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教案.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3204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归纳法》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归纳法》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归纳法》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归纳法》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归纳法》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归纳法》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归纳法》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课标版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教案河南省郸城县才源高中 王保社教材、教法分析数学归纳法作为直接证明的一种特殊方法,主要用于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人教课标版教科书把数学归纳法安排在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中,教学时间为2课时,本教案为数学归纳法的第一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通过数列一章内容和推理与证明内容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即不完全归纳法,知道不完全归纳法是研究数学问题,猜想或发现数学规律的重要手段。但是,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的结论的归纳推理是合情推理,而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未必正确。因此,在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学习严谨的科学的论证方法

2、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促进学生从有限思维发展到无限思维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严密的推理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学生通过推理与证明前两节的学习,已基本掌握归纳推理,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能力。通过近几年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已基本习惯了对已给问题的主动探究,但主动提出问题和置疑的习惯仍需进一步强化。结合教学内容特点,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进行教学。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大纲、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制订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完全归纳法属于合情推理,而由合情推理得出的一 般结论未必正确。(2)使学生了解归纳法, 理解数学归

3、纳的原理与实质(3)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与整 数有关的命题2.能力目标(1)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的学习、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分析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2)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2)努力创设课堂愉悦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氛围,提高学 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效率 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1.重 点(1)初步理解数学归

4、纳法的原理。(2)明确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个步骤。(3)初步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与正整数数学恒等式。 2.难 点(1)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理解,即理解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严密性与有效性。(2)假设的利用,即如何利用假设证明当n=k+1时结论正确。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师:本节课我们学习数学归纳法(板书)。在本章第一节我们学习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一结论是通过合情推理还是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生:“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一结论是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不完全归纳法是合情推理。师:由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否一定正确?生:教科书上明确指出: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

5、未必正确。师:回答的很好,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带有猜想的成分,因此推理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顺便指出人们已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发现三种并非全黑的乌鸦,在日本也发现了一只全身皆白的真正的白乌鸦),但是它具有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证明的思路和方向的作用,在数学上,我们很多时候是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这种思维过程去发现某些结论的。师:我们先来探究下面一个问题:数列中;生:写出数列前几项,观察可知是周期为6的周期数列,所以=1。 师:很好。本题是观察数列前几项,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再由一般的规律写出。我们再来探究一个问题: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学生分别计算、的值,猜想的值,并计算的值。 生甲:由此可猜想

6、=n。 生乙:甲的猜想不正确,因为。师:乙的回答是正确的,本题也是观察数列前几项,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再由一般的规律写出,但结论是错误的。总结:通过前面两个例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因为只考察了部分情况,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以前给出的数学公式中,有没有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生:有。例如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师:很好。我们是由等差数列前几项满足的规律:,归纳出了它的通项公式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也是由有限个特殊事例归纳出来的,也可能不正确,又因为正整数有无限多个,不可能一一验证,那么该如何证明这类有关正整数的命题呢?二、设置问题,引导探究师:同学们

7、小时侯放过鞭炮没有?生:(没)放过。(课堂气氛由刚才的沉思变得开始活跃)师:无论放过还是没放过,相信同学们对放鞭炮都很熟悉,下面请思考:点燃一盘鞭炮后,满足什么条件,一盘鞭炮可以全部响?生:若前一个响,则后一个也响师:这样就保证了可以递推下去,鞭炮就可以全部响了,是吗?生:不是。若第一个鞭炮不响,则一盘鞭炮也不会全部响,所以,还要有一个条件:第一个炮要响。师:大家说有了这两个条件,点燃一盘鞭炮后鞭炮是不是可以全部响呢?生:是。师:上面的同学说得很好,要使一盘鞭炮全部响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第一个炮要响;第二个条件是:若前一个响,则后一个也响,该条件可转化为:假设第个炮响张,第个炮一定响

8、。 学生类比鞭炮全响的原理,探究出证明有关正整数命题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1)n取第一个值(例如 )时命题成立;(2)假设 n=k(k)命题成立,利用它证明n=k+1 时命题也成立。 满足这两个条件后,命题对一切n均成立。现在你能不能利用这种思想(递推思想)来证明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呢?三方法尝试(学生共答,教师板书)证明:(1)当时,左边,右边,等式是成立的。(2)假设当时等式成立,就是,下面看看是否能推出时等式也成立,那么等于什么?生:由可得 。师:看来时等式也成立,这样做对吗?生:(齐答)不对。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时,难点和关键都在第二步,而这一步主要在于合理运用归纳假设,即以“

9、n=k时命题成立”为条件,证明“证时命题也成立”。这里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证明中不使用“n=k时命题成立”这个条件,而直接将n=k+1代入命题,便断言此命题成立,从而得出原命题成立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给出正确的证明过程。(学生齐答,教师继续板书)。这就是说,当时,等式也成立,大家说有了这两步,是不是就证明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正确性了呢?生:时等式成立时等式成立时等式成立所以取任何正整数等式都成立。师:我再补充一点: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后,必须要下结论,其格式为:根据可知公式对任意都成立. 四、理解升华师:上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一般被用于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下面请同学们总结

10、一下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步骤。学生交流后,共同总结,教师板书:(1)证明当取第一个值(例如或2等)时结论正确;(2)假设当(,且)时结论正确,证明当时结论也正确。根据(1)和(2),可知命题对从开始的所有正整数都正确。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步骤,一个结论。”师: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两个步骤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生:第一步是命题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命题递推的根据。师:回答的很好,我再强调一点:数学归纳法证题时这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只有把两个步骤中的结论结合起来,才能断定命题成立.五、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师:我们已经知道,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未必可靠,因而必须作出证明。若命题是与正整数有关的,证明可考虑用

11、数学归纳法。下面请同学们看一道例题。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本例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适时作必要引导。这样处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的内容是:1当时,证明的目标是什么?2 当时,能否这样证明:例2:在数列中, 1, (n), 先计算,的值,再推测通项的公式, 最后证明你的结论本例要求学生先猜想后证明,意在使学生经历一次数学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并一步熟悉数学归纳法。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思考3分钟,然后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最后师生共同分析两位学生的解法。六、小结(师生共同完成)1数学归纳法是科学的证明方法;利用它可以证明一些关于正整数n的命题。2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个步骤。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步骤缺一不可。4证明n=k+1命题成立时,一定要利用假设。 5证明n=k+1命题成立时,首先要明确证明的目标。七、 布置作业选修2-2第96页习题2.3 A组八、 课后反思 教案中放鞭炮的例子,在教科书中原为多米诺骨牌游戏,由于农村学生对这种游戏比较陌生,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换成放鞭炮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教学效果来看还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