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建史重点分析.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12928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城建史重点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外城建史重点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外城建史重点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外城建史重点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外城建史重点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城建史重点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城建史重点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1、殷商时代城市:郑州的商城,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2、安阳殷墟,我国第一座有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字印证并被考古发掘证实的都城遗址。3、周代都城:西周:丰,镐二京 东周:洛阳4、周礼考工记为春秋战国时期所做 意义: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体现的营国制度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制度,体现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制度。5、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城市 燕下都 赵邯郸城 齐临淄城 曲阜鲁城 郑韩故城 淹城 城与郭的形式 并列 分离 镶嵌式 包围 并列 三道城墙6、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特点:以政治中心为主,主要是诸侯国的都城。7、秦朝都城咸阳:象天法地思想。8.

2、、三国至南北朝的城市体系:城市发展总的趋势表现在北方中原地区的残破以及江南及周边地区城市的崛起。9、曹魏邺城规划意义: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区分开,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整个城市的布局,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样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10、三国到南北朝时期城市特征体现为南升北降。以建康为代表(第一个不规整的都城)11、隋唐长安城:总体规划布局:是曹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兴起的都城,在规划布局上总结了过去的优良传统,按照一定的意图去建造,成为我国严整布局的都城的典型。(由宇文恺规划)12

3、、唐朝的商业城市:广州,扬州,汴州(最大的三个),益州,洪州13、宋朝都城:北宋开封 南宋临安(第二个不规则城市)14、规划成就: 1)水运、道路系统完备 2)御街千步廊 3)街坊制代替里坊制“城市革命” 4)城市管理完善15、宋代平江府作为地区军事政治中心的府州城市,其特点之一是在城市中心有筑有城墙的衙城。16、宋平江府城图价值: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这张宋代城市现状的实录,正确地反应了但是中国城市的面貌,并未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依据,更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历史方面的珍贵资料。17、中国城市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宋朝

4、18、中国古代最大的港口城市:广州、泉州、宁波19、蕃坊:供外国商人居住的集中居住地。20、关厢:城垣内用地不够,往往在城门外形成新的地区,称“关厢”21、元大都:平面布局: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60里又240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规划特点:1)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2.)规划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结合。3)完善的上下水道。4)城市建设工程有统一领导与指挥,规划设计意图得到执行与贯彻。(由刘秉忠负责)元大都的道路系统:划线整齐,犹如棋盘。 22、明代南京城:

5、包括外城、应天府城、皇城23、明北京城:1)明代北京城市布局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典型两重性2)明北京城的布局,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3)在城市布局艺术方面,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运用了强调中轴线的手法,造成宏伟壮丽的景象4)北京城内的街道,基本是元大都的基础5)北京的居住区在皇城四周,明代共划5城37坊24、清北京城规划特点:1)清北京的城市范围、宫城及干道系统均未更动,惟居住地段有改变,如将内城一般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营房。内城里建有许多王亲贵族的府第,并占据很大的面积,屋宇宏丽,大都有庭园2)清雍正、乾隆以后,在西郊建大片园林宫殿,如著名的“三山无园

6、“,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组群。3)清代北京的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4)清代宠信喇嘛教,北京除原由佛、道教寺院建筑外,增建了一些喇嘛庙5)北京城市人口在明末已近百万,清代城市人口继续增加,超过了100万人6)明清北京城,完整地保存到现在,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城市规划和建筑方面的杰出创造,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优秀传统的集大成25、明代防御城镇:镇、卫、千户所、城堡、城寨26、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一 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1. 按政治及行政管理意义分类(1) 都城 如长安,洛阳,北京等。(2) 地区性封建统治的中心城市 如成都,太原,武昌,长沙,南昌.(3)一般的府州县城市 如松江,嘉兴,宁波,温

7、州.2. 按城市性质职能分类(1) 手工业中心城市 纺织业中心松江,苏州,杭州,湖州。 陶瓷业中心景德镇,宜兴,博山。 制盐业中心自贡。(2) 国内商业中心城市 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如扬州,淮阴,临清,济宁,沧州,天津,宜宾。综合的商业中心,如汉口。 物品集散中心,如大米集散中心:无锡,芜湖。陶瓷业输出的九江,盐业运输中心扬州。兼为地区的政治中心,如重庆,芜湖,扬州等。(3) 海外贸易中心城市,如广州,宁波,扬州等。(4) 防卫城堡。沿长城的“九边重镇”,大同,宣化,榆林,左云,右玉,山海关等;沿海的海防卫所,如威海卫,金山卫,镇海卫,奉贤,南汇,蓬莱等。(5) 集镇 如震泽,盛泽,平望,罗店

8、,南翔等。四大镇:朱仙,景德,汉口,佛山。3. 从地区地形特征及城市形态分类 (1)规则形:方形和圆形。 (2)不规则形:1沿河城镇;2.山城;3.双重城;4.多重城。4古代城市的特殊类型 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地区分布与城址位置 古代城市是在农业居名点的基础上产生。因此最初的城市都是在当时农业发达的地区形成。农业生产及渔牧业都与水有密切关系,因而早期的城市均靠近河流。秦汉以后,城市的分布更广,大城市的数目也更多,文化经济中心也移向南方。 都城位置的选择完全出于政治及军事原因。有些朝代的都城选址,还与当时统治集团的势力范围及根据地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朝代,随着其统治范围的扩大,曾数次迁都。有些都城按

9、照军事统治的原因选定在该地区,但又不在这个地区原来的城市建都,而是在其近旁另建新都。有少数都城是在原来的交通便利的商业都会,往往是在原地改建扩建,而不是另建新城,如北宋的开封及南宋的临安。而宫城部分往往新建。也有个别城市,长期在原址发展,屡次受毁后又原址重建,如苏州。三 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系统 道路因交通的需要而产生,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考工记中记载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的宽度因交通量的大小而不同,市内主要干道最宽,环城道路较窄,城郊道路更窄。还有记载:“环涂以为诸侯经涂”说明按城市的等级不同,道路的宽度也不同。以轨为单位说明城市道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车。 城市主要交通

10、道路往往是各条通向城门的道路。城门是古代封闭的严格管制的城墙的出入口,因而也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起点。城市主要干道与市际道路是合一的。而城门是城市内外交通的结合点。城市道路系统的形成及道路的分级与城市的性质规模有关,也直接与城门的数目有关。古代城市道路大部分为方格形的,有完全方正规则,垂直相交的类似棋盘式的道路网。也有的城市道路基本上为方格形,也有部分道路并不规则。在地形较复杂的山丘地区道路系统比较自由。四 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市肆的分布考工记的城制中有“前朝后市”的记载。“后市”意即谓市处宫后。周代的农业和手工业已较发达,商业已成为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部门。汉长安记载有九市,隋唐长安城中有东,西两市,

11、洛阳城中有三个集中的市。宋以后,商市的分布突破了严格控制的集中市肆的方式,而是沿一些街道分布,形成繁华的商业街。这是城市经济发达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更符合城市人民的生活要求。集市内一般按不同行业分为若干肆,这是商业,手工业发达的结果。早期的市主要是商品交换功能,随着城的中心所在,除了集中的市和手工业作坊等还集中了一些酒楼饭馆,游艺杂耍剧场及妓馆等。宋代的瓦子一般就是靠近商业中心的。明清时一些大的商市和庙会也属于这种综合的城市生活中心的性质。五 中国古代城市的居住区中国古代城市中居住区称“闾里”。里是一个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汉代的长安城中有闾里,里内有一些排列得很整齐的住宅院落,书上记载为

12、“门巷修直”严格管理的封闭的坊里制,完全是按封建统治者为便于管制居民的要求建造的,与城市居民生活的要求是违背的,因而唐长安城的后期,坊里的严格管理制逐渐松弛,而后来即逐渐完全突破了坊里制。居住区的组成形式,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东西各异。大多数城市的住宅是底层院落式。因地方条件不同,院落的平面布局也多样化。由于古代城市一般的平面为方形城墙,方格形路网,所以街巷与居住区的划分也较整齐,城市内地区,布局较整齐,而城外自发形成的关厢地区则较乱。地形变化大的城市平面或山城,街巷与居住区的划分也较凌乱。六 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艺术与规划思想城市布局及建筑组群运用中轴线对称的手法,与中国传统建筑类型的特征

13、有关。城市规划思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的哲学思想有关。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自然观在城市规划思想中也有影响。如天,地,日,月,春夏秋冬四季,天文星象珍禽异兽等。古代还有一些规划思想与久已形成的阴阳,风水八卦等观念有关。城市规划中关于数字的应用,也逐渐形成一种传统的观念。七,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总的特点中国古代城市始终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城市有变化和发展,也有不同类型的城市,但发展方式上没有根本变化。中国古代虽然统治力量在更换,但城市始终是统治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没有出现由于朝代的更换城市衰退、缩小或废弃。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是中央集权统治,有完整、庞大的官僚机构,封建都城规模远比

14、欧洲中世纪大,一般城市的规模也不小;而且由于中央集权的控制,许多城市是以加强军事、政治目的而修建起来,由经济发展而完全自发产生发展的城市较少。城市中统治阶级是中心,宗教也是封建统治利用的工具,宫殿、官署衙门是城市布局中突出的主要建筑物,与儒家思想结合的封建理制和等级观念支配着城市规划思想。27、近代中国城市体系的二元结构1、突变型第一类城市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于本国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1)帝国主义共占上海、天津、汉口等(2)帝国主义独占青岛、大连、哈尔滨等(3)国内资本主义南通、无锡、蚌埠、郑州等2、渐变型第二类城市是原来的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

15、的侵入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了局部的变化。这类城市包括封建都城北京,和一些长期作为地区封建统治中心的城市、如西安、成都、太原、南昌、长沙、兰州等。28、1956年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上第一个技术性法规。29、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成为我国第一部现代城市规划法。外国城市建设史古埃及城市:城市建设成就: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4出色地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代表:卡洪城(十二王朝建成,平面为长方形,砖石砌成墙,有阶级性很强的区能分区) 阿玛纳城(城市分北中难三个部分,以三条道路自南至北通过这三个部分)两河流

16、域和波斯的城市:城市建设成就:地方特色建筑形式和城市布局形式(乌尔城)。建筑的全方位防御。主权和神权的统一,城市公共中心的出现。城市建设中体现宇宙的观念,城市与宇宙观的结合。能够建造大型的建筑群,(综合性,大体量)代表:乌尔城:布局特点:街道窄,墙体厚重,平面为卵形。城市出现以山岳台为主的城市公共中心,宫殿为四合院,山岳台中有庙宇、商店等,城市保留大量耕地、零星居民点。古希腊城市:圣地建筑群与卫城P23 圣地建筑群突破了旧式卫城的格局,它是公众欢聚的场所,是公众活动的中心。各地圣地建筑群善于利用各种复杂地形和自然景观,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群空间构图。圣地中心的神庙在构图上统率全局,他们既照顾远处

17、观赏的外部形象,又照顾到内部各个位置的观赏。其中,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奥林比亚圣地是它的代表。回顾先前的氏族制时代希腊的政治、军事、宗教中心是卫城。卫城位于城内高地或山顶,并视为圣神地段。在贵族寡头专政的城邦里,神庙及其他建筑的规划构图,同自然环境不相协调,无生机感。其代表城市是拜斯顿。希波丹姆规划模式: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古罗马时期:罗马营寨城:有方正的城墙,城市的平面为方正形,朝向罗盘的基本定位。中间的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4门,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它的外形已不再是圆形而是改成方形,因这时已不再选高地为城址。最典型的代表城市是北非城市提姆加德。罗马共和时期,共和广

18、场是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帝国时期,帝国广场改变了性质,成为皇帝们为个人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建筑十书作者:维特鲁威西欧中世纪:中世纪初期(公元510世纪)城市处于衰弱状态。 西欧城市兴起与910世纪,始于意大利。 1213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城市开始繁荣1、封建时期的城市特点:1.城市选址于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受难攻、地形高爽的地区,四周以坚固的城墙包围起来。2.城市道路以环状与放射环状为多。3.教堂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4.中世纪城市划分为若干教区。5.城市有美好的城市环境景观。文艺复兴时期理想城市:提出:由阿尔伯蒂、费拉瑞特、斯卡莫齐发展了理想城市理论。代表城市有 帕尔曼

19、-诺伐城 萨尔路易2、巴洛克时期,广场:最重要的广场是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广场,是由建筑师伯尼尼设计。 巴洛克封闭式广场代表性的是纳伏那广场3、绝对君权时期:巴黎改建:17世纪初亨利四世在世的时候,为了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做了一些城市的改建,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巴黎旧日许多破烂的房屋改成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路易十四时期,服务于王权的最重要的纪念碑就是凡尔赛宫,其强烈的轴线、对称的平面、十字形水渠以及用列树装饰的道路造成无限深远的透视,反应力法国的王权、财富和人超越自然的思想。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广场就是巴黎的的旺道姆广场、协和广场、洛林首府南锡的中心广场群。4、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旧城改

20、建,大伦敦规划:克里斯托福.仑提出来伦敦的重建规划,其仍沿袭古典主义手法,街道网采用古典主义的形式,根据功能将城市各主要目标联系了起来,一条中央大街连接三个广场,对城市起控制作用,虽然这个方案没有得到官方的采纳,但这个规划具有划时代意义,它的规划表明社会的主人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国王和教堂。1666年大火后,伦敦为城市改建设立了专门委员会。此后数十年,比较有计划的建设主要集中在西郊。公园建设方面,革命后逐渐把封建主占有的大型花园经过整理后,成为城市公众游玩或进行社交活动的场所。它的园林建设摒弃了欧洲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开创了完全自由的风景园林。5、法国的旧城改建p103 ( 雅各宾专政时期的巴黎

21、改建)-贫民化建设,城市建设重点是第三等级和贫苦的手工业工人的聚居区;巴黎地区总体规划-平行带状发展战略打破单一中心模式,树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城市发展廊带,保护巴黎旧城方针拿破仑时期 1.城市风貌-灰色屋顶的多层建筑 2.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大街3.在巴黎西部改建贵族区 4.修建明星广场和凯旋门 5.以协和广场为枢纽,在规划上控制巴黎中心。拿破仑第三改建:P103 由欧思曼主持规划,路网改建工程内容是完成巴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6、美国新建的大城市,华盛顿由(朗方)规划7、空想城市、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都由谁提出?主要特征?(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早期: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

22、安德雷亚的基督教之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后期:欧文的新协和村。傅立叶的法郎吉。意义:解决社会问题的积极探索。是田园城市、卫星城镇等理论的渊源(2)田园城市社会问题与改革-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实质城乡结合体。意义:完整的规划思想体系、城乡结合、深远影响(卫星城镇、有机疏散)画图P119(3) 工业城市。1901年戛涅的工业城市构想。功能分区:中心区、住宅区、工业区。先进的交通模式。灵活的发展余地。使用最先进的建材-钢筋混凝土 (4)带形城市。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马塔 8、英国在(1909)年第一次通过了住宅与城市规划法9、美国在(1916)年制定了第一次区划法规10、田园城市的实践:(莱奇华

23、斯田园城市),(韦林田园城市)11、盖迪斯区域规划工作方法:调查分析规划12、柯布西耶光明城市及规划思想特点 P130 柯布西耶-明日的城市依托新技术、积极的观点-城市集中主义1922年明日的城市和1933年的阳光城 城市规划观点:技术改善中心商业区;摩天楼-新信仰解决老问题(拥挤);合理调整城市各区的密度分布;高效率的城市交通体系 300万人明日城市规划-改建巴黎中心区畅想曲 。有机疏散:P127 由沙里宁提出,1】趋向衰退的城市需要以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演变,以拥有良好的结构,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2】强调城市结构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共同的社会生活,不脱离自然。3】城市

24、就像有生命的机体,不能仍凭自然聚法。13、堪培拉规划:P128 由格里芬提出14、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格罗比乌斯 、 密斯凡德罗 、柯布西耶15、卫星城市:由雷蒙恩温 提出 卫星城市系在大城市附近 、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16、邻里单位:由美国建筑师佩利提出17、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雅典宪章提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马丘比丘宪章是对其的改进与和提高、而不是放弃。它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18、英国大伦敦规划由阿伯克龙比主持编制,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19、英国的新城建设:P207 1】战后50年代第一

25、代新城是在战后恢复时期住房缺乏 ,教育,医疗和其它服务设施不足,私人小汽车尚未泛滥的情况下产生的。卫星城哈罗被誉为第一代新城的代表 2】英国第二代新城是指1955年到1966年间建设的新城,其特点是:城市规模比第一代新城大、功能分区不如第一代严格,密度密度比第一代新城高。交通比第一代先进。代表城市:郎科恩3】第三代城市是指在1967年后建设的新城,在伦敦周围扩建3个旧镇,每处至少要增加15-25万人口。代表新城:密尔顿凯恩斯20、英国商业街:考文垂和斯蒂文乃奇的市中心商业步行区的设计是战后英国对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贡献。考文垂则其采用“平面分隔”把汽车路与步行区划分的很清楚,广场建筑群以及商业步

26、行区的建筑与小品造型美观、布局完整统一。斯蒂文乃奇的则较为完整,整个市中心全是采用步行区的城市。P15221、瑞典新城与英国新城的不同点?P163 瑞典新城是以若干个小城组成新城区依赖母城发展,它与英国新城不同,英国强调独立自主,须于母城有一定的距离。魏林比是瑞典的第一个新城。22、日本新城的特点:P166 新城的规划布局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对一些丘陵和山坡地,尽可能保存原有的地形,因地制宜,随高就低布置建筑物。新城绿地较多,保留了不少原有的草地,开辟为公园绿地。每个邻里单位都有高、中、低不同类型的住宅。23、郊迁化的两种趋势。P160 1)城市集聚区: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分布突破城区界限,向周围的

27、郊区发展,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连同其他毗邻的内地、腹地,形成统一的大城市地区,即人口由集中在各个城市“点”的形式发展到城镇群体,即城市聚集区 2)内城衰退24、勒柯成就 1926年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著名的“新建筑五点”,它们是:1.底层空架,2.屋顶花园,3.自由平面,4.横向的长窗,5.自由立面。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

28、起了推动作用。他的主要作品是:巴黎郊区萨沃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光辉城市规划,马赛公寓,朗香教堂25、什么是商业步行街? 步行街中的一种,城市中商业活动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服务业商店作为主体,集中于一定的地区,构成有一定长度的街区。26、印度昌迪加尔规划者。印度昌迪加尔是从平地兴建起来的新城市。 1951年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受聘负责新城市的规划工作。27、巴西新都巴西利亚规划者科斯塔28、CIAM第十小组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簇群城市,这是第十小组关于流动、生长、变化思想的综合体现。簇群城市是以线型中心为骨干而多触角地蔓延扩展。簇群城市思想最早由史密森提出的。他所做的示意图包容了

29、旧城,以均匀交通流的三角形车行道路为骨架。居住簇群是各种类型住宅形成的极为自由的组合。29、1965年制定的“巴黎地区战略规划”打破了旧概念,采用了“保护旧市区,重建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的方针。30、伦敦、巴黎、华盛顿、东京与莫斯科的城市总体规划 1)伦敦:1946年反磁力吸引中心城市,1967年城市发展长廊,1970年观念反复。 2)巴黎:采用了“保护旧城区,重建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的方针,规划新的多中心分散式的城市结构平行带状发展战略。 3)华盛顿:放射性长廊的方案,以现有的城市为中心,向外建设6条主要的放射交通线,即长廊地带。 4)东京:复合式结构,1969年城市改建法采取了“一心变多心,一级变二级,建设科学城的多心开敞式城市布局结构。 5)莫斯科:星光放射状的市级多中心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