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分析.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0648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历史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英国历史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英国历史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英国历史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英国历史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国历史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历史分析.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BourgeoisRevolution,【参考书】,1、法弗朗索瓦基佐:1640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蒋孟引(1907-1988):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革命前的英国,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民族工业:毛纺织业圈地运动,圈地运动(enclosuremovement),时间: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建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英、德、法、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托马斯莫尔:“羊吃人

2、”运动(乌托邦(1516)),2、阶级关系的变化:(1)封建贵族集团的分裂“新贵族”新贵族与旧贵族的最大区别:(2)城乡资产阶级的出现(3)农民阶级激烈地反对封建制度(4)城市劳动人民也成为革命的基本力量,生产方式,3、意识形态:清教运动(Puritanism),16世纪中期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派别:A.温和派/长老派(Presbyterian Party):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B.激进派/独立派(Independents Party):提倡从

3、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英国国教,英国在宗教改革中建立的民族教会。也称英格兰圣公会或安立甘教会(Anglican Church)。1534年亨利八世颁布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正式宣布国王为英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脱离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但基本沿用旧教教义、礼仪和主教制。,清教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1)清教的兴起打破了国教教会的思想垄断地位,动摇了封建王权的精神支柱,使世俗政权很难维持稳固的统治了,从而有利于革命的较早发生;(2)清教传教士主动把布道和政治鼓动结合起来,自觉地充当了革命的宣传员,在动员群众反封建的斗争中起了组

4、织领导作用;(3)清教的民主管理方式也为英国人民创建政治共和国提供了参照模式。清教在组织上分为长老派和独立派,两派均实行民主的管理形式,与世俗政权中的君主专制制度迥然不同。总之,清教运动从表面上看是清教和国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它不是一场纯意义上的宗教运动,它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以信仰和传播清教对抗国教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动员其他阶层和人民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思想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要披着宗教的外衣?,4、专制制度的危机和革命形势的成熟,斯图亚特王朝的建立,二、革命的开始与英国内战,1、长期国会的召开与

5、革命的开始 革命的导火线:1637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为什么苏格兰人民要起义?,短期国会(1640年4月13日5月5日)长期国会(1640年11月3日1653)大抗议书:1641年11月由英国长期国会通过。主要 内容是:在英国建立大臣对国会负责的制度;保证工商业的自由发展。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的纲领性文件。,问题:为什么长期国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2、第一次内战(1642164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地图),自抑法,The Self-denying Ordinance原因:国会军总司令埃塞克斯等人昏庸无能、消极怠战。1644年12月,国会下院通过。规定:议员不得担任军职。,

6、新模范军法(The Militia Ordinance),新模范军(New Model Army)摹本:克伦威尔的铁骑军(Iron-sides cavalry regiment)编制:11个骑兵团(每团600人),12个步兵团(每团1200人)和1000名龙骑兵;此外还配有一支强大的炮队,装备有德米卡弗林中型火炮和萨克小炮。由国会拨款、骑兵占三分之一,约22万人。,The Battle of Naseby(1645.6.14),3、两次内战之间的政治斗争,长老派、独立派和平等派(Levellers)(代表的阶级,政治主张和目标?)长老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独立派:代表中等贵族和资

7、产阶级利益;平等派:代表社会中下层人民利益的,人民公约 Agreement of the People,平等派(Levellers)提出的一项社会公约,要求所有生而自由的英国人享有参加一个权利分散的民主国家的充分权利;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只能在短期内任职,并且应对他们的选民负责;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信仰某一种宗教或从事自己愿意的任何一种基督教形式,而不应受到议会和政府的侵犯.,普特尼辩论,Putney Debates,1647年10月28日11月8日艾尔顿多次强调缔约和继承的自然权利,事实上是一般自然财产权利的重要性;他反对平权主义者提出的与财产资格无关的普遍选举权要求,“因为我会注意财产让每一个人

8、都认识到他不能剥夺所有财产吧。因为这是英国宪法中最为基本的部分,若你要剥夺了财产,你就由此剥夺了一切”。,4、第二次内战(1648),普莱德清洗,1648年12月6日,普莱德上校率军占领了议会,把110名议员清洗了出去,另有约200个议员自愿退出议会,这就是所谓“普莱德清洗”。此后议会里剩下的议员大约有200人左右,称“残余议会”,独立派占据统治地位。,三、从共和国到护国主政体,1共和国(Commonwealth)的对内对外措施,(1)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a 出卖没收来的封建地产;b推行海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航海条例(The Navigation Acts),航海条例,颁布时间:16

9、51目的:鼓励发展英国的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打击竞争对手荷兰内容: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往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各港口的渔业进出口货物以及英国国境沿海贸易的货物,完全由英国船只运送。,(2)镇压掘地派运动和重新活跃的平等派运动,掘地(土)派运动,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乡村贫雇农和一部分城市贫民的利益。领导人:杰拉尔德温斯坦莱时间:1649年4月-1650地点:伦敦附近圣乔治规模:最初仅30多人,后来扩展到4000多人,并从伦敦扩展到邻近各郡,(3)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问题:为

10、什么说1649年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英国革命的顶点?,2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53,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本图是一幅想像图,反映了议会的情景。图中右侧上身穿黄色衣服、披红色授带的是克伦威尔,他拄着宝剑,嘴里叫着“恶棍们滚开”。,(1)克伦威尔“护国公”制建立的背景,资产阶级、新贵族及其他既得利益集团出于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扩张和掠夺的需要,渴望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克伦威尔1642年来的文治武功,证明了他有能力满足资产阶级、新贵族及其他既得利益集团各方面的需要。1642年以来不断的内外战争使克伦威尔本人的权力不断膨胀,使独裁政权的建立到了水到渠成的程度。,(2)“护国公”制的实质,护国公制的实质是军事专政

11、。在护国公制下,行政权、立法权和最高军事指挥权都集中在护国公一人手里。,(3)对克伦威尔的评价,Oliver Cromwell,Lord Protector(1653-58),克伦威尔: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独立派领袖。1645年起取得国会军的领导权;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英吉利共和国,又掌握了英国的立法权和行政权。1653年建立资产阶级军事专政的护国政治,任护国主。掌权期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大力发展工商业,镇压王党叛乱和群众运动,进行对外扩张和夺取殖民地。,1否定说:蒋孟引 2基本肯定说:3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陈利今等 4.主张分段评价克伦威尔。,评价克伦威

12、尔时应注意:,第一,时代和革命任务的关系。第二,阶级与个人实践关系。第三,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四、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宫廷政变,1、斯图亚特王朝House of Stuart 实现复辟的原因:(1)1649年以来,支持共和制度的群众基础受到重大削弱;并且自1653年起共和制度已名存实亡。(2)英国又处在人民革命的前夜,资产阶级、新贵族等既得利益集团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自己的统治。(3)克伦威尔之子及其他高级军官均无力维持政局,资产阶级、新贵族等既得利益集团认为只有让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4)支持王朝复辟的蒙克将军的军队在1660年初控制了首都伦敦,为前者复辟提供了有利

13、的条件。(5)查理二世发表布列达宣言骗取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等既得利益集团的信任。,布列达宣言,时间:1660.4主要内容:赦免参加过革命的人;保证宗教信仰自由;承认革命 时期变动的土地产品。,查理二世,苏格兰及英国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1630年5月29日1685年2月6日,2、复辟后的统治,经济上照顾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反动政策:(1)打击报复革命者;(2)执行亲法的外交政策;(3)宗教政策:排斥法案,詹姆士二世,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1685-1688),查理一世之次子,查理二世之弟。,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子,子,弟,3、1688年宫廷政变,

14、4、1689年权利法案,The Bill of Rights,全称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 In 1689,Parliament enacted a Bill of Rights stipulating that no law could be suspended the king,no taxes raised or army maintained except by Parliamentary consent,and no subject(however poor)arrested and detained without legal process.,主要内容有:,(1)对国王的司法

15、、财政、军事等权力做出种种限制,增强国会的司法、财政、军事等方面权力。如:第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二,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第六,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2)实施多种措施保障国会行使立法等项权力。如:第八,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第九,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第十三,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

16、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五、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时间的争议,(1)1688年“光荣革命”(2)以1649年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作为革命的终点。(3)1660年说(4)1658年及1688年说,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历史意义,(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了联盟,共同组成了革命的领导集团。革命是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以大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完成了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变革。,(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对英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基本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顺利发展,也为后来的英国工业

17、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对欧洲和世界:宣告了欧洲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这次革命所产生的先进思想和政治制度,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七、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保守的问题,1具有浓厚的保守性和不彻底性 理由主要有:(1)披着宗教外衣;(2)在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3)在土地问题上,革命使大量土地集中到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未能满足积极参加革命并成为主力军的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4)在政权问题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2对“保守说”的质疑,(1)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

18、度(2)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权,君主立宪制更符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建立原因:a英国历史上形成的限制王权的传统;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阶级结构的特点;c英国资产阶级同专制王权有过成功合作的历史经验;d革命中建立共和制的尝试未成功;e.英国民族心理的二重状况。(3)君主立宪制的历史作用,3保守性与革命性并存,土地问题尽管英国革命在土地方面较为保守,但也有显著后果:a.以土地立法的手段来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b出现资本主义农场主的大土地占有制,加速了资本主义新方式对农村的渗透,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土地经营方式具有历史进步性,便于实现农业技术的变革。,复习与思考:,【名词】大抗议书;新模范军;平等派;“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思考题】1、试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背景。2、分析宗教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3、克伦威尔“护国公”制建立的背景。4、评价克伦威尔。5、分析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原因。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