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8(网络文化及伦理)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05005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48(网络文化及伦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0948(网络文化及伦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0948(网络文化及伦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948(网络文化及伦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48(网络文化及伦理)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 姓名: 层次: 高起专 类别: 专业: 201 6 年 5 月课程名称【编号】: 0948 【 网络文化及伦理 】 A 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卷人得分(横线以下为答题区)一、简答题。1. 简述德性论答:德性论是关于品格的建构、实践理性、道德教育、品格与友谊的连接等问题的理论。它强调对人的判断的重要性。德性伦理学的重点在于对德性的研究,德性指的是人的内在品性的规定性,诸如勇气、自制、慷慨、真诚这样的德性。伦理学界把德性界定为表现于习惯行为中的品格特征,对于一个人来说,拥有它是善的。2. 网络伦理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网络伦理失范行为主要表

2、现为: (1)虚假信息: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在其海量的信息中免不了出现虚假、有害的信息。其中小到网络虚假中奖信息,大到扰乱民心、影响社会安定等网络谣言。(2)产权侵犯: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对信息几乎是无限制地免费使用,因此,在网络社会中涉及到的产权侵犯亦日益增多,其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侵犯。(3)情感异化:网络中最典型的情感异化通常发生在网恋、网婚中,其具体的表现有角色扮演与真诚问题、网恋游戏化与专一问题和网恋中的性、爱分离问题。 (4)网络犯罪:网络犯罪主要是指危害电子信息网络中信息系统及信息内容安全的犯罪行为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实施的各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可概括为针对电子信

3、息网络的犯罪和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的犯罪。3. 如何正确引导网络非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答:网络非主流文化虽然有其缺陷,但它提倡的对主流文化的逆向思维、具有活力的创造力等方面是值得我们肯定并且发扬的,我们却不可忽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积极引导网络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可从加强网络传播管理,优化网络环境;加强社会舆论与法律的监督;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树立核心价值观这三方面来引导网络非主流文化向积极方向发展,使其同网络主流文化一起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4. 试论网络文化霸权带来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答:(一)网络文化霸权带来的伦理问题:(1)意识形态的移位。西方的文化渗透直接冲击着马克

4、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尤其是动摇了部分高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基础。(2)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改变。美国利用各种媒体在全世界推行一种以消费为中心的文化。 (3)本民族文化身份的改变。西方文化借助科技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强势地位,将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形成“打压”态势,对主旋律形成干扰,并弱化民族的道德素质。 (4)文化素质降低,导致情感偏移。强大的传播力量把低级趣味的产品和信息展示在人们面前,尤其是缺乏判断力的学生面前,占用了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和素质的发展。(二)网络文化“霸权”的战略对策:(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

5、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2)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信息化道路上逐步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优势地位,平等参与网络文化竞争,争得民族语言话语权,扩大中文的网络生存空间,使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大众化、全球化。(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维护国家文化经济安全。只有立足文化创新,才能努力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原创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目的。(4)提高人民大众的媒介素养。当前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了多元化和开放性、变异性的特点,面对这些情况,提高人民大众的媒介

6、素养尤为重要。二、材料分析题1、,上述在网络中广为流传的感人实例均体现了网络主流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请简要论述网络主流文化的内涵以及构建网络主流文化的具体措施。答:通过网络我们认识了“最美教师”、“最美妈妈”和“最美司机”等一系列“草根英雄”,他们的事迹不仅留在网络上,更留在了我们的心坎里。这股“正能量”的热潮,无疑凸显了当代网络的主流文化为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让人们真实感受到网络正能量的精神震撼及其现实意义。网络应该传播正能量。(1)网络主流文化是指网络文化中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部分,也即是说网络主流文化所推崇的公德、法制、秩序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和行为准则。网络主流文化不仅

7、代表了一个时期在一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或起支配作用的文化,而且它更传播了一种在新时代中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观精神。(2)为了充分发挥网络主流文化积极、向上的意义,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来构建网络主流文化。首先,在文化战略上对网络文化变“忽视”为“重视”。主流文化必须迅速占领网络这一重要文化阵地。其次,在文化责任上变网络文化“自在”存在为“自为”存在。网络必须承担传承主流文化这一历史重任。最后,在文化意识上变“封闭”为“开放”、变“对抗”为“对话”,加强与其他国家主流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构建网络主流文化的关键在于我们应改变我们的观念,重视对网络文化的建构,特别是注重对网络主流文化的建构。同时,我们还应明确网

8、络主流文化对于网络、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意义。3、,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谈谈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伦理基础及措施。答: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对信息几乎是无限制地免费使用,因此,在网络社会中涉及到的产权侵犯亦日益增多,其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侵犯。在网络时代,我们需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一)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伦理基础:现代知识产权受到版权法、专利权、商标法等法律的保护,这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在此关注的是法律背后的伦理困境以及它的伦理基础问题,主要有三大理论支撑:(1)洛克的劳动价值论。洛克的理论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对自已劳动拥有天赋得权利和资格,他认为劳动是一种艰苦而繁重的活动,人

9、们之所以劳动就是因为为了从中获利,所以,如果不让他拥有这些权利是不允许的。财产权作为劳动者艰苦创作的回报是必要的,如果不对个人发明进行长期的保护,也许就不再会有创造发明,人们生活就会每况愈下,这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不但给有形财产的合理性提供了一个解释基础,而且也完美地解释了知识产权的合理性。(2)黑格尔的财产论。黑格尔认为,财产对于个体自由的实现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个体通过生产物品和从事手艺把他的人格转化为外部世界,财产是人的人格表达,是自我实现的方式。这一理论尤其适用于知识财产。当人类自由地把自已的意志外化为物,比如小说、诗歌、音乐,绘画或软件源代码,就创造了他们所有权拥有

10、的财产,因为这些智力作品是他们的人格和自我的表现形式,它们是人的存在的延伸,因此它们就属于这个人。这种属于是理所当然的。(3)功利主义理论。功利论原则有时被表达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它的主要观点是基于如下假定:为了实现一定程度的幸福和满足,人们需要获取、占有和使用物品。个人财产得不到保障,就不能实现这种幸福,因而保障占有、使用和控制物品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知识产权得到应有的保护,大大激励了作者创作出没有这种保护时不愿创作的作品,这对社会总体利益也是十分有利的。(二)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措施:面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增长速度惊人的局面,不得不让我们对知识产权进行重新审定。网络上的交流方式一样要受到

11、国家法律的调整,受到著作权法的调整。而且,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家公司一个国家说了算的,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大家的参与,从每一个人做起。(1)提高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创新与保护是一个系统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因此,要学会利用知识产权规则保护自己,要普遍树立“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知识产权,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竞争”的意识。(2)向全社会普法。把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至社会的层面,使网络知识产权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促进民间监督组织的建立,普及网络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做好相关的咨询工作,并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有效监督。 (3)完善有关法律体系,加强司法保护。针对网络的特点专门立法,填补原有法律漏洞,明确网上知识产权纠纷各方当事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通过完善有关法律体系,加强司法保护使网络知识产权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健康轨道。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和做法,使我们出台的相关的法规与国际接轨。在处理网络知识产权纠纷时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沟通和协调,有效打击网络知识产权侵害者,维护合法网络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益和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知识产权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