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2210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复习单项选择题(30)、多项选择题(5)唯物辩证法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观能动作用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分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和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唯物主义的唯理论以斯宾诺莎为代表。他承认规律是客观的,主张只有理性才能把握规律,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唯物主义的唯理论在承认认识对象即自然界的客观性这一点上是唯物主义的,在

2、反对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它片面夸大理性的作用,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并且实际上会导致把理性看作是主观自生的东西,对唯心主义让步。经验论又译“经验主义”。它是“唯理论”的对称。认识论的一种学说。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主张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证明。有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是唯物主义经验论体系的代表。他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的。主张经验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两类,前者即感觉,后者指反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在

3、其对感性经验作唯物主义的说明这一点上是正确的,在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不懂得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的飞跃,所以是形而上学的,在认识论的全体上是错误的。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 刨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例如:不满足已有认识 掌握的事实、建立的理论、总结的方法 ,不断追求新知;不滑足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方法、工具、材料、物品,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陈规 规则,方法、理论、

4、说法、习惯 ,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同书事和权威质疑;不盲目效仿别人想法、说法、做法 , 不人云亦云,唯书唯上,坚持独立思考,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不喜欢一般化,追求新颖、独特、异想天开、与众不同;不僵化、呆板,灵活地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都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 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一个方面,与其他方面的科掌精神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例如:创新精神以敢于摒弃旧事物旧思想、创立新事物新思想为特征,同时创新精神又要以遵循客麓规律为前提,只有当创新精神符合客观需要和客观规律时,才能顾利地转化为创新成果成为促进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动

5、力;创新精神提倡新颖、独特,同时又要受到一定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制约; 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dt童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九,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边是当代创新恬动不可少的方式:创新精神提胆大、不怕犯错误,并不是鼓励犯错误,只是课调错畏认识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创新精神提倡不迷信书本、权威,并不反对学习前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 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并不是虚无主义地怀疑一切“总之,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创新精神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规章律令。 2 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

6、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谓整齐而有规则。另有马哲中的规律:亦称法则。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规律真理:这个世界任何物质都受规律约束,彼此对立又互相联系。规律与共产主义:基本原理:通过规律的唯一性,统一世界人民的意志,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解放。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

7、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辨证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理论) (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在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其次要作用。 2,相互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没有主要矛盾,无所谓次要矛盾,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主要矛盾的解决规定者次要矛盾的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3,而这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构成

8、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既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在现代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紧密相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既然实践是如此重要,青年学生成才和实践是什么样的关系 怎样去投身社会实践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时俱进生产力发展水平马克思主义理

9、论体系货币的基本职能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1 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 2 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1 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

10、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2 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

11、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哲学基本问题 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2辩证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连接的环节. 3作为发展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

12、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因此,其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社会存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辩证统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不有相

13、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矛盾 矛盾是对立的两方面的斗争与统一。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性,即矛盾的一方必须与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贯通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二,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转化的特性和趋势。矛盾双方之间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存在着相互转化的趋势,从而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 的内在统一性。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