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13205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C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脂双层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有流动性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在磷脂双分子两侧有球形蛋白质分子覆盖在其表面,或镶嵌贯穿于其中。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这种特点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对于细胞完成各种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因此对细胞完成各种生理功能起非常重要作用的结构特点是细胞膜的流动性。2关于细胞膜分子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双层磷脂分子B分布在表层的蛋白质

2、与嵌插、贯穿的蛋白质是均匀对称的C构成细胞的蛋白质、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D膜上除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外还有多糖答案:B解析:外层表面镶嵌有糖蛋白,而内表面没有,所以蛋白质不是均匀分布的。3渗透作用是指 ( )A物质分子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运动B溶液中溶剂分子的运动C溶剂分子通过透性膜的扩散D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答案: D解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4在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能证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的是 ( )A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B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C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D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答案:C解析:发生

3、质壁分离时,液泡内的水渗透到环境中,但色素无法通过膜结构,浓度变大,颜色加深。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吸水由小变大,液泡中色素浓度降低,颜色变浅。5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把人和鼠的两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保持其活性,会发生的现象是 ( )A细胞表面发红色荧光B细胞表面发绿色荧光C细胞表面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D细胞表面红、绿色荧光均匀分布答案: D解析: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流动的。所以红绿两个半面在流动中相互交换,均匀分布。6(改编题)雄性激

4、素是小分子脂溶性物质,很容易穿过细胞膜。睾丸每天分泌的雄性激素约7毫克,其中约2% 呈游离状态,其余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下列叙述是有关雄性激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作用,其中错误的是 ( )A使其不容易通过肾脏排出B使其不容易进入细胞C使其有效浓度保持特定水平D抑制雄性激素,使其失去活性答案: D解析:D项错,血浆蛋白与其结合,控制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使其更好发挥作用。7(改编题)将新鲜的菠菜叶放置在清水中过一段时间,细胞会逐渐涨大,稍后不再涨大。原因是 ( )A水分不能出入细胞B细胞已基本死亡C受细胞壁的束缚,出入细胞的水分达到动态平衡D水分代谢停止答案: C解析:由于菠菜细胞液的浓

5、度比清水高,可以吸收水分使细胞涨大,但由于受细胞壁的束缚又不能无限吸水,所以出入细胞的水分达到平衡。而菠菜叶一直有呼吸作用,不断被氧化,可知细胞此时并没有死亡。8(改编题)大肠杆菌在繁殖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是培养液的300倍,若在培养液中加入箭毒素(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立即下降,而其他物质的量不变,此物质可能 ( )A使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成全透性B抑制膜上载体的活动C影响有氧呼吸,能量供给不足D彻底改变了大肠杆菌的遗传性答案: B 解析:已知箭毒素不影响线粒体功能,不选C项。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依靠主动运输实现的,即不断通过载体蛋白把K+ 运到细胞内,以保持

6、离子浓度差,当载体活动被抑制时,无法继续保持浓度差,细胞内K+ 浓度就下降了。若细胞膜变成了全透性,那么其他物质的量也应改变。9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 ( )尿素通过细胞膜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 B C D答案: C解析:尿毒为自由扩散;人的红细胞几乎没有线粒体,吸收葡萄糖,属协助扩散;两项为主动运输,需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制造载体蛋白。10将甲乙两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发生

7、质壁分离复原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甲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B解析:由于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所以均发生质壁分离,但乙放入的是甘油溶液,甘油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膜,使其内外浓度平衡,从而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质壁复原,可是蔗糖分子不能自由进出甲细胞,所以不发生质壁复原。11下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分子量为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Aa、b两液

8、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B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Da 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Da 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答案: D解析:由于渗透作用b侧清水向a侧色素浓度高的地方扩散,使a液面高于b侧,但色素c无法通过半透膜,b侧无色。12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AxyzByxzCzyxDzxy答案: D解析:细胞由于渗透作用吸水,在y浓度中细胞破裂,故xy,同理zx,所以zxy。13根据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可知 ( )A蛋白质与磷脂形成有一定规则的重复结构B膜是一刚性结构C脂

9、质形成双分子层,其极性头部对顶着D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进行侧向移动答案: D解析:由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可知蛋白质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进行侧向移动。其实,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分子在膜中可作多种形式的移动,膜整体结构也具有流动性。脂质形成的双分子层,极性部分亲水基因在外表面,而疏水的非极性部分头顶着头。14.(06上海)将相同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溶 液 质量变化率 I +8% II -6% III-4% IV 0%A、I的浓度最低 B、II的浓度较III低C、IV的浓度最高 D、IV可能是蒸馏水答案:A解析

10、: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的原理及相关信息的处理能力。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可知,质量变化率为正值,说明植物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而渗透吸水;质量变化率为负值,说明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而渗透失水;质量变化率不变,说明植物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既没有吸水,也没有失水。因此由表中数据可知(假设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为V0),I IIIV0,IV =V0。15(09浙江卷)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用某种荧光材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

11、即有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答案:C解析: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但不能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物质跨膜运输。所以C不正确。16(09广东卷)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 )A.没有载体参与 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 D.为主动运输答案:D解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高浓度

12、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否是是据表可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所以选择D。17.(09辽宁、宁夏卷)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液泡膜是一层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积累大量的离子。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防止质壁分离。18.(09海南卷)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

13、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 )答案:B解析:鱼鳔内是20%的蔗糖溶液,烧杯内是10%的蔗糖溶液,所以鱼鳔内的溶液浓度大于烧杯内的溶液浓度,导致烧杯内的水流向鱼鳔内,使烧杯内的溶液浓度增大。19.为了检测麦种的质量,将麦种100粒浸入红墨水2h后用刀片纵向剖开,发现胚乳被染红95,胚被染红30,因而断定麦种发芽率太低不宜作种。下列对此检测原理最正确的解释是 ( )A胚和胚乳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色素不会被吸附和吸收B胚如果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C胚乳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淀粉,

14、可吸附色素D胚乳的活细胞少,对色素不具选择吸收作用答案:B解析:种子萌发的前提条件是要保证胚的完整性和必须是活的,如果胚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这里胚被染红30,说明胚中30的细胞已死亡,故断定麦种发芽率很低。20. 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发生自动复原的原因是 ( )A.原生质层破坏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C.细胞壁破坏 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答案:B 解析: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这说明尿素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尿素分子比水分子大,但仍属于小分子物质,能够通过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而

15、被吸收。但尿素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相对速率比水分子慢,故开始时先发生质壁分离。当尿素分子缓慢地进入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使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细胞液中水分子向外扩散的速率逐渐减慢。当细胞液的浓度与尿素溶液的浓度相等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扩散达到平衡。当细胞液因尿素分子的增加而使其浓度大于外界的尿素溶液时,该细胞就吸水,原生质层和液泡逐渐恢复成原状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能够导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物质除了尿素外,还有乙二醇等物质,在解题时遇到此类题目,应认真分析。21变形虫的表面任何部分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

16、的 ( )A.选择透过性 B.一定的流动性 C.保护性 D.主动运输答案: B解析: 变形虫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它的形态改变很明显与细胞膜有关,同理白细胞能吞噬病菌也与细胞膜的改变有关。而细胞膜的改变是由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也就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而选择透过性则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22.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下列能够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蛙的红细胞C .皮肤的角质层细胞 D .洋葱的表皮细胞答案: D 解析: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一是必须具备渗透系统,二是必须具有细胞壁,在此基础上

17、才能谈质壁分离与否。由于(A)、(B)、(C)选项均为动物细胞,既无液泡,又无细胞壁,因此不能发生质壁分离,而选项(D)具备以上两个条件,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溶液就有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23.一个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 ( )A .会逐渐减小 B.会逐渐增大 C.不变 D.等于0答案: B 解析: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细胞液浓度的大小。细胞液浓度越大,吸水能力越大,反之越小。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由于不断的渗透失水,细胞液的浓度会越来越大,细胞的吸水能力也会不断增大。 24下列哪种物质分子不能以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 )A水分子和脂质分子 B不带电荷的小分子C带电

18、荷的小分子或离子 D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答案:D解析:跨膜运输方式主要是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其中水分子、脂质分子、不带电荷的小分子、带电荷的小分子和离子都可以通过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只有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 25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C神经细胞吸收K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答案:C 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DNA受损伤,相关酶不能合成,导致线粒体功能缺陷,有氧呼吸合成的ATP减少,主动运输减弱26.下列

19、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答案:A解析:分泌蛋白的分泌属胞吐作用,需要能量不需载体。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导致细胞从外界吸水。27.(09 广东卷)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C.

20、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协助扩散是物质借助载体蛋白进出细胞的扩散。题干中有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层代替细胞膜一语,由此可知膜上无载体蛋白,故协助扩散受到抑制。28. (2008 广东卷)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答案:B。解析 :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只有活的植物细胞才能进行渗透作用。29(2007广东理基 )丙氨酸进入

21、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 ( )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C.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D.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答案:A 解析 :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都是主动运输过程,要载体,消耗能量。30.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 因为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大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内吞和外排来完成的。小分子的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来进出细胞,半乳糖是小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

22、是主动运输。二、非选择题1 .下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的状态) ( 1 )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 。 ( 2 )比较甲图中 和 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 ( 3 )丙图中 为 ,甲图中的 相当于丙图中的 , 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 。 ( 4 )若把毛细胞放在 30% 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 。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 。 ( 5 )若把毛细胞放在 90% 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

23、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 。为什么? 。 ( 6 )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 。答案: ( 1 )具有半透膜(甲图中的 3 ) 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 )处的溶液浓度大于处的溶液浓度 ( 3 )原生质层 甲图中的为物理过滤膜,没有生物活性;而乙图中的为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4 )质壁分离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5 )质壁分离现象 不一样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因此与上题的变化不一样,不能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 6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造成根毛细胞失水 2右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

24、,请据图回答:(1)图中是 ,是 ,是 。(2)细胞膜识别功能的物质基础是 。(3)变形虫在捕食时细胞膜会发生形态变化,这说明细胞膜具有 。(4)物质在细胞内的 上合成。(5)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时,通常用 作为材料,理由是 。研究时,对该材料所做的处理是 。答案:(1)磷脂分子蛋白质糖蛋白(2)糖蛋白(3)一定的流动性(4)核糖体(5)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红细胞内只有细胞膜这种膜结构低渗处理(放在蒸馏水中)3.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请根据图回答。 ( 1 )心肌细胞吸收 O2、 K+的运输方式依次是图 (填序号)。 图 b 出现 BC 段的主要原因是 。 ( 2 )与

25、表皮细胞相比较,人心肌细胞中显著增多的结构是 ,其依据是 。 ( 3 )对绿色植物而言,决定吸收土壤中某种离子的直接因素是 。 ( 4 )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霉素,结果 Ca2+吸收最显著减少,而 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 。 若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 Ca2+、 K+、 C6H12O6等物质吸收均受到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 。 答案:( 1 ) a 、 b 载体的数是有限的,参与呼吸作用的酶也是有限的 ( 2 )线粒体 心肌细胞在不停的收缩,需要消耗的能量远比表皮细胞多 ( 3 )根细胞膜上矿质离子的载体 ( 4 )该毒素抑制了钙离子载体的活性

26、这些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4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C代表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答案:(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2)选择透过性 (3)流动性 (4)b、c、d解析:被动运输有两大特征: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5)b a 解析:氧可自由扩散进出细胞,且不需蛋白质,葡萄糖进出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

27、能量。5. 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 000 g,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表。处理方法未作处理仅用蒸馏水冲洗1 min后浸入蒸馏水30 min后1 000 g蔬菜农药残留量0.196 mg0.086 mg0.123 mg实验(二)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蒸馏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绘出如下图的曲线。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 对实验(一)结果的解释是:用蒸馏水冲洗1 min后,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

28、处理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 ;而浸入蒸馏水30 min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蒸馏水冲洗1 min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2)从对实验(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从AB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从BC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3)农业上常采用根外追肥(即向植物叶片喷洒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方法,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根据有关原理,根外追肥选择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效果最好 ,原因是 。答案:(1)农药主要残留在蔬菜叶片表面,大部分可被纯水冲掉 农药分子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导致植物细胞内农药含量增高。(2) 刚浸入纯水中,细胞对水分子的吸收大于对农药分子的吸收 受细

29、胞壁限制,细胞吸水一定量后即饱和,此时细胞仍可吸收农药分子(3)无风或少风的傍晚,或空气湿度大的阴天 使叶片保持较长时间的湿度,以便于植物细胞充分吸收溶于水中的养分。6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的课题研究,欲探索一下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血浆渗透压的高低。现已得到了两类动物的血液,并已离心分离出两类动物的血浆各50mL,请你帮助设计实验以完成研究任务。提供的仪器有:烧杯、长颈漏斗、半透膜(玻璃纸、膀胱等)、细线。(2)实验的步骤是:A先将淡水动物的血浆倒入烧杯中。B用半透膜封住长颈漏斗的口,用细线将半透膜扎紧。C。D 。一段时间后观察漏斗管中液面的变化。(3)结果

30、预测和结论:A 。B 。C 。(4)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是 。 原因是 。答案:(2)C.将海洋动物的血浆倒入漏斗中,将漏斗浸入到烧杯中(即淡水动物的血浆中)D.调节漏斗管中的液面使其与烧杯中的液面平齐(3)A.若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B.若液面不变,说明海洋动物血浆的渗透压与淡水动物相等C.若液面下降,说明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低于淡水动物(4)漏斗管中液面上升海洋动物的血浆渗透压高于淡水动物(海水浓度高于淡水,海洋动物长期适应环境,故血浆渗透压高)7(2009江苏,30)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观

31、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的分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步骤二:从盖玻片一测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 。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g/

32、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无色、绿色; 红色、绿色; 改变光圈大小 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 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8构成细胞的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特点是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被选择的小分子和离子可以通过,不被选择的小分子和离子及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验证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功能,要求简要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材料用具:新鲜的红色月季花 烧杯 玻璃铅笔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清水 量筒(1)方法步骤:第一步: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玻璃铅笔标出A或B;第二步: ;第三步: 。(2)实验结果预测: ;(3)上述实验中盐酸溶液里出现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答案:(1) 第二步:在(A)B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15%的盐酸或清水。第三步:选等量的红色月季花花瓣,分别放入(A)B两只烧杯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2)水中花瓣仍呈红色,水为无色。盐酸中的花瓣的颜色逐渐褪去,而溶液逐渐变红。(3)在较强的酸性环境中生物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的能力,大分子的色素分子进入外界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