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概论.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11130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马克思主义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概论.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单选题,1、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是:(B)A、亚当斯密 B、乔威弗黑格尔 C、昂利圣西门 D、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7、度是(B)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8、“旧唯物主

3、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9、实践是指(D)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10、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B)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1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1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3、实践的主体是(B)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14、实践的中介是(A)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5、科学

5、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

6、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18、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19、“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20、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

7、动的成败21、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2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23、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2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

8、点 25、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26、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27、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28、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A、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

9、的是必然2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B)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30、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D)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1、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

10、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32、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B)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3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3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35、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11、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3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7、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C)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A、全面的

12、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4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D)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4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B)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42、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B)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改良的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4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唯物史观C

13、、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政权44、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A)A、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D、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的4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C)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4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47、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

14、进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4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建设社会主义 D、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多选题,1、作为完整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有:(ACD)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D、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A、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世纪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5、。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划分(ACD)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和辩证法C、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BC)A、康德的认识论 B、黑格尔的辩证法C、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狄德罗的唯物主义,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D)A、唯物史观 B、辩证法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学说6、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BD)A、客观性 B、阶级性 C、人民性 D实践性7、“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ACD)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C、唯我主义

16、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CD)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画饼不能充饥。C、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9、下列选项中,从一定角度说明意识本质的是(BD)A、意识是人类思维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独立自存的实体。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10、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AD)A、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B、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C、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D、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田间

17、下可以转化11、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是(ABC)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给予偏爱有准备的头脑1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ABCD)A、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B、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C、贯穿于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D、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3、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D)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8、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1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ABC)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5、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ABCD)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度准备了条件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6、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ABC)A、政治领导 B、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D、集体领导17、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ABCD)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

19、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按劳分配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18、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有(BD)A、共产主义渺茫论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9、下列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有(ACD)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20、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ABCD)A、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

20、压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AC)A、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22、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是(ABD)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 B、历史传统不同C、指导思想不同 D、地域环境不同23、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ABCD)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2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ABCD)

21、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判断题,1、存在脱离物质运动,例如精神活动。2、“被判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料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芷在里面的形式”。3、矛盾是事物之间的差别发展到极端的产物。4、在人们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观点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5、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6、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7、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其自

22、身价值的价值。8、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9、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10、社会发展是通过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11、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12、世界统一于存在。13、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14、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1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16、“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17、社会发展是通过人们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18

23、、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说明社会资本再生产是怎样进行的。19、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20、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因而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材料分析题,1、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材料1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材料2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3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

24、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5分)(2)材料3与材料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5分)(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5分),答案:(1)材料l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

25、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

26、在。,(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2、材料1资本既然存在,也就统治着全社会,所以任何民主共和制、任何选举制度都不会改变事情的实质。(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27、年版,第3738页)材料2“资产阶级平时十分喜欢分权制,特别是喜欢代议制,但资本在工厂法典中却通过私人立法独断地确立了对工人的专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5页)材料3“任何一种所谓人权都没有超出利己主义的人,没有超出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的人,即作为封闭于自身、私人利益、私人任性、同时脱离社会整体的个人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请回答:(l)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选举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吗?(2)资本主义能够真正实行分权制吗?(3)资本主义人权的实质是什么?.,答案要点(l)凡是存在着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占统治

28、地位的国家,不管怎样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资本家用来控制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机器。至于普选权、立宪会议和议会,那不过是形式,不过是空头支票,丝毫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实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2)“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度之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度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通过帕尔钦斯基、切尔诺夫、策烈铁里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列宁选集第

29、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3)在资产阶级的各种权利中,“人绝不是类存在物,相反地,类生活本身即社会却是个人的外部局限,却是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问答题,1、怎么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3、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4、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如何解决矛盾?5、资本流通公式的矛盾指什么?如何解决矛盾?6、垄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7、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8、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