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1224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气受热过程专题训练1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有()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此时吹山风 此时吹谷风A B C D 2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C 图中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D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3“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对甲地的形象写照。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B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C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上升D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上升,在

2、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影响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 云量厚度 B 地势高低 C 植被状况 D 正午太阳高度5近50年来,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 B 云量增加 C 环境污染 D 人口增加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在我国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中西部地区少东部地区多,乡村少城

3、市多,春夏季节少秋冬季节多。据此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6上图中所示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是( )A 逆温层,风力小 B 气压高,气温低C 湿度大,降水多 D 风力小,湿度大7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A 果林园艺及乳畜业 B 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C 钢铁及汽车制造业 D 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从数量上看,的原因是A 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B 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 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 大气对具有削弱作用9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A 减弱 B 增强 C 增强 D 增强10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

4、A 削弱反射作用,提高夜间的温度 B 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 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 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 太阳辐射 B 大气辐射C 地面辐射 D 大气逆辐射12图中主要起到保温作用的是A B C D (题文)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完成下面小题。13(小题1)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A 昼夜温差小 B 夜间多云 C 强风 D 大气逆辐射弱14(小题2)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麦田

5、相比A 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 霜冻发生机率减少C 花期不变 D 花期滞后下图是某地某日垂直温度变化(/100米)时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A 8001630 B 17002300C 1630700 D 230050016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A 500米 B 100米 C 350米 D 150米17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A 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 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C 有利于成云致雨 D 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读“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18甲、乙、丙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为 ()A 甲、乙、

6、丙 B 甲、丙、乙C 丙、乙、甲 D 丙、甲、乙19若甲、乙同在陆地,且位于同一经线上,则甲地 ()A 位于乙地北侧 B 位于乙地南侧C 纬度高于乙地 D 纬度低于乙地彩色农业是一种按照颜色多样性进行分类的农业类型。彩色农业没有唯一的定义,可以指种植非单一颜色的农作物,可以指同一农作物直接生产不同颜色产品的农业,也可指使用不同颜色覆膜的农业类型。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与透明地膜相比,用黑色地膜突出的优点是A 保温更好 B 保湿更好 C 虫害更少 D 杂草更少21有农户在温室大棚上方再铺设银色半透明膜,其作用最可能有增加室温 降低室温 减少虫害 减少蒸发A B C D 2016年10月13

7、日20时3分辽宁省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3日22时到14日8时,抚顺、本溪、营口、阜新、铁岭、盘锦地区,沈阳市大部地区、锦州市部分地区、葫芦岛市部分地区及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地区沿岸海域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大雾天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2大雾多起于晴朗的夜晚,主要原因是()A 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较弱,水汽易凝结B 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较强,水汽不易凝结C 晴朗的夜晚,地面温度较高,水汽不易凝结D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地表温度低23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 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 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 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

8、 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A 上午 B 正午 C 傍晚 D 凌晨25逆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利于雾的形成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A B C D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读图甲、图乙,回答下列各题。26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 东南沿海

9、地区 B 西南地区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27山东省农民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可是山东胶东半岛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苹果树下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A 减少水分蒸发,有明显保水作用 B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 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危害 D 进一步提高土温,加快生长 28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甲丙乙丁 B 乙甲丁B,选D。9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保温作用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实现。大气逆辐射与运量、水汽等有关,多云、阴天时的夜晚相比晴天时,云量大,大气逆辐射强,地面获得的大气热量补偿多,气温高。在图中,D辐射

10、即指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选B。10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冬季夜间温度很低,没有防护的蔬菜很可能被冻死。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是因为黑色尼龙网可以通过增强大气逆辐射来提高夜间温度,从而提高拉萨农作物存活率,选C。11C 12D 【解析】1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故C正确。12大气通过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图中表示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13 D 14 B【解析】 13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饱和空气、降温条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快,降温快,空气中水

11、汽易凝华成霜,D对。昼夜温差小、夜间多云降温慢,不易凝华,A、B错。强风天气水汽不易凝结,C错。14.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麦田相比,浇湿地中水分在凝结过程中释放热量,土壤温度降的慢,霜冻发生机率减少,B对,A错。土壤温度下降慢,相对较高,花期提前,C、D错。15C 16C 17B 【解析】15逆温指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现象,即气温的垂直变化大于0,由图知1630700为逆温出现时间,故选C。16逆温出现时气温的垂直变化大于0,图中逆温出现的最高上限接近350米,故选C。17逆温现象出现时,大气对流

12、运动减弱,A错误;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物的扩散,B正确;对流减弱不利于成云致雨,C错误;图中逆温主要出现在近地面对流层,对大气中臭氧含量没有影响,D错误。18A 19D 【解析】18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律判断,甲乙丁丙,选A。 19根据图中信息无法确定南北半球,但无论南北半球,气温总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图中由于甲气温高于乙气温,且在同一经线上,判断甲地纬度低于乙地,选D。【点睛】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无论南北半球,气温总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0D 21A 【解析】20与透明地膜相比,用黑色地膜突出的优点是透光条件差,杂草更少;黑色地膜本身增温快,传

13、给土壤的少,夏季有降温作用;都不透气,保湿状况差异不大;虫害差异不是突出优点,D项正确。 21有农户在温室大棚上方再铺设银色半透明膜,银色膜在白天光照强时,可以有效反射太阳辐射,减弱照射进大棚中的太阳辐射,起到降温作用;半透明膜,对大棚内有增加室温作用,对;减少虫害、减少蒸发,单层、双层膜差异不明显,错,A项正确。22D 23B 【解析】雾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的形成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22雾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

14、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多,地表温度低,利于水汽凝结,形成大雾。故D正确。23白天的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性, 雾越大,反射作用越强, 地面得到的太阳光越少,能见度越低 ,故B正确。24A 25B 【解析】24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故c出现的时间不可能是黎明之前的时间段,也不可能是傍晚,应该在黎明之后的时间段,故A项正确。25逆温出现后近地面温度低,高空温度高,气体将不会对流运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由于近地面的温度较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形成雾;逆温出现后,大气运动会减弱,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逆温会

15、增加大气的逆辐射,从而减轻山区农作物的冻害,对,故B项正确。26D 27B 【解析】26据题干知,地膜覆盖具有保湿、保温、保土作用,选择四个区域中相对最干燥且温度偏低(纬度偏高)、土壤水肥容易流失的地区,综合考虑,最佳选择是西北地区。故D正确。27在果树下进行覆盖的特殊地膜,反射率高,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果树下部光照,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故选B28C【解析】同一地区高度越高气温越低,故气温由到小排列为abcde,根据同一水平方向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由图可知,甲处等温面下凹,为低温,则气压高,乙处等温面上凸,为高温,则气压低,故近地面水平方向上的气压甲乙;同理,高空

16、水平方向上的气压丁丙;已知同一地点地势越高,气压越低,则气压乙丁。综合得知,气压值大小为甲乙丁丙,C正确。故选C。29D【解析】初冬阴天的夜晚不会有霜冻,是因为阴天时,大气逆辐射强,A错误。夏季白天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是云层反射太阳辐射,是大气的反射作用,B错误。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较为明亮,是大气的散射作用,C错误。城市工矿区上空的雾比郊区多,原因是工矿区上空的尘埃较多,凝结核多,D正确。30C【解析】在大气中,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对其它的吸收得较少。31(1)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纬度位置较低(2)重庆属盆地地形,雨雾天

17、较多,削弱了太阳辐射(3)大东部是迎风坡,雨天多,对太阳辐射起到了削弱作用 32(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2)73夏至日时,地球处于绕日公转的远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冬至日时,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此外,由于北极和南极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和北极上空水汽多、云量大,也是北极点附近海平面太阳辐射少的原因之一。(3)我国东部南方地区(35N以南)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4)我国30N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大;但由于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

18、弱,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 33(1)2600;40。(2)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3)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解析】(1)图中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差为400,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差为10,读图可知,a地位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由于位于山区,空气湿度大,阴雨天多,太阳辐射能少,所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少,故其值为2600;b位于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能低,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小,故a点数值为40。(2)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位于青藏高原,其地势较高,空气稀薄,获得的太阳辐射多;P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所以P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Q地多。(3)我国人口众多,工业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地域广阔,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可以永续利用;国家对于太阳能发展支持,所以我国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