1它有效的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2、它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它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4、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2、局限性1、它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2、它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的方面发展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 2、反馈调节功能 3、区分鉴别功能 4、激励功能 5、导向功能教学评价的的类型:(一)根据评价的标准分1、相对评价 2、绝对评价 3、个体差异评价14(二)按照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分1、诊断评价 2、形成性

25、评价 3总结性评价教学评价的原则:1、客观评价原则 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 3、主体性原则4、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5定性评价原则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 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常见的教学模式:1、范例教学模式 2、抛锚式教学模式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4、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5、情境-陶冶教学模式说课的类型1、研讨性说课 2、评价型说课 3、检查性说课4、主体性说课 5、示范性说课 教学机智的特征:1实践性 2、个性化 3、集成性 4、高效性 5、创新性 班级的功能:1、归属功能 2、社会文化功能 3、个性化功能 班主任的角色: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2、班主任是班级工作

26、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着4、班主任是各科教师的协调者5、班主任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沟通者 班主任的素质要求:1、高尚的思想品德2、坚定的的教育信念3、对孩子炽热的爱心4、扎实的组织能力5、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6、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7、良好的心理素养、具备一定的心理指导能力班级管理的原则1、学生主体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3、集体教育原则4、民主公正原则5、严慈相济原则6、以身作则原则 15班级管理的方法1、 说理教育法2、 奖励法3、 榜样示范法4、 契约法5、 严惩法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能够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心

27、理相容的氛围。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3、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于培养:1、确定和培养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班级活动的特征:1、自主性 2、灵活性 3、参与性 4差异性 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1、生命性原则 2、个性化原则 3、开放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1、学习需要分析2、学习者特征分析3、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4、教学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学校法人的一般特点:1、学校法人是建立的独立组织2、学校法人有独立的财产3、学校法人独立承担责任16学校法人的特殊性:1、公共性 2、公益性 3、教育性教师的一般权力:1、生命健康权 2、名誉权 3、受聘权 教师的职业权利:1、教育教学权(是职业权力的核心)2、学术自由权3、管教自由权 学生的权力:1、平等受教育的权力2、享有教育资源权3、获得物质帮助权4、获得公正评价权5、申诉与诉讼权6、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力 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1、社会安全教育2、公共卫生教育3、防止意外伤害安全教育4、网络、信息安全教育5、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