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1767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师1208考试批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师1203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版次定价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下)朱栋霖 朱晓进 龙泉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29.00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福师1203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1、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议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 周扬 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会后又接着成立其下属各个协会。其中,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2、选举 茅盾 为主席, 丁玲 、柯仲平为副主席。2、19551956年间,郭小川“以一个宣传鼓动员的身份”写下了一批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的楼梯体式诗歌,包括 投入火热的斗争 、 沿着社会主义的轨道飞奔 、 向困难进军 、闪耀吧青春的火焰等,这些诗召唤青年一代为社会主义事业赴汤蹈火,奉献青春。3、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史诗,由三部长篇构成,第一部红旗谱,第二部 播火记 ,第三部 风烟图 。其中 朱老忠 这一人物在小说中占据中心地位,被刻画成为“有勇有谋的农民英雄”。4、五六十年代,能代表时代主流特征而包容着复杂性的小说,以 柳青 创业史、 梁斌 红旗谱、杨沫 青春之歌 为代表。5

3、、1962年8月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上,邵荃麟提出了“ 写中间人物 ”的主张。6、建国后的第一次戏曲变革发生在1949-1957年间,变革内容和最后成果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白蛇传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十五贯 是这一时期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典范。7、发表于1978年第1期人民文学上的 哥德巴赫猜想 ,它是徐迟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也是当代报告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8、 赖声川 被誉为“当前台湾话剧方面的代表人物,1999年他整理出版剧集 赖声川剧场 四册。二、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计20分)1、白洋淀诗群:白洋淀是当年无数的知青下放点之一,地处河北,离北京较近。因此

4、白洋淀知青点中有相当数量的家庭背景优越能够接触西方文学作品的高干子弟知青。他们自发地组织民间诗歌文学活动,逐渐形成了白洋淀诗群。在北京、河北、福建、贵州等地,都有这样的诗歌写作活动,有的且形成某种“群落”的性质。他们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写诗,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自身处境有关。这是“红卫兵运动”的落潮期,其诱因和动机来自对“革命”的失望,精神上经历的深刻震荡,和个体对真实感情世界和精神价值的探求。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林莽、方含等2、伤痕文学: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3、寻根小说:八

5、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4、“归来者”诗群:指的是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因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一些原因而被迫中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七十年代末即粉碎“四人帮”后才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1、列举十七年文学思潮中的重要事件。答:(1)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

6、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3)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想;(4)“双百”方针及反右派运动;(5)60年代的文艺批判;(6)“文革”文学思潮。2、简述1980年代后期新时期文学的审美独创性在创作中的体现。答:3、试概括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答:1.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的和特别富有想象力的生活之流。2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3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4不具有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5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前者刻画出生活的某种绝对化状态;

7、后者揭示生存的多样性特征,被客体力量支配的失重的生活。四、论述题(共计三道题,任选其中的两道题,每题18分,共36分。)1、论述朦胧诗的抒情特征。答:“朦胧诗”是80年代中国最早的一批“解冻文学”。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以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为背景,它的诗情凝聚着对于当代社会灾难的严峻反思和批判精神。而作为艺术潮流,它更是对于中国新诗自5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艺术一体化的反动,它的出现宣告了受限定的艺术规范从此被冲破。朦胧诗的崛起,揭开了多元的个人化抒情的序曲。朦胧诗人开始因个人化的抒情及新的艺术手段给诗坛带来新鲜感,它与四五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充当人民代言人”的“我”与诗人个人

8、的“我”的创作观念及手法不同,而消除这种差异,意味着诗人找回丢失的自我,返回真实的内心体验。可以说,朦胧诗的个人化抒情的本身,就是对“左”的政治和传统文化思想批判,它呈现的是个性自由精神和崭新的理想主义的光辉,它显示的是新时期中国人的心灵的苏醒,也是对“五四”新诗的现代传统精神的承继和张扬。当然,在艺术上,个人化抒情并不排斥诗人切入社会和人生的群体意识倾向。选择瞬间闪现的意象和充满隐喻变形的语言构成整体象征,使诗对情绪内涵的表达获得一个充满张力的空间和载体。2、以烦恼人生和风景为例,试比较池莉与方方艺术风格的异同。答:3、论述新时期文学初期关于现实主义的争论。答:新时期文学初期关于现实主义的争

9、论是由新时期一系列新作品引发的,一直持续到1982年。这是继文艺与政治关系讨论之后又一次深入的并产生了重要成果和积极效应的争鸣活动。这次争论围绕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诸方面问题而展开,并通过对相关作品的具体分析而逐步深入。不同的作品还引发了诸如悲剧问题、题材问题、歌颂与暴露、人性与人情,以及人道主义如何表现的问题、爱情观问题等等方面的争论。对这些作品的争论都涉及到了现实主义的核心-真实性的诸方面:如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写真实与写本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等。以上这些讨论,不仅为新时期文学向现实主义回归探索了道路,而且也初步廓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现实主义的一系列似是而非

10、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在辨析中达成了共识,从而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导向。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1、第一次文代会确定以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2、第二次文代会把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为“ 双百方针 ”方针。4、1957年下半年,文艺界以批判丁玲、陈企霞等,揭开了文艺界 反右斗争的序幕。5、1989年4月,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奖颁奖。巴金的 随想

11、录 、陈白尘的 云梦断忆 等获荣誉奖, 杨绛 的干校六记、贾平凹的 爱的踪迹 等24部散文集获优秀奖。、6、山乡巨变的作者是 周立波 。7我的第一个上级的作者是 马烽 。8林海雪原的作者是 曲波 。9、诗歌时间开始了的作者是 胡风 。10 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 这是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支点。11王蒙的处女作是 青春万岁 ,成名作是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12倪吾诚是王蒙的长篇小说 活动变人形 中的主人公。13、史铁生的作品 我与地坛 被公认为是90年代中国最为优秀的散文之一。14、王小波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其中包括 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 、 青铜时代 三部小说集,黑铁时代及杂文

12、集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另有学术论著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二、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计20分)1、杨朔模式: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战斗性,注重诗境的创造,结构精巧,而且结尾多寓意,卒章显志,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具有艺术魅力。2、革命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个特殊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进入六十年代后,江青插手京剧改革,1964年全国29个京剧团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是京剧现代戏编演高潮的标志。其中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后来在文革中被定为“

13、革命样板戏”,成为当时“政治艺术”的经典。3、红旗谱:红旗谱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写出了农民寻求自身解放之路的曲折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描写了锁井镇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和冯老兰一家两代农民的革命英雄谱系,反映了他们由单枪匹马的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有领导的自觉斗争的过程。4、小女人散文:这是对90年代中期以沪穗两地为主的素素、南妮、黄爱东西、黄茵、张梅等女作家(还有香港女作家王璞也在上海出版散文集别人的窗口等等)一种散文创作类型的命名。我们大致可以给出小女人散文的基本关键词,即都市女性、时尚生活、闲适情调,作品凸现的是敏感而丰富的女性直觉、琐屑而别致的女性

14、经验。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1、余秋雨散文的写作特点。答:(1)散文从形式上看是纪游性散文:但却不是纯然的游记散文,而是以记游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中国历史与现实进行的文化思考。(2)由于余秋雨的游历主要是一种“人文山水”,便决定了他的散文所具有的独特的“精英文化”或者“学者文化”特色,即在自然山水中,寄托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的或现实的人文情思,正因为这种人文情思,才使他的散文引起人们,特别是许多知识分子的强烈共鸣。(3)散文意境深邃,气势雄浑,格调高雅.既有韵外之致,又有言外之意,使散文具有一种特别的启示性意义。(4)余秋雨大部分散文都有传奇色彩很浓的故事性,袭用了传统小说的技

15、法和观念,使文章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始终充满阅读的张力,不会感到精神上的疲劳。(5)散文的语言也是极具独特艺术魅力的,他产散文语言,是情理合一的典范。2、王安忆90年代的作品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答:王安忆90年代的作品从内容上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注,如长恨歌、富萍等。这些作品以女性为视角和主角去透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二、对生命存在的形而上追问,如纪实与虚构、伤心太平洋、米尼等。它在哲学的层面上对个人历史存在的生命意义做出探寻。三、对农村生活的关注。这主要表现在王安忆近几年的短篇小说中,如姊妹们、蚌埠、轮渡上、喜宴、开会等。在审美形式的烛照之下王安忆寻出了一种温情和人性美

16、的光辉。3、简述哥德巴赫猜想在报告文学发展史上的拓新意义。答:四、论述题(共计三道题,任选其中的两道题,每题18分,共36分。)1、分析90年代小说所呈现的多远并存、多向发展的总体特征和趋势。答:90年代文化的世俗化与文学的边缘化,使文学具有更大的创作自由与多种倾向,其主要创作潮流有:新写实小说、新体验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女性小说、新生代小说、长篇小说。90年代小说所呈现的多元并存、多向发展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具体表现在: (1)普遍放弃了对形而上价值的研究,转向对现实生存场景、生存状态和生存体验的展示;放弃了文学的深度模式建构,采用日常化的低调叙述。 (2)注重对个人经验

17、、个体特征的呈现,形成了小说的个体化艺术特征。 (3)寻求各种艺术样式、文学体裁、艺术手法的贯通融汇,体现出较自觉的文本意识。 (4)民间的发现和传统审美趣味的回归。2、 从90年代中国文学实践来看,决定中国文学后现代特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人”的观念的变化。主体破碎,精神品格降低,生物性本能放大。 (2) 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揭示人内心体验、感受、矛盾和对自我反思是其核心思想。 (3)解构主义的思维。消除和拆解结构。3、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对许三观的塑造主要聚焦在哪三个纬度?答:许三观卖血记为余华的小说创作增加了新内涵。其中就是“人”与“生活”的复活。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走出了80

18、年代的符号化状态,被注入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的世界图景重新拥有了生活的感性力量。许三观是90年代中国文学中比较成功的文学典型之一。 作家对许三观的塑造主要聚焦在三个维度上:一是对许三观顽强、坚韧的生命力的表现,一是对许三观面对苦难的承担能力和从容应对态度的表现,一是对许三观的伦理情感、生存思维的表现。作家并没有赋予许三观以激烈的外部性格冲突,也没有直接剖析其生存心理,而是让许三观平凡的人生、朴实的话语“自动”在小说时空中呈现,并且在这种呈现中许三观的丰富、复杂、深度被无限放大了。与人的“复活相一致,生活本身的力量也得到了有力的呈现。作者有意不对具体的时代语境和时代关系作更多的交待,而是直接让它

19、们融入小说的叙述,与人物的生命存在发生直接的关系。小说中虽也有残酷的历史场景,但作者更多时候所努力表达的是对现实的一种理解。借助这种理解,丰满而生动的生活细节和人生情境就成了历史和现实的主体;生活本身也以自在自为的方式复活,并呈现出感性的力量。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当代文学复习题三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20分)1. 林彪委托江青于1966年2月2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2、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通常被简称为“ 三红一创 ”。3“为朋友两肋插刀”和“出水才看两腿泥”是

20、朱老忠 的口头禅。4青春之歌是一部 成长 小说。51958年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指出要注意搜集民歌,并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 第二条古典 ,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6五、六十年代,诗歌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流派,一种是属于人民大众的进步的诗风,是主流;一种是属于 资产阶级 的反动的诗风,是逆流。7、六十年代有一首著名的诗歌雷锋之歌,它的作者是 贺敬之 。8第一次戏曲变革发生在1949年至 1957 年间。9被称为“远东戏剧的奇迹”的剧本是 茶馆 。101959年,杨朔明确地提出了 诗化散文 的艺术主张。

21、11、冯骥才从 神鞭 开始进行“文化小说”的创作。12馒头上的箩纹这一细节出自 张贤亮 的小说 绿化树 。13贾平凹的中篇小说 腊月正月 塑造了一个与时代思想相悖逆的人物 韩玄子 。 14高晓声在新时期创作的第一篇引人注目的小说是 漏斗户主 ,此后,他又发表了“ 陈奂生 系列小说”,并以编年的形式将作品陆续出版。15阿城的小说“三王”包括 棋王 , 树王 和 孩子王 。16、王安忆展示一位女子与一座城市关系的长篇小说是 长恨歌 ,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二、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计20分)1、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

22、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2、新边塞诗群和东海诗群:考核知识点:新边塞诗群和东海诗群参见教材:P199-2003、新生代散文:这一种散文指称,着眼的是“新”。新,不仅表示作者出生晚(大多出生于60年代),在散文的园地中亮相稍迟(大多始见于80年代后期文坛),而且更意指散文的形态与精神有着某种新的气象和元素。新生代散文家,奉行开放的、大气的、凸现主体独特思想与情感的、表现“高尚的力量与精神品格”的散文观。4、学者散文: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出现一种被人称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的形态。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

23、者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的趋向。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1、框框杂文的特点。答:2、简述青春之歌的主题。答:小说以1931年“918”事迹到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时期的历史生活为背景,以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为主线,围绕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过程,成功地展现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文的分化和觉醒,通过他们或坚定、或彷徨、或积极、或消沉、或奋起的抉择,揭示了知识分子只有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将自己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结合在一起才能找到光明的前途。3、王朔小说作为商业文化和市民文化的

24、代表,其突出特征是什么?答:第一,反文化和反价值倾向。王朔小说有明显的反智倾向,出现在王朔笔下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一点正经没有”,都是被讥笑和戏谑的对象。 第二是语言的高度戏谑、调侃。王朔善于将“文革”时流行的红色经典话语运用到日常生活的叙事中,如“发奖是在受苦人盼望好光景的民歌伴唱下进行的”。“又是一个像解放区的天一样晴朗的日子。”通过戏仿和嘲讽,王朔成功地解构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性,因此,对于政治文化的破坏力也是不言而喻的。王朔善于通过譬喻、反讽等修辞手法,将语言的游戏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使自己的小说形式变成了小说内容的组成部分。四、论述题(共计三道题,任选其中的两道题,每题18

25、分,共36分。)1、19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的特点。答:1981年下半年,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标志着新时期改革阶段的来临。1984年,城市也全面步入改革,中国社会格局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这对80年代前期中国文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艺领域中的改革,在新时期初期对僵化、极“左”观念进行全面清扫和大规模重新辨识的基础上,开始在自身诸方面进行着切实的探索和重建。(1)文学取得了和现实生活发展的同步性,实现了文学对社会现实功利目的深刻化。以现实主义为主潮的文学创作,逐步由对历史的反思转人到对改革中各种现实生活变化的关注,在现实主义艺术方法引导下恢复了自身尊严的新时期文学,开始在关注现

26、实中实现着由“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关注现实的转变。(2)中国文学开始坦然地面对世界,并积极地在对西方文艺的评介中觅取新的发展路径。以西方20世纪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作为革新文艺的主要参照,形成现代派热潮。2、分析金庸小说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与鲜明的现代意识。答:3、阐述余华小说的先锋性。答:(1)让语言决定思维的形成。余华不止一次提到,首先出现语言,然后引出思维的方式。这里充分体现了余华语言的实践性。 (2)用小说的“真实”反拨再现现实。余华想用虚无的内心包纳整个世界,容纳那些通过隐喻和比喻等语言体验才能达到的真实。余华感到了内心的力量。那是一种浩瀚的无边的感受,所有的世界都将在他眼中成为小

27、说的历史,他个人的体验史,他的写作因此达到了没有边界。 (3)小说的结构:时间就是一切。余华认为,世界赋予了人与自然以命运,人的命运、房屋与街道和树木河流等都在世界设定的时间之河中,也就是在一种设定的命运中,无法回头,无法更改,一切都若即若离,这体现了时间在世界的结构,这是规律。于是我们在余华的作品中看到时间,小说的阅读就在这种牵引中进行。 (4)对先锋小说的超越。在转型之后的余华,依旧使用先锋派的手法,依旧采用余华的叙述风格,为我们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余华对先锋小说的超越,使得“先锋文学”不再是昙花一现,使得他至今仍活跃在中国文坛,不时地给文坛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我的大学爱情观目录:一

28、、 大学概念二、 分析爱情健康观三、 爱情观要三思四、 大学需要对爱情要认识和理解五、 总结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

29、,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3、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

30、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4、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

31、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

32、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

33、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