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知识点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知识点汇总.doc(2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备考指南一、2011年教材结构及内容的调整 教材结构和内容年年调整,其实能调到哪里去?重点不能删,该考的必须考,看了半天教材,只找出两章内容有调整,列出来帮助重考的考生注意复习,这两章均有可能新增考点: 第九章 金融资产以债券为投资对象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期末公允价值的调整处理、后续利息收益的计算上以及减值损失的恢复等方面均作了调整; 第十八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费用等。由于纳税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是在财务报告对外报出后才完成的,因此,应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
2、命题特征预测 1.单项选择题(1)题目的覆盖面与难度较去年或保持不变。 2010年单项选择题共设计了15道,15分,涉及15章,与2009年相比,覆盖面略有扩大,难度持平。较为明显的表现是计算模式的单项选择题所涉环节较少,没有出现较为复杂的计算。理论部分的测试中,个别题目甚至与去年基本相同,因此,今年难度不会明显增大,覆盖面不太可能继续扩大。 (2)理论辨析为主,计算题目不多。 2010年的试卷中单项选择题有3道计算题,12道理论辨析题,而2009年的比例是5:10,2011年会继续减少到只剩一两个?应该不会。 2.多项选择题 2010年多项选择题共设计了10道,共20分。多项选择题以理论的理
3、解及实务应用为主要测试点,对知识点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我们多留意那些带很多分项的名词或概念。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和能清晰界定会计核算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多选题主要考察理论或实务操作的正误,考察二者的关联与衔接。3. 判断题 (1)答错倒扣分,解题有风险。似是而非的知识点其实就那么多,关键还是多背书、牢牢掌握。 (2)部分判断题来自非重点章节,反映了出题老师在考与不考、重点不重点方面的纠结,因此我们一再强调:全书通读是必需的。 4.计算分析题 (1)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从2009和2010年的计算题来看,其难度与课本上的例题相当,只要理解运算原理,会做书本上的例题,或者在中财鹏博的面授培
4、训课上跟着老师练些题目,差不多就能得分。 (2)常见计算章节不可忽视 2010年的两个题目,一个来自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章节,一个来自长期股权投资章节,这个题目的设计特征已经相当明显了。 5.综合题 (1)2010年的综合题像计算题。 第一个题目是会计差错更正与特殊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一般考生都会做。第二个题目测试的是资产组、总部资产和商誉的减值测试,此题目对资产减值章节的知识进行了全面覆盖,由于商誉减值通常不被人重视,很多考生觉得这个题目比较难。 (2)2011年分值与2010年、2009年有望继续持平,很可能仍是计算题。 当然,越是像计算题,越要做好不考计算题的准备,我们中财鹏博今年的培
5、训课程中,仍将安排理论分析题的讲解,以防出题老师变阵。三、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方法 (一)自学:通读教材 1.教材(无论重点轻点,首先全面通读,不懂的、理解不了的做上记号) 2.笔记 (借鉴笔记,快速读薄书本)(二)参加培训:网授还是面授? 1.无论怎么授,通读教材是基础。通读自学后,带着疑问参加培训班才有效果; 2.有时间的、自律性不强的、没有实操经验的、第一次报名的建议以面授为主,如中财鹏博的周末班; 3.时间紧张、自律能力强的、在职的、参加过考试或培训的可以选择网授;(三)学而时习之 1.以听课笔记和辅导教材来强化记忆,对关键知识点进行整理; 2.以辅导教材和老师演算的题目进行典
6、型习题的训练,熟悉解题路径,培养手感; 3.培训机构通常会组织考前的模拟训练,如我们中财鹏博的考前绝密AB卷等练习。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论(一)时间:2010-12-02 14:49:00第一章总论考情分析本章主要以客观题题型出现。在近三年试卷中,本章内容所占分值为2分左右。内容介绍本章包括三节内容,分别为: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其中,第二、三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讲解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本节包括三个知识点:一、财务报告目标;二、会计基本假设;三、会计基础。一、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目标的重要性:指出会计工作和财务报告的作用。财务报告的
7、目标是理解会计理论和实务的起点,其要点包括:为谁服务?通过什么方式?在我国,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从理论角度看,企业财务报告主要应达到两个方面的目标: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决策相关)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投资者,其他使用者的需要
8、服从于投资者的需要。在提供财务报告时,应首先考虑报告所涵盖的信息是否有利于投资者的决策。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责任)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只有通过会计信息,才可以准确判断投资者的投资是否被科学、合理而有效的使用着,才可判断投资使用的效果,这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意义。会计信息向外部投资者真实可靠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实际上也反映着经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决策相关,从信息质量要求方面讲,属于相关性要求;而受托责任,主要反映可靠性要求。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论(二)时间
9、:2010-12-02 14:50:00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二、会计基本假设包括四个内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的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会计人员应站在企业立场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不是站在投资者立场反映所有者的资金运动,要对企业资金和所有者资金进行区分。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法律主体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主体。法人一定要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所以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举例】分公司、事业部以及车间班组等独立核算时,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但其一定不是
10、法人。需注意分公司与子公司的区别,子公司是法人,分公司不是法人,但是其可能成为独立的会计主体。合并报表合并报表是从母公司的角度,将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公司看作一个整体,其属于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假设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出现破产现象,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应用】固定资产折旧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要按照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若预计可使用年限为20年时,则不论采用何种折旧方法(如年限法、工作量法或年数总和法),都要以20年作为计提折旧的基础。但是,如果可以预知该企业将于第10年破产清算,就不应该以20年为基础计提折旧
11、。【拓展】持续经营毕竟只是一个假设,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突然发生破产,有悖于最初的假设的话,就要启用财务会计的另外一个系统程序即破产清算会计。破产清算会计是独立的专业业务会计,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准则还没有对此处做出专门规定。(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人为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将每个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反映出来。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会计年度是指1月1日至12月31日,例如2010年的财务报告,反映的就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财务信息。短于一年的财务报告称之为中期报告,主要表现为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
12、告。【应用】权责发生制、待摊和预提、应收应付款项的核算。(四)货币计量1.货币计量的定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其他计量单位包括劳动量度、实物量度等。【拓展】劳动量度:如一张桌子花费了8个小时的人工,一把椅子花费了10个小时的人工,不同的时间耗费就是一个衡量的标准。实物量度:如企业具有100台电脑、1幢房屋,但电脑与房屋的内涵不同,所以100与1不能简单相加。需要分别将电脑和房屋折算为货币,才可以加总核算。2.货币计量的局限性货币计量应以币值稳定为假设。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不同时点的货币金额不能汇总核算,应启动
13、另一个会计系统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论(三)时间:2010-12-02 14:52:00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 三、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即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举例】2010年10月对外销售了一批商品(符合收入确认标准),权责关系于2010年10月发生,在2011年3月收到货款。在收付实现制下,应于2011年3月确认收入;在权责发生制下,应于2010年10月确认收入。注意: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即通常所讲的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没有特别说明的话,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
14、事业单位要区分两类活动:一类是经营活动,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另一类是事业活动,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例题1单选题】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遵循的会计基础是()。A.权责发生制B.收付实现制C.持续经营D.货币计量【答案】A 【例题2多选题】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 D.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答案】ABC【解析】选项D,会计主体强调的是是否独立核算;独立核算的非对外单位,如下属事业部,属于会计
15、主体,但不能对外提供报告。 【例题3判断题】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答案】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论(四)时间:2010-12-02 14:53:00第一章总论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两个层次,八个要求。分别为:首要的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次要的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重要性、及时性。注意:以上“首要”和“次要”的划分,借鉴了国际准则内容,我国准则中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一、可靠性从财务目标的角度来看,可靠性要求来自于受托责任的目标。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
16、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的具体要求: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地进行反映;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平衡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重要性是会计信息门槛,只有具有重要性的内容才被纳入会计核算体系。成本与效益平衡原则亦借鉴于国际准则,其属于会计信息的重要约束条件,即会计信息并不是越真实、越可靠、越客观,就越好、质量也并不更高。如果付出很大代价,确保了信息的真实,但无助于投资者决策,此举就是无意义的。3.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尤其
17、是投资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应用】从可靠性和相关性角度,对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比较公允价值更多体现相关性,而历史成本更多的与可靠性相联系。会计准则之所以长期坚持历史成本为主导计量原则,就是因为其可靠、可以进行验证、并且存在依据。而公允价值日益被强调,是因为报表使用者希望看到与决策更加相关的某个时点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这也是除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外,还存在公允价值、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的基础。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晦涩难懂,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拓展】在国际会
18、计准则中,可理解性有明确的要求:报告使用者应具备一定的素养,符合此条件者,都可以理解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理解性实际是当今会计面临的重大问题,怎样将专业的会计信息提供给社会大众、非财会人员,使之对其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显得尤为重要。未来会计发展方向,就是要求以大量报表附注、非会计语言在财务报告中表达会计信息。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论(五)时间:2010-12-02 14:54:00第一章总论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1.纵向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
19、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如果随意变更,会导致不同期间的会计信息不可比。但如果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也可以变更,即:法律和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或者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应用】每股收益的计算。2.横向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举例】浦发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的每股收益,都是在同一会计准则的基础
20、上计算的,如果每家银行依据自己的做法确定计算每股收益的方法,投资者看到的每股收益就没有意义了。五、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对于大多数的业务交易,法律形式反映了经济实质,此时,本要求没有作用;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形式没有反映经济实质,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职业判断、按照经济实质进行账务处理。【举例】融资租赁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方,但从经济实质上看,是承租方长期使用并取得经济利益,能够控制该项固定资产,所以应在承租人账务中反映,并按照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和报告。售后回购并不能以产品存放地点是否转移为依据来确定产品是否销售了,而要看经济实质与资产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发生了转移。在售后
21、回购业务中,企业出售某资产的同时签订合同,约定在未来某个时点以固定的价格购回,综合考虑两个时点的行为,售后回购实质上属于一种融资行为。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完整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和事项,要求将所有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完整、全面的计量、报告。具体含义:1.不具有重要性的交易或事项,不需要遵循会计准则核算,甚至不需要核算。2.对于金额较大、性质重要的项目应进行更为详细的披露。重要性的判断取决于性质和金额两个方面,相同的金额对于规模不同的企业,可能存在不同的重要性理解,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七、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
22、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费用和损失。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的前提是不确定性,对于已经确定的事项应如实反映,不能打着谨慎性的旗号搞财务舞弊。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应用】计提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针对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等。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论(六)时间:2010-12-02 14:55:00第
23、一章总论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要求体现在会计信息收集、加工、披露、报告等各个环节,准则中对及时性有具体的时间要求。【举例】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要求在下年4月底之前报出。中期财务报告,如半年报、季报等。及时性是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特别是针对可靠性和相关性而言不及时的信息就不具备可靠性和相关性。如2010年报表如果截至下年5月还没有报出,则无法达到财务报告的目标,也无法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的是()。A.及时性B.谨慎性C.
24、重要性D.实质重于形式【答案】A 【例题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核算要求的有()。 A.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B.到期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经批准以后确认为坏账 C.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D.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答案】AD【解析】选项B,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对于“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体现谨慎性要求,而“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确认坏账”,是正常的会计处理,不能体现谨慎性要求;选项C,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不体现谨慎性要求。 【例题6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变
25、更 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或事项的实质 C.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D.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答案】AD【解析】选项A,可比性要求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并非不得变更;选项B,反映实质重于形式要求;选项C,反映可靠性要求;选项D的表述正确,但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基础,不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例题7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的有()。 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C.以控股关系形成的企业集团为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D.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答案】ABC【解析】选项D,计划成本核算体现了
26、企业简化工作或加强内部存货管理的要求,与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无关。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论(七)时间:2010-12-02 14:56:00第一章总论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本节包括两个知识点:第一,六项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及其确认条件;第二,会计计量属性。一、会计要素概念和分类1.概念:会计存在核算对象即企业的资金运动,运动过程是客观的,这也是国际会计趋同的本质原因。(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不同国家会计体系将会计对象分为不同的会计要素,分类方式虽然不同,加总起来都体现了会计对象整体。我国会计准则中分为六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2)会计科目是对
27、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要素需进一步按照会计科目分类,才能提供满足报表使用者需要的所有信息。如资产可以分类为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而更进一步,固定资产仍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电脑、厂房、设备等,类别的不同可通过明细科目予以反映。由此可见,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分类。2.分类:我国会计准则中,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要素,并相应的形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成为企业决策的基础。二、资产1.资产的定义和特征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
28、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举例】企业签订合同,约定在半年后购买产品,在签订合同时不确认资产。(2)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举例】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拥有实际控制权,确认为资产。(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举例】待处理财产损失。这个项目通常有借方余额,但是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不能体现在报表中。虽然日常
29、核算中该科目余额具有资产的性质,但是不能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所以不能作为资产确认。2.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概率在50%以上)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三、负债1.负债的定义和特征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其对应的概念是潜
30、在义务,现时义务可进一步分为法定义务(例如签订合同发生借款)和推定义务(例如:产品质量保证费用)。2.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论(八)时间:2010-12-02 14:57:00第一章总论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四、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1
3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所有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所以,从项目名称上看,包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在账务处理上,反映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属于综合收益的一部分。从2009年起,我国的利润表后面增加了“综合收益”项目,其等于“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金额总和,“其他综合收益”就是这里所讲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3)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3.所
32、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其金额也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金额。五、收入1.收入的定义和特征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需减去为形成经济利益流入所付出的代价。收入具体分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以及建造合同收入等。2.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经济利
33、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三是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六、费用1.费用的定义和特征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拓展】费用不包括“营业外支出”,不包括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支出;费用与资产的关系:资产是费用的储备状态;费用与成本的关系:会计要素的“费用”是广义概念,具体核算时包括成本和期间费用;成本是费用的对象化,而费用更多关注时间期间。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3)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34、,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2.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论(九)时间:2010-12-02 14:58:00第一章总论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七、利润1.利润的定义利润,是指收入减费用后的结果,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2.利润的构成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
35、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例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例题8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C.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D.资产能够可靠地计量【答案】D【解析】选项D是资产的确认条件之一,并不是资产特征。 【例题9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A.委托代销商品B.委托加工物资C.待处理财产损失D
36、.尚待加工的半成品【答案】C 【例题10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的有()。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B.变卖固定资产的净损失C.出售专利权的净收益D.金融资产重分类时发生的贷方差额【答案】AD【解析】选项D,一般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例题11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收入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7、 【答案】ACD【解析】选项A,负债应当是承担的现时义务,而不是潜在义务;选项C,利润还包括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选项D,收入不包括与所有者投入资本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选项B正确。 【例题12判断题】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答案】 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论(十)时间:2010-12-02 14:58:00第一章总论第三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八、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 1.企业日常核算,首选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基本的、首要的、首选的计量属性。体现可靠性要求。2.其他计量属性
38、的使用(1)重置成本,是指在当前的情况,重新购买资产、承担债务的成本。【应用】资产盘盈(2)可变现净值,是指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销售的费用,减去预计税费后的净值。【应用】存货的期末计量(3)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金额。【应用】分期付款购买或者销售资产(通常在3年以上)时,要将未来现金流量折为现值进行计量。资产减值时用现值作为减值判断的标准。(4)公允价值,是指当前情况下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是一种理念,但是我们国家现在将其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来规定,属于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公允价值”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资产或负债当前的价值。【应用】交
39、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相关业务。【例题13多选题】下列资产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A.商誉B.交易性金融资产C.无形资产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答案】BD【解析】商誉和无形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本章小结】本章在考试中以客观题为主。重点包括:第一节:会计目标(2个)、会计假设(4个)、会计基础(1个);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要求理解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并掌握常见的能够体现信息质量要求的业务。第三节: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确认和计量,会计计量属性五个计量属性,了解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具体业务中的体现。2
40、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存货(一)时间:2010-12-03 09:56:00第二章存货考情分析本章内容近三年主要体现在客观题题型中,分值在2分左右;但作为基础知识也可能会在计算题、综合题中出现。内容介绍本章讲两节内容: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第二节存货的期末计量其中,重点内容:(1)初始计量,通过不同途径取得的存货的计量;(2)期末计量,特别是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内容讲解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一、存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一)存货的概念存货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1.库存商品或产成品2.正在加工的半成品3.为了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将耗用的材料这里是典型的制造业的存货的内容。而如果是商品流通企业
41、或其他行业则不能用上述内容来界定,比如商品流通企业一般不存在加工过程中的半成品、生产用原材料等。另外,在不能根据资产的外在形式来界定存货:比如房屋、汽车对某些企业来说也可能属于存货:房地产公司持有的准备出售的商品房,汽车生产公司生产的准备出售的汽车等,都是企业的存货。(二)存货的确认条件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存货(二)时间:2010-12-03 09:58:00第二章存货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二、存货的初始计量(一)存货成本的内容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
42、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他成本,如为特定客户定制产品而发生的产品设计费)。(二)不同渠道取得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1.外购存货(重点)工业企业外购存货的入账价值包括:(1)购买价款:发票中的金额;(2)相关税费:计入存货的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关税;(3)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a.运杂费:运输、装卸、保险等费用(采购人员差旅费不计入成本)b.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注意1:由于发生合理损耗会使存货的单位成本提高。注意2:入库前发生的不合理的损耗,不应计入存货的成本,根据发生损耗的具体原因,计入对应的科目中。如果是由责任人、保险公
43、司赔偿的,应计入其他应收款中,冲减存货的采购成本,如果是意外原因(地震、台风、洪水等)导致存货发生的损耗计入营业外支出。如果尚待查明原因的首先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再作相应处理。c.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应计入存货的入账价值。注意3:入库以后发生的挑选整理费用、保管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中。注意4:商品流通企业的特点: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例题1判断题】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商品流通企业购货过程中费用的核算问题。 【例题2单选题】甲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 000元,增值税为1 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甲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A.32.4B.33.33C.35.28 D.36【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核算。实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