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1150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北京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北京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北京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北京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北京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北京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北京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训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中考重难点专题训练学校 班级 姓名 【专题一:溶液综合】练习1:依据下列实验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题。温度10103030固体种类KNO3NaClKNO3NaCl固体质量30g30g40g40g水的质量100g100g100g100g(1) 所得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质质量:= B. 溶液质量: C. 溶质质量分数: D. 溶质与溶剂质量比:=练习2:向100 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中没有固体存在【专题二:生

2、产实际分析】练习1: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过程示意如下图。(1)X是一种单质,该物质是_。(2)在一定条件下,I中反应生成的另外一种物质为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练习2: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含铜废酸液(主要成分为CuSO4和H2SO4)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硫酸钡(BaSO4)和硫化铜(CuS)。主要流程如下: 资料:BaSO4、CuS难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Cu(OH)2难溶于水,可与稀硫酸反应。(1)反应釜1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2)从过滤器中分离出滤渣的成分为_。(3)反应釜3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_。 【专题三:操作类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1:小明要配制16%的食盐水用于选种,进行了下图所示的操作。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 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有_(请具体说明至少一点)。(2) 操作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3) 通过上述过程所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6%。【专题四:对比类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1: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1 实验2(1)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 对碳酸钠溶解性的影响。(2)实验2可获得的结论是 。练习2: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一的目的是_。(2)实验二,加热后固体全部消失的原因是_。【专题五

4、:性质实验及其原理分析】练习1: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加入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练习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2)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 A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为 。练习3:气体X可能是O2、CO2中的一种或两种。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忽略气体的溶解)。(1)若观察到B中始终未变浑浊,最终有100 mL液体进入C,则气体X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气体X中只含有O2,观察到的现象是_。练习4: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

5、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已知:A的容积为250 mL,B中盛有足量的水,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1)检查 A装置的气密性。打开 K1,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观察到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测定 A 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打开K1,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 mL NaOH溶液(足量),关闭K1,充分反应后, (填实验操作),观察到 B 中的水进入 A 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60 mL水,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 %。练习5:用右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1)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1/5的实验现象是_。(2)实验中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变为红色,原因是_。

6、【专题六:科学探究】练习1: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某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探究促进H2O2分解的因素。【查阅资料】H2O2常温下分解很慢。NaCl溶于水解离出Na+和Cl-。Na2CO3溶于水解离出Na+和CO32-,CO32-与水作用使溶液呈碱性。【猜想与假设】1.Na+促进H2O2分解。2.溶液的碱性促进H2O2分解。【进行实验】探究一:分别进行下列3个实验(80mL蒸馏水中加入6.7g“鱼浮灵”,所得溶液中H2O2的浓度约为4%)。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结果pH溶解氧(mg/L)1

7、 80 mL蒸馏水6.965.68 加“鱼浮灵”6.7g9.897.972 80 mL 4%的H2O2溶液6.016.44 加少量NaCl6.006.46 再加少量Na2CO38.149.11380 mL 4%的H2O2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9.2610.97【解释与结论】(1)根据实验1的实验结果,加入“鱼浮灵”后,液体的变化是 。(2)通过实验 ,证明猜想1不成立。(3)证明猜想2成立的依据是 。探究二:向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80 mL4%的H2O2溶液,再分别滴加NaOH溶液,测得不同pH下的溶解氧情况如下表所示。烧杯12345pH8.008.599.2910.4311.47溶解氧(mg

8、/L)6.889.3013.8217.5713.15(4)探究二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5)下列物质能加快H2O2分解的是 。A. MnO2 B.NaCl C.NaOH D.Na2CO3(6)探究一中,实验2-与实验1-对比,溶解氧增大的原因是 。练习2:兴趣小组同学尝试用红心火龙果汁、发酵粉和面粉制作“紫红色花卷”。蒸熟后,却发现花卷变成了黄色。他们对此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红心火龙果汁含天然色素,呈紫红色,受热易分解。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猜想与假设】.紫红色花卷变黄与温度升高有关.紫红色花卷变黄与发酵粉有关实验1:探究影响紫红色花卷变黄的因

9、素。序号1-11-21-31-4用品红心火龙果汁、面粉红心火龙果汁、面粉红心火龙果汁、面粉、发酵粉红心火龙果汁、面粉、发酵粉操作加热不加热加热不加热现象从紫红变红棕色仍为紫红色从紫红变黄色仍为紫红色(1)碳酸氢钠的俗称是_。(2)实验1-1出现“从紫红色变红棕色”的原因是_。(3)综合实验1,能得出的结论是_。实验2:继续探究实验1-3中花卷变黄的原因。序号2-12-22-3实验过程10 mL NaHCO3溶液pH=8红心火龙果汁10 mL Na2CO3溶液pH=10红心火龙果汁10 mL Na2CO3溶液调至pH=12红心火龙果汁现象颜色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变黄色较短时间后变黄色(4)写出碳

10、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5)综合实验2,能得出的结论是_。(6)下列关于制作紫红色花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当使用火龙果汁染色时,通过控制发酵粉的用量可以蒸出紫红色花卷B. 换用受热不易分解的紫红色果汁或紫薯汁,有可能蒸出紫红色花卷C. 酸碱性可能会影响蒸出花卷的颜色练习3: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发现各组石灰水浑浊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于是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因素。【进行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实验1:取饱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实验序号1-11-21-31-4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2.01.51.00.5缓慢通入2 L空

11、气后的浑浊程度不明显明显非常明显明显实验2:利用向饱和石灰水中添加蒸馏水来调节石灰水浓度进行实验(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实验序号2-12-2 2-32-4饱和澄清石灰水体积/mL2.01.51.00.5加入蒸馏水体积/mL0abc缓慢通入3 L空气后的浑浊程度非常明显明显不明显无现象【解释与结论】(1)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的目的为 。(3)实验2中a、b、c三处数据,设计合理的是 。A0.5 0.5 0.5 B. 0.5 1.0 1.5C. 1.0 1.5 2.0 D. 1.0 2.0 3.0(4)实验2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 (5)通过对比实

12、验1-1和2-1,可得出影响石灰水浑浊程度的另一因素是 ,理由是 。【专题7:图和表的解释、结论与表达】练习1:酒精溶液可消毒。右图为常温下,某科研小组测量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需时间的实验结果。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 。练习2: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如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050 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C60100 s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的原因D100 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练习3: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2)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