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在文本的世界里教师应做个有声有色的解读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42.在文本的世界里教师应做个有声有色的解读者.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文本的世界里,教师应做个有声有色的解读者 关于教师文本解读角色定位的思考关键词: 文本解读 “犁” 品读 创新 真我内容摘要:当前阅读教学课堂效果差强人意,归根到底是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得不够,因为有缺失,所以造成了课堂上时间的反复,效率的低下。对于文本解读,我们该做些什么?首先要有文本解读的整体观念,其次是静心读文,把握价值的方向,把握好切入点,在创造性解读文本的同时,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小学语文课改正在向纵深发展,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当我们惊羡于大师风华正茂高潮迭起的课堂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反思其中的原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师出彩的地方,往往就在于
2、他平常对文本的解读。可是,文本解读,应该怎样做,要注意什么,我们的老师准备好了吗?一、做个用心“犁”田的耕耘者。语文学科和理科不同。理科老师所教的知识,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大家公认的。可是语文的阅读就不同了,文本解读往往没有客观的、公认的答案。语文老师需要用自己对生命的理解、用个案的方式去解读每一个文本,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就这一点来说,我想无论是作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好,作为教师职业生命的体现也好,文本解读的意义都是很大的。听课中发现有些地方不太满意,如果找找原因,绝大部分可以归结到教师对文本把握得不够准确。检阅里有两个句子,一个是“这个小伙子真棒”,一个是“这些小伙子真棒”。不少老师主要围
3、绕“这个小伙子真棒”来展开,让孩子想象博莱克是怎么苦练步伐的,还引用了海伦凯勒的事迹。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究竟该怎样把握?仔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文章侧重写的是“这些小伙子真棒”。写残疾人自强自立的课文不少,而在尊重和关心残疾人这一点上,这篇课文有它独特的价值。文本没有解读好,教起来就难免发生偏差。现在很多老师关注的是“怎么教”,实际上语文首先的问题是“教什么”。这个问题不解决,研究“怎么教”很有可能就南辕北辙。你带的盘缠越多,你的马跑得越快,车夫的驾驶技术越高,你离楚国反而越远。在“教什么”上确实很容易出问题,比如说把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以为教材上的东西就是教学内容。其实这是不对的。教材没
4、有经过深度加工,没有经过二度开发,不能成为教学内容。而加工、开发的基本的前提就是教师要仔细解读文本。比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段怎么处理?“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天怎么蓝,空气怎么清新。很多老师在教学这一段的时候,把基调定在很很美好的感觉上。但是你如果仔细去读一读就会发现,这样处理是不对的。为什么呢?有四个字被忽略掉了“早先有过”。这一个词其实把整个文本的基调都定下了。它一开始就告诉你,这些东西是过去的,现在已经没有了。我们再来读天蓝水清,产生的就是一种悲凉的怀念,而不是享受。现在的教材绝大多数是白话文,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
5、“滑”过去和“犁”过去,是两种功夫、两种境界,最后的收获也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种说法叫“走过文本”和“走进文本”,也是这个意思。在很多教学活动中,教师关注是教法问题。其实就算是名师的课,我们分析一下,教法也不过是我们一般老师常用的几种方法,读读、想想、写写等。关键的不同之处就是文本解读的功力不同。优秀教师可以在老课文中发掘出新的亮点。我们要把学生的发展和文本的把握放在第一位,教法永远都是第二位的。二、做个“咬文嚼字”的“孔夫子”刚才讲的对文本要“犁过去”,就是要细读,这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我们现在最缺的一项专业修炼。没有这个基本功,再先进的理念、方法、模式,都不能转化为教学能力。那么怎么
6、修炼呢?放大文本的语言价值,回到言语本身,它让我们重新确立言语和形式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这是第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在于它强调“细”。“细读”跟“粗读”是相对的。粗读是对语言的抽象,把文本的血肉、精彩生动的细节统统过滤掉;而细读是反其道而行之,要抓的就是一个个细节。唯有细了,才能够深入,所以细读和深读可以说是同步进行的。有一次,我和一位老师讨论可贵的沉默这一课。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沉默”。文本中“沉默”这个词出现了六次。为什么?这六个“沉默”意思一样吗?内涵一样吗?有一句说“沉默了足足一分钟”,还有一句说“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两个“沉默”有没有区别?前一个“沉默”是从时间的角度说的
7、,这一分钟,是让每一个孩子自我觉醒的过程;后一个“沉默”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讲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在沉默。只有这样去推敲、咀嚼,这样的课才能扎根在言语本身,扎根在孩子心里。这种细读首先是我们的一种态度,细细读,细细品味,然后才是一种方法。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你细读文本的时候,不要把一个字轻易地放过去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而不用别的?要去细细地体会它的神韵所在。这样,语文教学就不会变成一个空洞的、说教的东西。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该注意的地方我们往往容易疏忽。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一句话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
8、的小手吗?”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词“敢”。敢还是不敢?小女孩一整天都不敢,为什么?现在这个时候又敢了,又为什么?这么一个字,如果你真抓住了,可以引出一连串对这个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思考。叶老讲的这个方法,我觉得应当作为文本细读的重要方法。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比如小音乐家扬科,有一句“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为什么不说“这是扬科最后一次听村子里的演奏了”?为什么要倒过来说?仔细去品味品味后面的情韵,可以开掘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这种开掘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扎在语言的表达上。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一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
9、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仔细读,大家会发现,前面那两句话上是多余的。它可以直接说“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加上这两句,读起来味道就大不一样时光流逝,一去不再复返。像这种句子看起来很普通,但读着读着,我们的心就慢慢跟作者融合了。文章中有的地方好像是冗余信息,但是文学作品中,冗余信息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往往很多的。有些文本,我们可以去寻找它的自相矛盾之处,或者寻找文本跟我们生活经验之间的矛盾,也能有所发现。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长江这么长这么宽,阳春三月,江面上会不会只有一条船?我想不会吧。但是李白却说是“孤帆”,因为在李白的眼里,其它的船都不是船,他的心里只有这艘载着孟浩然的船。要
10、细读,还要细想,联系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这是语文老师应当经常做的。“潜心会文”就是细读,细想,沉下去,全身心地跟文本去接触。不过我觉得,细读虽然要抓词抓句、抓表达方式,但还是需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很容易抓住一句话,一两个词,片言只语,断章取义,也无法对学生一些独特的理解作出判断。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是很重要的。在文本细读的时候,要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关于文本解读,我们还有一种传统的方法,那就是孟子说的“知人论世”。如果对作者的情况一点不了解,我们对这个作品的把握也容易出现偏差。在自己潜心会文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参考一些其他的资料,也是必要的。拿江雪来说,“孤
11、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在那里钓鱼?孩子有很多理解,有的说他很穷困,有的说他对钓鱼有兴趣,有的说他是在排遣心中的郁闷,有的说他是比较喜欢清静但是究竟哪种理解更接近柳宗元写这首诗的心境呢?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柳宗元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写这首诗的。我们如果适当地了解一些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他的身世际遇,对理解作品还是有帮助的。当然,“知人论世”的方法也不是完全可靠的,因为作品毕竟不等同于作者自己的经历。但是了解一下作者当时的情况,对于我们解读文本肯定是有帮助的。我们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只是简单地把作家、时代背景介绍一下,这也不太好。有时候对时代背景也需要细读,不能只是简单地
12、交代一下,就算完事,这对文本解读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三、做个创新解读的导向者如果说文本细读更多的是“我”,那么所有的文本解读,它都有一个主语存在,这个主语是“我”。我们不能把这个主语丢掉。是“我”在进行文本解读,所以最后读出来的一定是“我”的东西。读者去读的不是作者的心,而是文本,而且每一个读者的生活经验都是不一样的,最终肯定会导致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远。所以才会有那句英国谚语:“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再见了亲人,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人是亲人?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当亲人?这一个层面大家都会做。张伟又提出,亲人是双方的,那么我们再看看,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是去
13、寻找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比一般老师已经深了一层。还有第三层推进课文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结成下骨肉亲情。在今天和平时期,还有没有这样的亲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人人拥有爱心,处处都有亲人。”我在想,这个结论,跟作者写作的本意相差何其远也!这样教有没有道理?有,是对再见了亲人作一个当代解读。现在读这篇文章,如果孩子们还是只读出“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是亲人”,教育价值已经不是很大了。他的当代解读是读出了对今天的孩子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我们还可以这样想,一个文本,特别是一个经典作品,它不断地被解读,人们总可以不断地从里面读出有益的东西来。一个文本在一百年前,五十年前,十
14、年以前,以及当代,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这就是一个作品的阅读史。卖火柴的小女孩,过去我们把这个作品简单化,说它就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可以读出很多新的东西,比如哪怕生活艰难,哪怕遭遇不幸,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有幻想,有追求,精神上还会有幸福。这样的解读,可能跟安徒生的本意、跟前人的解读差距较大,但我们读出来的是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不过,多元解读也应该有一个“度”的问题,因为我们要考虑文本的教育价值,所以在多种意义当中还是要把握文本的主导倾向。在文本的原意和多元解读之间我们需要作一个平衡。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多元解读的时候,我想需要分层对待。如果是涉及到
15、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个层面的一些问题,我们就需要更多地站在教育的立场上考虑,把学生那些有失偏颇的想法、说法,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份教育的责任,作为教师,是不能放弃的。刚才提到再见了,亲人,有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以志愿军的口吻续写课文,说志愿军回国以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会怎么说。有一个孩子写道:“志愿军回国后,还想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有一位朝鲜老大娘,许多年以后,还一直惦记着我们。”这里面我觉得就包含着一种需要我们引导的价值取向。尽管说得声情并茂,非常感人,却有一种基于独生子女心理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在里面。他老希望别人惦记着他。这里老师应该点一点:志愿军回国后这么多年,恐怕不能老想着
16、人家惦着自己、感激自己,更多的应该想想,这个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的老大娘现在怎么样了。这里的差别看起来很细微,但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多元解读中的价值取向问题很多情况下要分层来解决。如果是涉及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教师的旗帜必须鲜明。课改以来,有一些被质疑“老师的引领作用到哪里去了?”我们还是要理直气壮地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打白骨精。老师问学生,这个故事中你最佩服谁?多数孩子说佩服孙悟空,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佩服白骨精。白骨精足智多谋,屡败屡战,锲而不舍,有坚强的意志。这个体验太独特了,我备课备一万遍也想不到,这个孩子想到了。他的解读有没有意义?第
17、一要肯定他,这是属于他自己的一种解读。这是一种角度的意义。第二点,这个孩子的意义,是否是文本的主导倾向?肯定不是。像这样价值观念上的重大偏差,老师一定要纠正。因为这个涉及到大是大非问题。白骨精是害人精,这一点是不能模糊的。孩子说出的这些“优点”,但有个前提,就是它要害人。在这个大前提下,你就不能说它“足智多谋”,只能叫“阴谋诡计”、“诡计多端”。这种是非不能含糊。孩子出现这方面的问题,有一个大的背景,我们的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实际上也不是很鲜明、很稳定。所以老师有时候不敢说。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是要靠我们当老师的去坚持、去引领的。我们需要坚守教育的底线,要不然学校教育就失去意义
18、了。老师经常有意无意地把读“森林”和读“树木”混为一谈。比如读船长,读出了“舍己为人”,依据的是其中的一些局部情节。而如果读“森林”,基于整个故事文本来把握呢,读出的就是船长的“恪尽职守”。作为一个文本的主导倾向,是通过“森林”反映出来的,还是通过“树木”反映出来的?这是不言而喻的。上面三打白骨精的例子也有这个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都是整体观照,但解读中也会出现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时就要进行前提批判。比如凡卡,基于社会学的解读,你读出的是对罪恶社会制度的控诉;但如果基于儿童本位学的解读,你读出的就是在非人生活下儿童还保有一种童真童趣。这时就需要进行前提批判。哪个前提更具有时代意义,我们就取哪个
19、。所以,文本解读不但要考虑价值本身,而且要考虑这个价值你是在什么前提下得出来的。现在很多老师把文本读得泛化,讲到自然景物,就是“美”;讲到人际关系就是“爱”。这样解读没错,但是这一个文本、特定文本的意义你有没有把握住?教材选了几百篇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独到的教育价值,否则只要一两篇够了,为什么选了这篇又选那篇?我们现在很多教育不能够进入孩子真正的心里,原因就是说教,空洞,泛化。我们可以把几个不同的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因为这个文本的独特的价值是通过跟其他文本的比较以后才产生的。比如说,同样是讲环保主题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大的主题是相同的,都是在讲要保护环境。你细读一个小村
20、庄的故事,你怎么来确定这个文本独有的价值呢?跟其他几个文本进行比较。大家都在讲环保这个主题,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文本独有的价值。当老师发现学生的多元解读出现了问题,并且找到了问题症结进行引领的时候,也不能用简单说教的方式。好的做法还是回到文本,回到细节,回到文本的整体当中去。像景阳冈,店家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去读读文本中描写店家的那几段话,孩子们就不会产生那种“店家要和武松分奖金”的说法。能不能迅速引导孩子回到文本中去,这就要看老师对文本解读的程度了。我们价值取向、主导倾向,一定要深深地扎根在文本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细节上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说的抓住主导倾向,就是抓
21、文本中的形象。因为语文不是用抽象的结论说话,语文是用典型的形象说话。这个非常重要。读文学作品,重要的是读出形象来,不是简单地抽象概念。现在我们的课终极目标往往就是一个概念。苏武牧羊要形成什么概念?爱国。我认为讲苏武牧羊不要空讲爱国,要能够让孩子头脑里留下一个典型的画面北国边塞,白雪飘飘,荒草遍野,有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在放羊。但他手里拿的不是羊鞭,而是举着一支汉朝的旌节。就让这样一幅画面永远留在头脑里,鼓励你爱国爱家乡。“负荆请罪”也是一样,不要光讲知错就改,而是要让学生把这幅画面刻在心里。语文课跟品德与社会的区别就在这里。四、在文本的国度里寻找真我的风采。经常有老师这样反思,“为什么名师的文
22、本细读那么深入,为什么这个文本搁在我面前,我就什么感觉都找不到?”到底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文本细读难在哪里?从根本上来说,文本细读读的不是那个文本,而是你自己。心中有的,眼中才有;心中没有的,眼中始终没有。所以,在我看来,要说具体的方法,那是没有的。但是大的、根本的方法是有的,那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不断地积淀自己的生活体验。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丰满起来。其实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文本。你这个文本越丰满越深刻,你去读那个文本的时候,你才会读得越丰满越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是你自己美丽的倒影。我觉得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语文老师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也成为一种兴趣爱好,从读书中得到乐趣。朱光潜在谈美中提出人生要“慢慢走,欣赏啊!”读书的过程,包括我们读教学文本,要有一种欣赏的眼光,这样你的工作才会变得有滋有味,从读教学文本中感受到语文教师的乐趣。也许,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路上,总会有迷茫、烦躁、无从下手,这是教师成长必须的经历,必须经历的阶段。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让我们怀着一颗童心、一份细心,轻装上路,哪怕路途遥远,一定会达到达成功的尽头。因为我们相信,在文本解读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个庆典在迎接着我们。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师2009.2.2009.3福建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