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讲义资料.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15284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讲义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讲义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讲义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讲义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讲义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讲义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重点讲义资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人们在获取外界信息时,大部分是通过视觉完成,而在视觉所传递的信息中,首先传入视神经的是色彩。一些色彩实验结果证明:“在正常状态下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映的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状、质感等等。” 自然界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自然界中的万物除了拥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之外,它们还拥有专属于自己的色彩。人类对色彩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造型艺术美感的营造及应用主要是以色彩为切入点,从视觉的角度对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最终对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视觉美感的营造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关键词:色彩 景观设计 居住区目录一、绪论1二、色彩的作用2(一)色彩的调节功能2(二

2、)色彩的识别功能2(三)色彩的美化功能3(四)色彩的情感功能3三、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作用4(一)参与形象塑造4(二)可以丰富空间层次4(三)色彩可以强调重点4(四)色彩具有象征意义5四、居住区色彩设计表现的内容5(一)植物与色彩5(二)建筑与色彩5(三)景观小品与色彩6(四)铺地与色彩6五、上海万科假日风景案例分析7总结10参考文献11一、绪论 “色彩来源于自然界客体本身,也来源于人类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大自然带给人类一个缤纷美丽的世界:光、天空、云彩、山峦、树木、海洋、湖水、冰山自然的灵性赋予了人类特定的环境。而人类自身的创造性活动却编织出完全不同于自然的全新的色彩环境,城市就是这个过程中

3、最伟大的创造。”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法国组成色彩专家组对城市进行色彩研究和设计。法国著名的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科罗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分别在15 个地区、欧洲的 13 个国家以及东亚、西亚、非洲等 11 个地区进行色彩调查研究。让菲利普朗科罗还以地域民居、人文环境为专题在法国境内进行色彩调查。包括选址、调查、取证、测色、记录、归纳、编谱和小结 7 个步骤。他的色彩理论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也对其他人的色彩研究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让菲利普朗科罗在巴黎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郊区的杜布勒堡地区主持居住区色彩创新设计取得了成功,这成为了居住区整体色彩设计的先锋。在英国建筑色彩的使用

4、常受到限制,例如减弱大型建筑的色彩冲击。伦敦采用对泰晤士河岸的建筑进行了色彩规划手段来保护地方特色。在意大利城市色彩规划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意大利特林城。特林城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城中有许多传统建筑,因此整个城市的色彩规划是以城市的传统建筑为参考对象。20世纪70年代使用“特林黄”(指特林城传统的黄色)对整个城市的建筑立面进行粉刷。吉奥瓦尼布瑞诺先生(特林综合工艺大学建筑学教授)绘制了特林城色彩设计图,该设计图展示了城市主要街道和广场的色彩设计,由约八种不同色彩组成。1845年还发表了城市色彩图谱,此图谱是由20多种城市用色组成,将这些色彩制作成样板墙并进行色彩编号,为整个城市进行合理的色彩规划提

5、供了依据。中国对色彩的运用起源很早,并赋予了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受五行思想的影响,崇尚五色(白、青、黑、赤、黄)。后来,老子对五色提出了“五色令人目盲”的质疑,老子认为无彩正色会使人的视觉迷茫而忽视其他视觉对象,从而引发了色彩学的变革,同时出现了间色(绿、红、碧、紫、藤黄五色)绿=青+黄;红=赤+白;碧=白+青;紫=黑+赤;藤黄=黄+黑。这一变革,使宫殿建筑在长期使用原色后开始寻求新的建筑色彩和谐方法。人们在获取外界信息时,大部分是通过视觉完成,而在视觉所传递的信息中,首先传入视神经的是色彩。一些色彩实验结果证明:“在正常状态下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映的是色彩,其次才是形状、质感等

6、等。视觉是人体各种感知中最重要的一种,视觉艺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视觉艺术是各种信息的传递,是人感知世界最直接、最快速、最全面的一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成为了大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仅满足功能的需要,还需要满足视觉审美的要求,这就要求居住区的景观造型设计要从视觉美学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各种形体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塑造和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研究如何营造出具有视觉美感的景观设计。二、色彩的作用梵高说:“没有不好的颜色,只有不好的搭配。”色彩是设计中最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因素,它通过人的视觉感受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效应,形成丰富

7、的联想。在居住建筑中色彩的主要作用是满足使用功能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伴随着人们对色彩认识的不断深入,利用人们对色彩的视觉感受,来创造富有个性、有秩序、有情调的环境成为色彩在居住区中的重要作用。(一)色彩的调节功能色彩具有调节功能。伊顿的相关论述说:“产生残像错觉总是它的补色,眼睛之所以要安置出补色,因为它总是需要恢复自己的平衡”视觉残像”是色彩调节的理论基础。色彩调节是指根据“视觉残像”和“补色”的规律,对生活环境或工业产品的色彩进行调节,使其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色彩调节可以使人精神更加振奋,消除疲劳,提高效率。例如:美国一所医院把白色的墙壁改成灰绿色。使医院里的外科医生在长期凝视红

8、色血液产生视觉残像后,看到灰绿色的墙面能快速恢复自己的平衡,消除视觉疲劳。(二)色彩的识别功能色彩具有识别的作用,不同色相的色彩很容易就能被人们所识别,从而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包装使用红色,百事可乐公司的包装选用蓝色。对于两家公司来说同种产品选用不同的色彩来代表各自的形象,识别性非常强。在封建社会,色彩被赋予了等级意义。例如周崇尚红色,秦崇尚黑色,到了汉武帝时期黄色成为了皇权的象征。这种等级色彩同时也体现在建筑上,例如:屋顶的黄色琉璃瓦只能用于皇室和少数高等级寺庙建筑、绿色琉璃瓦用于贵族、普通百姓只能用普通瓦片做屋顶。皇室用红色墙体来体现尊严和富贵,普通百姓只能用青砖做墙。

9、明代色彩的等级分的很细:公侯门用金漆,兽面、梁栋、斗拱、屋檐用彩色装饰,窗户用金漆或黑色装饰;一品、二品,门用绿色装饰,三品至五品,门用黑色锡环,六品至九品用黑色铁环;庶民不得用彩色装饰。从而可以看出在明代红、绿、黑,代表着三个从高到低的等级。不同的地域环境色彩有着明显的差别,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还包括文化、风俗、历史、人口等社会条件。例如,我国的南方和北方由于气候和历史的不同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地域环境色彩。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对色彩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商业中心的色彩往往丰富多彩,文化活动中心的色彩要相对沉静。与造型相比,色彩给人提供的信息更快捷。环境标志的色彩

10、有较强的行为导向作用。交通标志是环境标志的一种类型,它具有典型的指令作用。将色彩运用在建筑上可以更加清晰的对建筑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区分,起到标识的作用。建筑群体组合设计可以利用色彩识别功能的作用,来进行合理的色彩功能分区。在住宅设计中,设计师常把不同的组团的建筑用不同的色彩表示,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单调感,还可以强化居住组团的归属感及暗示建筑与建筑的时间差异。(三)色彩的美化功能在居住区中,色彩具有调整比例、掩饰缺点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突出居住区的特点,烘托功能,还能够加强材料的表现力。通过色彩的装饰可以让居住区融入到它所处的环境中,例如:流水别墅,也能让居住区从环境中“跳”出来充分显示个性。(四)色

11、彩的情感功能色彩在引起人们视觉方面感受的同时,也产生了心理方面的感知,这是同时产生的过程,大脑通过视觉对某个色彩进行综合的思考而形成整体的印象。人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视觉经验、生活体验的认知常识,这种长期在生活中的积淀,会形成感觉上的一种参照,会给抽象的色彩附着上具象的“表情”。“表情”一词原指人的面部所表现出内心和情感状态,即喜、怒、哀、乐等,色彩表情则是指色彩给人带来的情感或精神上的某种愿望。观察色彩时,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会产生对事物和生活的联想,“色彩的感情联想是通过形象思维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色彩的情感功能因色相的不同而不同。三、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作用 (一)参与形象塑造“

12、一切成功的建筑都具有艺术魅力,一切有艺术魅力的建筑,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它的形象可以给观者以思想上、情绪上的震撼。”例如:苏州园林创造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环境,置身其中,有一种安静、恬静、清幽的感觉。北京的故宫则与苏州园林相反,壮丽的景观,威武、高贵的皇家气势,感染着每一位参观者。这些感受不仅仅是由景观的造型形象魅力形成的,还与色彩气氛有关。在一个环境中所塑造的景观形象与景观色彩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景观色彩的选择是某种单色或者以某种单色,所以这个景观的色彩和色彩的表情有关。例如景观的主色为黄色,则给人带来明朗、欢快的感觉;如果景观的主色为红色则给人一种热情、喜庆的感觉。景观受到环境、功能及其他现实因素

13、的制约,仅通过景观造型也许不能完全诠释设计理念。但是通过色彩调节,可以弥补一些遗憾。(二)可以丰富空间层次色彩自身具有进退感,因此色彩可使同一个界面上的体块有前进或后退的视觉感受。利用这种物理特性,色彩可以加强已有空间的层次性。例如,在对居住景观进行色彩设计时,我们可以将景观立面需要突出的部分施以纯度相对较高的色彩,在需要后退的部分施以纯度相对较低,明度较高的色彩来加强立面的空间层次关系。(三)色彩可以强调重点在景观色彩中,色块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在景观的重点或者具有表现力的位置,施加与其他部位不同的色彩,就可以用色彩的差异形成的对比,引起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人们的

14、视线。使该部分从景观的整体中脱颖而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色彩来强调重点可以针对任何景观形式和景观内容。一般用来突出景观立面中重要的部分、美观的部分。(四)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色彩具有表情,每一种色彩都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正是因为色彩的这种特性,将色彩运用在景观上同样也能象征景观背后的概念,起到符号的作用。设计者要将这种符号的运用建立在城市历史文脉的基础上,通过历史,从而利用色彩来表达特定的文化含义。如,苏州民居的粉墙黛瓦,隐现于青山绿水中,象征着逍遥自在的生活。陕北民居的泥土原色,与黄土地融为一体,象征着淳朴、憨厚的人物性格。四、居住区色彩设计表现的内容 (一)植物与色彩景观中最丰富义极具

15、表现力的要素就是植物的色彩,植物的色彩不仅能展现出特定的景观效果,还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影响人的情绪,营造气氛。不同的植物色彩不同,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内同一种植物也可能呈现不同的色彩,平凡而单调的景观经过绝妙的色彩搭配可以得到升华,因此,植物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色彩的最佳构成要索。植物的叶、枝干、花、果等都是植物色彩的表达媒介,其中以深浅不一的绿色叶最为常见,因此,植物通常以绿色为主色调,配以色彩繁复的花、果、叶、枝干等形成缤纷的绿地植物景观色彩。(二)建筑与色彩色彩调节可以处理建筑色彩关系,使建筑造型更完美的表现。例如,造型较简单的建筑如果将建筑立面涂饰成单一的色彩,可能会使整个建筑立面陷入“平淡

16、无味”的状态。色彩本身具有冷暖感和轻重感,合理的利用色彩的这种性质,能改变建筑的整体形象及建筑立面的视觉效果。使建筑在具有个性的同时也能获得平衡感。当建筑中的某个构件或者建筑的整体比例不合适时,为了不影响建筑的美观,我们可以利用色彩来进行调节。例如重新将建筑划分为左、中、右或者上、中、下三个部分,通过调节三个部分的色彩比例来调整比例关系。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建筑立面的窗洞尺度加以调节,例如将窗洞的四周涂饰成与窗洞接近的色彩,就能在不改变建筑造型的基础上扩大窗的视觉尺度。色彩还能对建筑立面的方向感进行重新的塑造。例如,在高层建筑中要体现建筑的高耸,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竖向色带的色彩施色方法,来表达建筑的

17、挺拔。同理,如果想让建筑的水平感觉更加强烈,那么我们可以将建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施色,或者分成上、下两部分施色从而来加强水平方向的色块,产生宁静、舒展的效果。(三)景观小品与色彩景观小品可以将美观性和功能性完美的结合,使其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性,从而点缀景观空间、加深景观意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其色彩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丰富了景观的色彩。不仅可以增添小品自身的。独特的色彩应用在景观小品中十分复杂,需要结合小品自身功能及所处环境、景观主题意境以及游人心理等要素。景观小品虽不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主体,但色彩搭配恰当的景观小品不仅自身具有色彩丰富、艺术性强等较高的观赏性,配合丰富多彩的植物、景石、铺地

18、等,还能够为景观增添视觉亮点,形成绿地景观中一条条优美的景观带;反之,景观小品色彩的混乱也会损害绿地景观的整体效果,更重要的是可能会造成游人识别上的障碍,不利于有效信息的传递。因此,景观小品的色彩设计要寻求功能与美观的统一。(四)铺地与色彩铺地的色彩在景观色彩设计中十分重要。有意识地利用色彩的变化、合理利用人对色彩的心理效应如感觉、联想与象征等,在铺地设计中不仅可以烘托景观空间气氛,设计出风格独特的景观铺装,还可以让死寂的地面充满生机与情趣,并与绿水青山、白云蓝天、绚丽植物一起创造出优美的绿地环境,为人们带来更多精彩。铺地作为绿地景观的一个要素,其表现形式受到绿地景观总体设计的影响的同时,它也

19、影响着绿地景观的形式、风格,因选取材料的不同,或者是同种材料的铺装方式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进而达到不同的景观效果。在绿地景观中,铺地和植物、景石、景观小品等,共同构成了景观的统一体,因此铺地在景观设计中应作为整个方案中的一部分统一加以考虑。色彩具有鲜明的个性,暖色调热烈、兴奋,冷色调优雅、明快;明朗的色调使人轻松愉快,灰暗的色调则更为沉稳宁静。不同的色彩搭配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黄白搭配欢快、明亮,红黑搭配稳重、深沉,蓝绿搭配雅致、宁静等。而景观空间又是丰富多变的,因而铺地的色彩选择需要根据景观空间的不同性质和用途有所区别,以儿童为主体的场地可用浅色调铺地以营造轻松活拨的气氛;入口空间

20、可用色彩鲜艳的铺地以营造喧闹、热烈的气氛;林荫小径、休息场地使用沉静色铺地则易给人以优雅、娴静之感。五、上海万科假日风景案例分析上海万科假日风景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四大跨世纪居住小区之一,春申示范区的核心位置,它北至春申路,南至春申塘,西至莘奉公路,东到伟业路。距离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约 19 公里,至徐家汇商圈约 12 公里,距虹桥机场约 15 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约 50 公里。该小区绿地中的小广场空间土要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色彩设计应符合休闲游憩空间宁静、温馨的氛围要求,在位于道路交叉口出的广场入口处布置景石形成视线开阔的开放空间,使绿地连续的植物色彩带中断,通过色彩变化给人视觉停顿

21、感,使广场空间及道路交叉口引起人们注意,或布置树阵种植黄山奕,形成易于吸引视线的大面积浅黄色色块,通过色彩的诱目性,给过往车辆和行人以减速和进入的提示,发挥色彩的识别和引导作用;小空间中布置层次和色彩更为丰富的植物群落以增强空间美感,与路侧绿带色彩保持统一性,仍以粉红色为土色调,搭配常绿乔木,增加点缀色的使用,提升空间氛围,具体的植物配置有白皮松+石楠日本晚樱月季葱兰、雪松花石榴锦带凤尾兰;景石选用偏冷色调的深灰自色景石,与中性偏暖色调的植物色彩协调,给宁静感;广场铺地大面积采用暖灰色,搭配小面积的淡黄色,以铺地色彩协调植物和周围道路环境的色彩,使整体景观色彩柔和、安静而温馨。图1 植物配置立

22、面效果图图2 小空间色彩设计局部效果图结合目前小区内的建设现状,景观小品的设计选材上以美观、实用、现代为导则,造型以简约、朴素、典雅为原则,形成符号序列同色彩融入到景观小品中,强调景观小品鱿特色和可识别性;材料以混凝土、木材、铁艺为主,配色以暖灰色系为主,配以浅黄色和暗红色为点缀,与城市色彩产生呼应,庄重典雅的表现出绿地景观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整体风格朴素、简约、大气,用现代化的造型和古典的装饰纹样相结合,体现出上海市深厚的文化底蕴。特色景观小品及的色彩设计选用红色,同时红色的景观小品置于绿色的植物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深刻的印象。坐凳、垃圾箱、树池算子及灯具等服务性景观小品的设计均采

23、用不同明度的黄色系与灰色系搭配,通过色彩表现出上海市的商业文化底蕴,同时也使整体道路绿地景观色彩保持统一性,运用色彩明度的变化使景观色彩统一而不单调。图3 坐凳设计图4 坐凳色彩意向图公厕的设计选用浅黄色调的理石贴面和木质格栅,搭配浅灰色调,整体色彩保持低纯度,使之置于绿地中不抢夺主要景观元素的视线,又能与周围色彩融为一体,亲切自然。图5 公厕设计铺地色彩选用浅灰色、浅黄色及暗红色三种色调,依据不同路段的功能需求确定主次关系进行搭配,与景观小品色彩呼应,形成统一和谐的色彩景观,在重要节点、交义口节点及人流密集区域的铺装设计上通过融入文化主题符号及色彩,丰富绿地的文化内涵。绿地中的自行车道采用暗

24、红色铺地,与景观小品色彩呼应,形成统一和谐的色彩景观,同时仿运动场塑胶跑道色彩,从视觉给人运动感,直观体现出自行车道的功能性,利用色彩的标识作用可以引导非机动车流进入自行车道行驶,也起到分流交通、提高安全性的作用。图6 铺地设计图总结色彩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而且费用低、见效快,因此被设计师所亲睐。若不合理的运用就会出现色彩混乱现象,很多城市都对城市色彩进行了规划,在治理过程中景观色彩是主要部分。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

25、色(或称为文化色)两部分构成。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理想状态。对居住区已经从单纯的功能追求发展到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追求,而色彩作为居住环境中重要的一个特征,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仅指相关职能部门对建筑色彩的重视,还包括广大市民对景观色彩的重视。市民对色彩认识及关注度的提高也会激励设计师设计出好的作品。其次,居住区在城市中以“群居”的方式呈现,大面积的色彩更容易形成色彩背景,也更容易影响城市的色彩环境。以上两点充分体现了居住区色彩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居住区色彩设计时应该程序化、理论化、严谨化、多样化,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满足本土文化的需求、

26、满足整体环境的需求、满足美学需求、满足居住者的需求。本文以色彩为切入点,依托城市居住区色彩规划理论,景观设计学,色彩学,色彩地理学,环境行为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对居住区色彩景观特色进行了全面的解析,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和城市居住区色彩的视觉效应、行为效应等。从各个方面论述了色彩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影响。参考文献1唐洪珠.浅谈丽江居住色彩D.昆明理工大学20082杜莹.情感诉求与城市色彩设计的个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3牟永涛.青岛市城市色彩景观的地域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4张倩.城市地域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5张强.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及考核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86戴月.城市住宅建筑的色彩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7吴晔.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8李晓敏.城市的建筑色彩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9卢君.循环经济原理在生态社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10周立.城市色彩D.东南大学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