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凸透镜成像.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1311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凸透镜成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凸透镜成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凸透镜成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凸透镜成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凸透镜成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凸透镜成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真题版)专项练习题:凸透镜成像.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凸透镜成像1.(2019咸宁,2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物距u,测量对应的像距v,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如果u=27cm,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幻灯机”或“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2.(2019荆门,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三者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烛焰与透镜距离为25cm,左右移动光屏到恰当的位置时,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实像,这个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若烛焰与

2、透镜距离调整为10cm,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3.(2019龙东,31)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4.(2019年郴州,26)如图所示,小明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透镜、光屏、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

3、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2)由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约为 cm;(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像距逐渐增大;(4)如果用该实验中的透镜来矫正视力,可以制成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2019哈尔滨,4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用光源为新型“蜡烛”.(新型“蜡烛”薄且烛焰稳定)(1)调整好器材后,进行实验,某次实验结果如图1,凸透镜成这种像的条件是 .将“蜡烛”A从此位置在光具座上逐渐靠近透镜,发现经过图中 位置后,无

4、论怎样调节光屏都无法承接到像,只能透过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2.(2)“蜡烛”移到距透镜二倍焦距处,观察光屏上的像感觉与物等大,请你简述证明像与物等大的办法(器材足够用)(3)君妍同学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如图3,她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放在原位置再次观察,发现像发生变化,便萌生了探究凸透镜所成像与焦距关系的想法,请写出需要收集的证据6.(2019无锡,21)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 ,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

5、,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 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 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7.(2019天水,18)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家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 cm。(3)紧接着

6、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8.(2019临沂,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3)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

7、至_(选填序号)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A.5065cm B .6580cm C .8095cm(4)将蜡烛移到37cm刻度线上,观察到的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9.(2019巴彦淖尔,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凭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凭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A.10.0cm B.20.0cm C.30.0cm D.35.0cm(3)将图

8、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10.(2019辽阳,29)下面是玲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玲玲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井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2)玲玲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 下移动 (填“光屏”或“凸透镜”)。(4)玲玲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保持透镜的

9、位置不变,应将光屏移至 cm 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现现清晰的像。(5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玲玲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透镜的焦距应 (填“大于”或“小于”)10cm。11.(2019山西,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明将LED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在 。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10、的实像。(2)把焦距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法是 。(3)小明选择LED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12.(2019鸡西,31)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

11、或“右”)移动。13.(2019广东,27)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状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 :光屏上成像更清晰、 ;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 关系。(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14.(2019北京,3

12、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透镜B能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15.(2019福建,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需要将凸透

13、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 o(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生活中常用的 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 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 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参考答案1.(2019咸宁,2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物距u,测量对应的像距v,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如果u=27cm,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选填“

14、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幻灯机”或“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答案】10;缩小;照相机2.(2019荆门,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三者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烛焰与透镜距离为25cm,左右移动光屏到恰当的位置时,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实像,这个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若烛焰与透镜距离调整为10cm,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答案】同一水平轴线上;放大;正立;虚像3.(2019龙东,31)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

15、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答案】(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缩小;照相机;右。4.(2019年郴州,26)如图所示,小明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透镜、光屏、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2)由

16、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约为 cm;(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像距逐渐增大;(4)如果用该实验中的透镜来矫正视力,可以制成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答案】(1)同一高度;(2)10;(3)变大;(4)远视。5.(2019哈尔滨,4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用光源为新型“蜡烛”.(新型“蜡烛”薄且烛焰稳定)(1)调整好器材后,进行实验,某次实验结果如图1,凸透镜成这种像的条件是 .将“蜡烛”A从此位置在光具座上逐渐靠近透镜,发现经过图中 位置后,无论怎样调节光屏都无法承

17、接到像,只能透过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2.(2)“蜡烛”移到距透镜二倍焦距处,观察光屏上的像感觉与物等大,请你简述证明像与物等大的办法(器材足够用)(3)君妍同学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如图3,她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放在原位置再次观察,发现像发生变化,便萌生了探究凸透镜所成像与焦距关系的想法,请写出需要收集的证据【答案】6.(2019无锡,21)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 ,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

18、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3) 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 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答案】(1)最短;10.0;(2)缩小;35。7.(2019天水,18)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家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

19、凸透镜焦距为_ cm。(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答案】同一高度;10.0;完整;放大8.(2019临沂,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

20、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3)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_(选填序号)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A.5065cm B .6580cm C .8095cm(4)将蜡烛移到37cm刻度线上,观察到的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答案】15 左 B 正立9.(2019巴彦淖尔,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凭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凭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

21、透镜焦距可能为 。A.10.0cm B.20.0cm C.30.0cm D.35.0cm(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答案】(1)15.0;(2)变大;B;(3)平面镜成虚像,无法呈在光屏上。10.(2019辽阳,29)下面是玲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玲玲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井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2)玲玲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

22、“放大镜”)。(3)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 下移动 (填“光屏”或“凸透镜”)。(4)玲玲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移至 cm 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现现清晰的像。(5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玲玲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透镜的焦距应 (填“大于”或“小于”)10cm。【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2)照相机;(3)凸透镜;(4)80;(5)右;小于11.

23、(2019山西,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明将LED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在 。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把焦距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法是 。(3)小明选择LED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同一高度;缩小;(2)把LED灯向凸透镜移动适当距离;(3)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

24、12.(2019鸡西,31)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答案】(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缩小;照相机;右。13.(2019广东,27)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

25、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状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 :光屏上成像更清晰、 ;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 关系。(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答案】(1)像距;稳定;大小;(2)更换厚度更大的凸透镜;探究焦距变化对成像的影响;将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面;探究近视眼的矫正原理。14.(2019北京,3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

26、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透镜B能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答案】(1)缩小;(2)发散;近视眼。15.(2019福建,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 o(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生活中常用的 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 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 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凸透镜;(2)缩小;实;照相机;(3)向上; 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